搜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歌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近/反义词
造句
学校
首页
>
古籍
> 卷十一-水经注疏
卷十一
○易水
易水出涿郡故安县阎乡西山。
(会贞按:《汉志》两言易水,於涿郡故安下云,阎乡,易水所出,东至范阳入濡;於中山国北新城下云,桑钦言易水出西北,东入氵寇。盖阎乡在故安之西,即北新城之西北,地本相近,所出水皆有易之名,班氏故两著之。《水经》言易水出故安阎乡西山,似主《汉志》故安之说,实则主桑钦北新城之说,即《注》所谓南易也。观《注》叙南易云,石虎冈之东麓,即《经》所谓阎乡西山,明以南易之源为《经》易水之源矣。又云,迳容城县故城南,即《经》东过容城县南之说,且云迳新城县北,复引桑钦易水出北新城西北之说以证之,是《经》之易水,即《注》之南易无疑。《注》则兼从《汉志》两说,故先叙北易迳故安南,以合《汉志》故安之易水,其云迳容城故城北,明非经过容城县南之易水。後乃就《经》叙南易,苦心分明,二易源流,於是秩然可识。盖《经》言易水出故安而实不指《汉志》故安之易水,《经》主桑钦北新城之易水,而又不明言过北新城,非郦氏剖析,岂令人茫然莫解也。)
易水出西山宽中谷,
(戴云:按此道元所谓北易,今名中易水。)
东迳五大夫城南。
(守敬按:《寰宇记》,五公城去易州西三十里。又西三十里有五大夫城。城在今易州西。)
昔北平侯王谭,不同王莽之政。
(戴改同作从。守敬按:《御览》一百九十二引作同。)
子兴,生五子,并避时乱,隐居此山,故其旧居,世以为五大夫城,即此。潘岳
(朱无潘字。赵、戴同,全增。守敬按:今存潘岳文,无可考,然六朝文士,少名岳者,全增潘字,当是也。)
《赞》云:五王在中,庞葛连续者也。
(朱作庞葛建绩,《笺》曰:谢云,宋本作庞葛连续。戴、赵改连续。守敬按:《大典》本、明抄本并作连续。)
易水又东,
(朱无又字,赵、同,戴增。)
左与子庄溪水合。水北出子庄关,
(守敬按:今紫荆关在易州西八十里,宋时谓之金陂关,一名子庄关。有水自关南流入白涧,即子庄溪水也。)
南流迳五公城西,
(守敬按:城在五大夫城东三十里,见上,亦在今易州西。)
屈迳其城南。五公即王兴之五子也。
(朱即作犹,全校改,赵、戴改同。)
光武即帝位,封为五侯,元才,北平侯;益才,安喜侯;
(戴改喜作?。)
显才,蒲阴侯;仲才,新市侯;季才,唐侯,
(朱唐上有为字,赵、戴同,全删。守敬按:《寰宇记》引《河北记》无为字。)
所谓中山之五王也,
(戴删之字。)
俗又以五公名居矣。
(《卮林》曰,《汉书》无北平侯,惟元后弟谭,字子元,河平二年封平阿侯,薨,子仁嗣。初,莽幼孤,平阿侯谭多称莽,久之,封莽新都侯。仁素刚直,莽惮之,为安汉公,迫仁自杀,谥刺侯,子述嗣。按此则谭亦怜爱莽矣,所不同於莽者,平阿侯仁也,兴岂仁之同生乎?考两《汉书》,谭诸子,《董贤传》有去疾,哀帝时,侍中。有闳,亦见《张步传》,莽东郡太守。《隗嚣传》有向,莽安定大尹。《马严传》注有仁子术,即《谭传》之述也,莽九江连率。《马援传》有仁子磐,冯爵土,拥富赀,《东观记》以为述子者。凡此皆介恃同根,盘跨维城,彼九族之降心,若四体之无骨,独兴父子,自窜北鄙,绝意闰朝,涧泉共清,林风愈引,若非郦氏,几于无闻矣。检《太平御览》两引《河北记》曰,易县有五公城,王谭不从王莽。谭子兴,生五子,避隐于此,世祖并封为侯,所谓中山五侯也。其西三十里有五大夫城,《水经注》盖引其说。若此言非爽,王氏再世有二五侯矣。全云:按周氏已疑此事,而顾炎武直斥之,顾氏是也。王谭并不封北平,谬一;又谭卒後,历王商王根,莽始枋政,安得有不同?谬二;仁已横死,五才何独得脱然?谬三;汉人少二名者,即王氏五世可见,而五才皆二名,谬四;封国何以不出中山之境?谬五;安喜、蒲阴,章帝所改,世祖乃取其名以班爵,谬六;班、范、荀、袁皆不及,独见於《太平御览》之《河北记》及此《注》,谬七。守敬按:赵本已录全校语,而不及全刻本之文简义详,当是有五校、七校之异。林氏谓近刻全氏本尽伪作,非也。)
二城并广一里许,
(守敬按:二城谓五大夫城、五公城也。)
俱在罡阜之上,
(朱《笺》曰:罡当作冈。戴改冈。赵云:罡、冈音同通用,《注》例作罡字。)
上邪而下方。
(邪,赵据孙潜校改袤,戴改斜,又朱二城以下十八字,讹在後馆之于此下,此处有二馆之城涧曲泉清山高林茂风烟披薄触目怡情方外之士尚凭依旧居取畅林木三十三字,赵同,戴两条互移。)
其水东南入於易水。
易水又
(戴增东字。)
右会女思谷水。水出西南女思涧,
(会贞按:水在今易州西南五十里。)
东北流注于易,谓之三会口。
易水又东届关门城西南,即燕之长城门也,
(会贞按:长城在今易州西南十里,後南易水下亦屡言长城,皆燕之长城也。)
与樊石山水合。水源西出广昌县
(朱县上衍乡字,赵、戴删。会贞按:县详《巨马水》篇。)
之樊石山,
(会贞按:《辽志》,{樊石}山县,山出白录{樊石},故名。有{樊石}山。在今保安州东南一百二十里。其西南即古广昌县,盖即《注》所指之山。惟山在巨马河之北,此{樊石}石山水入易,则在巨马河之南。顾氏祖禹见其不合,遂以{樊石}石山为涞水之上源。然《注》自叙{樊石}石山水,与巨马河无涉。盖南北本一山,而巨马河出其中,故南北皆有{樊石}石山也,与《清水》、《荡水》篇之黑山在淇水东西同。)
东流迳覆釜山下,
(此山无考。)
东流注于易水。
易水又东历燕之长城,又东迳渐离城南,
(会贞按:《寰宇记》,高渐离城,在易县南十六里。在今易州南。)
盖太子丹馆高渐离处也。
(会贞按:渐离为太子丹之客,详《史记·刺客传》,亦见《浊漳水注》。)
易水又东迳武阳城南。
(朱脱城字,赵据孙潜校增,戴增同。会贞按:《地形志》,固安有永阳城,永、武音近。《元和志》,武阳故城在易县东七里。在今易州东南二十七里。武阳城详见下。)
盖易自宽中
(全增谷字。)
历武夫关东出,是兼武水之称,故燕之下都,擅武阳之名。左得濡水枝津故渎。武阳大城
(会贞按:武阳大城,即上武阳城,後文东西二十里,南北十七里二语,方实指之。)
东南小城,即故安县之故城也。
(会贞按:两汉县属涿郡,魏、晋、後魏属范阳。《地形志》,固安有固安城,则县有迁徙。故城在今易州东南。)
汉文帝封丞相申屠嘉为侯国。
(赵云:《史表》文帝後三年封。会贞按:《汉表》同。)
城东西二里,南北一里半。高诱云,易水迳故安城南外东流,
(赵移南字于东字下,言下云:今水被城东南隅,城南之南,当移在东字下。戴於南下增城字。守敬按:水东南流则当被城西南隅,是下文不足为此当作东南流之证。戴南下增城字亦非。余疑外字为衍文。此当是高诱《国策》注说,今本脱。)
即斯水也。诱是涿人,
(守敬按:今本《吕氏春秋·叙》,题河东高诱撰,误。据《淮南子·叙》,乃以濮阳令迁监河东也。)
事经明证。今水被城东南隅。世又谓易水为故安河。武阳盖燕昭王之所城也,东西二十里,南北十七里,故傅逮
(傅逮未详。)
《述游赋》曰:出北蓟,
(守敬按:蓟县详《漯水注》。)
历良乡,
(守敬按:良乡县详《圣水注》。)
登金台,
(守敬按:金台详下。)
观武阳,两城辽廓,
(朱廓作郭,《笺》曰:宋本作廓。戴、赵改。守敬按:《大典》本、明抄本并作廓。)
旧迹冥茫,盖谓是处也。易水东流而出于范阳。
东过范阳县南,又东过容城县南。
易水迳范阳县故城北。
(朱迳下有出字,赵、戴删,於城下增南字。会贞按:删出字是,增南字则非,当增北字。盖《经》言易水东过范阳县南,又东过容城县南,实以南易水为易水。故《注》後文叙南易云,东迳范阳县故城南,东迳容城县故城南也。若北易则在二县之北,下言易水与诸水互摄通称,东迳容城县故城北,则此乃先迳范阳县故城北耳。盖《注》於北易所指者,《经》范阳县之故城也,其水则非《经》之水也。全、赵、戴皆未见及,故因《经》有过范阳县南之文,遂於故城下增南字,而於郦旨不合矣。又按《巨马水注》,东南迳范阳县故城北,易水注之,即此《注》所谓易水迳范阳故城北,又东合濡水而注巨马水也,益知此当作北,非南也。两汉县属涿郡,魏、晋、後魏属范阳。《地形志》,范阳有范阳城,则县有迁徙,故城在今易州东南六十五里。)
秦末,张耳、陈馀为陈胜略地燕、赵,命蒯通说之,
(朱命字在赵字上,《笺》曰:按《史记》当作略地燕赵,今倒一字。戴、赵改命字於赵字下。守敬按:《大典》本、明抄本并作命,则改是也。但观《史记·陈馀传》是通自说范阳令,非张耳、陈馀命之,疑命为令之误,当作蒯通说范阳令,范阳先下为合。)
范阳先下,是也。汉景帝中三年,
(朱中下衍元字,全、赵删,戴亦删元字,而改三作二,非。)
封匈奴降王代为侯国,
(赵云:按《史表》,端侯代以景帝中三年封,《汉表》作靖侯范代,范字羡文。)
王莽之通顺也。
(赵、戴依《汉志》改顺阴。)
易水又东与濡水合,水出故安县西北,穷独山南谷。
(朱出上脱水字,赵、戴增。戴云:此道元所谓北濡,今名北易水。守敬按:穷独山今名马头山,在易州西北三十里。)
东流与源泉水合,水发北溪,
(会贞按:今易州西北有安河,即泉源水。)
东南流注濡水。
(朱东南流讹作东西北,赵据黄本改北作流,又改西作南,戴作东南流。会贞按:戴与《大典》本、明抄本合。今安河由西转东而南,入北易,非东流也。)
濡水又东南,迳樊於期馆西,是其授首于荆轲处也。
(守敬按:《燕策》,樊於期亡秦之燕,太子丹欲报秦,荆轲见樊於期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王。遂自刎。太子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元和志》,樊於期城在易县西十三里,於期授首荆轲处。《地形志》陈留郡浚仪有樊於期冢,似涉傅会。今有樊馆山,在易州西南七里。)
濡水又东南流,迳荆轲馆北,昔燕丹纳田生之言,
(朱《笺》曰:生,宋本作光。赵云:按王?《野客丛书》,先生之语,古亦有单称一字者。叔孙通与诸弟子共为朝仪,曰,叔孙生真圣人也。梅福曰,叔孙先非不忠也。又观张释之、龚遂等《传》,所谓王生结袜,公卿数言邓先,皆此意也。田光为时所尊贵。《战国策》,鞠武曰,燕有田光先生者 勃故曰田生也。朱氏欲改生为光,殆未识斯义耳。)
尊轲上卿,馆之于此。
(守敬按:《燕策》,田光言荆轲於太子丹,丹尊轲为上卿,舍上舍。《寰宇记》,荆卿城在易县西七里,周回二里。《九州要记》云,荆轲城北临濡水。)
二馆之城,
(朱《笺》曰:二馆谓樊於期、荆轲并有一城。守敬按:《笺》说诚是,然朱刊本,此条在前五公名居之下,无二馆之可言。朱氏知之而不移,戴氏移此,至确。)
涧曲泉清,山高林茂,风烟披薄,触目怡情,
(赵据黄本改怡作栖。戴改同,并改目作可。)
方外之士,尚凭依旧居,取畅林木。
(朱《笺》曰:木一作水。赵云:按木字不误。又二馆以下三十三字,朱讹在前俗又以五公名居矣之下,此处有二城并广一里许俱在罡阜之上邪而下方十八字,全、赵同,戴两条互移。)
濡水又东迳武阳城西北
(朱阳上有脱文,《笺》曰:孙云,疑脱范字。赵增范字,戴增武字。会贞按:戴增是也。武阳城详上。)
旧?曷濡水枝流南入城,迳柏冢西。冢垣城侧,
(朱柏讹作相,垣作亘,赵同,戴改。守敬按:《大典》本、柳佥校本作柏,作垣。)
即水塘也。四周茔域
(朱即讹作耶,域讹作城,《笺》曰:宋本作即,作域。戴、赵改。守敬按:《大典》本、明抄本并作即作域。)
深广,有若城焉。其水侧有数陵坟高壮,望若青丘,询之古老,访之史籍,并无文证。以私情求之,当是燕都之前故坟也,或言燕之坟茔,斯不然矣。
(守敬按:郦意以史籍无文可证,故谓非燕之坟茔。)
其水之故渎南出,屈而东转,又分为二渎。
(朱此下衍一水东注金台陂七字,赵同,戴删。)
一水迳故安城西,
(守敬按:即上故安故城。(侧城南注易水,夹塘崇峻,邃岸高深,左右百步,有二钓台,(朱脱有字,二讹作一。赵据《名胜志》引此增改,戴增改同。)
参差交峙,
(朱作?寺《笺》曰:宋本作峙。戴、赵改。)
迢递相望,更为佳观矣。其一水东出注金台陂,
(朱无注字,赵同,戴增。)
陂
(朱不重陂字,赵同,戴增。)
东西六、七十步,南北五十步,
(朱南下有有金二字,《笺》曰:二字疑衍。?韦按《御览》引《水经注》云,金台陂东西六七里,南北五十步。赵从朱,但删有金二字。戴删同,上句从《御览》作六、七里,下句则作五里。守敬按:黄本亦作五十步,戴牵及上句而改作五里,非也。陂在今易州东南。)
侧陂西北有钓台,高丈馀,
(朱《笺》曰:《御览》引作高十丈。赵作高十馀丈,衍馀字。守敬按:钓台似不得有十丈之高,然以方四十步推之,高当不止丈馀,疑以《御览》为是。)
方可四十步。陂北十馀步有金台,
(金台详下。)
台上东西八十许步,南北如减,
(赵改如作加,云:《御览》引此作加,黄本亦是加字。全改同。守敬按:如减谓约略减之也,若作加则不可解矣。)
高十馀丈。
(戴删此四字,云系重出衍文。守敬按:戴意下有并高数丈之文,故以此高十馀丈为衍。不知彼所云并者,谓小金台、兰马台也。金台为最著,岂有不特出其高者。《御览》引亦有之,戴删,非是。)
昔慕容垂之为
(当作奔。)
范阳也,戍之,即斯台也。
(朱无也字,据《御览》增。)
意欲图还上京,阻於行旅,造次不获遂心。
(此十六字各本错入下文可得而寻下。守敬按:宋本《御览》引《水经注》,可得而寻下,直接访诸耆旧,无此十六字横亘於中。鲍本亦无,今移此。考明本《十六国春秋》,慕容评谋诛垂,垂微服出邺,将趋龙城,至邯郸,少子麟素不为垂所爱,逃还,以状告,垂左右多亡叛。评白?,遣西平公强率精骑追之,及於范阳。世子令断後,强不敢逼。垂乃散骑灭迹,傍南山,复还邺,隐於赵之显原陵,乃西奔。是《注》文所谓上京者,指龙城言之。郦氏隐括其辞,於情事甚合。据此或谓明本《十六国春秋》尽属明人伪作,非也。戴移昔慕容垂云云及此条於前王莽之顺阴也下,又删台也二字,改心作中,且谓上下有脱文。不知《水经注》、《御览》皆为台字而言,戴氏删台字移前,则无谓矣,其他诸家於此辩论纷纷,皆呓语也。)
北有小金台,
(朱脱此五字,赵增云:《御览》引此文,作北有小金台,台北有兰马台,今补正。会贞按:《寰宇记》引《水经注》,小金台北有兰马台,亦《注》有此五字之证。《寰宇记》,小金台在易县东南十五里,燕昭王所造,即郭隗台也。)
台北有兰马台,
(会贞按:《寰宇记》,兰马台在易县东南十五里。)
并悉高数丈,秀峙相对,翼台左右,水流径通,长庑广宇,周旋被浦,
(朱作周旋浦渚,《笺》曰:按《御览》作周旋被浦,宋本作周旋被浦。戴、赵从宋本。守敬按:宋本《御览》作被。)
栋堵咸沦,柱础尚存,是其基构,可得而寻。访诸耆旧,咸言昭王礼宾,广延方士,至於郭隗、乐毅之徒,邹衍、剧辛之俦,宦游历说之民,自远而届者多矣。
(守敬按:《燕策》,昭王为郭隗筑宫而师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
不欲令诸侯之客,伺?巢燕邦,故修建下都,
(朱建作连,《笺》曰:《御览》作建,宋本同。全、赵作建,孔刻戴本亦作建,惟官刻戴本作连,当是刊刻之误。)
馆之南垂。
(守敬按:上文云,武阳城故燕之下都。《寰宇记》,武阳故城,即是燕之南鄙。)
言燕昭创之于前,子丹踵之于後,故雕墙败馆,尚传镌刻之石,
(朱石作名,全、赵、戴改。)
虽无经记可凭,
(朱作虽无纪可凭,《笺》曰:《御览》作虽无经记可凭,全、戴增改,赵增经字,失改纪字。)
察其古迹,似符宿传矣。
(朱脱宿字,《笺》曰:《御览》作似符宿传矣。赵、戴增。赵云:蔡氏梦弼《草堂诗笺》曰,《春秋後语》,燕昭王曰,安得贤士以报齐雠?郭隗曰,王能筑台于碣石山前,尊隗为师,天下贤士必自至。如其言作台,以金玉崇之,号黄金台。《述异记》,台在幽州燕王故城中。《上谷图经》,台在易水东南十八里。其说不同。周密《齐东野语》曰,燕台,世多以为昭王,而王隐以为燕丹,何也?後见《水经注》云,固安县有黄金台,旧言昭王礼贤,广延方士,故修建下都,馆之南陲。燕昭创于前,子丹踵于後。以此知王隐以为燕丹者,盖如此也。朱氏彝尊《日下旧闻》曰,按隋《上谷图经》,郦道元注《水经》,金台在易州明矣。京师故迹,传是後人所筑。然自六朝至今,垂之载籍,形之歌咏,当并存不废也。《卮林》曰,《文选》注引《上谷图经》曰,黄金台在易水东南十八里,燕昭王置千金於台上,以延天下之士。又王隐《晋书》曰,段匹?单讨石勒,进屯故安县故太子丹黄金台。据此,金台盖有两也 勃氏以长庑被浦,闲馆连都,昭创于前,丹踵于後。然则曲榭铺金,虎臣毕揽,高台蓄宝,骏骨先来,岂亦昭贻孙谋,丹绳祖武者乎?一清按:《一统志》,今都城及定兴,安肃皆有黄金台,惟在易州者为有据,馀皆後人所为也。守敬按:《地形志》,固安有金台。又《寰宇记》,金台在易县东南三十里,燕昭王所造,置金于上以招贤士。又有西金台,俗呼此为东金台。又云,西金台在县东南六十里,即燕王以金招贤士之所。是不惟昭王与子丹之台为二,而昭王之台亦有二矣。岂其一本子丹台,而乐氏概系之昭王欤?)
濡水自堰又东,迳紫池堡西,屈而北流。又有浑塘沟水注之,水出遒县西,
(朱《笺》曰:《汉·地志》作,全、赵改,下同。古遒字。)
白马山南溪中,
(会贞按:《寰宇记》,白马山在易县北十八里。《郡国志》云,周时人多学道於白马山,天宝六年,敕改为燕丹山。《辽志》,易州有白马山。山在今易州北,正古遒县之西,故《注》谓浑塘沟水出遒县西也。)
东南流入濡水。濡水又东至塞口,古累石堰水处也。濡水旧枝分南,入城东大陂,
(会贞按:此城似指上文遒县,但遒县在濡水北,此云濡水枝分南入城东之陂,则城在濡水南,核其地在故安故城之东,城上当脱故安二字。)
陂方四里,今无水。陂内有泉,渊而不流,际池北侧,俗谓圣女泉。
(会贞按:今易州北五里有圣女山,下有圣女泉,此泉在州东南也。)
濡水又东,得白杨水口,水出遒县西山白杨岭下,
(朱无下水字,县下有之字,戴、赵增删同。会贞按:白杨岭在今易州西北四十里,俗讹为白羊。)
东南流入濡水,时人谓之虎眼泉也。濡水东合檀山水,
(戴删山字。)
水出遒县西北,檀山西南。
(会贞按:檀山在今涞水县西北三十里,其南为乐平山,本檀山之支峰,有遒栏河出焉,即檀山水也。)
南流与石泉水会。
(赵删南字。)
水出石泉固东南隅,水广二十许步,深三丈。固在众山之内,平川之中,四周
(会贞按:《元和志》周作围。)
绝涧阻水,八丈有馀,石高五丈,石上赤土又高一匹,壁立直上,
(朱一下衍丈字,匹讹作四,立直讹作直立。戴、赵据孙潜以佥抄本删改云:《说文》,匹,四丈也。《小尔雅》,倍两谓之匹。守敬按:《大典》本、明抄本并作一匹,作立直。)
广四十五步。水之不周者,路不容轨,
(守敬按:《元和志》轨作辙。)
仅通人马,谓之石泉固。
(守敬按:《元和志》,石泉故城在涞水县西北三十里。唐涞水县即今县治。)
固上宿有白杨寺,是白杨山神也。寺侧林木交荫,丛柯隐景。沙门释法澄建刹于其上,更为思玄之胜处也。
(朱玄作亥,《笺》曰:当作玄。戴、赵改。)
其水南流,注于檀水,故俗有并沟之称焉。
(赵据黄本,改作焉,戴改同。)
其水又东南流,历故安县北,而南注濡水。又东南流,于容城县
(县详後。)
西北,大利亭东南,
(守敬按:《魏志·孙礼传》,涿郡容城人,封大利亭侯,即此。亦见《巨马水》篇。)
合易水而注巨马水也。故《地理志》曰:故安县阎乡,易水所出,至范阳入濡水。阚る亦言是矣;又曰:濡水合渠。
(守敬按:此盖阚る说。《汉志》则云,濡水至范阳入涞。)
许慎曰:濡水入涞。
(句。)
涞、渠
(黄本讹作深深渠,朱同,《笺》曰:许慎《说文》云,濡水出涿郡故安,东入漆涑。守敬按:《说文》本作入涞,与《汉志》同,传写误作入涑,校者知其误,注涞字於旁,後混入正文,又误涞为漆,遂成今本《说文》之误 勃氏所见《说文》本,是作涞,传抄者又误为深,并下句涞字亦误作深,赵氏遂连读为深深渠,并引《?水》篇有源源水,《沁水》篇有A28々水,《泗水》篇有涓涓水,《获水》篇有净净沟为例。不思彼所举,皆溪涧小水,土俗之称。濡水入涞,明见《汉志》,古今并无深深渠之名,全亦误作深深渠,戴改两深字并作涞,以上涞字断句属上,下涞渠二字属下,犁然有当,顿还旧观,惜刻赵、全书者,见不及此也。)
二号,即巨马之异名。
(戴云:按《巨马河注》,即涞水也。又云,亦曰渠水。故此言涞渠二号,即巨马之异名。)
然二易俱出一乡,同入濡水。
(各本濡水下有南濡二字,属下读。戴云:按南濡见氵寇水内,南易、南濡并入氵寇,而杜预云,濡水入易,盖以下流既合,互摄通称。北易可言入北濡,南易可言入南濡,故曰,二易俱出一乡,同入濡水南濡也。若以南濡北易连读,则不可通矣。守敬按:戴氏言北易入北濡,南易入南濡,诚是。但称同入濡水南濡,不成文辞。玩《注》原文,只有同入濡水四字,盖合南北二濡言之。浅人见下文有北濡而无南濡,因以南濡二字窜入,属下北易。不知《氵寇水》篇叙南濡而不称南者,以无北濡相对举,故直名濡水,其实皆南濡也。可见南濡已详於《氵寇水》篇,无须此篇提明。戴氏以南濡二字属上,亦不可通,今删。)
北易至涿郡范阳县会北濡,又并乱流入涞,
(朱《笺》曰:古本作乱流入沫,疑此沫字当作涑字,《说文》可据。吴本改作入涞。守敬按:吴改涞是也。北易会北濡入涞,即上所云,涞水东南合易注巨马水也。而赵氏引《一统志》云,方顺河有完县发源曰祁水,即古濡水也。《元和志》,濡水在北平县西五里。古濡水有二,方顺河为南濡,其北濡即北易,下流为定兴县之沙河。观此则知道元此《注》之缪。南濡会蒲苏诸水,合於雹河,何曾至范阳与涞水合耶?会贞按:郦氏言北易至范阳会北濡入涞,并未言南濡入涞。观《氵寇水注》叙南濡水入博水,又引杜预言,濡水入易水,何尝有南濡入涞之说?赵氏以上文南濡与北易连读,正戴氏所谓不可通者。赵氏为驳文所惑,又不通?郦《注》,遽下断语,疏矣。)
是则易水与诸水,互摄通称,东迳容城县故城北,
(全东上补巨马水又四字,赵依补。守敬按:非也。《注》明言易水与诸水互摄通称,则以下虽巨马水,亦即易水矣。)
浑涛东注,至勃海平舒县与易水合。
(戴云:按道元叙北易既会北濡入涞,与涞水同迳容城,至平舒,与南易合,以下则叙南易源流。然二易混举,几于不分,非寻求端绪,竟似讹舛,故附释之。守敬按:此戴氏苦心分明,如解乱丝,乃知寻行数墨者,未许问津郦亭也。会贞按:此谓东平舒县也。两汉之东平舒属勃海,至北魏之平舒,则属章武。道元不举魏郡,而举汉郡,与上称涿郡范阳同,足徵意在存古,故不表当时之制也。)
阚る曰:涿郡西界代之易水,而是水
(戴云:按此南易水。)
出代郡广昌县
(县详《巨马河注》。)
东南,郎山
(山详《氵寇水注》。)
东北,燕王仙台东。
(会贞按:《一统志》,燕昭王台在涿州西南五十里,亦称仙台。下引《注》文,误。此仙台在今易州西南也。)
台有三峰,甚为崇峻,腾云冠峰,高霞翼岭,岫壑冲深,含
(朱作合,《笺》曰:宋本作含。戴、赵改。守敬按:《大典》本、明抄本作含。)
烟罩雾。耆旧言燕昭王求仙处。
(朱此下有其东谓之石虎罡,全、赵、戴同。守敬按:与下文复,今删。)
范晔《後汉书》云:中山简王焉之{穴之}也,
(朱脱焉字,赵同,戴增。会贞按:《大典》本、明抄本并有焉字。)
厚其葬,采涿郡山石以树坟茔。
(守敬按:范《书》云,中山简王薨,诏重其礼,大为修冢茔,开神道,作者万馀人。发常山、钜鹿、涿郡柏、黄肠、杂木。无采山石云云,此当是他家《後汉书》之文,传写者误为范《书》也。《寰宇记》引《隋图经》,中山有汉中山简王陵。)
陵隧碑兽,并出此山,谓之石虎山。
(戴、赵并删谓之石虎山及下山字。守敬按:非也,当删上文,存此六字。)
山有所遗二石虎,後人因以名罡。罡之东麓,
(朱脱罡字,全、赵增,戴增山字。)
即泉源所导也。
(守敬按:《寰宇记》南易水源出易县西南石兽冈。唐讳虎作兽。乐氏沿旧文,冈在今易州西六十里。)
《经》所谓阎乡西山,
(朱西讹作曲,脱山字,《笺》曰:《经》文当作关乡西山。赵、戴改增。)
其水东流,有毖
(全作泌,赵作氵毖。)
水南会,浑波同注,俗谓之为雹河。
(会贞按:《金·地理志》,遂城有鲍河,雹、鲍一声之转。)
司马彪《郡国志》曰:雹水出故安县。
(故安县详前。)
世祖令耿况击故安西山贼吴耐蠡,符雹上十馀营,皆破之,
(全云,范《史》是况子?。守敬按:?击故安西山贼十馀营皆破之,见范《史》,而无吴耐蠡符雹上六字,此亦他家《後汉书》文。)
即是水者也。
易水又东迳孔山北,
(会贞按:《元和志》,孔山在易县西南四十五里。在今易州西南五十里。)
山下钟乳穴,穴出佳乳,采者??。
(戴作改篝。会贞按:《书钞》一百五十八引此作构,与??形近,则??字是也。)
火寻沙,
(朱作路,全同。《笺》曰:古本作炒,谢云,一作沙。汝澄曰,作沙者是。曰沙者,以其杂土石而言也。出穴而去土与石,即为乳矣。戴、赵改沙。守敬按:《大典》本、明抄本并作沙。)
入穴里许,渡一水,潜流通注,
(朱作潜通流注,赵同,戴改。)
其深可涉。于中众穴奇分,令出入者疑迷,不知所趣。每于疑路,必有历记。返者乃寻孔以自达矣。上又有大孔,豁达洞开,
(朱豁作壑,赵、戴改。会贞按:《书钞》引此作溪。)
故以孔山为名也。
(《御览》四十五引《隋图经》,孔山有孔,表里通彻,故名,可为此豁达洞开之证。而《寰宇记》引作《水经注》文,误。)
其水又东,迳西故安城南,即阎乡城也。
(朱南即讹作其所,《笺》曰:谢云,宋本作南。戴、赵改。会贞按:《大典》本、明抄本并作南即,《渭水》篇有西武功,褚先生以为扶风西界小邑,乃武功县之别城,非即武功县城也。此本阎乡城而称西故安城,盖亦故安县之别城矣。)
历送荆陉北,朱送讹作迳,赵据黄本改。戴改同。会贞按:《御览》一百六十二、《寰宇记》并引《九州记》,送荆陉在易县西南三十里,即荆轲入秦之路也。)耆旧云,燕丹饯荆轲於此,因而名焉。世代已远,非所详也。遗名旧传,不容不诠,庶广後人传闻之听。
易水又东流,屈迳长城西,
(守敬按:《一统志》,长城为战国时燕、赵分界处,在今安肃县西北二十五里,地犹名长城口,东接故新安县西北之三台城,绵延断续,势如冈阜。)
又东流,南迳武遂县南,
(赵、戴改遂作隧,下同。守敬按:此武遂不见《地形志》,《志》但云,新昌县,永熙二年置。《元和志》、《寰宇记》亦言,北魏永熙二年置新昌县。隋改为遂城,不言先有武遂县。然《隋志》,遂城旧曰武遂,所谓旧者,指北魏也,可为此《注》武遂县之切证。盖魏时先置武遂县,至永熙二年,始改为新昌。《地形志》、《元和志》、《寰宇记》略其朔耳。在今安肃县西二十五里。)
新城县北。
(守敬按:後魏之新城县即故北新城。县详《氵寇水注》。)
《史记》曰:赵将李牧伐燕,取武遂、方城
(守敬按:方城详《巨马河》篇。)
是也。
(守敬按:见《赵世家》及《李牧传》。)
俗又谓是水为武遂津。
(朱脱是字,赵据《名胜志》校增,戴增同。守敬按:《通鉴》九十六,燕军进破武遂津,即此。)
津北对长城门,谓之汾门。
(朱汾作分,赵、戴改。)
《史记·赵世家》云:孝成王十九年,赵与燕易土,
(朱脱王字、土字,赵据《史记》校增,戴增同。)
以龙兑、汾门与燕,
(赵云:按《正义》曰,邢子励《赵记》云,龙山有四麓,各有一穴,大如车轮,春风出东,秋风出西,夏风出南,冬风出北,盖谓龙兑也。守敬按:《文选·陆士衡〈汉高祖功臣颂〉》振威龙蜕《注》引《汉书》曰,王荼反,郦商以将军从击荼,战龙蜕。《商传》作龙蜕,下云破荼军易。师古曰,今易县。则龙蜕当即其左近。)
燕以葛城、
(《史记》无城字,葛城详《氵寇水注》。)
武阳
(武阳详前。)
与赵,即此也。亦曰汾水门,
(朱作分门门,《笺》曰:分门字疑有误,据《郡国志》北新城有汾水门。戴、赵改依。)
又谓之梁门矣。
(会贞按:《寰宇记》,静戎军本易州宥戎镇,周为梁门口寨,在州东南九十里。《一统志》谓即今安肃县治。据《注》言梁门在武遂津北,则在安肃西,有梁门在易水北,安肃在易水南,是周之寨,特取梁门为名,非即古之梁门也。)
易水东分为梁门陂。
(会贞按:《地形志》,范阳有梁门陂。)
易水又东,梁门陂水注之。水上承易水于梁门,东入长城,东北入陂,陂水北接范阳陂,陂在范阳城西十里,方一十五里,俗亦谓之为盐台陂。
(会贞按:《一统志》引旧志,定兴县西五十里,阎台之西,有狼儿淀,地形洼下,郎山之水潴焉。盖即盐台陂,阎台乃盐台之讹也。)
陂水南通梁门淀,
(即梁门陂。)
方三里。淀水东南流,出长城注易,
(朱脱城字,赵据孙潜校增,戴增同。又《笺》曰:易,宋本作易水。会贞按:《大典》本、明抄本并无水字,全书如此者甚多,注无定例也。)
谓之范水,
(会贞按:《一统志》引旧志,有鸡爪河,亦在阎台,平地涌出,三五不一,分流形如鸡爪,缭阎台,经安肃,入雹河,盖即盐台陂水之南通梁门为范水者。)
易水自下有范水通目,又东迳范阳县
(县详前。)
故城南,即应劭所谓范水之阳也。
(会贞按:《汉志》范阳,颜《注》亦引应说。)
易水又东迳樊舆县故城北。
(朱无东字,赵同,戴增。)
汉武帝元朔五年,封中山靖王子刘条
(赵云:《汉表》作修,修有条音。守敬按:此从《史表》。)
为侯国,王莽更名握符矣。《地理风俗记》曰:北新城县
(县详《氵寇水注》。)
东二十里,有樊舆亭,故县也。
(朱重一有字,戴、赵删。守敬按:汉县属涿,後汉废。《地形志》,晋复,属高阳,後罢。太和中,复改曰扶舆,乃属高阳。在今清苑县东北。)
易水又东迳容城县故城南。
(朱无又字,全、赵同,戴增。守敬按:前汉县属涿郡,後汉废,晋复,属范阳。《地形志》,後罢,太和中复,仍属范阳。在今容城县西北。)
汉高帝八年,
(朱八作六,赵、戴同。守敬按:《史》、《汉表》俱在八年,今订。)
封赵将夜,
(朱作夕,《笺》曰:一作夜。戴、赵改,赵云:《汉表》作将夕,此从《史表》。守敬按:《大典》本、明抄本并作夜。)
于深泽,
(赵云:按《索隐》曰,县名,属中山。此即《地理志·中山国》深泽县,莽曰翼和者也。而《注》文容城是涿郡之属县,王莽更之曰深泽。善长乃合二郡、国之县为一,误矣。涿郡有南深泽,不云是侯国。《寰宇记》深泽县下云,南深泽城,《郡国县道记》云,在东南二十五里。以城名言之,即是涿郡之属县,以去国里数校近,即此是中山之属县。《方舆纪要》深泽县下云,南深泽城在县东南五十七里。《十道志》云,汉置深泽县,属中山国,今县治是也。又于滹沱河南置南深泽县,属涿郡,此城是。後汉废深泽县,而南深泽如故。二县川土相邻,赵侯之封邑当在此,总非新莽所改名容城之深泽也。)
景帝中三年,
(朱中下有元字,全、赵、戴删。)
以封匈奴降王唯徐卢于容城,
(朱唯作,携《笺》曰:郦《注》据《史记》作唯徐卢,吴依《汉书》改作携,戴、赵仍作唯。赵云:按《史表》,唯徐卢是胡名,《汉表》作携侯徐卢,携又是谥,携、唯声相近。《百官公聊表》,太始三年,容城侯唯涂光为太常。唯涂即唯徐,光乃卢之孙。)
皆为侯国,王莽更名深泽。
(戴泽下增也字。)
易水又东,泥水注之。
(朱泥讹作渥,下同。赵改云:《寰宇记》引作泥,下大泥淀、小泥淀并同,泥即{泥土}之省,与渥相似。戴改同。守敬按:{泥土}水久湮。《方舆纪要》云,长流河在新安县西南五里,其上流{泥土}即易水之鲍河,经安肃、容城县流入县境,又东南至雄县,入瓦济河或以为即渥水旧流也。然此《注》言泥水下流注易水,非上流即易水,古泥水承二陂,则不得以长流河当之。)
水上承二陂於容城县东南,谓之大泥淀、
(戴改作淀,下同。)
小泥淀,其水南流注易水,谓之泥洞口。
(朱洞讹作同。赵改云:《寰宇记》、《晏元献公类要》引此文,皆作泥洞口。全、戴改同。)
水侧有浑泥城,
(朱作浑渥城。赵云:当作浑泥城。金泰和四年,改浑渥城为渥城县,与隋人之置毛州之误正同。守敬按:《寰宇记》,浑泥城在旧容城县南四十里,汉景帝改为亚谷城,封东胡降王卢它之为亚谷侯,即此。为旧新安县治。)
易水迳其南,东合氵寇水。
(守敬按:《氵寇水》篇,氵寇水东北迳河陵後,始入易水,在今任邱县东北。此云易水合氵寇水,在迳浑泥城之後,易京之前,则在今任邱县西北,不合,当以此篇为是。)
故桑钦曰:易水出北新城西北,
(朱西讹作城,赵据孙潜校改,戴作西。守敬按:《大典》本、明抄本并作西。)
东入氵寇。
(守敬按:《汉志》北新城下。)
自下氵寇、易互受通称矣。
(全云:按桑钦之言,与《汉志》大相参错。氵寇入易,易不入氵寇。其入氵寇者,支流耳。善长盖以互受通称调停之。一清按:《汉志》涿郡中水县,应劭曰,在易、氵寇二水之间,故曰中水 勃说本此。会贞按:《水经》所谓氵寇入易者,氵寇入南易也,《汉志》所谓易入氵寇者,南易入氵寇也,别无支流入氵寇。且《汉志》以氵寇水为正流,言易入氵寇,氵寇入大河。《水经》以易水为正流,言氵寇入易,易入海。本互受通称之常例,故郦氏云然。全氏以为调停之言,非也,至赵引应说,以为郦氏所本,则全非《注》旨,无庸深辨矣。)
易水又东,迳易京南。汉末,公孙瓒害刘虞於蓟下。时童谣云:燕南垂,赵北际,惟有此中可避世。瓒以易地当之,故自蓟徙临易水,谓之易京
(守敬按:自公孙瓒句至此,见《後汉书·公孙瓒传》。)
城,在易城西四五里。
(守敬按:《地形志》易县有易京。《通典》、《寰宇记》并云易京在归义县南十八里。在今雄县西北。)
赵建武四年,石虎有辽西南达易京,以京鄣
(戴改作障。)
至固,令二万人废坏之。
(守敬按:《晋书·石季龙戴记》,虎既平辽西,旋自令支过易京,恶其固而毁之,不如此详。)
今者城壁夷平,
(朱城讹作地,赵改云:当作城。戴改同。)
其楼基尚存,犹高一匹馀。
(朱《笺》曰:《小尔雅》,二丈为两,倍两为匹。是四丈为一匹也。)
基上有井,世名易京楼,即瓒所堡也。
(赵、戴改堡作保。守敬按:《後汉书·瓒传》,盛修营垒,楼观数十,又云,保易京。《魏志·瓒传》,瓒军数败,乃走还易京固守,为围堑十重,於堑襄筑京,皆高五六丈,为楼其上,中堑为京,特高十丈,自居焉。)
故瓒所
(戴删所字。)
与子书云:袁氏之攻,状若鬼神,冲梯舞于楼上,
(《後汉书》于作吾。)
鼓角鸣于地中。
(守敬按:自故瓒至此亦《後汉书·瓒传》文。)
即此楼也。
易水又东,迳易县故城南,
(守敬按:汉县属涿郡,後汉属河间国,魏因,晋更名易城,属河间郡,後魏复曰易,属高阳郡。在今雄县西北十五里。)
昔燕文公徙易,即此城也。
(会贞按:《史记·燕世家·集解》,《世本》曰,桓侯徙临易也。宋忠曰,今河间易县是也。《括地志》从之,与此异。阚る称:燕太子丹遣荆轲刺秦王,与宾客知谋者祖道,(朱祖道下有于易水上燕太子称荆入秦太子与知谋者十七字,《笺》曰:谢兆申云,宋本无燕太子称以下十三字,当删之。全并删于易水上四字。赵不删,改燕太子作《燕丹子》,以风萧萧之歌出《燕丹子》为据。戴从之。守敬按:郦氏引书,有删节,无重复。如赵所订,重复与知谋者及於易水上二语,与郦氏引书之例不合,且引阚る之说未终。风萧萧之歌载於《国策》、《史记》,即令始见於《燕丹》,阚氏亦得引之,今依全删。)
皆素衣冠,送之于易水之上。荆轲起为寿,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高渐离击筑,
(朱无高字,《笺》曰:宋本作高渐离。戴、赵增。)
宋如意和之。
(朱和讹作知,戴改。赵据黄本改,会贞按:《大典》、明抄本并作和。又朱《笺》曰,《燕策》、《史记》俱无宋意事,惟陶渊明《咏荆轲诗》云,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与此有之。守敬按:朱氏所指以外尚多。《文选》二十八《杂歌·序》,作宋如意与此同,宋玉《笛赋》、《淮南子·泰族训》、《新论·辨乐》、周弘直《咏荆轲诗》,并作宋意。)
为壮声,士发皆冲冠。为哀声,士皆流涕。疑于此也。余按遗传旧迹,多在武阳,
(守敬按:武阳城及高渐离城,樊於期馆、荆轲馆,并详前文。)
似不饯此也。汉景帝中三年,封匈奴降王仆
(朱作黥,《笺》曰:旧本作。《汉·功臣表》,《注》,音怛。则郦从《汉书》也,今吴本改作黥,误。会贞按:《大典》本、明抄本并作。)
为侯国也。
又东过安次县南。
(县详《圣水注》。)
易水迳县南,
(会贞按:此有倒错,见下。)
莫阝县故城北,
(朱莫阝讹作郑,《笺》曰:宋本作莫阝。戴、赵改。会贞按:明抄本作莫阝,前汉县属涿郡,後汉、魏、晋、後魏属河间,在今任邱县北三十五里。)
东至文安县,
(会贞按:前汉县属勃海郡,後汉、魏属河间,晋、後魏属章武。《地形志》,文安有文安城,则县有迁徙。故城在今文安县东三十里。)
与?池合。
(会贞按:安次在莫阝县东北,相去甚远,不得先迳安次,後迳莫阝县,《注》文当云,易水迳莫阝县故城北,东至安次县南,文安县北,与?池合,方合。)
《史记》苏秦曰,燕长城以北,易水以南,
(守敬按:《史记·苏秦传》,秦曰,燕北有林胡、楼烦,南有滹沱、易水,无此二语。惟《刺客传》鞠武曰长城之南,易水以北。详《注》称燕长城易水云云,则就燕地言,以鞠武说为合。疑《注》本引《刺客传》,而讹鞠武为苏秦,又南北字互讹也。上文屡言长城,乃燕南界之长城也。又燕北界亦有长城,自造阳至辽东,见《国策》,此则指北界之长城。)
正谓此水也。是以班固、阚る之徒,咸以斯水谓之南易。
(会贞按:《注》叙北易云,《地理志》曰,故安阎乡,易水所出,至范阳,入濡水,阚る亦言是矣,则班固、阚る说北易同也。《注》叙南易,引桑钦曰,易水出北新城西北,东入氵寇,即此所谓班固之说。引阚る曰,涿郡西界,代之易水,即此所谓阚る之说。观《汉志》於北新城引桑说,别无南易之明文,可知阚る亦然。盖以此易在南,二人於故安易水之外,言此易水,即以为谓之南易也。)
又东过泉州县南,
(朱泉讹作束,《笺》曰:按《汉·地理志》,束州亦属勃海郡,古本作泉州误也。戴改泉州。赵据黄本改云:泉州,字不误。《沽水》篇《经》云,又东南至泉州县,与清河合,东入海。《注》云,清、淇、漳、洹,氵寇、易、涞、濡、沽、滹沱,同归于海。则是易水亦至泉州合清河入海也。《汉志》泉州县属渔阳郡今通州武清县地,正直沽入海之处。《方舆纪要》曰,乐史云,易水有三源,流经易州南三十里者曰中易水,出州西北三十里穷独山者,谓之濡水,亦曰北易水。出州西南六十里石兽冈者,谓之雹水,亦曰南易水。中易水流经定兴县西,亦谓之白沟河,涞水县之拒马河流合焉。又东迳安肃县北及容城县北,濡水流合焉,所谓北易水也。又经新城县南,亦曰拒马河,历雄县北及顺天府霸州之北,又东经东安县及永清县,南入武清县之三角淀,又东南至小直沽,与卫河合,达于海,此易水之东出者也。其南易水,自安肃、容城县南,又东南,经安州北,东至雄县南,亦名瓦济河,又东,历河间府任邱县北,霸州之保定县、文安县南,引而东,合于滹沱河,注于海,此易水之别出而东南流者也。盖易水之源,并出于易州,而其流自不相乱。或曰易水,或曰故安河,则推其本而言之也。或曰拒马河,或曰白沟河,则从其流而言之也。或曰滋河,或曰沙河、唐河,则因其所汇之川言之也。或曰,易水本无正流,附合支川以达于海。故自汉以来,言易水源流者多,多未得其详云。宛溪之言,可称明白了当。《水经》未尝兼叙南易,道元从击释之,与《经》文有如枘凿之不相入。朱氏改泉州为束州,以为易水即流经勃海文安,与束州相近,不应又改途北出至渔阳郡之泉州也。《经》、《注》不明,致有斯蔽,妄以疑意,改窜旧文,有识之士,深所不取。会贞按:《水经》专叙南易,何赵氏反以为专叙北易,而未尝兼叙南易耶?亦观《经》不审矣。惟谓束州当作泉州,实足匡朱氏之谬,《大典》本、明抄本并作泉州也。)
东入于海。
《经》书水之所历,沿次注海也。
○氵寇水
氵寇水出代郡灵邱县高氏山。
(朱《笺》曰:孙云:氏,《山海经》作是。戴仍,赵改是,下同。)
即呕夷之水也,
(会贞按:《周礼》,并州之川曰?池、沤夷。郑《注》,呕夷,即祈夷水,出平舒县。祈夷水见《漯水注》。《汉志》,代郡灵邱,氵寇河,东至文安八大河,过郡五,行九百四十里,并州川。班以氵寇水为呕夷,是郦所本。自後,颜师古从郑说,而《通典》、《元和志》、《寰宇记》则从班说,与郦同。《元和志》作沤,戴从之,赵改呕。)
出县西北高氏山。
(会贞按:《寰宇记》,高是山在灵邱县西北七十里。今浑源州南七里有翠屏山,为恒岳西麓,唐河源出此,即古氵寇水,则翠屏山即高氏山也。)
《山海经》曰:高氏之山,氵寇水出焉,东流注于河者也。
(守敬按:《北次三经》文。《经》作高,是郦从《水经》。)
其水东南流,山上有石铭,题言冀州北界,故世谓之石铭陉也。
(会贞按:《元和志》,石铭陉岭在灵邱县西北八十里。《寰宇记》同。)
其水又南陉候塘。候塘,
(朱讹作曰候候塘,《笺》曰:?韦谓当作又南迳候塘。候塘,川名也。戴删曰候二字,赵从《笺》改。)
川名也。又东合温泉水,水出西北暄谷,
(会贞按:今有温泉水在浑源州东南一百里,西南流入氵寇水。《一统志》谓即《注》之温泉,然与《注》言水出西北,东流注氵寇正相反。)
其水温热若汤,能愈百疾,故世谓之温泉焉。东南流迳兴豆亭北,亭在南原上,
(会贞按:《一统志》,亭在今浑源州东南。)
欹倾而不正,故世以欹城目之。水自原
(朱脱此三字,赵同,戴增。)
东流,注于氵寇水。
(戴改流作南,又水上增氵寇字,以氵寇水二字下属。)
又东,莎泉水注之,水导源莎泉
(守敬按:《魏书·世祖纪》,太延二年,诏广平公张黎,发定州七郡一万二千人通莎泉道,取此泉为名也。)
南流,水侧有莎泉亭。
(守敬按:《地形志》北灵邱郡有莎泉县,当即置於莎泉亭。审此《注》当在今灵邱县之西。《方舆纪要》谓沙泉城在县东北,未确。)
东南入于氵寇水。
又东迳灵邱县故城南。
(朱此下有水中自原南注氵寇水八字。赵改中自源为自中原云:上云,亭在南原上,此当是中原,源字不从水,中自二字当倒互。戴以八字为衍删之。守敬按:赵非,戴删是也。)
应劭曰,赵武灵王葬其东南二十里,故县氏之。
(守敬按:《汉志》颜《注》引应劭曰,武灵王葬此,因氏焉。《史记·赵世家·集解》引应劭曰,武灵王葬代郡灵邱县,较此为略。知郦氏所引是应氏原书,《史记·正义》亦引应说,《括地志》、《元和志》,墓在灵邱县东三十里。)
县古属代,汉灵帝光和元年,中山相臧?
(朱讹作?,《笺》曰:,旧本作昊。赵作?,戴作昊。守敬按:《魏志·臧洪传》父?,历匈奴中郎将,中山、太原太守。《注》引谢承《汉书》,?有干事才云云。《书钞》六十三引谢《後汉书》作?同,《鲜卑传》注引《魏书》亦同。则此当作?,?、昊字皆以形近致误,今订。)
上请别属也。
(守敬按:《前汉志》,县属代郡。《续汉志》无此县,据郦《注》,汉光和时别属,盖後汉末复置也。《地形志》前汉属代,後汉、晋罢,则已不知果省於何代。至《元和志》、《寰宇记》,则直以为後汉省矣。後魏有灵邱县,属北灵郡,则东魏孝静帝重置。在郦氏後。汉县在今灵邱县东十里,後魏县即今县治。)
瓒注《地理志》曰:
(朱脱瓒注二字,赵同,戴增。)
灵邱之号,在武灵王之前矣。
(守敬按:《汉志》颜《注》引臣瓒说。)
又按司马迁《史记》,
(朱脱此二字,赵、戴增。)
赵敬侯二年,
(朱《笺》曰:《史记·六国表》云,赵敬侯九年,伐齐,至灵邱。全引《笺》说则亦以为二当作九。赵、戴径改作九。会贞按:《史记·赵世家》,敬侯二年,败齐於灵邱。又云,九年伐齐至灵邱,即《六国表》所载也。是二年败齐,九年伐齐,明系两事。此《注》引《赵世家》二年事,不误。朱氏乃据《六国表》九年事,以表异同,殊为失考。全、赵、戴亦贸然从之,疏矣。)
败齐于灵邱,
(赵云:按顾氏炎武曰,此别一灵邱。《水经注》盖误以赵灵邱为齐灵邱。不知齐境不得至代也。《方舆纪要》,灵邱城在滕县东三十里,明水之南。城周八里,内有子城。战国齐南境邑,孟子谓?氐鼋曰,子之辞灵邱而请士师。《史记》齐威王元年,三晋因齐丧,来伐我灵邱,是也。守敬按:沈涛《交翠轩笔记》,载施彦士《读孟质疑·灵邱考》云,齐边邑有灵邱,不独见于《孟子》,《史记》亦屡乃矣,《赵世家》敬侯二年,败齐于灵邱。《田齐世家》,齐威王元年,三晋因齐丧来伐我灵邱。赵惠文王十四年,相国乐毅将赵、秦、韩、魏、燕攻齐,取灵邱。赵岐注《孟子》,但云齐下邑。惟《地理志》代郡有灵邱,应劭曰,赵武灵王葬其东南二十里。故《水经注》及《史记·正义》遂以此当之。无论齐境不得至代,而赵敬侯时,安得国有灵邱?胡三省以为即汉清河郡之灵县。于钦《齐乘》则云,今滕县东三十里,明水河之南,有灵邱故城。顾亭林、阎百诗辈,皆以为未明其据,阙所疑焉。按魏收《地形志》,钜鹿郡A36县有灵邱,今保定府南二百五十里束鹿县东有A36县故城,洵青、齐之门户,中夏之屏藩也。所疑者,《苏秦传》以清河为齐、赵之界,《正义》注为夏津,在今具州,而A36县、灵邱斗入西北二百馀里,难遽定为齐之边邑耳。然《水经》明云,禹播九河,至齐桓霸世,塞广田居,同为一河,则齐境西北,当跨徒骇,初难限以夏津,且赵武灵王十六年,出九门,为野台以望齐、中山之境,则中山未灭,齐境西及束鹿可知矣。又《世表》,?王二十九年,佐赵灭中山。四十年赵取齐昔阳,则齐境且跨今之正定府晋州西南境矣。而束鹿灵邱尚在其东南数十里,其为齐之西北边境也。夫何疑。)
则名不因武灵王事,
(守敬按:《史记·赵世家》,孝成王以灵邱封春申君,然则赵本有此邑,故县因以为名。)
如瓒《注》。
(朱瓒作《汉》,赵同,戴改。)
氵寇水自县南流入峡,谓之隘门,
(会贞按:《通鉴》梁大通二年,魏北道行台杨津守定州,遣其子求救於柔然头兵,头兵遣将帅精骑一万,南出,前锋至广昌,贼塞隘口。《元和志》,隘门山亦曰隘口,在灵邱县东南十五里,壁立直上,层崖刺天,有石道极险狭,後魏明元帝置义仓之所。《方舆纪要》,隘门山在灵邱县东南二十里。)
设隘于峡,以讥禁行旅。
(会贞按:盖因设关以察非常,故《魏书·太宗纪》、《灵徵志》有天门关之称。)
历南山,高峰隐天,深溪埒谷。其水沿涧西转,迳御射台南,台在北阜上。
(会贞按:《寰宇记》,射台在灵邱县南一十八里。在今灵邱县东南。)
台南有御射石碑。
(赵云:按《北史·魏文成帝本纪》,灵邱有山,高四百丈,乃诏群臣仰射山峰,无能逾者。帝弯孤发矢,出三十馀丈,过山南二百二十步,遂刊石勒铭。和平二年事也。会贞按:《寰宇记》,其碑现存,阴刊从臣姓名。)
南则秀嶂分霄,层崖刺天,积石之峻,壁立直上。车驾沿A16,
(朱讹作沿革,《笺》曰:沿革字未详。赵云:是沿溯之讹,改作沿A16。戴改同。)
每出是所游艺焉。
(朱脱是字,赵同,戴增。会贞按:《注》文云云,则射非一次。文成之立碑,特因射逾山峰,超乎群臣,刊石以鸣得意耳。又後文徐水下,有《御射碑》三,在五回岭,则太武帝太延元年立也。)
氵寇水西流,又南转东屈,迳北海王详之石碣南,
(朱详作祥,《笺》曰:旧本作详,《後魏书》,北海王名详,献文皇帝之子也。戴、赵依改。会贞按:明抄本作详。)
《御射碑》石柱北,而南流也。
(朱射碑讹作所屈,流下有者字,赵同。全改所屈为射碑,仍者字,戴改、删。)
东南过广昌县南。
(朱脱东字,《笺》曰:宋本作东南,一作又南。戴增东字,赵增。会贞按:《大典》本、明抄本并有东字。)
氵寇水东迳嘉牙川,
(赵云:《寰宇记》飞孤县下,引《水经注》云,广昌县南有交牙城,未详所筑,以地名交牙川为名。一清按:飞狐,汉广昌县,隋仁寿元年改今名。交牙川即嘉牙川,交、嘉声之转。守敬按:《寰宇记》云云,不过以释郦《注》嘉牙川之文,遂题为《水经注》,赵氏引之於嘉牙川下,尚无大误,全氏竟以补作郦氏语,又改原文嘉为交,是为巨谬。)
川有二水,
(朱二作一,戴同,赵据下汇川三合之文,改作二。戴删川字。)
南来注之。水出恒山北麓,稚川三合
(朱讹作虽川。赵改汇,引全氏曰:当作汇,盖与嘉牙川水合流也。以是知上文一水当是二水之讹。戴改作稚。守敬按:稚与虽尤形近,稚者细小之义,郦氏好奇,往往创下新字,故作汇虽通,不如稚字为合也。)
迳嘉牙亭东,
(守敬按:嘉牙亭即《寰宇记》所云交牙城。)
而北流注于氵寇水,水之北。山行即广昌县界。
(守敬按:此释《经》过广昌县南之文,县详《巨马水注》。)
氵寇水又东迳倒马关。关山险隘,最为深峭,
(朱最作是,全、赵同,戴改。)
势均诗人高冈之病
(《周南·卷耳》篇。)
良马,傅险之行轩,
(赵云:按此句之字下有脱文。全氏曰:是困字。戴增困字。守敬按:王维诗,朱文露网动行轩,卢纶诗,玉鞭齐骑引行轩,行轩字似是。然考《河水注》叙傅严,骐骥驾盐车,上于虞坂,迁延负辕,而不能进。此《注》即用其事,行轩疑是负辕之误。)
故关受其名焉。守敬按:《汉志》代郡常山关,後世谓之倒马关。《通典》倒马故关,在望都县西北。《元和志》,在唐县西北一百一十三里,山路险峭,马为之倒,因以为名。在今唐县西北一百五十里,广昌县南七十里。)关水出西南长溪下,东北历关,注氵寇。氵寇水南山上,起御坐于松园,建祗洹于东圃,东北二面,岫鄣高深,
(朱《笺》曰:古本云,起御座于松园,建祗洹东圃,北二面岫鄣高深。谢兆申云,宋本无东字,疑当作建祗洹园东北二面云云。赵云:按本文无误字,朱氏乃引古本误文以相证,何也。若如谢说,文义岂可通乎?又鄣,戴改嶂。)
霞峰隐日,水望澄明,渊无潜甲。行李所迳,鲜不徘徊忘返矣。
又东南过中山上曲阳县北,
(县详後长星沟下。)
恒水从西来注之。
氵寇水自倒马关南流,与大岭水合。水出山西南大岭下,东北流出峡,峡右山侧
(朱侧讹作则,戴、赵改。)
有祗洹精庐,飞陆陵山,丹盘虹梁,
(朱《笺》曰:克家云,疑作丹虹盘梁。赵依改。戴云:按此二语有舛误。)
长津泛澜,萦带其下,东北流注于氵寇。
氵寇水又屈而东,合两岭溪水,水出恒山北阜,
(赵云:按《汉志》,常山郡上曲阳县,恒山北谷在西北,有祠。并州山。)
东北流历两岭间。北岭虽层陵云举,犹不若南峦峭秀。自水南步远峰,石磴
(戴改作?登。)
逶迤,沿途九曲。历睇诸山,咸为劣矣。抑亦羊肠、邛来
(戴改崃。)
之类者也。
(朱《笺》曰:按高诱《吕览》注云,羊肠山,盘纡如羊肠,在太原、晋阳北。又注《淮南子》云,羊肠坂是太行孟门之限也。《华阳国志》曰,邛崃山,本名邛﹂,其岩阻峻,回曲九折,乃至山上,凝冰夏结,冬则剧寒。守敬按:羊肠有二,《汾水注》举其一,又《汉志》壶关有羊肠坂。《史记·正义》所云,羊肠坂在太行山上,南口怀州,北口潞州者,郦书不载。《吕览》注之羊肠,郦《注》汾水之羊肠也。《淮南子》注之羊肠,《汉志》壶关之前肠也。邛崃详《江水》、《青衣水》二《注》。)
齐、宋通和,路出其间。
(会贞按:北魏太和以前都平城,江左使臣来往,此为必由之路。)
其水东北流,注于氵寇水。
又东,左合悬水,水出山原岫盘谷,轻湍?下,分石飞悬,水
(赵、戴删水字。守敬按:飞下疑脱流字,悬水二字属下,以应上悬水之文,较合。)
一匹有馀,直灌山际,白波奋流,自成潭渚。其水东南流,扬湍注于氵寇。
氵寇水又东流历鸿山,
(朱脱鸿字,赵增云:《寰宇记》引此作历鸿山。戴增同。)
世谓是处为鸿头,疑即《晋书地道记》所谓鸿上关者也。
(赵云:《初学记》定州,引《水经注》云,定水东流历山,俗谓之戏头,即《晋书》所谓鸿上关。一清按:是《注》无定水之目,而戏头之称,又与古志全乖,存之以广异说。会贞按:《初学记》定水为氵寇水之误,戏头为鸿头之误,并非异说,全氏斥戏头之误是矣,乃从定水之说,於历鸿山上,增合定水定水东流七字,失之远矣。《史记·赵世家》,武灵王二十一年,攻中山,取鸱之塞。《集解》引徐广曰,鸱一作鸿。《正义》,鸿上故关,今名鸿城在定州唐县东北六十里,本晋鸿上关城也。《一统志》,今有鸿城社,在唐县西北七十里。)
关尉治北平,而画塞於望都,东北去北平不远,
(朱去讹作云,《笺》曰:谢云,宋本作去。全、赵、戴改。)
兼县土所极也。
(朱土讹作上,极讹作拯。全改云,上当作土,拯当作极。赵、戴改同。)
氵寇水于是左纳鸿上水,水出西北近溪,守敬按:《史记·赵世家·正义》有鸿上水源出唐县北葛洪山,山在今唐县西北七十里。)东南流注於氵寇水也。
又东过唐县南。
氵寇水又东,迳左人城南。应劭曰,中人城西北四十里,
(戴改中作左,城下增在唐县三字。全改增同。守敬按:《寰宇记》唐县下,引应劭《地理风俗记》,中人城西北四十里,有左人亭,鲜虞故邑 勃氏截引之,乃紧承上句左人城,旨意极明,何全、戴未见及耶?考《注》下文,又引应劭云,唐县西四十里得中人亭,是左人城在中人城西北四十里,中人城又在唐县西四十里。则左人城去唐县七八十里,全、戴凭臆改增,差谬层出矣。)
县有雹水,亦或谓之为唐水也。
(朱脱县有雹水四字。全、赵同,戴增。守敬按:下言水出中山城云云,是明明於氵寇水之外,另叙一水矣,而先言亦或谓之唐水,必水本有一名。据後文一条,左会一水,亦谓之唐水,俗又名之为雹水,又兼二名焉,唐水、雹水,皆承此言,则戴增县有雹水。是也。)
水出中山城
(会贞按:此谓汉中山郡之城也,详下。)
之西如北。
(朱《笺》曰:谢云,宋本无如字。谭友夏云,如,往也。此《注》独用此字,《注》後有北如西、北而如东、南如东皆相类应,宋本反脱耳。会贞按:《大典》本、明抄本并有如字。他篇亦间用如字,惟此篇为多。)
城内有小山,在城西,侧而锐上,
(朱而讹作水,上讹作山。赵据《寰宇记》引此改,全、戴改同。)
若委粟焉,疑即《地道记》所云,望都县
(县详後。)
有委粟关也。
(《新唐志》,唐县北有委粟故关。今唐县北十三里有东山。)
俗以山在邑中,故亦谓之中山城,以城中有山之水,
(朱《笺》曰:水当作目。赵依改,戴改山之目作唐水。守敬按:戴改与下南意较贯,今伯唐水在城外,城中无水也,当作以城外有唐水方合。)
因复谓之为广唐城也。《中山记》
(朱《中山记》上衍故字,全、赵同,戴删。守敬按:张曜《中山记》,《隋志》不著录,此《注》及《通典》、《御览》、《寰宇记》引之。)
以为中人城,
(守敬按:《御览》一百六十一引张曜《中山记》,中山郡治中人城,是以此城为中人城矣。)
又以为鼓聚,
(守敬按:《世本》,中山武公居顾,顾即鼓也,故《中山记》以此城为鼓聚,不知鼓聚即昔阳城。)
殊为乖谬矣。言城中有山,故曰中山也。
(朱讹作中人山也,赵改人山为山城。戴删人字。会贞按:《通鉴》秦始皇十九年,《注》引此文,作故曰中山。《隋志》,唐县有中山。)
中山郡治。
(守敬按:《御览》一百六十一引张曜《中山记》,郡理中山,以其城中有山,故谓之中山。《寰宇记》定州下,引张曜《中山记》同,云,汉靖王受封,始移郡出山,以其城中有山,故谓之中山。《寰宇记》定州下,引张曜《中山记》同,云,汉靖王受封,始移郡出山,居卢奴。又引《隋图经》,中山城在今唐昌县东北三十一里,中山故城是也。在今唐县西北十三里岭上。)
京相?曰:今中山望都东二十里,有故中人城。
(朱作望都里,《笺》曰:当作望都西北。按杜预《左传》注,望都县西北有中人城。全、赵依改。戴改作东,云:下但苦其不东,正辩此言东之误。守敬按:杜预云,望都西北有中人城,全、赵改西北,似是。但细玩《注》文,知京不作西北,全、赵所改,非郦氏引京之旨。盖京本作东,戴改东诚是。至下若其不东,乃谓《中山记》所言之中人,与京言东相反,戴以为辩东字之误,亦未得郦氏之意。)
望都城东有一城,名尧姑城,
(朱姑作始。赵云:《路史·馀论》曰,望都城东有尧故城,俗呼为尧姑城,姑、故音同,姑字误也。全、戴改同。守敬按:尧姑城,即後苏水下之尧姑亭,在今完县西南八里。)
本无中人之传,
(朱讹作中山之传,赵同,戴改。守敬按:《大典》本、明抄本并作中人。)
?或以为中人,所未详也。《中山记》所言中人者,城东去望都故城一十馀里,
(会贞按:谓望都城在此城之东,此城在西,东去望都城十馀里也。)
二十里则减,
(会贞按:二十里承京说,谓此城则不及二十里也。)
但苦其不东。
(会贞按:东字亦承京说,谓此城则在西不在东也。)
观夫异说,
(朱作观矣,全、赵同。《笺》曰:谢云,疑有脱误,戴改矣作夫。)
咸为爽矣。
(会贞按:此条详言中山城,分三段。第一段至中山郡治止,先言城内有小山,又言俗以山在城中,又有中山之目,又引《中山记》言城中有山,故曰中山。反复言之,大意释中山城之义,而随驳《中山记》以为中人城,及以为鼓聚之非。第二段至所未详也止,因《中山记》以中山城为中人城之谬,而兼明京氏望都东二十里有中人城之差,言望都东但有尧姑城,无中人之称,乃京误以为中人,而犹不直斥之,第云未详,以见其疑不能明。第三段至咸为爽矣止,又即上文之意,申言之,如以京所指之中人即《中山记》所指之中人,而此城则去望都十馀里,不及二十里,且在望都之西,不在望都之东,则《中山记》与京说又不合。是《中山记》既失,而京说亦失也。故云,观夫异说,咸为爽矣。总之,明中山城非中人城也。而《括地志》犹谓中山城一名中人城。《方舆纪要》及《一统志》诸书皆从之,良由郦《注》曲折古奥,故多不得其解,今特详疏之。中人城即中人亭,详下。)
今此城于卢奴城
(卢奴城详下。)
北如西六十里。城之西北,泉源所导,西迳狼山北。)朱狼讹作?良,《笺》曰:孙云,当作狼。全、赵、戴改郎。)郎,
(依上此当作狼。)
唐音读近,实兼唐水之称。
(戴改称作传。)
西流历左人亭,注氵寇水。
又东左会一水。水出中山城北,郎山阜下,
(朱讹作郎中阜下。戴删中字,非。全、赵改中为山。赵又改郎为狼,云:按《隋书·地理志》,唐有郎山,即此山,盖郎、狼音同通用,与古易水所出及徐水所注之郎山有别。彼郎山在今易州西南四十里,《隋书·地理志》,永乐县有郎山,即此山。守敬按:《地形志》,唐县有狼山祠,是郎山亦作狼山,在今唐县西二十里。)
亦谓之唐水也。然于城非西北,
(朱作在,《笺》曰:疑作北。赵云:按西在二字当倒互,《笺》说非。戴改在西。会贞按:《笺》说是也。寻《注》云,于城非西北,则必古有一说,而此不同,故云。然据《注》下引应劭《地理风俗记》,唐县西四十里得中人亭,唐水在西北入氵寇,与应符合,是应劭谓唐水在唐县西北。此《注》前後四言唐水,下称有一水自唐城之西北,平地涌出,俗谓之唐水。又称唐城西北,豆山西足,有一泉源,疑为唐水,皆本应劭在唐县西北为说也。上称雹水亦谓之唐水,出中山城之西如北,则因唐城推之中山城,言中山城之西北已有唐水耳。此一水则出中山城北郎山阜下,而亦谓之唐水,又名为雹水 勃氏故辨之曰,于城非西北,以见与上出中山城西北之水名同,而所出异,是当作西北,至确。未合参前後《注》文,故不知《笺》之是而误改。)
俗又名之为雹水,
(朱脱俗字,赵同,戴增。)
又兼二名焉。西南流入氵寇,并所未详,盖传疑耳。
氵寇水又东,恒水从西来注之,
(会贞按:上文但言恒山北麓,恒山北阜,此处不本《汉志》详叙恒水,并详叙恒山,但如《经》文说,以一语了之,盖别有《恒水》篇,而今亡矣。)
自下氵寇水兼纳恒川之通称焉,即《禹贡》所谓恒卫既从也。
(赵云:《汉志》常山郡上曲阳县,恒山,《禹贡》恒水所出,东入氵寇。)
氵寇水又东,右苞马溺水,水出上曲阳城
(上曲阳详後长星沟下。)
东北马溺山,
(朱山作水,全、赵同,戴改山。守敬按:马溺水在今唐县之西。)
东北流迳伏亭。
(守敬按:《一统志》谓符城在今唐县西南四十里唐河西岸。符、伏音近,即此城也。)
《晋书地道记》曰:望都县有马溺关。
(守敬按:《续汉志》望都《注》引《晋地道记》曰,有马安关。然《初学记》七云,晋有马溺关,在望都县。与此同,则刘《注》误,当在今唐县西。)
《中山记》曰:八渡、马溺,是山曲要害之地,二关势接,
(朱讹作一一关势带接,赵同,戴改删。会贞按:《新唐志》唐县西北有八度故关。《元和志》八渡故关在县西北二十里。《寰宇记》在西北二十五里,有水屈曲八渡,水上置关,故名,盖汉戍也。关在今唐县西北六十里。守敬按:八渡、马溺为关,明见《注》文,特後人多言八渡,少言马溺,遂莫能确知所在耳。《一统志》谓八渡关一名马溺关,非也。)
疑斯城即是关尉宿治,异目之来,非所详矣。马溺水又东流注于氵寇。
氵寇水又东,迳中人亭南。
(守敬按:《左传》杜《注》,中山望都县西北有中人城。又《汉志》唐县,颜《注》引孟康曰,晋荀吴伐鲜虞及中人,今中人亭是。)
《春秋左传·昭公十三年》,晋荀吴率师侵鲜虞及中人,大获而归者也。
(亭在唐县西四十里。今唐县西北。)
氵寇水又东,迳京邱北,世谓之京陵,
(朱无陵字,赵增云:京下落陵字,陵亦邱也。戴增同。)
南对汉中山顷王陵。
(朱脱中山二字,全、赵、戴增。)
氵寇水北对君子岸,岸上有哀王
(当作顷王。)
子宪王陵,坎下有泉源积水,亦曰泉上岸。
氵寇水又东,迳白土北,南即靖王
(当作哀王。)
子康王陵,三坟并列者是矣。
(戴删矣字。《笺》曰:按《汉·诸侯王表》,中山顷王名辅,是中山哀王之孙,而中山宪王福是中山顷王之子,而康王昆侈则是中山哀王之子,中山靖王之孙也。守敬按:《寰宇记》引《隋图经》,中山有汉中山怀王、简王、哀王、顺王、夷王等数陵。哀王陵见《注》下文,顺王即顷王之误,顷王陵见上。简王之窆,采涿郡山石,以树坟茔,见《易水注》而不言陵所在。怀王及夷王陵,郦氏亦不载。《一统志》谓中山宪王墓在唐县西北,误。《注》叙三坟在氵寇水迳中人亭後,乐羊城前,则在今唐县西,氵寇水西屈东转之下,顷王、康王二陵在水南,当在今定州西北。康王陵在水北岸上,当在今唐县西南。)
氵寇水又东,迳乐羊城北。
(守敬按:《地形志》,卢奴有乐阳城。阳、羊音同,即此城也。在今定州西。)
《史记》
(《魏世家》及《乐毅传》。)
称魏文侯使乐羊灭中山,盖其城攻中山所造也,
(会贞按:城果为中山所造,何为得乐羊之名?《御览》一百九十三引《郡国志》乐羊城,魏文侯使乐羊攻中山造,则城造于乐羊,当作盖其城攻中山所造也。今本讹为故,又错入城字上耳。)
故城得其名。
氵寇水又东,迳唐县故城。
(守敬按:两汉、魏、晋、後魏,县并属中山。)
南北二城,
(戴改以南字上属,北作此,云:二城谓左人城、唐城。会贞按:非也。《注》叙氵寇水迳左入城後,迳中人亭、京陵、白土、乐羊城,始迳唐城,安得以左人城与唐城并举?盖二城皆谓唐城也。唐县有南北二城,见下。全、赵仍作北,是。)
俱在氵寇水之阳,故曰氵寇水迳其南。
(朱南作东,全、赵同,戴改。会贞按:此句释《经》东南过唐县南之文。戴改南,是也。)
城西又有一水,导源县之西北平地,
(朱讹作导源卢奴县之西北。是城西乎城之地,戴删改,赵仍上句,下句据孙潜用柳佥抄本改作是城之西北平地。会贞按:戴是,赵非也。)
泉涌而出,俗亦谓之为唐水也。东流至唐城西北隅,?曷而为湖,俗谓之唐池。
(守敬按:《魏书·高祖纪》太和十八年,车驾次於中山之唐湖。《寰宇记》,唐池亦曰莲堰。)
莲荷被水,嬉游多萃其上,
(朱嬉讹作胜,赵同,戴改。)
信为胜处也。
(朱胜讹作嬉,赵同,戴改。)
其水南入小沟,下注氵寇水,自上历下,通禅唐川之兼称焉。
(守敬按:《广雅》,禅,传也。)
应劭《地理风俗记》曰:唐县西四十里得中人亭。今于此城取中人乡,则四十也。
(朱《笺》曰:《郡国志》唐县有中人亭,《注》引《博物记》,唐关在中人西北百里,中人在县西四十里。)
唐水在西北入氵寇,与应符合。
(守敬按:唐水在西北入氵寇,本应氏说,至郦氏时,水道不差,故言与应符合。《御览》八十引《帝王世纪》,唐水在西北入河,从应说。《汉志》称氵寇水为氵寇河,入河即入氵寇也。而《汉志》颜《注》引应劭曰,唐水在西,脱北字。又言尧山者在南,则无山以拟之,为非也。(会贞按:尧山在南,本《汉志》文,而应劭从之。故因连引应说,先虚驳一句,後方实言尧山所在,及《地理志》在南之非。)
阚る《十三州志》曰:中山治卢奴,
(卢奴县详後。)
唐县故城
(朱作域,《笺》曰:当作城。戴、赵改。守敬按:《大典》本、明抄本并作城。)
在国北七十五里。马因所说此则非也。全校改此作北,赵、戴改同。会贞按:下言唐城在国北七十里,尧山则七十五里,而る谓唐城在国北七十五里,以尧山之里数,为唐城之里数,不合,故先虚驳之,是驳七十五里,非驳北字也。改此作北,失郦意矣。)《史记》曰:帝喾氏没,帝尧氏作,始封于唐。望都县在南,
(守敬按:《史记》无此文。《御览》八十引《帝王世纪》,帝尧氏作,始封于唐,今中山唐县是也,南有望都县云云 勃氏删削其文,而首有帝喾氏没句,则《御览》又删之也。)
今此城
(守敬按:谓唐城。)
南对卢奴故城,自外无城以应之。
(守敬按:谓唐城之南,别无城可以当望都也。望都详後。)
考古知今,
(朱作今知,《笺》曰:谢云,疑作知今。赵、戴改。)
事义全违。俗名望都故城,则八十许里,
(会贞按:此唐县北城也。後云俗说以唐城为望都城,知此本唐城矣。下城距中山七十里,是城则八十许里,故为北城。戴云,按此句之上,当有脱文。不知此句上无脱文,惟此句下脱此城二字耳,今增。)
此城距中山城则七十里,验途推邑,宜为唐城。
(会贞按:此唐县南城也。)
城北去尧山五里,
(朱脱尧字,赵增云:山上落尧字。戴增同。守敬按:《续汉志》注引《帝王世纪》尧封唐,尧山在北。)
与七十五里之说相符,然则俗谓之都山,
(朱讹都香山。赵改云:都山以尧母庆都得名,香字衍文,盖不学人有闻於都梁之为香,而妄加之也。全、戴删香字同。)
即是尧山,在唐东北望都界。
(赵云:按《汉志》注,此是张晏说。)
皇甫谧曰:尧山一名豆山。
(守敬按:《续汉志》注引《帝王世纪》,作都山一名豆山,盖以都山即尧山,可通称也。然自有都山在望城东,此本尧山,都山乃俗称耳,以郦氏作尧山为是。)
今山于城北如东,崭绝孤峙,虎牙桀立。
(守敬按:在今唐县北八里。)
山南有尧庙,
(守敬按:《地形志》望都有尧神祠。《元和志》、《寰宇记》并云,尧祠在望都县南四十里,已非故处。今尧庙有二,一在望都县北郭,一在唐县治西,则又後人改建矣。)
是即尧所登之山者也。
(守敬按:盖指张晏登尧山之说也,引见下。)
《地理志》曰:尧山在南。
(赵云:按《汉志》注,此是应劭说。守敬按:此本班氏自注,赵氏所见何本,以为应说?)
今考此城之南,又无山以应之,是故先後论者,咸以《地理志》之说为失。
(朱脱志字,赵增。戴增记字,云:此谓应劭《地理风俗记》。会贞按:应说亦本《地理志》,论者当言《地理志》之失,不当言《地理记》之失。且《注》引《地理志》,即以驳之,而应说之失在其中矣。则增志字是,增记字非也。)
又即俗说以唐城为望都城者,自北无城以拟之。假复有之,途程纡远,
(朱无远字,《笺》曰:疑脱一远字。赵、戴增。会贞按:此即俗说以唐城为望都城而申言之。此为唐县北城,上明云俗名望都故城,则八十许里,何以又谓自北无城以拟之?岂以其途程纡远乎?余疑《地理志》尧山在南,即就此城言也。)
山河之状,全乖古证,传为疏罔。是城
(守敬按:谓唐城。)
西北,豆山西足,有一泉源,东北流迳豆山下,合苏水,
(苏水详後。乱流转注,东入氵寇。是岂唐水乎?所未详也。又于是城之南如东一十馀里,有一城,俗谓之高昌县城,(守敬按:县字疑衍。《地形志》望都有高昌城。今唐县东北十八里有高昌社。)
或望都之故城也。故县目曰望都,
(守敬按:此六字《帝王世纪》文,引见《御览》,戴移此六字於尧母庆都所居下,非也。)
县在唐南。
(朱南下有昌字,《笺》曰:当作高昌南。全、赵依改,戴删昌字。)
皇甫谧曰:相去五十里。
(守敬按:《续汉志》注引《帝王世纪》同。)
稽诸城地,犹十五里,盖书误耳。此城之东,有山孤峙,世以山不连陵,名之曰孤山。孤、都声相近,疑即所谓都山也。
(会贞按:《地形志》,望都有孙山。孙与孤形近,乃孤之误。《隋志》、北平有都山。《元和志》、《寰宇记》并云,孤山盖都山也,在唐县东北五十四里。守敬按:都山在今唐县东北十八里。唐、宋之唐县,在今县南八里,则山不得在县东北五十四里,窃以郦氏时,俗已以尧山为都山,而山亦有孤峙之状。李宏宪、乐永言只载孤山,不载尧山,疑并以尧山当孤山,否则五十字有讹也。)
《帝王世纪》曰:尧母庆都所居。张晏曰:尧山在北,尧母庆都山在南,登尧山见都山,故望都县以为名也。
(守敬按:以上《汉志》颜《注》引张晏同,惟末句作故以为名 勃氏作故望都县以为名也,语稍详,当是张晏原文。《御览》一百五十五引《帝王世纪》故名其县曰望都句,在豆山下。戴氏以前故县目曰望都六字系於尧母庆都所居下,不顾与下文故望都县以为名句复,误也。盖郦氏引《帝王世纪》,分析载之,观《注》引四条,《御览》载之。合为一条,可见。)
唐亦中山城也,
(守敬按:此中山谓周之中山国也。《汉志》中山国颜《注》引应劭曰,中山故国也。)
为武公之国,周同姓。
(全云:按中山隗姓。司马彪曰,子姓,然则非周同姓也。会贞按:《十三州志》,本周之同姓,全、赵、戴移後周之衰也至筑城以固之三十字于此下。守敬按:《史记·六国表》,中山武公之立,在周威烈王十二年。赵献侯之十年,为战国时事,安得於武公之後,桓公之前,间以《春秋》管仲事,率意移易,失於不考,今仍原本。)
其後桓公不恤国政,周王问太史馀
(守敬按:《吕氏春秋》作屠黍,《说苑》作屠馀,《十三州志》作馀。)
曰:今之诸侯,孰先亡乎?对曰:天生民而令有别,所以异禽兽也。今中山氵?昏康乐,逞欲无度,其先亡矣。後二年果灭。
(守敬按:以上见《吕氏春秋·先识览》、《说苑·权谋》篇,又见《御览》引《十三州志》。)
魏文侯以封太子击也。
(守敬按:《史记·魏世家》但言文侯十七年伐中山,使子击守之。不载灭中山後封击事。封太子击事,见《说苑·奉使》篇。)
汉高祖立中山郡,
(郡治,详前中山城下。)
景帝三年为王国,
(朱讹作侯国。赵曰:按《汉书·景十三王传》,中山靖王胜以景帝前三年封,然则是王国也。戴改作王国。守敬按:《汉志》,中山国下,高帝郡,景帝三年为国。全曰,故属代郡,高帝分置,属赵国,景帝三年别为国,宣帝五凤三年为郡,元帝永元年,复为国。)
王莽之常山也。魏皇始二年,破中山,
(守敬按:後汉、魏、晋并为中山国,复为中山郡。)
立安州,天兴三年,改曰定州,
(守敬按:《地形志》定州,皇始二年置安州,天兴三年改。)
治水南卢奴县之故城。
(守敬按:汉县属中山国,後汉、魏、晋、後魏复故,今定州治。)
周之衰也,国有赤狄之难,齐桓霸诸侯,疆理邑土,遣管仲攘夷狄,筑城以固之。
(全云:按《国语》及《管子》,齐桓筑邺、五鹿、中牟,未闻筑中山也。盖邢、卫诸国有赤狄难,道元误以中山为中牟,故以山戎为赤狄,皆误也。赵云:按《寰宇记》引《舆地志》,卢奴城北临氵寇水,南面泒河,杜预谓之管仲城。盖古记相传如是也。守敬按:《寰宇记》引杜预说,则管仲所筑之城为卢奴城,此必别有记载,故《舆地志》得引之,并非筑邺、五鹿、中牟事。且郦氏於《浊漳》篇已引《管子》筑五鹿、中牟、邺,以卫诸夏,何得误中牟为中山?全氏又谓郦氏误以山戎为赤狄,不知《国语》北伐山戎,弗刂令支,斩孤竹。韦昭曰,山戎,今之鲜卑。令支、孤竹在辽西,与中山卢奴何涉?全氏乃谓郦氏误以山戎为赤狄,谬以千里矣。独怪赵氏既检出《舆地志》卢奴为管仲城之说,而犹移此条於前为武公之国周同姓下,致成大错。)
昔耿伯昭归世祖于此处也。
(守敬按:《後汉书·耿?传》,?字伯昭,闻光武在卢奴,乃驰北上谒,光武留署门下史。)
氵寇水之右,卢
(朱作{雷心},《笺》曰:谢云,宋本作卢,下同。赵、戴改。)
水注之。水上承城内黑水池。
(朱昔耿伯昭至黑水池二十七字,讹在後今府榭犹传故制下,全、赵、戴移此。守敬按:下文云,累石为窦,通涿唐水流于城中。此云卢水承城内黑水,乃知水流径通矣。此就石窦已开言之,黑水盛则流出,水黑曰卢,故仍谓之卢水。)
《地理志》曰:卢水出北平,疑为疏阔,阚る、应劭之徒,咸亦言是矣。
(赵云:按《汉志》中山国北平县下云,又有卢水,亦至高阳入河,此中山国之北平县,非右北平郡也。应仲瑗乃加右字,注于卢奴县之下,则缪矣。道元并孟坚而非之,何耶?中山之北平县,在今保定府完县,右北平郡治,则今蓟州之境也。会贞按:郦氏谓卢水在卢奴,班氏以北平之水为卢水耳,非谓误以北平为右北平也。赵氏未应其旨,今本《汉志》引应说,作右北平,乃衍右字。据此《注》与《地理志》同,则本无右字,何得仲瑗所加?郦氏以《汉志》北平之卢水为沈水,详後。守敬按:班《志》有卢水,无沈水 勃氏所谓沈水者,水出蒲城西,俗谓之泉头水。东迳其城,又东左入徐水,虽不大,尚通流数十里。班固、应劭、阚る皆谓之卢水,必有相传图志,故因以为说。郦氏所称卢水在卢奴城中,渊而不流,不过池沼之比。其承黑水出城入氵寇者,亦只衣带之水,其流甚短。且石窦开於中山简王,去班固不远,不得引以为据。盖北平之卢水,当郦氏时,流俗又有沈水之目 勃氏遂以移之,实未审也,《寰宇记》遂以为典要矣。)
余按:卢奴城内西北隅,有水渊而不流,南北一百步,东西百馀步,守敬按:《元和志》安喜县下,黑水故池在定州城西北,去县四里,周围百馀步,深而不流。盖宏宪避渊作深也。)水色正黑,俗名曰黑水池。
(守敬按:旧志俗名黑龙泉。)
或云,水黑曰卢,
(朱作黑水曰卢。《笺》曰:《後汉书·纪》注引此作水黑曰卢,戴、赵改。)
不流曰奴,故此城藉水以取名矣。
(朱此城讹作城北,戴改,赵改作城地,非。)
池水东北,际水有汉中山王故宫处,
(朱脱中山二字,赵据《初学记》八引增。)
台殿观榭,皆上国之制。简王尊贵,壮丽有加。始筑两宫,开四门,穿城北
(朱作城北,《笺》曰:一作北城。戴改。守敬按:明抄本作北城。)
累石为窦,
(朱脱为字,赵同,戴增。)
通涿唐水流于城中,
(赵云,涿字疑误。戴作通池流于城中。守敬按:戴改,非也。黑水池既在城中,穿城北为石窦,是明明引城外之水入城中。唐水在城北,故《注》文有唐水之目。校者以唐水即氵寇水,因记氵寇字於旁,久之羼人正文,又误氵寇为涿。观後文有涿氵寇水迳石窦之语,愈知涿为氵寇字形近之误。此言池水有限,藉唐水入城作用耳。)
造鱼池、钓台、戏马之观。岁久颓毁,遗基尚存,今悉加土为刹利灵图。
(赵据孙潜乙刹利作利刹,戴同。守敬按:《梦溪笔谈》,天竺以刹利、婆罗门二姓为贵种。刘言史《送婆罗门归本国诗》,刹利王孙字迦摄,竹锥横写叱罗叶。则刹利字不误。又《清水注》,东岩西谷,又是刹灵之图。刹利形近,疑此利字衍。)
池之四周,民居
(戴乙作居民。)
骈比,填遍秽陋,
(赵改遍作褊)
。而泉源不绝。暨赵石建武七年,遣北中郎将始筑小城,
(守敬按:《十六国春秋》,赵建武七年,作卢奴小城。《晋书·石季龙载记》不载筑小城事。)
兴起北榭,立宫造殿。後燕因其故宫,建都中山。
(守敬按:《晋书·慕容垂载记》,建兴元年,定都中山。《寰宇记》引《十六国春秋》,慕容垂燕元玺二年十二月,定都中山。)
小城之南,更筑隔城,兴复宫观。今府榭犹传故制。
(朱此下有昔耿伯昭云二十七字,赵、戴移前。)
自汉及燕,
(朱汉讹作漠,全氏校改汉云:谓汉中山国及後燕也。)
涿氵寇水迳石窦,
(赵云:涿字疑误,戴作池水迳石窦。守敬按:戴改亦非也。)
石窦既毁,池道亦绝,水潜流出城,潭积微涨,涓水东北注于氵寇。
(朱作渭,《笺》曰:渭字误,宋本作涓以其潜流,故涓涓然细也。赵、戴改涓。守敬按:《大典》本、明抄本并作涓。石窦既毁,氵寇水不复入城,黑水盛时,潜流出城,但涓水注氵寇而已,不复称卢水。)
氵寇水又东,迳汉哀王陵北,
(守敬按:陵当在今定州东。)
冢有二坟,故世谓之两女陵,非也。哀王是靖王之孙,
(当作子。)
康王之子
(当作父。)
也。
(赵云:按《汉表》,靖王之子曰哀王,哀王之子曰?康王。)
氵寇水又东,右会长星沟,沟出上曲阳县。
(县详下。)
西北长星渚,
(朱出讹作在,赵同,戴改,会贞按:《元和志》,长星沟水在恒阳县西北十七里。唐恒阳县即故上曲阳,今为曲阳东三里之小青河。)
渚水东流,又合洛光水,水出洛光沟,
(朱沟讹作涓,赵据《名胜志》引改,戴改同。)
东入长星水,乱流东迳恒山下庙北。汉末丧乱,山道不通,此旧有下阶神殿,中世以来岁书法族焉。
(何焯曰:此十六字疑。)
晋、魏改有东西二庙,庙前有碑阙,坛场列柏焉。
(朱列柏讹作相列,赵同,戴改。守敬按:《大典》本、明抄本并作列柏。赵云,顾炎武《北岳辨》云,汉书云,常山之祠,于上曲阳。应劭《风俗通》云,庙在中山上曲阳。《後汉书》,章帝元和三年春二月戊辰幸中山,遣使者祠北岳于上曲阳。《郡国志》,中山国上曲阳,故属常山。恒山在西北,则其来旧矣。《水经注》乃谓此为恒山下庙,汉末丧乱,山道不通,而祭之于此。则不知班氏已先言之,乃孝宣之诏太常,非汉末也。守敬按:当以汉末丧乱山道不通八字,移于晋、魏云云之上,则无顾氏之疑矣。盖郦氏所称旧有,所称中世,即指孝宣以下也。《元和志》,恒岳下庙在恒阳县西四十步。《梦溪笔谈》,祠旧在山下。亦曰北岳庙,晋王存勖灭燕,还过定州,与王处直谒庙,是也。石晋之後,稍迁近里,其地谓之神棚。今北岳在曲阳县治西。)
其水又东迳上曲阳县故城北,本岳牧朝宿之邑也。
(会贞按:《史记·武帝纪》,诏曰,古者天子五载一巡狩,诸侯有朝宿地。)
古者,天子巡狩,常以岁十一月至于北岳,
(《虞书·舜典》。)
侯、伯皆有汤沐邑以自斋洁。
(会贞按:《公羊传》,郑伯使宛来归邴。邴者何?郑汤沐之邑也。天子有事于泰山,诸侯皆从,泰山之下,诸侯皆有汤沐之邑焉。则北岳亦然。)
周昭王南征不还,
(《左传·僖四年》。)
巡狩礼废,邑郭仍存。秦罢井田,因以立县,城在山曲之阳,
(朱城作县,戴改。)
是曰曲阳,有下,
(会贞按:汉钜鹿郡有下曲阳。)
故此为上矣。
(会贞按:前汉县属常山郡,後汉属中山国,魏晋,复属常山。後魏复属中山。故城在今曲阳县西四里,後魏移今治。)
王莽之常山亭也。又东南流,胡泉水注之。水首受胡泉,
(朱脱水首二字,全、赵、戴增。)
迳上曲阳县南,又东迳平乐亭北,
(会贞按:《地形志》,上曲阳有平乐城,即此。)
左会长星川,东南迳卢奴城南,又东北,川渠之左,有张氏墓冢,有《汉上谷太守议郎张平仲碑》,光和中立。
(会贞按:《天下碑录》,汉上谷太守《张礻平碑》在定州安喜县东六里。《宝刻丛编》引《访碑录》同。考字书无礻平字,岂即平仲二字之误欤?)
川渠又东北合氵寇水,水有穷通,不常津注。
又东过安喜县南,
(朱过讹作迳。赵、戴改。又喜,赵、戴改?,下同。守敬按:《汉志》作?,《续汉志》作熹,《元和志》、《寰宇记》并云,後汉改安险为安喜。《晋志·地形志》作喜。)
县故安险也,
(守敬按:前汉安险县,属中山国。《续汉志》,安熹本安险。)
其地临险,
(守敬按:此下四险字,朱并作?。全、戴改。)
有井、涂之难。
(守敬按:《淮南子》,何谓九塞?曰太汾、渑?厄、荆?亢、方城、ゾ阪、井陉、令疵、句注、居庸。《春秋·昭公四年》,司马侯曰,四岳、三涂、阳城、太室、荆山、中南,九州之险也 勃氏所云井涂之难,当指井陉、三涂言。)
汉武帝元朔五年,封中山靖王子刘应为侯国,
(守敬按:《史》、《汉表》同。)
王莽更名宁险,汉章帝改曰安喜。
(守敬按:《汉志》颜《注》引应劭此说,《续汉志》同。後汉、魏、晋、後魏县并属中山。《地形志》,安喜有安喜城,在今定州东三十里。)
《中山记》曰:县在唐水之曲,
(朱曲讹作西,赵同,戴改。)
会贞按:明抄本作曲,上文叙唐水注氵寇水,云自上历下,通禅唐川之兼称,此所谓唐水,指氵寇水也。《经》言氵寇水东过安喜县南,则县在水之北,不得在水之西。)山高岸险,故曰安险;邑丰民安,改曰安喜。秦氏建元中,唐水泛涨,
(朱作长,《笺》曰:宋本作涨。戴、赵改。守敬按:《大典》本、明抄本并作涨。)
高岸崩颓,城角之下,有大积木,交横如梁柱焉。後燕之初,此木尚在,未知所从。
(守敬按:《隋图经》云,唐河即氵寇水,是。苻秦建元元年,高岸崩颓若城角,下有大积木,交横如梁柱,竟莫知所来。《隋图经》称建元元年,比此《注》为详,其言高岸崩颓若城角,与此实指城角之下异。)
余考记稽疑,盖城地当初,山水氵奔荡,漂沦巨?伐,阜积于斯,沙息壤加,渐以成地。
(朱以上脱一字,成地讹作城池,《笺》曰:谢云,宋本作加以成地。赵云:按谢改池作地,是也,云加以城地,则误矣。加字属上读,以城上落重字。当作沙息壤加,重以城地,板筑既兴,沙息壤加者,谓水漂沙去,用成沃壤,若连下读,则沙息壤,三字如何成文。守敬按:全不如戴作渐以成地为惬惬。)
氵寇水又东迳乡城北,旧卢奴之乡也。
(朱旧上衍有字,赵改古,戴删。)
《中山记》曰:卢奴有三乡,
(会贞按:《地形志》,卢奴有焉卿城,卿与乡形近,当乡之误,此乡城旧隶卢奴,後隶安喜,而焉乡城则属卢奴,其非此乡城无疑。据《注》卢奴之三乡,惟割其一隶安喜,卢奴尚有二乡,焉乡其卢奴二乡之一乎?)
斯其一焉。後隶安喜,城郭南有汉明帝时《孝子王立碑》。
(朱明帝时讹作朝时,戴改,赵改同。守敬按:《隶释》载《水经注》安喜县有汉明帝时《孝子王立碑》。戴盖据《隶释》改,赵不言所出,为赵本袭戴无疑。)
又东过安国县北。
(守敬按:两汉、魏县属中山,晋属博陵,後魏太平真君七年省,景明二年复置,仍属博陵。《地形志》,安国有安国城。安国城即《注》之安郭亭。据《注》亭在县东,盖後魏景明时复置县移治也,魏县在今祁州东南六里。)
氵寇水历县东,分为二水,一水枝分,东南流,迳解渎亭南。
(守敬按:《通典》,汉解渎亭在义丰县东北。《元和志》,解渎故城在义丰县东北九里。《寰宇记》,在蒲阴县东北九里。在今祁州东北。)
汉顺帝阳嘉元年,封河间孝王子淑于解渎亭,为侯国,
(守敬按:《後汉书·章帝八王传》,河间孝王开子淑,封解渎亭侯。)
孙宏,即灵帝也。又东南迳任邱城南,
(守敬按:《寰宇记》,任邱古城在任邱县南二十六里。《三郡记》云,汉元始二年,巡检海使中郎将任邱筑此城,以防海寇,即以为名,後汉桓帝崩,无子,太后使太尉窦武,诣河间,迎灵帝,乃居此城。群臣至此朝诣,又谓之谒城。《一统志》疑之,谓灵帝自解渎亭侯入立,亭在今祁州界,去河间殊远,群臣来迎,不应至此。今观《注》叙氵寇水枝津东南迳任邱城,在迳解渎亭後,安郭亭前,则城当在今祁州境,与《寰宇记》异。)
又东南迳安郭亭南。汉武帝元朔五年,封中山靖王子刘博为侯国。
(朱博作传富,《笺》曰:《汉书·王子侯表》,安郭于侯传富,中山靖王子也。古本作刘博,字误。赵云:沈氏曰,《史表》作安郭侯博,此从《汉表》,《索隐》曰,表在涿郡,而善长以为即中山之安国。《地理志》涿郡无安郭县,疑是乡亭之名。守敬按:《大典》本、黄本并作博 勃原从《史表》,赵引沈氏谓从《汉表》,误。戴亦改传富而不从《大典》,可怪也。《汉志》中山国有安国县。《史》、《汉表》并作安郭,《水经》作安国,《注》作安郭,郦意盖以国、郭通用。而《汉表》在涿郡。《地形志》,安国有安国城,是安国县,後魏有移徙。《注》之字郭亭,在安国县东,为前汉之城无疑。其地尤与涿郡相接,可知安郭先属涿郡,後度中山。沈氏疑安郭为乡亭之名,是分安国、安郭为二,非也。)
其水又东南流入于?池,氵寇水又东北流,迳解渎亭北,而东北注也。
(朱注下作之矣二字,赵同。戴删二字。会贞按:此叙氵寇水正流,之字为衍文,当矣。然戴氏全删二字亦未合,准以郦氏辞例,注下当作也字,今订。)
又东过博陵县南。
(赵云:按博陵为桓帝更名,又在王忠文所指顺帝之後。守敬按:《水经》为三国魏人所撰,广魏、魏宁诸条有明徵。赵氏盖泥桑钦之说,故云然。)
氵寇水东北,迳蠡吾县故城南。《地理风俗记》曰:县故饶阳
(饶阳县详《浊漳水注》。)
之下乡者也。自河间分属博陵。
(会贞按:《汉书·赵广传》,县故属河间,班《志》县属涿郡,是汉先属河间,後属涿郡。此博陵二字,当涿郡之误。至後汉桓帝时方有博陵郡,如谓县尝属之,则《续汉志》县属中山,又不得云自河间分属博陵也。魏仍属中山,晋、後魏属高阳。《地形志》,蠡吾有蠡吾城,城在今博野县西。)
汉安帝永初七年,封河间王开子翼为都乡侯,
(沈氏曰:永初当作元初,翼由县侯贬,非封也。守敬按:朱作永初七年,非。赵从沈氏说,谓永初当作元初,戴据改,亦非。盖由误读《後汉书·河间孝王开传》也。《传》前云,永宁元年,邓太后封开子翼为平原王。後言元初六年,邓太后徵翼诣京师,奇其容仪,故以为平原王胜後。岁馀,太后崩,贬为都乡侯。是谓元初六年徵,永宁元年封平原,永宁二年贬都乡也。又考〈邓皇后纪》,永宁二年三月崩。《安帝纪》建光元年下,三月,邓太后崩,五月,贬平原王翼为都乡侯,七月,改元建光,则贬时为永宁二年。此永初七年确为永宁二年之误,沈氏等不知《开传》岁馀指永宁,而以为指元初,疏矣。)
顺帝永建五年更为侯国也。
(守敬按:永建五年,父开上书,愿分蠡吾县以封翼,故得更为侯国。)
又东北,迳博陵县故城南,
(朱脱东北二字,赵同,戴增。)
即古陆城,
(戴改城作成。守敬按:汉县属中山国,後汉废,在今蠡县南十五里。)
汉武帝元朔二年,封中山靖王子刘贞为侯国者也。
(全云:《汉表》作陆城,在涿郡,当从《史表》作陉城。《汉书·田叔传》亦作陉城。赵云:按《地理志》,涿郡无陆城。陆城,中山国之属县也。下云博陵,《史记》蠡吾故县,蠡吾属涿郡,故《表》云涿也。二县川土相邻矣。守敬按:戴据《汉志》,改城作成,然成、城古通用,故《汉表》作陆城。《索隐》於《田叔传》,陉城,陉音刑,云县名,属中山。是所见本《汉志》异。《蜀志·先主传》,贞为昭烈之祖,封涿陆城亭侯,并作城。钱大昕曰,陆城本中山之是,贞以王子封侯,改隶涿郡,其後失侯,地入於汉为县。宣、元之世,中山王绝而更封,仍以县还中山也。)
《地理风俗记》曰:博陵县,《史记》蠡吾故县矣。汉质帝本初元年,继孝冲为帝,
(赵云:何氏曰,是桓帝继质帝,郦氏误记。)
追尊父翼陵曰博陵,因以为县,又置郡焉,
(守敬按:《寰宇记》引《十三州志》,本初元年,蠡吾侯志继孝质,是为孝桓帝。追尊皇考蠡吾侯翼为孝崇皇帝,陵曰博陵,因以为郡。盖郦氏所据,当本是孝桓继为帝,传抄误作继孝冲为帝耳。《桓帝纪》,分中山置博陵郡,在延熹元年。建宁四年,有博陵太守孔彪碑,《续汉志》以顺帝为继,故无此郡。)
汉末,罢还安平。
(守敬按:《魏志·常林传》,建安初,魏武迁林为博陵太守,十八年省州,并郡。《献帝起居注》所载,冀州统郡,其一博陵,迨入魏遂无可考,则郦氏所谓汉末罢还安平者,信矣。《舆地广记》,晋改博陵为博陆。)
晋太始元年复为国,今谓是城为博野城。
(朱年上无元字,国误郡,赵、戴同。守敬按:《晋志》高阳国治博陆,太始元年置。《晋宗室传》,司马?,武帝受禅,进封高阳国王。是《注》文当作太始元年复为国,今订。後魏改县为博野,属高阳郡。《地形志》,饶阳有博陵城,博野有博陆城,是县城屡有迁徙,即今蠡县治。)
氵寇水又东北,迳侯世县故城南,
(朱作故南城,《笺》曰:谢云,疑作故城南。全、赵、戴改。全并改世为井,云:侯世不知何时之县?《寰宇记》定远军、东光县有候井城,引《郡国县道记》云,後汉省,旧地理书并失其所在,以理推之,盖在今弓高县西北三十五里,房将池侧,置县,谓之候井。《地理志》河间国之第二县曰候井,其即侯世欤?赵云:按非也。侯世县故城在蠡县东北,候井废县在东光县西,两地悬殊,岂可混而为一乎?会贞按:《地形志》博野有候城,疑即侯世城也。)
又东北迳陵阳亭东,又北,左会博水。水出望都县,
(会贞按:今为望都县之庆都河。)
东南流,迳其县故城南,
(会贞按:两汉、魏、晋县属中山国,後魏属北平郡,在今望都县西北三十里,《注》前云高昌城,或望都之故城。)
王莽更名曰顺调矣。又东南潜入下地下。博水又东南循渎,重源涌发,
(朱循讹作于,赵同,戴改。会贞按:下称其水又伏流循渎云云,正承此言,则戴改循是也。)
东南迳三梁亭南,
(会贞按:亭在今望都县东。)
疑即古勺梁也。《竹书纪年》曰:燕人伐赵,围浊鹿。赵灵王
(赵、戴於灵上增武字。守敬按:今本《竹书》无武字,古书於武灵王,或称武王,或称灵王,或称武侯,此不必增武字。又今本《纪年》系此於周显王十七年,是当赵成侯二十三年,下距武灵之立,且二十七年,其为误系无疑。)
及代人救浊鹿,败燕师于勺梁者也。
(朱《笺》曰:古本作败燕师於勺燕,而《竹书》但云败燕师於勺,吴?改作勺梁,是也。)
今广昌东岭
(广昌县详《巨马水注》。会贞按:广昌东岭,即後文所谓广昌岭也。)
之东有山,俗名之曰浊鹿罗。
(全改罗作冈,戴改作逻。赵云:按罗与逻通,遮逻也。浊鹿逻如《魏书·章武王融传》白牛逻之类。又《赵郡王干传》云,以ㄞ逻无兵。盖戍守之别名也。会贞按:《汉书·武帝纪》,元封四年,历浊鹿鸣泽。服虔谓独鹿,山名,在遒县北界,正在广昌东岭之东。独与浊形声并近,独鹿即浊鹿也。《圣水注》言独树水出遒县北山,独树水当独鹿水之变音,而此又言俗名山为浊鹿罗,盖独鹿、浊鹿通称,故《竹书》谓之浊鹿,《汉书》又谓之独鹿,当郦氏时,水谓之独树水,山又谓之浊鹿山也。)
城地不远,
(朱误以上罗字下属,又讹城为地,《笺》曰:罗地字有脱误,未详。赵、戴改地作城。)
土势相邻,以此推之,或近是矣,所未详也。博水又东南,迳谷梁亭南,又东迳阳城县,
(会贞按:据後文称阳城县故城,又引《郡国志》蒲阴有阳城,是当为前汉废县,而《汉志》不载。)
散为泽渚,渚水潴涨,
(朱作氵署涨,《笺》曰:谢云,宋本作潴张,戴、赵改。)
方广数里,
(朱脱广字,赵据《名胜志》引此增,戴增同。)
匪直蒲笋是丰,实亦偏饶菱藕,至若娈童卯角,
(朱《笺》曰:古本作娈童卯及,当是卯少之讹。吴改作卯角。赵改作卯女,云:按孙潜校改卯友,不如杨慎引此文作卯女为善。全改作卯女,戴又改娈婉卯童,以及字属下。)
弱年崽子,
(朱崽作女,《笺》曰:一作崽,音宰。戴、赵改。戴云:《方言》,江湘之间,凡言是子谓之崽。《广韵》,山皆切,呼彼之称。)
或单舟采菱,或叠舸折芰,朱讹作艾,《笺》曰:当作芰。戴、赵改。会贞按:明抄本作芰。)长歌阳春,爱深渌
(戴改作绿。)
水,掇拾者不言疲,谣咏者自流响,
(朱自下脱二字,《笺》曰:疑脱相如二字。全、赵依增。戴增流响二字。)
于时行旅过瞩,亦有慰于羁望矣,世谓之为阳城淀也。
(会贞按:《元和志》、《寰宇记》并云,阳城淀在望都县东南七里,周围三十里,莞蒲菱芡,靡所不生,唐、宋望都县即今县治。)
阳城县故城近在西北,故陂得其名焉。《郡国志》曰:蒲阴县
(县详後。)
有阳城者也。
(会贞按:《通鉴》晋隆安元年,燕主宝遣赵王麟攻阳城,即此。)
今城在县东南三十里。
(会贞按:在今完县东南五十里。)
其水又伏流循渎,屈清梁亭西北,
(会贞按:《通鉴》晋永和六年,燕王隽伐赵,军至清梁。胡氏引《水经》此《注》注清梁亭。)
重源又发。博水
(二字当衍。)
又东迳白堤亭南,
(朱白讹作自,赵据《名胜志》引此改。全、戴改同。会贞按:宋咸平六年,王继忠与辽战于康村,傍西山而北,至白城。即白堤亭也,在今清苑县西南三十里。)
又东迳广望县故城北,
(会贞按:前汉县属涿郡,後汉废,在今清苑县西南五十里。)
汉武帝元朔二年,封中山靖王子刘忠为侯国。
(会贞按:《史表》作刘安中,此从《汉表》。)
又东合堀沟,
(朱堀作崛,《笺》曰:古本作堀。戴、赵氦。守敬按:《大典》本、明抄本并作堀。)
沟上承清梁陂。又北迳清凉城东,
(朱凉讹作源,全、赵同,戴改。守敬按:《寰宇记》,後汉初,王梁驻军避暑於此,因城其地,目曰清凉。《地形志》,蠡吾有清凉城。《《方舆纪要》,分清梁城,清凉城为二,误矣。)
即将梁也。汉武帝元朔二年,封中山靖王子刘朝平为侯国。
(会贞按:《史》、《汉表》同。)
其水东北入博水,博水又东北,左则濡水注之。
(戴云,按此南濡水,今名祁水。会贞按:《元和志》、《寰宇记》并云,濡水在北平县西五里。唐、宋之北平,即故蒲阴,与《注》言濡水出蒲阴西合。今又为完县,故知完县西之祁水,即濡水也。)
水出蒲阴县西、昌安郭南。
(会贞按:《地形志》蒲阴有安国城,安国即安郭也。昌与亭形近,疑《注》本作安郭亭,传抄者误亭为昌,後人又移於安字上也。)
《中山记》曰:郭东有舜氏甘泉,
(守敬按:《一统志》,今完县西北三里有甘城村。)
有舜及二妃祠。稽诸传记,
(朱诸下衍子字,赵、戴删。)
无闻此处,世代云远,
(朱云作又,《笺》曰:谢云,宋本作云,疑作久。全、赵作又,戴作云。)
异说之来,于是乎在矣。其水自源东,迳其县故城南,
(守敬按:蒲阴县之先为曲逆,其县故城,本曲逆城也,故下追述曲逆事。)
枉渚回湍,率多曲复,
(守敬按:郦《注·序》有云,枉渚交奇,洄湍决复。)
亦谓之为曲逆水也。张晏曰:濡水于城北,
(朱濡讹作湍,赵、戴依《汉志》注改,下并同。)
曲而西流,是受此名。
(守敬按:《汉志》颜《注》引张说同。今水东至满城县境为方顺河,土人以曲逆之名不美,改曲为方,改逆为顺也。)
故县亦因水名而氏曲逆矣。
(守敬按:秦县,汉属中山国,後汉改蒲阴,详後。在今完县东南。)
《春秋左传·哀公四年》,齐国夏伐晋,取曲逆,是也。
(沈氏曰:《左传》是取逆?,岂即曲逆耶?杜预曰,晋邑。)
汉高帝击韩王信,自代过曲逆,上其城,望室宇甚多,
(守敬按:《史》、《汉》多作大。)
曰:壮哉!吾行天下,惟洛阳与是耳。诏以封陈平为曲逆侯。
(守敬按:见《史记·陈平世家》,平之封,《史》、《汉表》以为高帝六年,然击韩王信乃七年事。)
王莽更名顺平。濡水又东,与苏水合,水出县西南近山,
(守敬按:今唐县之东北,完县之西南,有马耳山,石臼泉出焉,东会方顺河,盖即苏水也。)
东北流,迳尧姑亭南,
(朱姑讹作始,赵、戴改。守敬按:姑亭在望都城东,详前。)
又东迳其县入濡。濡水又东,得蒲水口,水出西北蒲阳山,
(守敬按:《汉志》,蒲水出曲逆县蒲阳山。《元和志》,山在北平县西北四十里。今谓之白崖山,在完县西北。)
西南流,积水成渊,东西一百步,南北百馀步,深而不测。其水又东南流,
(戴改其作蒲。)
水侧有古神祠,
(会贞按:《地形志》,蒲阴县有安阳赤泉神,疑赤为亭之误,谓下安阳亭,泉神,即此水侧神祠也。)
世谓之为百祠,亦曰蒲上祠,所未详也。又南迳安阳亭东。
(赵改安阳作阳安,下同,云:以《郡国志》校正。《汉书·王子侯表》有易安侯平,赵敬肃王子,武帝元朔元年封,即此阳安也。而世本俱误作易安,非矣。戴改作阳安。守敬按:《地形志》,蒲阴有安阳亭,指此安阳,与《注》文合。又《元和志》,安阳故关在北平县西北二十五里。《新唐志》,北平县西北有安阳故关。然则《郡国志》注作阳安,误。且《汉表》本作易安,不作?安,?安在高阝,去此甚远,赵改易作?,尢为附会。戴亦留然改阳安,此亦戴袭赵之证。亭在今完县西北。)
《晋书地道记》曰:蒲阴县有安阳关,
(守敬按:今本《郡国志》注误作阳安关,当以此正之。)
盖安阳关都尉治。世俗名斯川为安阳圹。蒲水又东南历圹,迳安阳关下,
(守敬按:关在今完县西北。)
俗名关睾为唐头坂。
(朱睾讹作?,全改,赵、戴作皋,皋、睾同。守敬按:《一统志》引此名上有俗字,今从之。)
出关北流,又东流,迳夏屋故城,实中险绝。《竹书纪年》曰:魏殷臣、赵公孙裒
(近本作衰。)
伐燕还,取夏屋城曲逆者也。
(守敬按:今本《竹书》系於周显王二十一年,当梁惠王二十三年。)
其城东侧,因阿仍墉,筑一城,世谓之寡妇城。贾复从光武追铜马、五幡于北平所作也。世俗音转,故有是名矣。
(《卮林》曰,考《地形志》,太原、广武县有贾屋山,《注》云,即《史记》赵简子登夏屋者。按此则夏盖读作贾,故夏屋转为贾屋,又变为贾复,而贾复更讹为寡妇也。考古证今,此城盖只夏屋城耳 勃谓贾复筑之,亦穿凿之甚。赵云:按周说固精审,然《汝水注》云桓水二源,奇导于贾复城,复南击郾所筑也。俗语讹谬,谓之寡妇城。以寡妇为贾复,是一佳证。且贾屋,山名。贾复,城名,固未可合而为一也。汉广武县在今山西代州西十五里,有广武故城,而贾复城在今直隶保定府完县,西南至唐县四十里。方叔以并州之山镇,当冀城之城地,可谓不思之甚。全云:曲逆有地名夏屋,见《竹书》,周氏以广武之夏屋当之,宜为稽古者所非。然赵氏亦忘曲逆之本有夏屋,而以为异地,则以五十步笑百步矣。守敬按:《後汉书·光武帝纪》,建武元年,北击尤来、大抢、五幡於元氏,追至右北平,连破之。不言复从。《复传》亦不言从光武追铜马、五幡於北平。故钱大昕《养新录》曰,夏之言假也,陈郡阳夏县,夏读如贾,贾寡声相近,北音读屋如乌,与妇音相似,则夏屋之为寡妇,不必因於贾复也。而《元和志》、《寰宇记》,寡妇故城下,并叙贾复事,与《注》文略同。盖疑以传疑耳。惟《地形志》云,唐县有寡妇城。李宏宪、乐永言亦谓城在唐县北九里,则在今唐县北。而此《注》叙夏屋故城於蒲水东迳安阳关之後,当在今完县之北,亦不合。)
其水又东南流,迳蒲阴县故城北。《地理志》曰:城在蒲水之阴。
(赵云:《汉志》注,此是张晏说。)
汉章帝元和三年,行巡北岳,
(朱讹作章和二年,赵、戴同。会贞按:《後汉书·章帝纪》,章和二年春,崩。无行巡北岳事。惟元和三年幸中山,遣使者祠北岳,则章和二年为元和三年之误无疑,今订。)
以曲逆名不善,因山水之名,改曰蒲阴焉。
(守敬按:《续汉志》但云章帝更名。《寰宇记》引《十三州志》,後汉章帝巡北岳,以曲逆名不善,改为蒲阴,则郦本阚说。後汉、魏、晋县并属中山国。後魏属北平郡。《地形志》蒲阴有蒲阴城。蒲阴城当即曲逆城,至魏则县有迁徙,非复故城矣。)
水右合鱼水。水出北平县
(县详後。)
西南鱼山,
(会贞按:今满城县西北五里有鱼条山,形如巨鱼。《一统志》谓即此《注》之鱼山。然山在今完县之东北。考蒲水在今完县北,而鱼水在蒲水之右,东流注蒲水,则鱼水不得出完县之东北,审矣。是鱼条山非古鱼山也。鱼山当在今满城之西,完县之西北。)
山石若巨鱼,
(朱讹作山石善巨焉,《笺》曰:鱼山以下,疑有讹误。赵改作山石若巨鱼,云:以《寰宇记》校正。戴同,全又依《寰宇记》石上增有字。会贞按:《御览》六十四引作山石若巨鱼,无有字。)
水发其下,故世俗以物色名川。又东流注于蒲水,又东入濡。故《地理志》曰,蒲水、苏水,并从县东入濡水。
(守敬按:《汉志》曲逆县下文。)
又东北迳乐城南,
(守敬按:《一统志》,《汉书》高帝十年,过赵,问乐毅後,得其孙叔,封之乐乡,号曰华成君。《水经注》濡水东北迳乐城南,即此。後魏始置乐乡县,北齐省入永宁。《寰宇记》故城在清苑县东南三十里,而《地形志》以前汉属信都之乐乡县为此乐乡,误。《旧唐志》、《寰宇记》亦沿其误。按宋初,清苑县即今县治。)
又东入博水,自下博水亦兼濡水通称矣。《春秋·昭公七年》,齐与燕会于濡上。
(朱上作水,赵据《左传》改,戴改同,戴并改会作盟。)
杜预曰:濡水出高?县。
(朱《笺》曰:?当作阳。赵云,?、古阳字。《汉志》涿郡高阳县,应劭曰在高河之阳。《左传·正义》,今按高阳无此水也。水源皆出于山,其出平地者,皆是山中平地。燕、赵之界,无泉出者,未知杜言何所案据?盖孔氏不知此濡水之所出,观郦《注》自有泉源,其後名曰祁水,又谓之南濡也。然杜《注》以为出高阳则非。会贞按:汉县属涿郡,後汉、魏属河间,晋属高阳国,後魏为高阳郡治,在今高阳县东二十五里。)
东北至河间莫阝县入易水,
(莫阝县详《易水注》。)
是濡水与?池,氵寇、易,互举通称矣。
(朱此下有《地形志》曰博水东至高阳入河十二字,赵同,系重出衍文。戴删。)
博水又东北,徐水注之。水西出广昌县东南大岭下,世谓之广昌岭。岭高四十馀里,二十里中,委折五回,方得达其上岭,
(赵得作能,岭作顶。)
故岭有五回之名。
(守敬按:《隋志》,易县有五回岭。《元和志》,岭在满城县西北五十里,高四州西南接满城县界。赵云,《寰宇记》,满城县下,引《水经注》云,五回山南七里,有斗鸡台,传云燕太子丹斗鸡於此。今本无之,全补。)
下望层山,盛若蚁垤,
(朱作蛭,《笺》曰:宋本作咸若蚁垤。赵云:按《博雅》,盛,多也,言层山之多如蚁封也,盛字不误。会贞按:《大典》本、明抄本并作盛。《明一统志》云,若蚁垤然。)
实兼孤山之称,亦峻竦也。
(朱竦作,《笺》曰:谢云,疑作峻嵊。赵云:按《广韵》,嵊音盛,山名,在剡县,与上峻义不合。《类篇》,?柬音冻,山脊也,峻?东,山之最高处也。谢说非。戴改竦,会贞按:峻?柬虽通,亦太离奇,且乃後起之字。考《沮水注》:高峰霞举,峻竦层云,戴改竦是也。)
徐水三源奇发,齐泻一涧,
(会贞按:《明一统志》,雷溪,在易州西南,发源五回岭,即徐河上流,滩石湍急,声闻数里,如雷鸣然,可想奇发之状。又引元刘因《观雷溪杂言》云,三江泻天怒,合为一水东南来。则三源齐泻一涧之明徵也。)
东流北转,迳东山下。水西有《御射碑》。徐水又北流,西屈迳南岩下。
(戴改岩作崖。)
水阴又有一碑。徐水又随山南转,迳东岩下,水际又有一碑。凡此三铭,皆翼对层峦,
(朱峦作岩。赵改云:《名胜志》引作峦,下云岩障深高,故知峦字为是。)
严障深高,壁立霞峙。
(朱作?寺,《笺》曰:宋本作峙。戴、赵改。守敬按:《大典》本、明抄本并作峙。)
石文云:皇帝以太延元年十二月,车驾东巡,迳五回之险邃。
(朱邃讹作途,赵据《名胜志》引改。戴改同。)
览崇岸之竦峙,乃停驾路侧,援弓而射之,飞矢逾于岩山,
(赵云:按此下有缺文。《寰宇记》满城县五回山,引此碑云,飞矢逾于岩山三百馀步,後镇军将军定州刺史乐良公乞文于射所立碑,中山安喜贾聪书。足补此《注》之逸。会贞按:《魏书·世祖纪》太延元年十二月,不载此事。)
刊石用赞元功。夹碑并有层台二所,即御射处也。碑阴皆列树碑官名。徐水屈东北迳郎山,
(全、赵、戴移屈字於东北之下。会贞按:非也。《浪水经》称涅水屈北入员水,《河水注》引《释氏西域记》,河水东流三千里,至于阗,屈东北流者也。皆与此同,则此作屈东北不误。《隋志》,永乐有郎山。《新唐志》,满城有郎山。《寰宇记》,山在易县西南四十里。在今易州西南,接清苑县界。)
又屈迳其山南,众岑竞举,
(朱讹作岑山岑竞举。赵云:《名胜志》引此衍上岑字。《初学记》引此作众崖竞举。於文是众岑竞举。戴依改。)
若竖鸟翅,立石崭岩,亦如剑杪,
(会贞按:《明一统志》,其峰尖锐如削。引元刘因《游郎山杂言》有平地拔起不倾侧,及长剑倚天立等句。)
极地险之崇峭。汉武之世,戾太子以巫蛊出奔,其子远遁斯山,故世有郎山之名。山南有《郎山君碑》,
(朱南讹作内,脱君字,赵、戴改增。)
事具其文。
(朱作事其文,《笺》曰:一作事具于文。赵依增,戴增其字。全云:此是缪说。汉燕刺王之墓曰戾陵,或是刺王之子耳。守敬按:郦氏言事具其文,则碑言是戾太子之子,非郦氏揣度之辞,若谓是燕刺王子之,尤附会矣。)
徐水又迳郎山君中子,触锋将军庙南。
(朱中子讹作子中,庙讹作广。赵改云:下云是太白君碑,郎山君之元子也。据此当作郎山君中子,广当作庙。赵改同。)
庙前有碑,晋惠帝永康元年八月十四日壬寅,发诏锡君父子祠。其碑,刘曜光初七年
(全云:中山之碑,何以有刘曜纪年?不可晓也。守敬按:下文有共修旧碑之语,则以刘曜纪年,有何不可?)
前顿邱太守郎宣、
(朱顿邱讹作颍邱,赵据《晋志》改顿邱,戴改同。)
北平太守阳平包振等,共修旧碑,刻石树颂焉。徐水又迳北平县县界,
(守敬按:两汉、魏、晋县属中山国,後魏属北平郡。《地形志》,北平有北平城。城在今满城县北。)
有汉熹平四年幽、冀二州以戊子诏书,
(朱戊讹作代,《笺》曰:以代子语有讹脱,盖是二州争竞,事闻于朝,故诏书令之立石标界耳。赵据《隶释》载此文改戊子,云:盖诏书以是日下也。戴改同。)
遣冀州从事王球、幽州从事张?良
(戴改昭。守敬按:《隶释》作昭,戴氏所本。《大典》本、明抄本并作?良。)
郡县分境,立石标界,具揭石文也。
(会贞按:《隶释》矣作也。後汉时,此地东为涿郡之北新城县,属幽州,西为中山之北平县,属冀州,两县之间,是幽、冀二州分界处。)
徐水又东南流,历石门中,世俗谓之龙门也。其山上合下开,开处高六丈,飞水历其间,南出,乘崖
(朱《笺》曰:乘疑作垂。赵云:乘字不误。会贞按:《清水注》瀑布乘岩,与此同。)
倾涧,泄注
(朱涧作澜,泄作泄,《笺》曰:克家云,泄疑作泻。戴改澜作涧,改泄作泄。赵云:会稽五泄,即瀑布也。此水乘崖注下,与泄溪同义,无可疑者。)
七丈有馀,氵奔荡之音,奇为壮猛。触石成井,水深不测,素波自激,涛襄四陆,瞰之者惊神,临之者骇魄矣。东南出山,迳其城中,
(会贞按:此北平县城也,详上。)
有故碑是《太白君碑》,郎山君之元子也,其水又东流,汉光武追铜马五幡於北平,破之顺水北,
(戴之下增于字。会贞按:惠栋《後汉书补注》、袁《纪》及《耿?传》,顺皆作慎。章怀云,作慎者误也。未审,说见《淮水》篇慎阳下。)
乘胜追北,为其所败。短兵相接,
(《光武纪》无相字。)
光武自投崖下,
(《光武纪》崖下作高岸。)
遇突骑王丰,于是授马,退保范阳。
(朱退讹作进,赵云:《後汉书·光武帝纪》归保范阳,不得言进,《方舆纪要》作退保范阳,是矣。)
顺水盖徐水之别名也。徐水又东,迳蒲成北,
(赵云:按蒲城,今直隶之满城县也。蒲、满字本易淆。《保定府志》及《满城县志》,皆不能识其受氏之故。或以为秦邑,又以为张苍封北平侯,子孙满邑,因名。皆燕说也。《新唐书·地理志》、《寰宇记》并云,唐天宝元年,始立是邑,不知元魏时已有蒲城之号。善长生于拓跋朝,其言非谬。《元和志》,满城县本汉北平县地,後魏于此置永乐县,天宝元年改为满城,以县北故满城为名。夫曰故蒲城,则非自唐始矣。蒲城之称,唯《元和志》及《旧唐书》同于郦《注》,其他纪载,莫不从满城之讹。章怀《後汉书》注云,前书音义曰,蒲阳山,蒲水所出,在今定州北平县西。又云,《东观汉记》作蒲,本多作满字者,误也。《北史·魏陈留王虔传》,兄觊,从平中山,以功赐爵蒲城侯。会贞按:城在今满城县东北十里。)
又东迳清苑城,
(守敬按:後魏置清苑县,属高阳郡,在今清苑县东北七里。)
又东南与沈水合。
(朱脱合字,赵据孙潜校增,戴增同,据《汉书》改沈作卢。会贞按:前文叙卢水注氵寇水,谓卢水在卢奴,而驳《地理志》卢水出北平之说,岂又以此水为卢水乎?则原本作沈是,戴改非也,《寰宇记》,沈水在清苑县北。《金·地理志》,清苑有沈水,乃此书沈水之确证。)
水出蒲城西,
(朱脱水字,城字,赵据孙潜校增,全、戴增同。会贞按:今清苑河源出清苑县西三十里鸡拒泉,即沈水。)
俗谓之泉头水也。《地理志》曰:北平县有卢水,
(朱作沈水,下有东入河三字。赵同。戴改沈作卢,删三字。会贞按:《大典》本、明抄本并作卢水 勃氏本以沈水驳《汉志》之卢水故引此句为下文张本,不必录全文,戴改、删皆是也。)
即是水也。
(全云:按班《志》无沈水,疑是脱文。会贞按:全脱非也。班《志》之卢水,郦氏以为沈水,故此引《地理志》,谓卢水即沈水,非班《志》又有沈水也。)
东迳其城,又东南,左入徐水。《地理志》曰:东至高阳
(县详前。)
入博,
(朱作入河,赵同。戴改河作博,云:今《汉书》各本亦讹。守敬按:戴改是也。观下文徐水入博,博水入氵寇,则沈水去河甚远,不得入河。)
今不能也。
(守敬按:沈水本至高阳入博,当郦氏时,未至高阳即入徐,故云今不能也。)
徐水又东,左合曹水,水出西北朔宁县曹河泽,
(朱脱水字,朔字讹作水也二字,《笺》曰:谢云:宋本作水出西北朔宁县。赵、戴改。守敬按:朔宁县无考,郦氏不称故城,或即当时之制,而《地形志》无之。後文王莽之朔宁,是以北新城所改。《水经注》例,不以王莽之县标水出,互详下。《金志》,遂城有漕水。《明志》,安肃曹河在南。今曹河在安肃县南三十里。)
东南流,左合岐山之水。
(守敬按:岐山水无考,当在今安肃县西。)
水出岐山,东迳邢安城北,
(守敬按:邢安城无考,亦当在今安肃县西。)
又东南入曹河。
(朱南入作入南,《笺》曰:孙云,当作又东南入曹河。赵、戴改。)
曹水又东南,迳北新城县故城南,
(朱南下衍河南又迳北新城故城北十字。赵删河南二字,城下增县字,戴并删之。守敬按:一县两城之制,《注》中屡见,此不当删,但有讹脱耳。全、赵删河南二字,城下增县字。是也。)
王莽之朔宁县也。
(朱王上有此字,赵、戴删。赵据《汉志》改宁作平,戴改同。守敬按:上文之朔宁,或即因王莽有此县名而立,此当仍旧。凡王莽之县,《注》与今本《汉志》异者,赵皆改从《汉志》,非也。)
曹水又东,入于徐水。徐水
(朱无徐字,赵、戴增。)
又东南迳一故城北,
(戴删一字。守敬按:道元不知此城之名,故称一故城,若删一字,其意不明矣。)
俗谓之祭隅城,所未详也。
(朱作祭过。赵云;按《寰宇记》引《舆地志》,樊舆城西南隅有圣女祠。女姓薛,字义姜,钜鹿人,嫁为樊舆王文妻,死于此城之隅,就而祭之,俗名祭隅城。然则是城即樊舆县之故城也。道元以祭隅为祭过,而云未详,得乐氏之书,其义始明也。戴改作祭隅。守敬按:《易水注》言樊舆城在北新城东二十里,是樊舆即祭隅,地望不差。朱作祭过,过、隅形近,为传写之误无疑。)
徐水又东流入博水。
(戴改流入二字作注字。)
《地理志》曰:徐水出北平,东至高阳,入于博。
(朱《笺》曰:博古本作河。赵云:按此是班固原文,在中山国北平县。盖徐入博,博入河,朱氏乃欲以俗本改《汉书》耶?会贞按:《通鉴》唐武德五年及建中四年,《注》引《水经注》并作河,是胡氏所见之本作河,与《笺》所称古本同,然实误也。此句言徐水入博,下句言博水入氵寇,故接引《地理志》徐水入博以证之。若此作入河,则下所云又东入氵寇者,指何水耶?)
又东入氵寇。《地理志》曰:博水自望都东至高阳,入于河。
(朱《笺》曰:孙云,今曹河、徐河、唐河诸水,并合易水,经雄县,达直沽,入于海。戴改河作氵寇,下又增是也二字,云,今《汉书》各本亦讹。守敬按:戴氏改河为氵寇,似是而实非也。观此《氵寇水注》上文,言是濡水与滹沱、氵寇、易互举通称矣。又观下《巨马水注》引《地理志》曰,涞水东南至容城入于河 勃释云,河即濡水也,盖互以明会矣。则知郦氏所见《汉志》本作入河。
又东北入于易。
氵寇水又东北迳依城北,世谓之依城河。《地说》无依城之名,(朱地作他,赵、戴改。)
即古葛城也。《郡国志》曰:高阳有葛城,
(会贞按:《括地志》,故葛城一名依城,又名西阿城,在瀛州高阳县西北五十里,以徐、氵寇二水并过其西,又徂经其北,曲曰阿,以齐有东阿,故曰西阿城。《寰宇记》,作葛乡城,即今安州治。)
燕以与赵者也。
(赵孝成王十九年,与燕易土,燕以葛与赵,见《史记·赵世家》,《易水注》已引。)
氵寇水又东北,迳阿陵县故城东,
(会贞按:前汉县属涿郡,後汉废。《寰宇记》,阿陵故城在任邱县东北二十里。宋任邱县即今县治,则阿陵在依城之东南。氵寇水自依城北,东北流,当迳阿陵城北,不迳其东也。此东字盖北字之误。)
王莽之阿陆也。建武二年,更封左将军任光为侯国。
(朱左作岸,《笺》曰:宋本作左。?韦按,《後汉书》,任光为左大将军,封武成侯,建武二年,更封阿陵侯。)
氵寇水东北至长城,注于易水者也。(戴云:按此易水谓南易至文安与滹沱合者,长城在今文安县界。会贞按:《汉志》氵寇河东至文字入大河,《水经》言氵寇入易,《注》亦言氵寇注易。《汉志》以氵寇为正流,《水经注》以易为正流也。《一统志》,长城在文安县东南,接大城县界,延袤几百里,相传燕、赵分界处。考《易水注》屡言长城,燕之长城,西自今易州安肃、容城境,东抵文安。文安之长城,特燕、赵之东界耳,据彼篇易水东至文安与?池合,其合氵寇水,尚未至文安也。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宋·张君房
明·徐芳烈
明·田艺蘅
唐·李华
明·许三阶
元·饶自然
清·沈又彭
明·陈汝元
郑光祖
唐·柳宗元
清·宋翔凤
清·高思敬
曾觌
元·蒋正子
清·续法
许松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