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歌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近/反义词
造句
学校
首页
>
古籍
> 卷二十八-水经注疏
卷二十八
○沔水中
又东过堵阳县,
(全云:堵阳即汉南阳之属县也。《环宇记》郧阳县东十里有兜牟山,汉中郡与南阳郡分界处。此是汉旧县,非唐初所置南礼州之堵阳也。会贞按:汉南阳之堵阳,《氵育水注》作赭阳,以赭水名,者音。《后汉书·朱佑传》注,故城在唐州方城县。在今裕州东六里。此堵阳为汉、魏间所置县,以堵水名,其水俗号陡河,知其音为当古切,故城在今郧县西南,判然各别。且全引《环宇记》,明言南阳、汉中分界於郧乡东。此堵阳在县西南,则为汉汉中境,安得有南阳之县,弗思甚矣。此县盖旋置旋废。至晋,堵阳仍属南阳。考南阳县境,与此地中隔顺阳之武当,必仍还故所。唐南礼州之堵阳,正因故名也。)
堵水出自上粉县,北流注之。
(朱出下衍焉字,戴、赵删。全云:两《汉志》无上粉县,疑是曹魏暂置而旋废者。《环宇记》,房陵县有粉城,因粉水为名,疑即上粉县故城,此《经》文晚出之证。守敬按:《水经》作於三国魏人,全误以为桑钦作,故有晚出之说,据《环宇记》,上粉在今房县境,互见《粉水》篇。)
堵水出建平郡界故亭谷,
(朱出作自,赵同,戴改。守敬按:观此堵水出建平云云,足知上出上粉县非《注》文。堵水出建平界,去上粉甚远不得谓出上粉。此郦氏正《经》之失。建平郡治巫城见《江水二注》。《环宇记》,堵水出金州平利县黄平源岭下[一]。《明·地理志》,亦言出平利县界。今水曰陡河,有二源,西北源曰竹溪河,出竹溪县西北鸡笼山。西南源曰柿河,出西南曾家坝北山。建平郡在西南,此《注》言出郡界,盖以西南源为正源也。)
东历新城郡,郡故汉中之房陵县也。
(守敬安:汉县属房陵郡,后汉因,汉末为房陵郡治,魏为新城郡治,[并见下。]晋、宋、齐、[郡曰南新城。]梁因。今房县治。)
世祖建武元年封邓晨为侯国也。
(戴删也字,会贞按:《后汉书·邓晨传》更始以晨为常山太守,光武即位,封房子侯。房子即常山之属县,非房陵也。郦氏误矣。)
汉末以为房陵郡。
(守敬按:《华阳国志》二文。《元和志》同。)
魏文帝合房陵、上庸、西城,)守敬按:上庸郡详情下,西城郡详上卷西城县下。)立以为新城郡,以孟达为太守,治房陵故县。
(守敬按:《国志》夏侯尚、刘封等《傅》及《注》,建安二十四年,先主遣孟达北攻房陵,杀太守蒯祺,又遣刘封与达会攻上庸,上庸太守申耽举郡降,先主以耽领上庸太守,以耽弟仪为西城太守。二十五年,达为太守,理上庸,达后叛归蜀,司马宣王讨之。始移形影不离心陵。)
有粉水,
(守敬按:《粉水》篇见后。)
县居其上,故日上粉县也。
(守擎安:《粉水》篇,上粉县取水以为名,)
堵水之旁有别溪,岸侧土色鲜黄,
(朱《笺》日:旧本作解黄,孙云,当作蟹黄。按《内经》黄如蟹黄者生,谭友夏云,蟹黄语,《内经》三十七绅奋发图强驻之《荆州记》,武当县有一溪,岸土色鲜黄,赵改解,戴改鲜。守敬按:鲜字是也,《御鉴》三十七引盛弘之《荆州记》,武当县有一溪,岸土色鲜黄,乃可?敢,是郦所本。《山经营中山经》,丛聋之山,中有大谷,多白、黑、青、黄、垩。《湖北通志》,此即垩之黄者,其日者即白蟮泥,一名观音粉,岁饥可充民食,白者可食,黄者宜亦可?敢矣。)
乃云可?敢。有言饮此水者,令人无病而寿,岂其信乎?又有白马山,山石似马,望之逼真。侧水谓之白马塞。)赵作寨。守敬按:《御鉴》三百九十二引《荆州记》,堵水别有一溪,[二]其傍有白马塞,《通典》竹山县有白马塞山,《元和志》,白马塞山在竹山西南三十五里。《方与纪要》在县西南三十里,今其山重岩叠嶂,称为胜观。)孟达为守,登之而欢日:刘封、申耽据金城里,而更失之乎?为《上堵吟》,音韵哀切,有恻人心,今水次尚歌之。
(守敬按:自孟达为守以下本盛弘之《荆州记》。引见《御鉴》四十三。)
堵水又东北迳上庸郡,故庸国也。
(守敬按:《续汉志》上庸本庸国。《春秋·文公十六年》,楚人、秦人、巴人灭庸。庸,小国,附楚,楚有灾不救,举群蛮以叛,故灭之(守敬按:此条兼采《春秋左傅》及杜《注》。)
以为县,属汉中郡。
(守敬按:《左傅》宣十一年,楚子县东。十二年,邓伯日,夷於九县。杜《注》,楚灭国皆以为县,则楚灭庸时已为上庸县矣。《史记》,楚靳尚谓秦将以上庸六县铁经仪。秦肥乃因楚之旧县。属汉中指秦言。周赧王三年,秦惠王始置汉中郡也。两汉仍属汉中郡,汉末为上庸郡治。[见下。]魏、晋、宋、齐因,梁省。在今竹山县东南。)
汉末,又分为上庸郡,
(守敬按:《华阳国志》二文。)
城三面际水。
(会贞按:《晋书宣帝纪》上庸城三面阻水。)
堵水又东迳方城亭西,
(朱作而,赵同。戴改南,全改同,会贞按:《左傅·文十六年》,楚使庐黎侵庸,及庸方城。杜《注》上庸县东有方城亭。《括地志》,竹山县东南四十一里有山,山南有城,长十余里,名日方城。《一统志》,方城亭在竹山东南三十里方城山,以地望准之,堵水当迳亭西,不得迳其南也,今订。《史记·齐世家》方城以为城,《集解》服虔曰,方城山在汉南。指此方城。《索隐》谓末知服氏有何据,偶失考耳。惟屈完所称楚之方城,在叶县,详《汝水》、《沅水》二篇,服氏以此方城当之,则误。)
东北历?参山下,
(守敬按:参山即武当山,详后。)
而北迳堵阳县南,北流注于汉,谓之堵口。
(会贞按:今陡河二源,东流至竹山县西,合为一水,又东北至郧县西南入汉,曰陡河口。)
汉水又东,谓之涝滩,冬则水浅,而下多大石。又东为净滩,夏水急盛,川多湍γ,行旅若之。
(守敬按:即今郧县西之马、辽瓦等滩。)
故谚曰:冬涝夏净,断官使命,言二滩阻碍也。
(朱无也字,戴同,赵据《环宇记》引增。)
又东过郧乡南。
(朱乡论作阳,下有县字。赵改乡存县,云:《史志》无郧阳县晋太康五年立郧乡县,此魏、晋间人续《经》之证。又按:《三国志·蜀书》刘封、申仪俱封员乡侯,则其时虽未立县,而已为侯邑。戴改作郧乡,删县字。会贞按:明抄本、黄本作郧乡,惟衍县字,戴订是也。《水经》为三国魏人作,不当有晋县,赵氏明知其时未立县,而犹仍县字,何耶?)
汉水又东迳郧乡县南之西山,
(会贞按:《元和志》,西山今名宝{艹盍}山,在郧乡县西南三里,南临汉水。《方与纪要》,在郧县西南三晨,汉水经此山,两崖扼束,为控守要津。)
上有石暇蟆,食卒看之与真不别。
(会贞按:黄本上作山。《环宇记》引此亦作山,赵此下据《环宇记》补山北有崖,旁视之,有一穴甚明、号为星牖十六字,会贞按:此末必《注》文,故《兴地纪胜》引以为《环宇记》说。汉水又东迳郧乡县故城南,(朱此十一字论作《经》,戴改《注》,赵改同。守敬按:晋置县,属魏兴郡,宋因,齐为齐兴郡治,梁属齐兴郡,今郧县治。)
谓之郧乡滩,
(守敬按:滩在今郧县南。)
县故黎也。
(守敬按:《春秋》黎国在上党壶关,不上此。文十一年楚子伐麋。杜《注》阙,然於锡穴、防渚,皆云麇地,则麇当去之不还。颖容《释例》作麋,谓在当阳,误。麇,小国,如在当阳,安能远属锡穴、防渚於数百里外乎?《御览》一百六十八引《十道志》,郧乡,古麇国,是也。麇、黎形近致误耳。又按《通典》、《元和志》、《环宇记》,郧乡,古麇国地,稍异。)
即长利之郧乡矣。
(会贞按:长利县详上卷。《华阳国志》二,长利县有郧乡。)
《地理志》曰:有员郧关。
(朱有郧论作郧有,赵据《汉志》乙,戴乙同,会贞按:《方兴纪要》郧关在员阳府西。《史记》所支南阳西通郧关者也。)
李奇以为郧子国。
(守敬按:《汉志》竟陵郧乡楚郧公邑。本篇下文巾水西有古竟陵大城,古郧国也。又《左傅·桓十一年》杜《注》,郧国在江夏云杜县东南有郧城,又《涡水注》,安陆,故郧城。不得在此。郧乡,此李奇《汉书注》文,郦氏引之,存异闻也。)
晋太康五年立以为县。
(会贞按:《晋志》不戴郧乡县。《宋志》郧乡县本二汉锡县,晋太康五年改为郧乡。以后地志多徒之。《通典》郧乡,汉锡县,晋改。《元和志》郧乡县本汉锡县,晋武帝改。《环宇记》且云,汉锡县即今郧乡县城晋太康五年改,惟《兴地广记》云,郧乡县本汉锡县地。晋太康三年置郧乡县,稍变其说。此《注》即长利之郧乡云云,则以郧乡县为长利地,无关锡县,兴《宋志》异。郦氏见《汉志》已言长利有亻艮关,《华阳国志》又明言:郧乡县本名长利县,县有郧乡确凿可据。故本二书为说,不徒《宋志》惟晋太康五年立县句,则参以《宋志》耳。)
汉水又东迳琵琶谷口,
(朱此九字论作《经》,戴改《注》。全、赵同。会贞按:谷在今郧县东。《郧县志》谓之琵琶滩。)
荆、益二州,分境于此,
(朱荆作梁,各本皆同。会贞按:此指汉言。武帝改梁州曰益,不得并言梁、益。《环宇记》,兜牟山在郧乡县东十里,即汉中郡兴南阳郡分界处。兜牟盖琵琶之异名。据两《汉志》,此东为南阳郡武当县,地属荆州,此西为汉中郡长利县地,属益州,则梁为荆之误无疑,今订。)
故谓之琵琶界也。
(全界作口。守敬按:界字是也。)
又东北流,又屈东南南,过武当县东北。
县西北四十里,汉水中有洲,名沧浪洲。
(会贞按:《括地志》引此作庾仲雍《汉水记》文,西下无北字。《元和志》有北字。《御览》六十九引《荆州图经》,洲长四里,广十三里。《一统志》洲在均州北。未审,当在州西北。)
庾仲雍《汉水记》
(朱脱水字。赵增云:《隋书·经籍志》,《汉水记》五卷,庾仲雍撰。戴增同。)
谓之千龄洲
(孙星衍曰:沧浪、千龄可证康、阳、真之通,可折顾亭林之《唐韵正》。)
非也。是世俗语讹,音兴字变矣。《地说》曰:水出荆出东南流为沧浪之水。
(朱南讹作西,赵据胡渭校改,全、戴改同。守敬按:《史记·夏本纪·正义》引《地记》文,作南,以邓康成注《尚书》,屡引《地说》证之,《地记》当依此作《地说》。考《山海经》漳水出荆出。《汉志》漳水东入阳水,注沔。《地说》所指沧浪,盖即漳水乎?《续汉志》临沮刘《注》引《南都赋》注,汉水至荆山,东辊流为沧浪之水,兴此说同,又《史记·索隐》马融、邓玄皆以沧浪为夏水,即汉河之别流也。兴《地说》不同而同。)
是近楚都,故渔文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守敬按:《环宇记》引《隋图经》,汉水迳琵琶俗至沧浪洲,即渔父?翟歌处。歌辞兴《离骚·渔父》篇同。)
余按《尚书·禹贡》言:道漾水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不言过而言为者,明非他水决入也,盖汉沔水,自下有沧浪通称耳。
(守敬按:水出荆出则《地说》所称沧浪是别一水,兴《禹贡》不合,故郦氏辨之。《御览》六十三引《十道志》,荆楚之地,水驾山而上者,皆呼为襄,故陆澄不知此,故云无襄水。按《名胜志》襄水或即汉水之别名,今人呼汉水为襄河,襄字即沧浪之合音。陆澄不右此,故云无襄水也。)
缠络鄢若阝,地连纪郢,
(朱作鄢郢,胡渭校改鄢若阝。守敬按:胡改是也,乃赵误改纪郢作纪若阝,以为胡校。戴亦不检原书而从之,疏矣。今正。鄢若阝见本篇下文,纪郢见《江水注》二。)
咸楚都矣。渔父歌之,不违法乱纪水地,考按经傅,
(朱讹作沧浪洲傅,《笺》曰:宋本作按考洲傅。?韦谓洲字亦讠为,当作经傅。赵改按考经傅,戴改考按经傅。守敬按:明抄本作考按。)
宜以《尚书》为正耳。汉水又东为亻艮了潭,
(朱此八字讹作《经》,戴改《注》,赵改同,守敬按:此《注》前后亻艮子凡五见,他书亦多作很子,而《书钞》一百六十引《襄阳耆旧记》作狠子,《环宇记》亦作很子。《说文》,很,不听徒也。观下由来不奉父教之文,以作狠为是。《荆州图记》,武当县西北六里,江中名亻艮子潭。在今均州西北。《一统志》谓在均州北,肖误。)
谭中有石碛洲,长六十丈,广十八丈,世亦以此洲为亻艮子葬父于斯,故潭得阙目焉,
(会贞按:亻艮子葬父事,详《襄阳耆旧记》,本篇下文叙之。此《荆州图记》文,引见《御览》六十六,郦氏盖主习说,而以此为别一说,书之以存异闻。至《环宇记》郧乡县很子山,引《随图经》,山下有很子冢,亦谓很子葬父之所,则又后起之说,故郦氏不载。)
所未详也。汉水又东南迳武当县故城北,
(朱此十二字讹化《经》,戴改《注》,全、赵同守敬按:汉县属南阳郡,后汉因,魏属南乡郡,晋属顺阳郡,宋为始平郡治,齐因,梁为齐兴郡治,在今均州北。)
世祖封邓晨子堂为侯国。
(赵去堂,《后汉书》本傅作棠。戴以堂为讹,改棠。守敬按:堂、棠字通,申堂一作棠,堂?氏一作棠,棠君尚一作堂,堂邑侯一作棠,堂堂一作棠棠。详《史记志疑》二十八。戴未见及,故谓堂讹而轻改。《傅》称晨卒后,小子棠嗣封武当侯。)
内有一碑,文字磨灭,不可复识,俗相傅言是《华君铭》,亦不详华君何代之士?
(守敬按:郦氏已言碑字磨灭,故欧、赵皆不著录,洪但戴郦说。)
汉水又东,平阳川水注之。
(朱此十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
水出县北伏龙山,
(朱龙讹作亲。戴、赵同。会贞按:《一统志》引此作伏龙山,又云,伏龙山在襄阳县南,均州北亦有伏龙山,此即均州北之山也,今据订。)
南历理阳川,迳平阳故城下。
(守擎安:平阳下当有县字,东晋置县,属始平郡,宋、齐因,后废,在今均州北。)
又南流注于沔。
(会贞按:水在今均州东北。戴云,按《注》内自此以下,又复称沔。)
沔水又东南迳武当县故城东,
(朱脱武当二字及故字,又九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并增武当二字及故字。)
又东,曾水注之。水道源县南武当水,王日太和山会贞按:武当山,古谓之太和山,详见《真诰》。)亦曰?参上山,
(会贞按:上字当衍。上文堵水东北历?参山下,即此山。《初学记》二引盛弘之《荆州记》作{山参}山。《元和志》一名{山参}山。《环宇记》引《武当山记》中央一峰,名曰参岭,高二十余里,望之秀绝,出于云表,亦山之一证。)
山形特秀,又曰仙室。
(会贞按:《方兴胜览》均州下引《荆州记》,武当山一名仙室,斯山乃嵩高之参佐,五岳之流辈。)
《荆州图副记》曰:山形特秀,异于众岳,峰首状博山香炉,亭亭远出,乐食延年者萃焉。
(会贞按:《御览》四十三引郭仲产《南雍州记》,山高陇峻,若博山得炉,苕亭,峻极,干霄山雾,学道者常百数,相继不绝。兴《荆州图副》略同。)
晋咸和中,历阳谢允,舍罗邑宰,隐遁斯山,故亦曰谢罗山焉。
(戴山下增焉字。会贞按:真诰·稽神枢》,谢允。字道通,历阳人,少英毅,历仕罗邑宰。晋咸和中,上表辞官,西上武当山,结茅石室,自号曰调协我山,盖谢脱邑之宰也。)
曾水发源山麓,迳越山隐,东北流注于沔,谓之曾口。
(会贞按:今曾河自均州南,西北流又东北至州东南入汉,曰曾河口,)
沔水又东迳龙巢山下。
(朱此九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守敬按:《述异记》下,龙发电机山下有丹水,则山当在丹水合均水入汉处。《一统志》,在均州东南六十里。)
山在沔水中,高十五丈,广员一里一百三下步。山形峻峭,其上秀林茂木,隆冬不凋。
又东南过涉都城东北,
(朱过讹作迳,城讹作县《笺》曰:宋本作涉都城。全、赵改《经》作《注》,改县作城。戴迳改过,县亦改城。守敬按:明抄本作城。《通鉴》晋永和十年《注》引此同。则县字之误审矣。涉都邑互见《均水》篇。在今光化县西。)
故乡名也。按《郡国志》筑阳县
(守敬按:县见后筑水下。)
有涉都乡者也。汉武帝元封元年
(朱元封讹作元光,戴、赵改。)
封南海守降侯子嘉为侯国。
(守敬按:此本,史表》《汉表》嘉作喜。均水于县入沔,谓之均口也。(守敬按:详《均水》篇。)
又东南过ガ县之西南。
县治故城南临沔水,
(守敬按:汉县属南阳郡,后汉因。魏属南乡郡,晋为顺阳郡治,宋属广平郡,齐因,梁为ガ城郡治。在今光化县西北,故址已倾入汉水。)
谓之头。汉高帝六年,封萧何为侯国也。
(朱论作五年,戴、赵同。守敬按:《史》、《汉表》是六年封,今订。)
薛瓒曰:今南乡ガ头是也。《茂陵书》曰在南阳,
(守敬按:《汉书·高帝纪》颜《注》,但引臣瓒曰,《茂陵书》,何封国在南阳。《史记·萧相国世家·集解》引臣瓒曰,今南乡ガ县也。考《宋志》晋武帝更南乡郡曰顺阳。成帝咸康四年复立南乡,后复旧。瓒称南乡ガ县乃成帝复立之南乡也。)
王莽更名南康者也。
(水康讹作庾,赵改云;庾,《汉书·地理志》作庚。戴改同。赵云:按《史表·索隐》曰,音赞,县名,属沛。《汉书·高帝纪》注臣瓒曰,《茂陵书》,何封国在南阳,ガ音赞,师古曰,瓒说是也。而或云何封沛郡ガ县,音才何反,非也。按《地理志》南阳ガ县云侯国;沛ガ县不云侯国也。又南阳ガ县城西见有萧何朝。彼土又有筑水。筇水之阳,古曰筑阳县,兴ガ侧近连接。据何本傅,何薨之后,子禄无嗣,高后封何夫人同为ガ侯,小子延为筑阳侯。孝文罢同,更封延为ガ侯。是知何封ガ国,兼得筑阳,此明验也。但ガ字别有?阝音,是以沛之?阝县,《史记》、《汉书》皆作ガ,明其音同也。班固《泗水亭碑》以萧何相国所封,与何同韵,于义无爽。然其封邑实在南阳,非沛县也。杜少陵诗云,汉隐槎头远遁逃。又云,漫钓槎头缩项鳊。槎头即ガ头也。亦作才何音矣。守敬按:梁玉绳曰,以南阳音赞者,自《说文》始。孟康、师古等因之。以沛郡音嵯者,亦睚《说文》始,应劭、孙检等因之。以南阳ガ音赞者,自《说文》始。孟康、师古等因之。以沛郡ガ音嵯者,亦自《说文》始。应劭、孙检等因之。以南阳ガ音嵯者,《周礼·酒正》疏及《释文》也。以沛郡ガ音赞者,文颖《何傅》注也。然则纷纷辨说,秘密迄无一定。守敬意,当以《通典》所引戴规、《索隐》所引刘伯壮说,先封沛,后封南阳,则嵯、赞二音皆无容分别矣。)
又南过?城东,
(朱过讹作迳,戴、赵改。守敬按:?城立县在隋开皇中,此所指盖?国之城,而《粉水经》则称?邑。)
又南过阴县之西。
沔水东迳?城南,而不迳其东矣。
(会贞按:《粉水经》东过?邑南,东入于沔,则?邑在沔水西,与此《经》合,若郦说则城在沔水北矣。)
城在?城山上,会贞按:《释例》小国地内称,南乡筑阳县北谷城。《隋志》,谷城山。《环宇记》,谷神山在谷城县西十里,上有石城,号谷城山。在今县西北十里。)春秋谷伯绥之邑也。
(会贞按:《春秋·桓七年》,谷伯绥来朝。《环宇记》引《南雍州记》,谷城,谷伯绥之旧国也。)
墉?颓毁,基堑亦存。沔水又东南迳阴县故城西,
(守敬按:汉县属南阳郡,后汉因,魏属南乡郡,晋属顺阳郡,齐、梁因。在今光化县西。)
故下阴也。《春秋·昭公十九年》,楚工尹赤迁阴于下阴是也。
(守敬按:《左傅》文。《释例》楚地内,阴,南乡阴县。下阴阙。郦氏以阴县为下阴,与杜说异然考《汉志》颜《注》,阴,即《左傅》所云迁阴於下阴者也。又与郦说合,则以郦说为是《方纪要》盖迁阴地之迁于此,阴地之戎,即陆浑之戎也。)
县东有冢。
(朱脱冢字,赵同,戴增。守敬按:《舆地纪胜》光化军下,学生墓在城东南十八里。在今光化县西。)
肥今济南刘熹,字德怡,魏时宰县,雅好博古,教学立碑,
(朱讹作学教,戴、赵乙。守敬按:《宝刻业编》戴《集古后录》引此作教学。据《文选·求立太宰碑表》注引《荆州图》戴阴令事,至此句上。本作教学。《名胜志》亦作《教学碑》,宋时尚存。《集古》录云,碑虽残缺,而熹与生徒名字,彳生彳生尚可见。今佚。)
戴生徒百有余人,不终业而夭者,因葬其地,号曰生坟。
(守敬安:《舆地纪胜》引《南雍州记》戴阴令事,至此,作学生坟,是也。此脱学字。)
沔水又南得洛溪口,)朱此九字论作《经》戴改《注》,全、赵同。守敬按:《谷城县志》洛溪口在县东十五里。)水出县西北集池陂,东南流迳洛阳城溪,
(朱枕讹作抗,戴、赵改。按云:按高洪谟《谷城县志》,洛阳城在肥东一十三里,莫详何人所筑,遗址尚存。顾祖禹曰,盖南北朝时所侨置。会贞按:《宋志》,河南侨郡,徐《志》有侨洛阳县,大明无年省。即此。)
溪水东南注沔水也,会贞按:水在今光化县境。)
又南过筑阳县东,
(朱脱县字,戴、赵增。)
筑水出自房陵县,东过其县,南流注之。
沔水又南,泛水注之。
(朱泛水下衍流字,赵同,戴删。)
水躇?阆阳县。
(守敬按:《宋志》,梁州新城郡有阆阳县。《齐志》属梁州南新城郡。其地无考,以郡治房陵及所领绥阳、昌魏、祁乡等县推之,当在今湖北郧阳府境。而此《注》云,水出阆阳之后,东迳巴西,历巴渠北新城、上庸等地,则以阆阳为在今四川境。《漾水注》亦云,阆水出阆阳县。考其地但有阆中县,无阆阳县,岂郦氏意以为阆阳必在阆水之阳,误系宋、齐之县於彼欤?然郦氏历览奇书,当别有据。《宋志》阆阳令何志不注置立,盖末详共朔,疑县本置於阆中县境,旋因流民,移置於新城郡境。《宋》、《齐志》但据移置之县书之耳。)
魏遣夏侯渊与张?下巴西,进军宕渠。刘备军泛口,即是水所出也。赵支:按《环宇记》房州房陵县下引《水经注》,泛水作筑水,泛口作筑口。《校勘》为之辨证曰,按今《记》房陵、谷城二县所载,则筑水睚房陵流至谷城主沔,其会沔处,谓之筑口。谷城即汉之筑阳,距房陵尚三百余里,又自房陵至南邓千一百馀里。夏侯渊、张?屯汉中,数暴犯巴界。先主令张飞进兵宕渠与?等战于瓦口,?等败,收兵还南郑。汉宕渠故城,乃在今渠州流江县界。时张飞以巴西太守拒之,?等还南郑,则当取道今巴西,无缘相拒于谷城之筑口,意寄存渠自有瓦口而《水经注》误以为泛口。今《记》又误以为筑口也。《宋书·州郡志》,阆阳属新城郡,郡治房陵,去阆阳必不远。泛水不应自阆阳东过巴西,更历巴渠、上庸,复迳筑阳。《水经》之误审在谷城之间。窃谓《校勘》之言似是而非也。盖张飞自拒渊、?于宕渠先主军泛口以为声援,非张飞与战于是处也。泛口左接巴西,故驻军以应接之。《蜀志》之瓦口,乃是泛口之误,而乐史之改筑口,则又非矣。《隋书·五代志》,房陵郡永清县有泛水。《方舆纪要》云,乾〈氵義〉河在城谷西南三里,或以为即泛水也。今故流渐湮,汉江水涨,则乾〈氵義〉河与古洋河相通,水落则乾,因名。又云,古洋河即筑水口,盖泛水与筑水同入于沔,故晋分筑阳,置泛阳也。《宋志》,扶风太守泛阳令,晋武帝太康五年立,属南乡,仍属顺是,大明土断属此,是也。会贞按:泛水自房县滴水岩以西,毫无其迹。《一统志》遂谓今上流已湮。然审《注》云,自泛阳以上,山深水急,枉渚崩湍,水陆迳绝。明示可知不可知之意。郦氏盖因宕渠有泛口而牵连叙之於此,读者须善会之。《江水》篇叙临邛之布仆水合晴蛉之仆水为一,正与此同。)张飞自别道袭张?于此水,?败,弃马升山,走远汉中。
(赵云:按《方舆纪要》顺庆府渠县,汉巴郡宕渠县地,东北七里有八?山,八峰起伏,其下平旷,江水环之,不匝者一里,常有烟雾?其上。山下有勒石云,汉将张飞大破贼首张?於八?山,飞所自题也。江即渠江,则泛水亦是渠江之枝流八?山即《张飞傅》所云,宕渠蒙头汤石是也。守敬按:顾说是也。而襄阳府谷城县下又云,有张飞城在县西南五里,相传飞所筑。盖惑於俗说,谓飞自别道袭?筑城於此也。误矣。)
泛水又东迳巴西,历巴渠北新城、上庸,
(守敬按:巴西郡见《漾水》篇,宋、齐巴渠郡,今达州治。北新城郡无考。齐以新城郡为南新城,必别置北新城,《志》失载耳。新城在上庸之东,《注》叙泛水东流先迳北新城,后迳上庸,北新城当在上庸之西北。上庸郡见上。)
东迳泛阳县故城南,
(守敬按:《宋志》晋太康五年立筑阳,见下。)
自县以上,山深水急,枉渚崩湍,水陆迳绝。又东迳学城南,
(朱此六字讹作《经》。戴改《注》,云:考上下文义,乃《注》内叙泛水所迳。全、改《注》同。会贞按:城在今谷城东北。)
梁州大中所由也。旧说,昔者有人立学都于此,值世荒乱,生徒罔依,遂共立城以御难,
(守敬按:立此城之生徒,或谓即阴县令刘熹所聚教。)
故城得阙名矣。泛水又东流注于沔,
(会贞按:俗谓之祭家河,自房县东滴水岩东北流至谷城县东北入汉。?此据康熙《内府图》,《光绪湖北通志》谓至谷城县东北,折而南合南河入汉。')
谓之泛口也。沔水又南迳阙林山东,
(会贞按:《续汉志》注引《荆州记》作开林山,开、阙形近,殊难定为孰是。《一统志》遂谓开林山一名阙林山以调停之,非也。据《搜神记》一叙谷城乡平常生事云,平在缺门山上,大呼。缺、阙音同,门,林音近,即阙林山无疑又《隋志》,谷城县有阙林山,则作阙是也。在今谷城县北四里。)
本郡南道之所由。山东有二碑:其一即记阙林山,文曰:君国者不跻高堙下,先时或断山冈以通平道,民多病,守长冠军张仲瑜
(朱瑜讹作?俞,戴改,赵据《隶释》郭君有四子,碑云,堂堂四后,硕大婉碑乃其季女所立,何也?)
并无年号,
(朱并作盖《笺》曰:宋本作盖。戴、赵同。守敬按:明抄本手作并。)
皆不知何代人也。
(会贞按:《集古录》,《郭先生碑》不见书撰人名氏,在襄州谷城县界中,其文字古质,盖汉之碑也。《金石录》,郦道元注《水经》具戴此碑,支,碑无年号,不知何代人,然则欧阳公何所据遂以为汉人乎?余以字书验之,疑魏、晋人所为。《隶释》,碑无岁月时代,欧阳以为汉碑,赵以为魏、晋字书。碑有两昭字,晋人所讳,疑此是魏刻、今佚。)
沔水又南迳筑阳县东,
(朱此九字论作《经》,戴改《注》,全、赵同。)
又南,筑水注之。杜预以为彭水也。
(会贞按:《汉志》,房陵有筑水,东至筑阳入沔。《释例》水名内,彭水出新城昌魏县东北至南乡筑阳入汉。昌魏?即魏?昌分房陵立,则彭水与筑水所出所主之县同。故知《汉志》之筑水,即彭水也。今水曰南河。《水道提纲》谓即古沮水,出房县南境之景山,即此筑水之源讹为沮水也。)
水躇?州亲城郡魏是县界,县以黄初中分房陵立。
(赵支:按《晋志》,新城郡有昌魏县。《宋志》云,魏立,即魏昌也。而《三国志·魏明帝纪》作魏阳,疑彼文为误。守敬按:《左传·桓十二年》杜《注》、同,并与此《注》合,以兴晋、安晋例之,则作昌魏亦是,以汉昌、晋昌例之,则作魏昌亦是也。魏县属新城郡,晋,宋因,齐属南新城郡,后废。在今房县西南,房陵见上堵水下。)
筑水东南流迳筑阳县,水中有孤石挺出,其下澄潭,时有见此石根,如竹根而黄色,见者多凶,相与号为承受石,
(朱无承字,《笺》曰:《酉阳杂俎》十引此事作承受石。戴、赵增承字。守敬按:《御览》五十二引盛弘之《荆州记》至如竹根止,郦氏《江水》、《夷水》等篇多引盛《记》,此或是盛氏全文。《名胜志》引陆澄《志》,亦脱承字。)
所未详也。筑水又东迳筑阳县故城南,
(守敬按:汉县属南阳郡,后汉因,魏属南乡郡,晋属顺阳郡,晋属顺阳郡,宋为扶风郡治,齐因,梁属义城郡,在今谷城县西北五里。)
县故楚附庸也。
(赵支:按《汉志》,南阳郡筑阳县,故谷伯男。《春秋·桓公七年》守敬按:《史记·秦本纪》昭襄王二十八年,白起攻楚,取鄢。楚尝徙郢於若阝,兼称鄢郢,如下宜城称故鄢郢之旧都是也。郦氏言秦立县,必有所据。《元和志》、《环宇记》并言汉为筑阳县,但就,汉志》为说耳。)
王莽更名之曰宜禾也。建武二十八年,世祖封吴盱为侯国。
(朱二十八年论作元年,盱讹作财。赵支:《后汉书·吴汉传》作盱封在建武二十八年,与,汝水注》吴国文正同。戴并改。)
筑水又东流注于沔,
(会贞按:今沮水自房县南,东北流迳保康县,又东北迳谷城县西为南河,至县东南主汉。)
谓之筑口。会贞按:《宋志。扶风郡,今治筑口。《环宇记》引陆澄《地理志》,筑水会沔水之处,谓之筑口,)沔水又南迳高亭山,东山有灵焉,,士民奉之,所请有验。
(会贞按:山在今谷城县南五里。《潜确类书》,筑口上有高亭山祠,其神旧伟是萧相国像。)
沔水又东为漆滩,
(朱此七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会贞按:滩在今襄阳县西北。)
新野郡山都县与顺阳筑阳分界于斯滩矣。
(会贞按:此山都、筑阳之界也。滩之东南为山都,滩之西北为筑阳。)
又东过山都县东北。
沔南有固城,城侧沔川,即新野山都县治也。
(守敬按:《书钞》一百六十引《襄阳记》,山都县活?当作治。?国城,临沔水。此钞变记文,国固字异观下文邑城云,习郁襄阳侯之封邑也,故曰邑城。此岂以王恬启之封国,称曰国城乎?而《太平广记》三百八十九引,荆州记》作固城。《后汉书·马援传》注亦云,今名固城。汉县属南阳郡,后汉因,汉末属襄阳郡,魏、晋因,宋属新野郡,剂因,梁属义安郡,在今襄阳县西北信十里。)
旧南阳之赤乡矣,秦以为县。
(守敬按:《后汉书·岑彭传》注有此二语,盖本郦说。)
汉高后四年,封卫将军王恬启为侯国。
(守敬按:《史》、《汉表》同,《史表》启作开,避汉讳改。)
沔北有和城,即《郡国志。所谓武当县之和城聚,
(朱脱城字。赵增云:《续志》是和城聚。戴增同。会贞按:王先谦云,此和城去武当远,ガ、阴、筑阳三县,无缘远属武当,必非《续志》之和城聚,道元盖误。王说甚审。《后汉书·岑彭传》彭南秦礼言西南山都,《后汉纪》四作军会和成,成、城通。此和城在山都,与武当之和城聚无涉一统志》,和城聚在无法州境。)
山都县旧尝治此,故亦谓是处为故县滩。
(会贞按:山都城在沔南,何时尝徙治沔北,诸地志不戴,今不可考。)
沔水北岸数里,有大石激,
(朱《笺》曰:激当作?敫,其字从石。赵云:按激字不误,《说文》,激,疑衷疾波也,一曰半遮也。《汉书·汉洫志》,为石堤,激使东。《注》,激者,聚石于堤旁重要之处,所以激去其波也。《济水注》,立激岸侧,以?旱鸿波,是也。若从石作?敫,音?,又音敌,非其义知。名曰五女激。(守敬按:《御览》六十六引《荆州图记》称,习凿齿《记》云,亻艮子家在山东,五女檄,檄为激之误。《酉阳杂俎续集。四引盛弘之,荆州记》,沔水之北岸有五女墩,墩亦激之误。)
或言:女父为人所害,居固城,五女思复父怨,故立激以攻城。城北今沦于水。
(守敬按:此说未详所出。)
亦云:有人葬沔北,墓宅将为水毁,其人五女无男,皆悉巨富,共修此激以全坟宅。然激作甚工。
(守敬按:此条《襄阳耆旧记》文,《书钞》一百六十引较略,而误坟宅为有宅。)
又云:女嫁为阴县亻艮子妇,
(朱脱妇字,赵为改於,戴增妇字。守敬按:《酉阳杂俎续集》四引盛弘之《荆州记。,女上有一字。)
家赀万金。
(朱赀讹人货,戴、赵改。)
而自少小从父语。父临亡,意欲葬山上,恐儿不从,故倒言葬我著渚下石碛上。
(朱倒讹作命,赵同,戴改。守敬按;明抄本作倒,《御览》作到,乃倒之误。)
亻艮子曰:我由来不奉都,今从语。遂尽散家财,作石冢,积土绕之,成一洲长数百步。元康中,始为水所坏,今石皆如半榻许,
(守敬按:《书钞》半榻作羊??,误,当以此正之。)
数百枚聚在水中。亻艮子是前汉人。
(增敬按:此条亦《襄阳记》文,《书钞》一百六十引,,御览》五百五十六引,俱有删节。)
襄阳太守胡烈有惠化,补塞堤决,民赖其利。景元四年九月,百姓刊石铭之,树碑于此。
(守敬按:《晋书》胡烈附《胡夺传》,言为将伐蜀,钟会之反,子世元攻杀会,不载为襄阳太守事。据此《注》景元四年立碑,则正当伐蜀之岁。又《魏志·王基传》注引司马彪《战略》,景元二年春三月,襄阳太守胡烈表上吴贼邓由、李光等同谋归化云云,是先为襄阳太守,至景元四年从伐蜀,民追思之,始树碑,则塞补堤决为曹魏时事,乃《环宇记》言,襄阳城有古堤,皆后汉胡烈所筑。《一统志》入《襄阳》后汉名宦,失之。《舆地纪胜》载《烈碑》,引,皇朝郡县志》,在南漳县之固城,而欧、赵皆不著录,盖佚於北宋时矣。)
沔水又东,偏浅,冬月涉渡,谓之交湖,
(守敬按:湖在今襄阳县西北。)
兵戎之交,多自此济。晋永康中得鸣石于此水,
(朱讹作太康,戴、赵同。守敬按:《书钞》一百六十、《御览》五十一引王隐《晋书》,《晋书》、《宋书·五行志》、《山海?《中山》?经》,郭《注。戴此事,并作永康,则此太当作永审矣,今订。)
撞之,志闻数里。沔水又东迳乐山北,
(朱此八字讹作《经。,戴改,全、赵同《注》。会贞按:乐山一名作乐山,又名独乐山。《襄阳县志》,在县西北五十五里。)
昔诸葛亮好为《梁甫吟》,每所登游,故俗以乐山为名。
(会贞按:《类聚》七引《荆州图副》,邓城西七里,有作乐山,诸葛亮常登此山,为《梁甫吟》。《舆地纪胜》襄阳府引盛弘之《荆州记》,蔡中郎《琴颂》曰,梁父悲吟,周公越裳。武乡之志,其有取於此乎?今词盖非其作。)
沔水又东迳隆中,
(朱此七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守敬按:《蜀志》本传《注》引《汉晋春秋》,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通鉴》注按,东波诗万山西北古隆中也。今隆中山在襄阳县西三十里。)
历孔明旧宅北,亮语刘禅云:先帝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即此宅也。
(守敬按:《御览》一百八十引盛弘之《荆州记》,襄阳西北隆中,有孔明宅,亮语刘禅二语,乃《疏》文,见本传。《文选·出师表》注引《荆州图副》,邓城旧县西南一里,隔沔有诸葛亮宅,是刘备三顾处。在今襄阳县西,隆中山东。)
车骑沛国刘季和之镇襄阳也,与犍为人李安,共观此宅,命安作《宅铭》云:天子命我,于沔之阳,听鼓な而永思,庶先哲之遗光。
(朱《笺》曰:《蜀志》注刘弘合犍为李兴为文,其词其美。王隐《晋书》云,李兴,密之子也,一名安。守敬按:《蜀志》本传《注》引蜀记》文,铭辞茂详,此四句乃其发端语也。王隐《晋书》亦《蜀志》注引,兴字?石,《晋书》附《密传》,碑今佚。)
后六十馀年,永平之五年,习凿齿又为其宅铭焉。
(守敬按:李安撰《宅铭》,据蜀记》在永兴中,后六十馀年,当太和时,或是太和五年,如因平字,谓是升平五年,则当支后五十馀年,若永平,惠帝年号,仅一年,前於永兴十馀年,必误敢。《御览》十百七十七引《南雍州记》,习凿齿又为《宅铭》。铭辞见《类聚》六十四、《初学记》二十四,碑今佚。朱又东过堵阳县至此,论在沔水之末,以《沔水下》表目。而又东过襄阳北至《注》内附叙三江所终,并讹在前,以《沔水中》表目。戴支考锡县故城,在今陕西兴安州白洒河县东。堵阳故城,在今湖北郧阳府郧县西南,白河县东接郧县。沔水迳锡县北,历姚方,即至堵阳。又隆中在今襄是县西二十里。襄阳故城,即今县治。沔水迳隆中,历孔明旧宅,即至襄阳城。移近刻所谓沔水下者,于水中之前,则叙次不紊矣。今改正。赵改自上为卷二十七终。)
又东过襄阳县北,
(朱此下为卷二十八之首,赵同。朱表目作《沔水中》,赵改《沔水下》,又东过上并有沔水二字。戴连上宅铭焉为一卷,删沔水二字。)
沔水又东迳万山北,
(朱万讹作方,下同。赵作方而辩之云:按《初学记》、《太平御览》引《注》文作万山。《元和郡县志》、《环宇记》并是万字。《广韵》、《集韵》万同万,传写作方。戴改万会贞按:《晋书·刘弘传达室》、《续汉志》注引《襄是耆旧传》、《文撰·曹子建《王仲宣诛》》注引盛弘之《荆州记》注,并作方山,误与此同。考《宋书·邓琬传》、《齐书·柳世隆传》俱作万山。又《南史·张缅传》作蔓山,蔓、万音同。尤本作万之铁据。在今襄阳县西北十里。)
山上有《邹恢碑》,
(沈氏曰:《晋书》,郗恢镇襄阳得民和。邹恢疑是郗恢之误。会贞按:恢为郗鉴之孙。《晋书》附见《鉴传》。《舆地纪胜》,万山寺有《郗恢碑》,晋义熙中为雍州刺史,碑盖是时立。)
山下潭中有《杜元凯碑》,会贞按:《舆地纪胜》,万山寺有《郗恢碑》,其下有大石龟,而此碑皆不著录。盖偶遗之。)鲁宗之所立民。
(会贞按:宗之,《宋书》附其孙《爽传》,晋义熙中为雍州刺史,碑盖是时立。)
山下潭中有《杜元凯碑》,
(会贞按:《舆地纪胜》沈碑潭,引《南雍州记》天色时晴明,渔人常见此碑於潭中,谓之沈碑潭。《名胜志》,万山下有潭。孟襄阳诗自《注》云,即沈碑潭。)
元凯好尚后名,人两碑,并述已功,一碑沈之岘山水中,一碑下之于此潭,曰:百年之后,何知不深谷为陵也?
(守敬按:《文撰·求立太宰碑表》注引《襄阳记》,杜元凯好为身后名,常自言,百年后民高岸为谷,深谷为陵。作二碑叙其乎吴熏。一沈万山下,一沈岘山下,谓参佐曰,何知后代不在山头站?郦盖本习为说,故於成山言潭中有碑,於后岘山言水中沈碑。而唐修《晋书》作一沈万山之下,一立岘山之上。欧阳公《岘山亭记》及《南部新书》、《舆地纪要》皆从之。不知惟并沈水中,后代为陵,人人共知,乃合好名之意。若一立山上,后代为谷,转致湮没,则与本意相反矣。)
山下水曲之隈,云汉女昔游处也。
(守敬按:《续汉志》注引《襄阳耆旧传》襄阳县西九里,有方山,父老传曰,交甫民见隈女游处,北山之下曲隈是也。)
故张稀衡《南都赋》曰:游女弄珠于汉皋之典。汉皋,即万山这异名也。
(守敬按:《文撰》注引《韩诗外传》郑交甫将南适楚,循彼汉皋台下,乃遇二女,佩两珠,大如荆鸡之卵。今本《韩诗外传》元之。据《江赋注》引《韩诗内传》叙二女事,外传或内传之误。《元老派志》,万山一名汉皋山。)
沔水又东合檀溪水,
(朱此八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
水出县西柳子山下。
(守敬按:《名胜志》,柳子山在襄阳城北七里,檀水出焉。梁简文为州,泛舟穷柳子之源,即经。山在今襄阳县西南七里。)
东为鸭湖,
(守敬按:《襄阳县志》,鸭湖在县西,山水汇而为湖,无源之水也。)
湖在马鞍山东北,武陵王爱其峰秀,改曰望楚山。
(守敬按:《通典。,襄阳有马鞍山。昔晋刘弘、山简九日宴处。《事类赋五《注》引《襄阳记》,望楚山旧名马鞍山,宁武陵王骏为刺史,改为望楚山。?《通鉴》宋孝建元年《注》刘弘所改,误。?后遂龙飞,人号为凤岭,在今襄阳县西南八里。)
溪水自湖两分,北渠即溪水所道也。
(会贞按:宋李复《郢州李壁亭记》,旧《志》云,襄江在襄阳县南,躇?子山下,分两派,北流为檀溪,南流为襄水,与《注》合。所云北流者,即此北渠也。所云南流者,即下东南出之水也。)
北迳汉阴台西,
(会贞按:台在今襄阳县西。)
晨圃,情邈灌蔬,
(朱作疏。赵改云:黄省曾本作蔬,二字通用。全、戴改同。)
意寄汉阴,故因名矣。
(朱笺曰:壮子云,子贡南游於楚,反於晋,过汉阴,见一丈人,方为辅畦,凿隧而入井,抱雍瓦而出灌。子贡教之凿木为槔,挈水若抽。为辅者笑曰,有机械者,必有机心,吾羞而不为也。)
又北迳檀溪
(会贞按:《元和志》,檀溪在襄阳县西南。梁高祖沈竹木於此溪,为舟装之备。)
谓之檀溪水,
(会贞按:《隋志》,义清有檀溪水。)
水侧
(朱脱一水字,戴、赵增。)
有沙门释道安寺,即溪之名以表寺目也。
(会贞按:《宝刻业编》引《集古录目》云,檀溪寺者,东晋人张殷以宅所立。咸安中,沙门道安重建,《高僧传》,道安至襄阳立寺,名曰檀溪,建塔五层,起房四百。《舆地纪胜》,檀溪寺在檀溪侧面。今在襄阳县西五里。)
溪之阳有徐元直、崔州平故宅。
(守敬按:《蜀志·诸葛亮传》,搏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裴《注》按《崔氏谱》,州平,太尉烈子。又引《魏略亮在荆州,以建安初,与作无际睦等俱游学。《文撰·曹子建《王仲秋宣诔》》注引盛弘之《荆州记》,以下文观之,当作寡人居。)
故习凿齿《与谢安书》云:
(守敬按:此凿齿《与桓神礻必书》中语,全文风《晋书》本传。谢安二字,必桓礻必之误,谁谓戴、赵无眉睫之失也。)
每省家舅,
(守敬按:凿齿之舅为罗崇、罗友,并为襄阳都督,见《凿齿传》。)
纵目檀溪,念崔徐之友,
(朱作友,《笺》曰:宋本作交。全、戴、赵改。宋敬按:明抄本作交。)
未尝不抚应踌躇,惆怅终日矣。溪水傍城北注,昔刘备为景升所谋,乘的颅马西走,坠于斯溪。
(会贞按:《蜀志·先主传》注引《世语》,备屯樊城,刘表请备宴会,蒯越、蔡瑁欲因会取备,觉之,潜遁出,所乘马名的卢,走堕襄阳城西,檀溪水中,溺不得出。备急曰,的卢,可努力!乃一踊三丈,遂得过。)
西去城里馀,
(会贞按:《初学记》八引盛弘之《荆州记》,襄阳,檀溪带其西。)
北流注于沔。
(会贞按:水自今襄阳县西南,北流至县西北入汉,已涸。)
一水东南出。
(会贞按:一水东南出,只虚提一句,后文襄阳湖水,上承鸭湖东南流方实叙。)
应劭曰:城在襄水之是,故曰襄阳。朱有也字,赵同,戴删。会贞按:《乐史》曰,荆楚之地,水驾山而上者,皆呼为襄,其名无定。故陆澄之《地记》,曰襄阳无襄水也。守敬按:谓东南出之水,襄阳正在是水北也。《隋志》,义清有襄水。《元和志》,西魏改雍州为襄州,因州南襄水为名。《九域志》,襄阳有襄河,则皆以应说为据矣。)城北枕沔水,,即襄阳县之故城也。
(守敬按:《方域志》,襄阳城,相传汉、亚时故址,背负汉水,东北一带皆缘城为堤,以防溃决,谓之大堤。汉县属南郡,后汉因,汉末为襄阳郡治,魏因,晋初属襄阳郡,后为郡治,宋、齐、梁因,即今县治。)
王莽之相阳矣。楚之北津戍也,
(朱也作矣,赵据黄本改。戴改同。守敬按:《环宇记》引《襄阳记》,襄阳为楚国之北津,从襄阳渡沔,自南阳界出方城关是,通周、郑、晋、卫之道。其东津从汉经江夏,出平皋关是,通陈、蔡、齐、宋之道。《续汉志》注引《荆州记》同。)
今大城西垒是也。
(守敬按:《通临》齐中兴元年,萧衍起兵,发襄阳,留弟忄詹守垒城。胡《注》,垒城者,筑垒附近大城,犹今堡寨也。)
其士,古鄢、若阝、卢、罗之地。
(朱若阝讹作都。赵改云:都当作若阝。戴、赵改。守敬按:改若阝是也。下有即所为鄢、若阝、卢、罗之地语。《元老派志》襄州,周时为谷、邓、尤阝、卢、罗、若阝之地。唐襄州兼有汉南郡、南阳郡地,此则专指南郡地言也。鄢、罗见下,宜城若阝见下,若阝县、卢见下中卢,卢,卢音同。)
秦灭楚,置南郡,号此为北部焉。
(朱脱焉字,戴同。赵据孙潜校增。守敬按:黄本有焉字。秦置南郡,见《江水》二《注》,襄阳在南郡之北境。)
建安十三年,魏武平荆州分南郡,立为襄阳郡。
(守敬按:《晋志》荆州下,建安十三年,魏武尽得荆州之地,分南郡以北立襄阳郡。《宋志》,魏武平荆州,分南郡编以北及南阳之山都立,稍异,而又引鱼豢云,魏文帝立。)
荆州刺史治,
(守敬按:此句非承上言。《通鉴》汉初平元年,刘表为荆州刺史,从治襄阳,《通典》,魏荆州理宛,晋初理襄阳,平吴,理南郡。《宋志》,晋庾翼进襄阳,复还夏口。)
邑居隐赈,
(朱《笺》曰:隐赈当作殷赈。薛综《西京赋》注,殷赈谓富饶也。赵云:按《蜀都赋》邑居隐赈,刘渊林《注》,隐,盛也;赈,富也。《羽猎赋》,殷殷轸轸。李善《注》,殷轸,盛貌也。殷音隐,古字多假借,正不必例彼规此。全、戴改殷赈。)
冠盖相望,一都之会也。
(会贞按:《舆地纪胜》引晏公《类要。亦云,西极梁州,南包临沮,北接阴、邓,邑居隐轸,盖一都之会也。)
城南门道东有三碑:一碑是《晋太传羊祜碑》,一碑是《镇南将军杜预碑》,一碑是《安南将军刘俨碑》,并是学生所立。
(会贞按:羊祜、杜预皆镇襄阳。《晋书·祜传》言,开设庠序,绥怀远近。《预传》言,修立泮宫,江汉怀德。刘俨敬教劝学,当有同然。故学生俱为立碑,而俨不见於史传。此三碑欧阳皆不著录,盖已佚。)
城东门外二百步刘表墓,
(守敬按:《蜀志·先主传》注引《典略》,备过辞表墓,涕泣而去则墓在襄阳至确。据此《注》在县东。乃《类取胜》四引《从征记》谓表墓在高平郡,盖因表为山阳高平人而误。《环宇记》又於原州平高县戴表墓,亦引《从征记》文,则误之误对得起。)
太康中,为人所发,见表夫妻,其尸俨然,颜色不异铖如平生。墓中香气,远闻三四里中,经月不歇。
(守敬按:《后汉书·刘表传》注引《代语》,表死后八十馀年,晋太康中,冢见发,表及妻身形如生,芳香闻数里。比此为略,此盖本《世语》全文。《从征记》叙表墓尤详,谓发於永嘉中,则在表死后百年,盖传闻异辞也。)
今坟冢及祠堂,犹高显整顿。
(会贞按:《宝刻业编》引《集古录目》云,新立《镇南将军刘表庙碑》,唐陵州刺史刘权撰。僖宗时,山南东道节度使刘巨容,尝梦见表,故为立庙。据此《注》则表有祠久矣。但《注》似谓祠在城外,墓边。唐立之庙,《舆地纪胜》谓在城中,盖在城外进,至唐已毁,而巨容新创於城中欤?今刘公祠在襄阳县治东。)
城北枕沔水,水中常菲蛟害。襄阳太守邓遐,负其气果,拔剑入水,蛟绕其足,遐挥剑斩蛟,流血丹水,自后患除,无复蛟难矣。
(守敬按:邓遐《晋书》附其父,《岳传》,叙斩蛟事,较此为略,此本盛弘之《荆州记》,引见《初学记》七、《御览》六十二、四百三十七、九百三十及《环宇记》襄阳县北,遐守襄阳时事,《御览》四百三十七引《异苑》谓在荆州之上明江浦,误。)
昔张公遇害,亦亡剑于是水。后雷氏为建安从事,迳践濑溪,所留之剑,忽于其怀跃出落水,初犹是剑,后变为龙。
(朱《笺,曰:雷次宗《豫章记》,雷孔章为礼城令,於县掘得二剑,以一进司空张华,后华遇害,此剑飞入襄城水中,孔章临亡,戒其子,恒以所留之剑自隋。后其子为建安从事,经浅濑,剑忽於腰间跃出,遂风二龙相隋而去。守敬按:《豫章记》文,引见,类聚》六十、《御览》三百四十四。)
故吴均《剑骑诗》云:
(会贞按:均见《梁书·文学传》。《广记》一百九十八梁奉朝请吴均,有才器,尝为《剑骑诗》。)
剑是两蛟龙,张华之言不孤为验矣。
(守敬按:《晋书·张华传》,雷焕送一剑与华,留一自佩。华曰,天生神物,终当合耳。及焕子持剑跃入水,但见两龙。欢曰,张公终合之论,此其验乎?赵释曰,《卮林》曰,茂先遇害时,在雒,安得亡剑沔流?考雷次宗《豫章记》曰,张公遇害,剑飞入襄城水中,《郡国志》曰,南郡在雒阳南千五百里,有襄阳县,颍川在雒阳东南五百里,有襄城县,郦氏盖误以襄城水为襄阳水也。何氏曰,道元与吴均同时,安得引用其诗》疑此书后人附益者多矣。一清按,《南史·吴均传》,天监初,柳恽为吴兴,召补主簿。当道元之时,均名位尚国,文字未必遂行江外。义门之言,可谓精审矣。会贞按:齐书·王融传》迁丹阳丞,中书郎,永明九年为《曲水诗·序》,当世称之。十一年,使兼主客,接虏使房景高、宋弁问,在朝间作《曲水诗·序》。景高云,在北闻此制,胜颜延年。是融名位甚国,一二年文字即传闻北庭。又梁刘孝绰、陈徐陵皆每作一文,好事者即讽育传写,流闻殊方。道元与吴均同时,引均诗不足为异义门疑所不必疑赵氏又从而赞之,何耶?)
沔水又迳平鲁城南。
(朱此八字讹作,经》,全、赵、戴改《注》。守敬按:城在今襄阳县北。)
城,鲁宗之所筑也。故城得阙名矣。
(全云:城系宗之所筑,然则何以云平鲁也?或是宗之北奔后,刘宋以此名之。守敬按:《宋书》宗之官南阳太守,义熙元年起义,袭伪雍州刺史桓蔚,以功为雍州刺史,寻因屡建大功,自疑北奔入羌。)
东对樊城,
(朱脱城字,赵据顾炎武校增。戴以樊字下属,对下,增樊城二字。守敬按:《通典》,临汉有古樊城。《环宇记》,邓城即古樊城。在今襄阳县北,汉江上,与襄阳城隔江对峙。)
仲山甫所封也。
(全云:仲山甫所封之樊,在河内,所谓阳樊者也。非此樊也。此城因樊山为名。守敬安:仲山甫之封,《潜夫论《以为封於南阳,在今河内。《史记·晋世家·集解》引服虔,亦谓即周地之阳樊。《环宇记》邓城县止《荆州较副》,郭仲产、挚虞等《记》俱云,樊本故国。,后汉书·樊宏传》注亦言,樊即今安食县。,括地志》又以汉樊县当之。《路史·国名纪》三又以杜陵之{樊邑}乡当之。高士奇笔谓,仲山甫食采於樊乡,东适后,子孙再封於河北。《顾祖禹》则谓阳樊为仲山甫采邑,后徙於河南,郦氏、全氏各有所据。全所称樊山,末详。《汉晋春秋》称:桓帝幸樊城,百姓莫不观。有一老父,独耕不辍。议郎张温使问焉。你啸而不答。(朱啸作笑,戴、赵同。会贞按:考字下接《后汉书》,《后汉书·逸民传》,皇甫谧《高士传》下作笑,似作笑有据,然明抄要、黄本作啸。《类聚。十九、《御览》三百九十二引《晋汉春秋》至此句止并作啸。则啸字是也。今改正以还旧观。)
温因与之言,问其姓名,不告而去城周四里,南半沦水。建安中,关羽围于禁于此城,会沔水泛溢三太有馀,
(会贞按:《禁传》作数丈,《庞德传》作五六丈。)
城陷,禁降。庞德夺剑乘舟,投命于东冈。
(会贞按:《禁传》言德不屈节而死。《德传》言弯弓傅矢,乘小船欲还,般覆,为羽所得,杀之。此别有所据。)
魏武曰:吾知于禁三十馀戴,至临危受命,更不如庞德矣。
(会贞按:自建安以下,本《魏志·于禁传》,稍有异同。)
城西南有《曹仁记水碑》,杜元凯重刊其后,书伐吴之事也。
(守敬按:《魏志·曹仁传》,关羽攻樊,时汉水暴溢,仁人马数千人守城,城不没者数反。《书钞》一百三引盛弘之《荆州记》,平鲁城南有曹仁记汉水溢碑。杜元凯因其伐吴事书於碑上,此碑欧、赵皆不著录,盖已佚。)
又从县东屈西南,氵育水从北来注之。
(守敬按:《氵育水》篇见后。)
襄阳城东有东白沙,白沙北有三洲,
(守敬按:《通鉴》魏正始二年,吴将朱然围樊,太傅懿救樊,吴军夜遁,追至三州口。《说文》,水中可居曰州。俗作洲,即此三洲也。乃胡氏以为荆、豫、杨三州之口,迂远殊甚。又按《王昶传》,习水军於三州,谓三州盖地名,亦未得其实地。《明史·地理志》,白河南入汉,谓之白河口,亦曰三州口,在今襄阳县东北。)
东北有宛口,
(赵云:按《通典》临汉有宛水,故有宛口之名。守敬按:《元和志》,邓塞故城,南临宛水。《九域志》,邓城有ネ河。即宛水。宛水本氵育水,氵育水经宛县,又有宛水之目。郦氏谓宛口即氵育朋所入。《酉阳杂俎》十四氵育?本作清,原《注》,一曰氵育,今改。?水,宛口傍云云,其明证也。在今襄阳县东北。)
即氵育水所入也。沔水中有鱼梁洲,
(朱此七了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守敬按:习凿齿《与桓礻必书》,肆?鱼梁,追二德远,指此洲也。在今襄阳县东北。又有鱼浦潭,其水深而聚鱼。《名胜志》谓即孟浩然诗所云,水落鱼梁浅者。则在县南。)
庞德公所居。
(守敬按:《后汉书·逸民传》,庞公居岘山南广昌里,在今襄阳县南。鱼梁洲之宅,在县东北。《白贴》四十一引《襄阳记》,庞德公子奂,晋太康中,去官归乡,居白沙里。《一统志》谓此是奂所居,而以《水经注》为误。)
士元居汉之阴,
(守敬按:《舆地纪胜》士元宅在呼鹰台侧。《名胜志》,在襄阳城东三里,云封寺是其故址。即今县东。)
在南白沙
(守敬按:习凿齿《与桓礻必书》,东眺白沙,思凤雏之声,谓此白沙也,在今襄阳县东北。)
世故谓是地为白沙曲矣。
(守敬按:有东白沙,又有南白沙,是白沙由东而南曲若矩然,故有白沙曲之补。)
司马德操宅洲之阳,
(守敬按:《舆地纪胜》,德操宅在呼鹰台侧,如王氏说是近士元宅,与此《注》异名胜志》司马徽宅在沔水北,在今襄阳县东北。)
望衡对宇,欢情自接,泛舟褰裳,率尔休畅。
(会贞按:《御览》一百八十引《舆地志》,襄阳县东南白沙有庞士元宅,於汉水之北,司马德操宅,於汉水之南,隔鱼梁,望衡对宇,欢情自接。每至相思,则褰裳涉水。与此文略同。而谓白沙在县东南,士元宅汉北,德操宅汉南,俱与此不合,当以此为是。)
岂待还桂柁于千里,贡深心于永思哉。水南有鹰台,号曰景升台。
(守敬安:《环宇记》,呼鹰台在邓城县东南一里刘表所筑,表往登之,鼓琴作乐,有野鹰来至,因名。而谓在邓城县,与此微异所指在今襄阳县东。)
盖刘表治襄阳之所筑也。言表盛游于此常所上憩。表性好鹰,尝登此台,歌《野鹰来曲》。其声韵似孟达《上堵吟》矣。
(守敬按:《上堵吟》见前堵水下。)
沔水又迳桃林亭东,
(朱此八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守擎安:《舆地纪胜》引《南雍州记》,晋桓冲北伐时,顿军食桃,至春,其核萌生,遂成茂林。《初学记》十八引《荆州图记》,襄阳县南陆道六里,有桃林馆。是饯行送归之处,亭亦取林为名,在今襄阳县东南。)
又迳岘山东,
(会贞按:《御览》一百六十八引《襄阳记》,襄阳岘山亘其南。《元和志》,在县东南九里,东临汉水,古今大路。《欧阳公记》曰,岘山,望之隐然,盖诸山之小者,而其名特著盖以羊祜之仁杜预之功。在今襄阳县南九里。)
山上有桓宣所筑城,
(会贞按:《晋书·桓宣传》,庾翼眨宣为建威将军,使移戍岘山。)
孙坚死于此。
(会贞按:《吴志·孙坚硬传》,初平三年,击刘表,围襄阳,单马行岘山,为黄祖军士所射杀。)
又有《桓宣碑》。
(会贞按:此碑欧、赵皆不著录,盖已佚。)
羊祜之镇襄也,与邹润甫尝登之。及祜梦,后人立碑于故处,望者悲感。杜元凯谓之《堕泪碑》。
(会贞按:此《襄阳记》文,引风《名胜志。,又见《御览》五百八十九引《荆州图记》。《晋书·祜传》同。邹润甫句湛,《晋书·文苑》有传。《襄阳记》谓《堕泪碑》为蜀人李安文。《元和志》从之,不考李安在杜元凯之后也。或者安改撰乎?梁刘之遴重立,见《金石录》。唐李景逊重立,见《舆地碑目》,宋景佑间,晏肃重立,又毁。元杨臣重立,见《欧阳圭齐集》。明弘治时又重立碑,今存。)
山上又有《征南将军胡访碑》,
(会贞按:《魏志·胡质传》注引《晋阳秋》胡威弟罴,征南将军,以洁行垂名。《晋书》罴附《威传》称,仕至益州刺史,安东将军,则要其终言之。此碑欧、赵皆不著录,盖已佚,下周访碑同。)
又有《征西将军周访碑》,
(会贞按:《晋书·周访传》,访以功迁梁州刺史,屯襄阳,大兴二年卒,诏赠征西将军,立碑于本郡。)
山下水中,杜元凯沈碑处。
(朱脱沈字,戴、赵增。会贞按:明抄本有沈字。《宝刻业编》引《访碑录》,《晋杜预碑》在襄阳县东九里岘山下。说见上万山。)
沔水又东南迳蔡洲,
(朱此八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会贞按:《舆地纪胜》、《名胜志》并言,蔡洲在襄阳县东北,北为南之误。今县东南有蔡村。)
汉长水校尉蔡瑁居之,故名蔡洲。
(朱《笺》曰:《襄阳耆旧传》蔡瑁,字德?,性豪自喜,少为魏武所亲。瑁家在蔡洲上,屋宇甚好,四墙皆以青石砌角。婢妾数百人,别业四五十处。会贞按:《御览》六十九引《荆州图经》,襄阳县岘山东南一十里,江中有蔡洲,汉长水校尉蔡瑁所居,宗族强盛,共保一洲为王如所没,一宗都尽。)
洲大岸西有洄湖,
(戴、赵改大作东。会贞按:下言湖在岘山南广昌里,则湖在沔水西,原作洲大岸西是也,心大作东,则湖在洲东矣,误甚。在今襄阳县东南。)
停水数十?每,长数里,广减百步,水色常绿。杨仪居上洄,杨?居下洄,,
(朱《笺》曰:《襄阳耆旧传》杨仪,字威公,为蜀相诸葛亮长史。亮出军,仪常规尽分部,筹度粮谷,不稽思虑,须臾便了。杨?字子昭,为丞相亮主簿,后尝为东曹属,典选举。及?死,亮泣三日,曰,掾曹非杨?,於朝中多损益矣。赵案:《松陵集》皮目休《答陆龟蒙读襄阳耆旧传诗》,伟哉洞上隐,卓尔隆中耨,即指仪、?所居之地。《集韵》,洞,乌孟工,音管。郭璞《江赋》泓ι洞氵景,李善《注》,水势回旋之貌,与泗字义同而志尽殊也。岂唐人所见之《耆旧传》作洞字耶?又按:武昌县有大小回,乃大江回曲处。元次山有《歌》曰,樊水欲东流,大江又北来,樊山当其南,此中为大回。业石横大江,人支是犯错误台,水石相重击,此中为小回。回即泗也。守敬按:《文苑英华》皮日休《酒箴序》,自戏曰醉士,居襄阳之洞湖。?宋本《皮集》亦作洞。?《注》,洞湖去襄阳南二十里,庞德公之旧隐也。《襄沔记》,庞公居上洞,阳?居下洞,作洞。又李白诗,尝闻庞德公,家住洞湖水。孟浩然诗,闻就庞公隐,移居住?湖。作?,是洄、氵ぁ、洞、?昏出,未详孰是?)
与蔡洲相对,
(守敬按:洲在西,湖在东,东西相对。)
在岘山南广昌里。又与襄阳湖水合,水上承鸭湖,东南流
(会贞按:《舆地纪胜》,白马山在襄阳县东南十里,以白马泉名,所云白马泉,指此陂水也。)
又东入侍中襄阳侯习郁鱼池。
(会贞按:《类聚》四十九引《襄阳记》,习郁为侍中,光武录其前后功,封襄阳侯。《初学记》,岘山南八百步,西下道百步,有习家鱼池。《元老派志》,池在襄阳县南十四里。《环宇记》,在县东南十五里。《名胜志》引《志》云,池白马泉所满怀。)
郁依范蠡食鱼法作大陂,
(会贞按:《类聚》九引《襄阳记》,习郁有大鱼池,依范蠡食鱼法,种楸、芙蓉、菱芡。)
陂长六十步,广四十步,池中起钓台。
(会贞按:《御览》六十七引《襄阳记》,当中筑一钓台。《环宇记》引作池中起钓台。)
池北亭,郁墓所在也。
(会贞按:《御览》五百五十六,引《襄阳记》,郁将亡,敕其儿焕曰,葬我必近鱼沁。焕为起冢於池之北,去池四十步。)
列植松篁于池侧面沔水上,郁所居也。又作石γ逗,
(朱γ讹作伏,戴、戴、赵改。)
引大池水于宅北,作小鱼池,池长七十步,广二十步。
(朱讹作十二步,戴、赵乙。)
西枕大道,东北二边,限以高堤,楸竹增值植,莲芡覆水是游宴之名处也。山季伦之镇襄阳,每临此池,未尝不大醉而还,恒言此是我高阳池。故时人为之歌曰:山公出何支,往至高阳池,日暮倒载归,酩酊无所知。
(会贞按:《类聚》九及十九、《御览》四百六十五、四百九十七并引《襄阳记》叙山季伦事。《晋书》本传,永嘉三年,镇襄阳,戴此事略同。酩酊作茗{艹丁}。)
其水下入沔。
(会贞按:水自今襄阳县西南,东南流至县东南入汉,已湮。)
沔水西又有孝子墓。
(会贞按:墓在今襄阳县东南。)
河南秦氏,性至孝,事亲,无倦。亲没之后,负土成坟,常泣血墓侧。人有咏蓼莪者,氏为泣涕,悲不自胜。
(会贞按:《御览》六百十六引《幽明录》称襄阳城南有秦氏云支,文略同。《晋书·王裒传》,废蓼莪。《齐书·顾欢传》,废蓼莪得秦氏而三。)
于墓所得病,不能食,虎常乳之,百馀日,卒。今林木幽茂,号曰孝子墓也。其南有蔡瑁冢,
(会贞按:冢在今襄阳县东南。)
冢前刻石为大鹿,状甚大,头高九尺,制作甚工。沔水又东南迳邑城北,
(朱此句讹作《经》,脱迳字。《笺》曰:宋本作东南迳。戴改《注》,增迳字,全、赵改增同。会贞按:城在今襄阳县东南。)
习郁襄阳侯之封邑也,
(会贞按:郁封襄阳侯,见上。)
故曰邑城矣。沔水又东合洞口,
(朱此七字讹作《经》,全、赵、戴改《注》。)
水出安昌县故城东北大父山,)守敬按:《舆地纪胜》谓之太府山。《一统志》又谓之大阜山,云,白水源出枣阳县东六十里大阜山。)西南流谓之白水。又南迳安昌故城东,
(守敬按:汉为春陵县,属南阳郡,后汉曰章陵,仍属南阳郡,末为章陵郡治,魏改昌为义阳郡治,郡省,仍属南阳郡,以上多见下。晋属义阳郡,宋废,在今枣阳县东。)
屈迳其县南,县故蔡阳之白水乡也。
(守敬按:《汉志》舂陵下文。蔡阳风下。)
汉元帝以长沙卑湿,分白水、上唐二乡为舂陵县。
(守敬按:《后汉书·城阳恭王祉传》,考侯仁以舂陵下湿,求内徙。元帝初元四年,徙封南阳之白水乡,犹以舂陵为国名。郦氏不叙徙封,但言长沙,卑泾,殊嫌鹘突。疑原文舂陵县下,有徙封考侯仁为侯国八字,而今本脱之。《汉志》举白水乡,兼及上唐乡,故郦氏言人二乡。上唐乡见《?水》篇。)
光武即帝位,改为章陵县,
(守敬按:《续汉志》章陵故舂陵,世祖更名。《后汉书·光武帝纪》,建武六年,改舂陵乡为章陵县。乡字衍。)
置园庙焉。
(守敬按:《东观汉记》,光武过章陵,祠园庙。《续汉书·祭礼志》下《注》引如淳曰,宗庙在章陵。)
魏黄初二年,更从今名,
(守敬按:魏彭城王据於黄初三年,封章陵王,安得二年已改章陵县为安昌?此二年当三年之误。)
故义阳郡治也。
(赵云:按《汉志》汝南郡安昌、南阳郡舂陵,本二县也。《晋志》云,武帝平吴,分南阳置义阳郡。《地形志》,义阳郡,魏文帝置,后罢。晋武帝复。《环宇记》云,义阳郡居安昌城。又云,石城山甚高峻,即《吕氏春秋》九塞之一也。晋于山上置义阳郡。其故城在今信阳州西北七十里。《舂陵续志》有,《晋志》无,时则省废矣。章陵县,后汉尝立为郡。刘表之擅荆州,拜蒯越为章陵太守,见《魏书·刘表传》注。《魏武纪》亦云,建安二年,南阳章陵诸县,复叛为张绣,是也。逮平荆州,得其地,尝以赵俨为章陵太守,而后无闻,顾景范曰,章陵,曹魏时省入蔡阳。《水经注》,魏黄初二年,更章陵为安昌县,误也。虽然犹有说。西魏尝置安昌郡并舂陵县于此。盖道元身后之事。然则此文又是后来不学人所填补。故迷缪其词,以拓跋为当涂也。守敬按:《魏志·彭城王据传》,黄初三年为章陵王,其年徙封义阳。钱大昕疑之,而未思魏初本为章陵郡,故以封据为王国,及降为侯,则不得以封郡而徙於桐柏之义阳,此地则改章陵为安昌,立义阳郡治之,本非一地,章陵省入蔡阳,古无明文。顾祖禹但见舂陵分蔡阳之白水、上唐立,遂谓县废仍还蔡阳。不右郦氏明言安昌县故蔡阳之白水乡,焉知其非以章陵改?《注》文本睚了然。赵氏杂引人说,反谓是后人填补,以拓跋为当涂,是并《宋志》、《地理志》皆不照。)
白水又西南流而左会昆水。水道源城东南小山,西流迳金山北,
(朱金作今,戴、赵改。赵云:近金山见《淮水注》。会贞按:《淮水注》之金山,去此甚远,赵氏奈何混而一之?此山在今枣阳县东南。(又西南流迳县南,西流注于白水。(会贞按:水在今襄阳县东南?)
水北有白水陂,其阳有汉光武故宅,基址存焉,所谓白水乡也。
(会贞按:《类聚》六十四引范汪《荆州记》,义阳安昌县?三字原作大县安昌里五字,误。《御览》一百三十八引作六安县三字,料误。《初学记》二十四引作安昌二字,今据订作这昌县。?光武宅,枕白水陂,所谓龙飞白水也。白水乡见上。《元老派志》,汉世祖宅在枣阳县东南三十里,宅南三里有白水。唐枣阳,即今县治。)
苏伯阿望气处也。
(朱阿讹作河,赵据《后汉书·光武帝纪》校改。会贞按:《光武帝纪》,望气者苏伯阿,为王莽使,至南阳,遥望见舂陵郭?曰,气佳哉!郁郁葱葱然。)
光武之征秦礼幸旧邑,置酒极怀。
(会贞按:《东观汉记》在建武三年,《后汉书·光武帝纪》略同。)
张平子以为真人南巡,观旧里焉。
(会贞按:《后汉书·张衡传》字平子,其《南都赋见《文选》,二语乃《赋末颂辞,观作者。李《注》引此作观。(东观汉记》曰:明帝幸南阳,礼旧宅,召校官子弟作雅乐,奏《鹿鸣》,上自御埙篪和之,以娱宾客,(会贞按:《汉记》在永平十年。《后汉书·明帝纪》戴此事,子弟作弟子,异。宾客作嘉宾,与聚珍本《汉纪》同。)
又于此宅矣。白水又西合氵尽水,水出于襄乡县东北阳中山,
(赵无县字。守敬近:《文选·南都赋注》引此有县字《赋》称氵尽发源严穴《舆地纪胜》引《襄沔记》,源出随州氵尽山。《九域志》,襄阳有氵尽水。今有一水出枣阳县东北,疑即此水也。)
西迳襄乡县之故城北。
(守敬按:后汉置县属南阳郡,后废,在今枣阳县东北。)
按《郡国志》,是南阳之属县也。氵尽水又西迳蔡阳县故城东,
(守敬按:《舆地纪胜》引此,西下有南字,前汉县属南阳郡,后汉、魏因,晋属义阳郡,宋省,齐复置,?有东蔡阳、西蔡阳,未知此为何县??为蔡阳郡治。梁、后魏因。在今枣阳县西南。)
西南流注于白水,
(守敬接:水自今枣阳县东北,西南流至县西南流入白水。)
又西迳其城南。建武十三年,
(朱三讹作六。作、赵称:沈氏曰,范《史》是十三年封。戴改三。)
世祖封城阳王祉世子本为侯国。
(守敬按:《后汉书·城阳王祉传》本作平,异)
应劭曰:蔡水出蔡阳,东入满怀。
(赵云:按自洞口以下所合之昆水,见《汝水》篇定陵县下。氵尽水见上卷阳平关下,此又以蔡水当白水。蔡水见《Г水》篇。三水各有源流,不得如郦所云。守敬按:《汉志》蔡阳颜《注》引应说。赵氏谓昆水、氵尽水、蔡水各有源流议郦氏为牵混,不知水之同名者甚多,郦据《图经》为说,何可非民?)
今于此城南,更无别水,惟是水可以当之。川流
(朱《笺》曰:宋本作水。)
西注,苦其不东,且淮源阻碍,山河无相入之理,盖应氏之误耳。
(赵云:按道元之言误矣。盖仲瑗所谓入淮之淮,即下《经》文出房陵淮山之淮。汉中盲目性故城,在今襄阳府南漳县东五十里。蔡阳故城在枣阳县西六十里。二城相距不远,自有可达之势。今注云云,直误认作出桐柏大复山之淮渎,故以应说为大也。会贞按:赵氏驳《注》,非也。应氏言东入淮,明指同桐柏之淮,贮存器指出房陵之淮,则当言西入矣,不得言东入。且白水在沔东,先入沔,房陵之淮在沔西,后入沔。白水何由入淮?赵氏为应回设,殆未深考耳。)
洞水又西南流注于沔水。
(守敬按:白水自枣阳县东,西南流至县西,为滚河,古於此西南至襄阳县东南入汉。今西北至襄阳县东北入唐白河。襄阳李楚珩云,白水当於襄阳东北,合氵育水入汉,今水道是也。郦氏叙白水於襄阳东南入沔,误。缘襄阳东南近汉水一带皆山,白水无入汉之道也。)
又东过中庐县东,
(守敬按:《汉志》、《齐志》作庐,《续汉志》、《宋志》作卢,说见下。汉县属南郡,一汉因,魏属襄阳郡,晋、宋、齐、梁因,在今襄阳县西南。)
淮水自房陵县淮山东流注之。
(戴淮俱改维,云:维讹作淮。《汉书》同。《汉中志》及《巴汉志》并云,房陵县有维山,维水所出,可证淮字之讹。守敬按:《华阳国志》有《巴志》、《汉中志》,合称曰《巴汉志》。此《汉中志》之文,,戴说误,《房县志》,维水,《前志》不戴,无从实指其源流。保康古为房陵地,维山当在保,不在房。)
县即《春为》庐戎之国也。
(守敬按:《续汉志》中卢《注》引《襄阳耆旧传》,古庐戎也。考《左传·桓十三年》,楚屈瑕伐罗,罗与卢戎两军之。《释文》,卢本或作庐,音同,则卢、庐通用。)
县故城南,有水出西山。山有石穴出马,谓之马穴山。
(守敬按:山在南漳县北。)
汉时有数百世马出其中,马形小似巴滇马。三国时,陆逊攻襄是,于此穴又得马数十世,送建业,蜀使至,有家在滇池者,识其马毛色,云:其父所乘马,对之流涕。
(守敬按:此《襄阳记》文,见《续汉志》注。《书钞》一百五十八、《御景色》八百九十七、《荆南图副》亦谓马穴山在中庐县西。见《类聚》七。又《续汉志》注称,《荆州记》是析县马头山。《环宇记》,马窟山在乾德县南。《雍州记》,汉时有马云云,并异)
其水东流一百四十里,迳城南,名曰浴马港。言初得此马,洗之于此,因以名之。
(守敬按:此及下数说,皆指上文马穴得马事。)
亦云:乘出沔次浴之,又曰洗马既,
(戴、赵改既作厩。守敬按:既之为言毕也,谓洗马已毕耳。乃作厩。夫洗马岂於厩乎?何不思之甚也!)
渡沔宿处,名之曰骑亭?
(守敬按:《书乐》一百五十八引《襄阳记》,人於马穴得马频宿,遂名骑亭。骑亭又见下。)
然侯水诸蛮
(朱侯讹作侯,戴、赵改。守敬按:《后汉书·南蛮传》楚武王时,蛮与罗子共败楚师,即此蛮也,《左传》谓之庐戎。)
北遏是水,南壅淮川
(守敬按:维水不可考。郦氏不能详,以南壅维川四字了之,料殊鹘突。近陈澧以南漳歇马河当之,不知歇马河乃《水经》之夷水,不可以当维水也。《襄阳府志》又是南六十里之潼口河为淮水。)
以周田溉,下流入沔。沔水又东南流,迳黎兵故城西,
(朱此句讹作《经》,脱又字流字。赵、戴改《注》,亦脱又字,赵并脱流字。戴黎改犁,下同。守敬按:黄本有又字、流字。会贞按:《通鉴》汉更始二年、唐建中二年,《注》引此并作黎丘。《续汉志》,己阝有犁丘城。《后汉书·光武帝纪》注,黎丘故城在襄州率道县北。《通典》在宜城县北。即今宜城县。)
其城下对缮洲戴改州。守敬按:《宜城县志》,宝潼河对岸万杨洲旧宕中洲即缮洲也。)秦礼居之,故更名秦洲王莽之败也。秦礼阻兵于黎丘。
(会贞按:《渚宫故事》四,礼少有雄气,王莽末,结乡里豪杰起兵。《后汉书·光武帝纪》,更始二年,礼自号楚黎王。《注》引《襄阳记》,礼黎邱乡人。黎丘,楚地,故称楚楚黎王。)
黎丘城在观城西二里。
(会贞按:观城无考。《通鉴》晋太元六年,秦司马阎振,参军吴仲寇,竟陵,南平太守桓石虔击破之振、仲退保管城。胡《注》,据《载记》,石馆。《史记》司马相如《上林赋灵圉燕於间观。又虚宫观而勿仞。《汉书》、《文选》并作馆,馆、管音同,此馆城在今宜城县北,疑即晋时之管城也。)
建武三年,光武遣征南岑彭击礼四年,朱佑
(守敬按:当作祜。今本《后汉书》亦误,见惠氏《补注》。)
自观城擒礼于黎丘是也。
(朱擒讹作沦,《笺》曰:《后汉书》作围礼于黎邱。赵改擒,云:刘昭《郡国志补注》,朱佑禽秦礼於苏岭山,沦当作擒。全、刘戴改同。会贞按:范《书·光武帝纪》建武三年文与此同,四年,佑围礼偏差黎丘,五上佑拔黎丘,获礼。刘昭称禽礼於苏岭乃本他家《后汉书》。鹿门山,旧名苏岭山,在今襄阳县东南三十里。)
沔水又南与疏水合,水出中庐县西南,
(会贞按:《续汉志》注引《荆州记》,疏水作陵水,误。《环宇记》,涑水亦名襄水,今土人呼涑水,上流亦呼为襄水。又引《襄沔记》中庐有涑水,注于沔。《文献通考》宜城之涑水乃传写笔误。《宜城县志》,今县境北界有沟口,东流注汉,道源西北甚远。夏时雨集沦盈,水不断流其地适当古中庐西南,或即疏水出口欤?)
东流至己阝县北界,
(朱己阝讹作即。赵改云:即当作己阝。《汉书·地理志》南郡己阝县,孟康曰,己阝音忌。全、戴改同。会贞按:县详下。)
东入沔水,谓之疏口也。
(朱脱之这,戴、赵增。会贞按:《通鉴》唐建中二年,李希烈追梁崇义将翟晕等至疏口,比艳之。即此。胡《注》引有之字。)
水中有物,如三四岁小儿,鳞甲如鲮鲤,射之不可入。七信月中,好在碛上自曝。
(朱上讹作中,赵据刘昭《郡国志补注》引《荆州记》改。戴改同。会贞按:黄本作碛上。)
?头似虎掌爪,常没水中,出?头,小儿不知,欲取弄戏,便杀人。或曰:人有生得者,摘其皋厌,可小小使,
(朱作可以小使,赵同,戴改。)
名为水虎者也。
(朱虎讹作唐,《笺》曰:后汉《郡国志》注引盛氏《荆州记》云生得者摘其鼻压,可小小便,名为水卢。《十道志》引《襄沔记》云,或有生得者,摘其鼻,可小小使之,名曰水虎。?馀详赵引。?全、赵、戴心虎。赵云:朱氏谋韦《笺》曰,孙汝澄云,皋厌者,水虎之势也,可为媚乐,善使内也。一清按:董斯张《吹景集》曰,陶隐居《刀剑录》,汉章帝建初八年。铸一全剑,投伊水中,压人膝之怪。引《水经》语,亦与今文小异今伊水转为疏水吉林省详摘其鼻句?,压字属下,即压胜之压也。《太平御景色》?按见六十三。?引《十道记》云,涑水亦名襄水,《襄沔记》云,中庐有涑水注于沔。此水有物啖人,名曰水虎。生得者摘其鼻可小小使之,然则疏者,涑之误也。《荆州记《》,生得者摘其鼻压可小小使名曰水卢,合诸书语益时。孙云,媚乐,何据?使云者,如黄公之制蛇御虎也。又《山海经》云,蔓渠之山,伊水出焉。有兽焉,名曰马?复,其状如人面虎身,其音如婴儿,是食人。水唐之为马腹,审哉!《海外经》云,聂耳国使两文虎,黑齿国食稻使蛇。《大荒经》蔫国、中容、白民之国,俱使四鸟虎、豹、罴、能。司幽、连云港齿、?口股、三身、张玄、毛民之国,俱使四鸟。读此可得使字之义矣。遐周之言甚辩,今考《古今刀剑录》云,汉章帝建初八年,铸一全剑,投伊水中,压人膝之怪。《水经注》,中卢县疏水中,有物如三四岁小儿,鳞甲如鲮鲤,膝头似虎掌扑,常没水中,出膝头,小儿不知,欲取戏弄,便杀人,名为水唐。形状与为服类,盖陶惟以水唐释马服,非便谓疏水即伊水也。窃更有疑者,按史,陶以宋孝建三年生,梁太清二年卒,年八十五。太清二年实东魏武度六年,西魏大统十四年。其时,柘跋氏已分为二。道元以孝昌二年被害,距通明之殁,才二十二年耳。南北殊域,郦书未必遂行江表,藉曰有之,不应讹误若此。载籍流传,率多舛缪,而此等著录,要为后人羼乱,不特《水经注》有依傅,即《刀剑录》恐亦非隐居之旧也。守敬按:沈大成云,山东、登、莱一带,海中有狗,名曰海狗,冬月则常处冰上,一牡出,常有数十牝随之,人取以为媚乐,俗名温肭脐。倘即水虎之类耶?周大樽说。)
又南过巳阝县东北。
(朱己阝讹作巴阝,《笺》曰:巴阝一作印。戴改,云:按印是今本《郡国志》误文,当以《史记·年表》、《汉书·地理志》作己阝字为正。会贞按:明抄本作己阝。)
沔水之左有骑城,周回二里馀,高一丈六尺,即骑亭也。
(守敬按:郦书往往称某城,又称某亭,盖置亭於城,则城亭一也,故可通称。此言骑城即骑亭,尤城亭为一之明证。在今宜城县东北。)
县故楚邑也,秦以为县。
(守敬按:秦县属南郡,两汉因,魏属襄阳郡,晋、宋、齐、梁因。在今宜城县东北。)
汉高帝十二年,封黄极忠为侯国。
(戴改二作一。赵改同,云:《史表》作一。又云:《汉书·高祖功臣侯表》是十二年封。守敬按:明少本作一,误。明凌稚隆本《史记》作二,与《汉表》同。则二字是。戴、赵反心二作一,疏矣。《史表》作中,《汉表》作忠。)
县南有黄家墓,
(守敬按:墓在今宜城县东北。)
墓前有双石阙,凋制甚工,俗谓之黄公阙。
(守敬按:此阙,《录释》但载郦说,《录续》未摹,盖已佚。)
黄公名尚,为汉司徒。
(守敬按:《后汉书·顺帝纪》,阳嘉三年,黄尚为司徒。章怀《注》,尚字伯,河南郡己阝人也。《周举传》,字河伯,河南郡人,字下衍河字,郡下脱己阝字。《书钞》六十一引《楚国先贤传》作伯可,可为河之误,尚盖忠极后。)
沔水又东迳猪兰桥。
(守敬按:桥在今宜城县东北。)
桥本名木兰桥,
(朱木作荻,《笺》曰:宋本作木。戴、赵改。)
桥之左右,礼蒿荻,于桥东刘季和大食猪。襄阳太守曰:
(赵支:沈氏曰:(赵云:沈氏曰,当作襄阳太守刘季和于桥东食猪方合。刘宏,《晋阳秋》字叔和,《襄阳耆旧传》作季和。《晋书》本传又云字和季,疑为非也。增敬按:《初学记》二十九引《襄阳耆旧传》,木兰桥者,今之猪兰桥是也。刘和季以此桥近荻,有蕺菜,於桥东大食猪。襄阳太守皮府君曰,作此猪屎臭,当易名猪兰桥耳,莫复去木兰桥墩也。初如戏之,而百姓遂易其名。是郦全本习说。《注》文刘季和三字,当在于桥东之上。据《晋书·刘弘传》表以皮初补襄阳太守,则《耆旧传》称太守皮府君,即皮初也。若刘弘则为剌史、将军等官,未尝为太守。沈氏谓当作襄阳太守刘季和,岂未者《弘传》耶?《类聚》七下、《初学记》二十五、《御览》七十三、二百十引《襄阳记》作季和,《御览》七百三则引作和季,与《初学记》二十九同。《白天贴》九十八引作弘季,亦和季之误。是《襄阳记》季和、和季错出,而《御览》四百二十九引徐广《晋纪》、《御览》二百五十六引《晋阳秋》并作和季,与本传同,则作和季者为多也。惟《魏志·刘馥传》注引《晋阳秋》作叔和,当误,沈亦失考。)
此中作猪屎臭,
(朱脱作字,赵据孙潜校增。戴增同。)
可易名猪兰桥,百姓遂以为名矣。桥北有习郁宅。宅侧有鱼池,
(守敬按:前叙郁大小鱼池及宅,在今襄是县南,此又一池宅则在今宜城县东。)
池不假功,自然通洫,长六七十步,广十丈,常出名鱼。沔水又南,得木里水会,
(朱此九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
楚时,于宜城东穿渠上口,去城三晨。汉南郡太守王宠
(朱王作伍,《笺》曰:《玉海》二十一卷引此作王。戴、赵改。会贞按:明抄本作王。)
又凿之,引蛮水灌田,谓之木里沟,迳宜城东而东北入于沔,谓之木里水口也。
(守敬按:《九域志》,中庐有木渠。宋郑獬《木渠记》,木渠襄、沔旧记所谓木里沟进也。出於中庐之西山拥鄢水走东南四十五里,经宜城之东北而入於沔。后汉王宠守南郡,复凿水与之合,於是溉田六千馀顷,遂无饥岁。《农场城县志》,今水源出故中庐县之清凉堰,由今襄阳、南璋交界处,迤里至於苏桥,分为二派,一东抵黄家沟口入汉,一东至木瓜园入汉。)
又南过宜城县东,夷水出自房陵县,东流注之。
(朱陵下落县字,戴同,赵以杨慎本校增。)
夷水,蛮水也,桓温父名夷,改曰蛮水。朱《笺》曰:按《晋书》,桓温父名彝,官宣城太守。此云夷,盖嫌音之同也。守敬按:《宋志》晋避桓温讳,改平夷郡为平蛮,与此同。《通典》,宜城有蛮水。今蛮河出保康县,本汉房陵县地,亦中盲目性县之接坏也。《一统志》,康狼山在南漳县西八十里,盖即今之司空山。)夷水道源中庐县界康狼山,山与荆山相邻。
(守敬按:曾燕巩《长渠记》,荆及康狼,楚之西山也。荆山详《漳水》篇。)
其水东南流,历宜城西山,谓之夷溪。又东南迳罗川城,故罗国也。
(守敬按:《左传·酌情■■十二年》杜《注》,罗在宜城县西山中,后徙南郡枝江县。孔《疏》引《世本》罗,熊姓国。《九域志》,罗国城在襄阳,今宜城县西二十里有罗川城。)
又谓之鄢水
(守敬按:《释例·水名》内,鄢出新城,氵示乡县东南,至宜城县入汉。《括地志》鄢水出襄州义清县西界?仗山,《九域志》宜城有氵焉水。)
《春秋》民谓楚人伐罗,渡鄢者也。
(守敬按:见《左传》桓十三年。)
夷水又东南流,与零水合。零水即氵示水也。
(朱氵示讹作汴,《笺》曰:谢云,汴一作氵亡,疑作氵尔。赵云:按非也。《通鉴》注作氵示,音怡。《方舆纪要》,氵示水在宜城县西,晋怀帝永嘉四年,刘听逼洛阳,荆州剌史王澄自将,欲援应变师,至氵示口,众散而远。好此,戴改同。)
上通梁州没阳县之默城山,
(赵没改沔,云:没阳当作沔阳,会贞按:没阳县无考,当有误。《通鉴》晋永嘉四年,《注》引此作沔阳,亦误。沔阳去此甚远,且隔越崇山,零水不能与之通也。赵改沔阳,盖又为胡氏所误。考《宋志》汶阳太守,先属梁州,宋初有汶阳县,后省。是宋初梁州有汶阳县,或旧籍言零水通梁州汶阳县之默城山,而郦氏本以为说汶、没形近致论耳。)
司马懿出沮之所由。
(会贞按:《环宇记》?且山,习凿齿《襄阳记》,吴时,朱时,朱然、诸葛瑾等从沮?原笞妫?馈都褪ぁ芬?断逖艏恰犯摹]中寻山险道,北出?且中,其地在上黄西界,去襄阳城一百五十里。盖以地与山近因名。旧传司马宣王凿八叠山开路,於此停阻。居郦说则默城山美国即?且山,亦即八叠山。《元和志》谓?且山在南漳县东北一百八里。《方与纪要》斥其误,是也。但愿顾氏以为在县东南六十里,亦非。惟《一统志》称在县西南六十里,与《环宇记》上黄西界合,与此《注》梁州汶阳亦合。)
其水东迳新城郡之氵示乡县,
(朱郡讹作县,又此下氵示皆讹作氵尔,戴、赵并改。赵云:《宋志》作祈乡令,何《志》魏立。《晋太康地志》作氵示,音祈。守敬按:《晋志》作氵示,《齐志》作祈,与宋同。魏置县,属新城郡,晋、宋、齐梁因,在今保康县南。)
县分房陵立,
(朱立讹作丘,戴、赵改。守敬按:明抄本作立。)
谓之氵示水。又东历?令乡,谓之?令水。晋武帝平吴。割临沮之北乡,中庐之南乡,立上黄县。
(会贞按:《宋志》晋无上黄县,误。《晋志》亦脱此县。《环宇记》引郭仲产《南雍州记》,晋平吴,割临沮之北乡,立上黄县。而郦产尤备。晋属襄阳郡,宋属毕山郡,齐、梁因。在今宜城县西南。临沮见《沮水》篇。)
治?令乡。氵示水又东历宜城西山,谓之氵示溪。东流合于夷水,
(会贞按:《一统志》,氵示水西睚保康县流经南漳县界,东至宜城县鄢水。)
谓之氵示口也。
(守敬按:《魏志·张合传》击孙权将刘阿等,追至祁口,即氵示口也。)
与夷水乱流东出,谓之淇水,迳蛮城南,城在宜城南三十里,
(朱城在之城讹在上句南字上,戴、赵忆。会贞按:城在今宜城县东南。)
《春秋》莫敖自罗败退,及鄢,乱次以济淇水,是也。
(赵云:按今本《左传》作及鄢,乱次以济遂无次,陆德明《音义》曰,本或作乱次以济其水。《九域志》,宜城县有淇水镇。又删定《元礼九域志》,南漳县有漳水、沮水、淇水、鄢水。是知《经典释文》误作其水字也。字敬按:《释文》之一本,盖子以鄢为地名,所云淇水即氵示水,音本相近。郦氏上文既从杜氏,以鄢为水名,而於此之引别本,盖亦两存异说。余谓鄢为地名,其字从邑,则不得云别有鄢水。当以《释文》一本为是。又按:《左传》败在济淇后,郦氏亦微误。)
夷水又东注于沔,
(守敬按:今蛮河自保康县东,经南漳县至宜城县南四十里,地名破河脑入汉。)
昔白起攻楚,引西山长谷水,
(朱谷上无长字。赵据《荆州记》校增,云:长谷即《左传》之荒谷也。戴增同。守敬按:此秦昭王二十信年,白起攻楚取鄢时事。《九域志》,中庐有工渠。《元和志》长渠在义清县东南二十六里,派破旧蛮水。昔白起攻楚,引西山谷水两道,争灌鄢城,一道使沔北入,一道使沔南入,遂拔之。《环宇记》宜城县西三十里有白公湍。)
即是水也。
(朱也上衍者字,戴、赵删。)
旧?曷去城一百许里,水从城西,灌城东入,注为渊,今熨斗陂是也。
(会贞按:《类聚》九引《襄阳耆旧记》,宜城县东北角有熨头号陂。《名胜志》解州下,熨斗陂形似熨斗,故名,则此陂亦以形似名,在今宜城县南故城中。)
水溃城东北角,百姓随水流死于城东者,数十万城东皆臭,因名其陂为臭池。
(守敬按:韩愈《宜城驿记》,白起堰西山下涧,灌此城,城坏,楚人多死,流城东陂,臭闻远近,因号其陂。与此略同,又云,陂有蛟,害人,渔者避之,在今宜城县南故城东。)
后人因其渠流,以结陂田。
(守敬按:以上叙白起灌城之水,以下叙后世之水。)
城西陂谓之新陂。
(守敬按:对上言,谓之新陂,)
覆地数十顷。西北又为土门陂,
(守敬按:陂在今宜城县西南。)
从平路渠以北,木兰桥以南,西极土门山,东跨大道,水流周通。其水自新陂东入城。城故鄢郢之旧都,
(守敬按:《史记·楚世家·集解》,服虔曰,鄢,楚别都。《渚宫旧事》一,惠王因乱迁郾,?原《注》,今宜城是。?既立,复归郢。而旧史缺见。郾同鄢,此鄢而曰鄢郢者,盖徙都於鄢,仍命曰郢也。)
秦以为县,汉惠帝三年,改曰宜城。
(守敬按:《汉志》,宜城故鄢。惠帝三年,更名。是秦曰鄢,汉改属南郡,后汉因,魏属襄阳郡,晋因,宋废。在今宜城县南十里。)
其水历大成中,迳汉南阳太守秦颉墓北,
(会贞按:墓在今宜城县南故城中。)
墓前有二碑。
(会贞按:一碑戴《录释》。洪适曰,《汉故太阳太守秦君之碑》篆额,欧、赵皆云,文已磨灭,惟存其额十大篆。予所得者,犹有九十馀字。》灵帝纪》,中平元年三月,南阳黄巾张曼志攻杀郡守褚贡。六月,南阳太守秦颉击曼成,斩之。三年二月,江夏兵赵慈反,杀南阳太守秦颉。《水经》宜城有南阳太增秦颉墓,墓前有二碑云云,则知此为《秦颉碑》也。《宝刻业编》引《集古后录》,秦君碑在今宜城之故墙,楚故都也。?宜城墙楚故五字原缺,依《汉录字原》补。?余於荒烟落日间,吊所谓秦君冢者,有碑岿然。亲视临拓,仅得数十百字。此碑今佚,其一碑无考。)
颉,若阝人也,
(朱若阝作郡,《笺》曰:宋本作郡人也。赵改若阝,云:按郡字似误刻,不然,与本文何异乎?《隶释》戴此文,作若阝人。戴改同。)
以江夏都尉出为南阳太守,
(全云:都尉非京朝何以云出乎?此后人所妄加者。守敬按:出或除之误,以音近。《襄阳耆旧传》无此十一字。但云,颉之南阳《续汉书·百官志》,建武六年,省诸郡都尉。刘《注》,应劭曰,每有剧贼,郡临时置都尉,事讫罢之。此江夏都尉,殆临时所置乎》?《御览》四百十四引《汝南先贤传》,光武省都尉,又往往置东部、西部都尉。汉末多以东部西部都尉为郡颉、以江夏都尉为南阳太守即是也。)
迳宜城中,见一家东向,
(朱家讹作冢,戴改,赵据《隶释》校改。会贞按:明抄本作家。)
颉住车视之,曰:此居处可作冢。后卒于南阳,
(赵云:按《后汉书》江夏兵赵慈反,杀南阳太守秦颉,盖死于兵乱也。)
丧远至昔住车处,车不肯进,故史为市此宅,葬之,
(会贞按:颉事出《襄阳耆旧传》,引见《书钞》九十四,《御览》五百五十六。)
孤坟尚整。
(朱尚整作向C43,《笺》曰:向,宋本作尚。赵云:按C43,《隶释》作整。改向整。戴改同。又朱此下有冢前有二碑五字,赵同,而云:与上复。全、戴删。守敬按:葬之下,《御览》引《耆旧传》作今宜城城中大冢有有二碑,是也。《注》当先有此五字在葬之下,及改移此五字於前秦颉墓北下而忘删,原文后人传钞,又错入孤坟尚整下耳。兹特揭复出之故。)
城南有宋玉宅。
(会贞按:宋玉宅有三,此在今宜城县南,乃其里居,一在今归州东二里,从学屈原时所居。杜诗所谓宋玉归州宅,云通白帝城是也。一在今江陵县城西三里,服官郢都时所居。杜诗所谓曾闻宋玉宅,每欲到荆州是也。又《舆地纪胜》,宋玉墓在宜城县东南二十二里。)
玉,邑人,
(会贞按:《舆地纪胜》,玉,宜城人,就后世之县言之,舆此同。)
售才辩给,善属文而识音也。
(会贞按:《史记·届原传》,玉好辞而以赋见称。郦氏谓售才辩给善属文,盖综括玉著作言之。所云识音,或以叙《阳春》、《白雪》等曲。至《笛赋》有宋意送荆卿语,非玉作。)
其水又迳金城前,
(会贞按:《通鉴》晋义熙八年《注》凡城内牙城,晋、宋时谓之金城。)
县南门有古碑,犹存。
(会贞按:此碑末详何代立,欧、赵不著录,盖已佚。)
其水又东出城,东注臭池,
(守敬按:亲陂水至此,与臭池合为一。)
臭池溉田,陂水散流,又入朱湖陂,守敬按:陂当在臭池东。)朱湖陂亦下灌诸田。馀水又下入木里沟,木里沟是汉南郡太守王宠所凿,故渠引鄢水也灌田七百顷。白起渠溉三千顷,膏良肥美,更为活壤也。
(守敬按:郑獬言,宠凿水溉田六千馀顷,与此异,曾巩《长渠记》,鄢入秦而白起所为渠因不废,引鄢水以灌田,田皆为活壤。盖本此。)
县有太山,,
(守敬按:山在今宜城县南。)
山下有庙。汉末多士,其中刺史二千石乡长数十人,赵据何焯校改多作针,士下增居字。戴改、增同。守敬按:非也。上句云,山下有庙,名士何以居庙中乎?此当以汉末多士为句,其中二字,连刺史读,原文不误,乃凭臆改增,是以不狂为狂矣,谬甚!)朱轩毕盖,同会于庙下。荆州刺史行部见之,雅欢其盛,号为冠盖里,而刻石铭之。
(守敬按:此条盛弘之《荆州记》文,引见《御览》一百五十七、一百六十八、四百七十。《环宇记》微有详略异同。《玉海》六十引《国史志》,襄阳有冠盖里,在今襄阳县南,接宜城县界。)
此碑于永嘉中始为人所毁,其馀文尚有可传者。其辞曰:峨峨南岳,烈烈离明,实敷亻??,君子以生,惟此君子,人汉之英,德为龙光,声化鹤鸣。
(守敬按:庞季见《后汉书·刘表传》,实本於司马彪《战略》,见《三国志·表传》注。然太山崩事,《晋书》、《宋书·五行志》皆不载,未详所出,当语》,山崩川竭,亡之徵也。)
十三年,魏武平荆州,
(守敬按:见《魏志·武帝纪》。)
沔南凋散。沔水又迳若阝县故城南,
(朱此九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
古若阝子之国也,
(会贞按:《晋志》故若阝子国。《释例》七引《世本》若阝,允姓国。)
秦、楚之间,自商、密适此,为楚附庸,
(会贞按:《左传·僖二十五年》杜《注》,若阝本在商、密秦、楚界上小国,后迁於南郡若阝县。盖楚迁之以为附庸。商密见《丹水》篇文五年,秦人入若阝,则迁后事。)
楚灭之以为邑。)会贞按:《史记·吴世家·集解》,服虔曰,若阝,楚邑。)县南临沔津,津南有石山,上有古烽火台。县北有大城,楚昭王为吴所迫,自纪郢徙都之,
(朱脱自字,纪讹作绝。赵增、改云:绝,当作纪。《汉书·地理志》南郡若县下云,楚昭王畏吴睚郢徙此。纪郢上落自字,戴增、改同。会贞按:《左传·定六年》,令尹子西迁郢于若阝。《史记·楚世家》在昭王十二年。《括地志》,楚昭王故城在襄州乐乡县东北三十二里,在故城东五里面,即楚国故昭王徙都城也。言故若阝城东,与此言县北异合观之,盖在故若阝县东北五里也。)
即所谓鄢、若阝卢、罗之地也,
(朱即字讹在楚昭王上,赵同,戴移。)
秦以为县。沔水又东,敖水注之。
(朱此八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
水出新市县东北,
(会贞按:《晋书·载记》,太元中,南平太守桓石虔等,败秦将阎振、吴仲於氵敖水。《隋志》,西魏改高陆县为氵敖水,取此水为名,今水曰直河,出钟祥县东北,黄仙洞山。亲市县见《?水》篇。)
又西南迳大阳山,
(朱大作太,全、戴同,赵作大。会贞近:山见《?水》篇。)
而西南流迳襄阳若阝县界西南,迳湫城东南,
(朱湫讹作狄,戴、赵同。会贞按:明抄本、黄本作秋,考》左传·壮十九年》,楚子伐黄,还及湫,有疾。杜《注》,南郡若阝县东南有渊城。《续汉志》注引《左传》助记词杜《注》同,准以地望,即此《注》所指之城。则此当作湫无疑秋乃湫之脱误,湫、锹又形近,致讹耳·今订,在今钟祥县北。)
左注敖水。
(会贞按:今水曰长河,出钟祥县东北,西南流至县北入直河。赵支,《名胜志。承天府钟祥县下,引《水经》云,沔水又东,礼乐水注之,敖水、枝水又注之。今本无礼乐水之目,石食自释支,按礼乐河源出大洪山,西北流迳磐石岭,溉田甚广,民赖以礼,故名。敖水源出黄仙洞,西南流合枝水,即今之直河也。枝水出横岭,西北流迳古若阝县,又西南迳锹城西,左注敖水。所叙最为详析,足补是《注》之亡。)
敖水又西南流注于沔,
(会贞按:今直河自钟祥县东北,西南流至县西北入汉。)
是曰敖口。
(朱是作?,戴同,赵改。会贞按:下是曰力口,即其辞例。)
沔水又南迳石城西,城因山为固,晋太傅羊祜镇荆州,立。
(守敬扫:《晋书·羊祜传》吴石城守去襄阳七百馀里,祜以诡计令吴罢守。《元和志》,郢州长寿县城本古之石城,背山临汉水,吴於此置牙门戌焉,即今州理是也。然《地理释》云,郢州去襄州三百十里,疑祜传》之石城不在此,又或《祜传》七百字误。会贞按:《魏书·蛮传》,梁饔州刺史萧藻,遗其新阳太守邵道林於沔水之南,石城东北,立清水戌。《后汉书·王常传》注,石城故城在今复州·沔阳县东南。《环宇记》,石城在沔阳县东南三百里,盖即吴去襄阳七百馀里之石城。是晋之石城在沔北,即今钟祥县治,吴之石城在沔南,在今沔阳州东南。判然各别,自李吉甫已混而为一矣。)
晋惠帝元康九年,分江夏西部,置竟陵郡,治此。
(守敬按:《通鉴》晋建兴三上《注》引引,西部下有都尉二字,恐非。咸康五年,《注》引无都尉二字,此本《宋志》,志作分江夏西界立。)
沔水又东南与臼水合,
(朱此九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
水出竟陵县东北聊屈山,
(朱聊讹作耶。赵改云:《左传·定公五年》杜《注》,江夏竟陵县有臼水,躇?屈山西南入汉。戴改同。会贞按:《环宇记》以汉川之臼水当此水,误。《一统志》已辨之。此水出今钟祥县东七十里聊屈山,西南流入汉,谓之臼口,自汉东筑堤以来。故道已堙矣。竟陵县见下。)
一名卢屈山,
(会贞按:《一统志》,一名??崛山。)
西流注于沔。鲁定公四年,吴师入郢,昭王奔随,济于成臼。
(会贞按:见《左传·定五年》,事在四年。)
谓是水者也。
又东过荆城东。
(朱此六字讹作《注》,戴据全书体例改为《经》,全、赵同。守敬按:魏志·文聘传》,攻关羽辎重於汉津,烧其船於荆城,是荆城在三国时为重地,故作《经》者据之。《舆地纪胜,》荆城在长寿县南七十里,滨汉江。在今钟祥县西南。)
沔水自荆城东南流,迳当阳县之章山东。
(朱此十六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守敬按:《汉志》竟陵,章山在东北,《晋志》同。《括地志》、《舆地纪胜》、《名胜志》作章山亦同,并与此合。而《续汉志》竟陵下作立章山,后儒多为所惑,?《史记·夏本纪·集解》引郑玄作立章山,亦后人依《续汉志》增。?不知立乃有之误也。考《续汉志。县下言有者,或多至八九,从。无一言有下另举,不再言有者。竟陵下,原文当是有郧乡,有章山,传钞者误有章山为立章山,不惟山名与《汉志》诸书不合,与《续汉志》通例亦不合。一为拈出,可以害然矣。郦氏击章山於当阳者,山周回百馀里,竟陵、当阳地相接也。在今钟祥县西南,接荆门州界。)
山上有故城,太尉陶侃伐杜曾所筑也。
(守敬按:《晋书·杜曾传》,曾据沔汉,陶侃击曾,围之於石城。章山与石城近。)
《禹贡》所谓内方
(朱有山字,赵同,戴删。)
至于大别都也。既滨带沔流,是会《尚书》之文矣。
(赵云:按《汉志》江夏郡竟陵县,章山在东北,古文以为内方山。守敬按:据《汉志》,内方即章山。乃《环宇记》,内方山在汊川县南九十里,枕汉江。引《禹贡》内方至于大别及孔《注》内方、大别二山,汉水所经,谓即此山,与《汉志》不合。髟《一统志。斥其误。)
沔水又东,右会权口。
(朱此八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
水出章山,
(守敬按:《方舆纪经》,权水在荆门州北。称《志》云,出西蒙山,盖章山之所蔓延也。)
东南流迳权城北,
(守敬按:《左传》杜《注》,权,国名,南郡当阳县东南有权城。《续汉志》注引,脱南字。在今钟祥县西南。)
古之权国也。《春秋·鲁壮公十八年》,楚武王克权,权叛,围而杀之,适权于那处是也。
(赵云:按:左传》是斗缗以权叛,楚子围而杀之,叛与杀者皆缗也。今《注》云云,殊失本旨,且事亦非在壮公十八年,左氏特为巴人伐楚作缘起耳。守敬按:此郦氏节删之过当。依《左传》楚上补初字,权叛上补斗缗以三字。)
东南有那口城。
(守敬按:《左传》杜《注》,南郡编县东南有那口城。《释例》楚地内同。此东上当有编县二字。《史记·管蔡世家。周公辅成王,封其弟季载於冉。孔氏曰,冉,亦作冉阝,或作那,皆续曰然今那口也。《续汉志》,编有蓝口聚,蓝、那音近。在今荆门州东南。)
权水又东入于沔。
(守敬按:水自今荆门州东南流,至钟实县西南入汉。)
沔水又东南与阳口合,
(朱此九字讹作《经》,戴改《经》,全、赵同。朱此作阳,下并作杨。《漳》、《夏》二篇亦作杨,戴、赵此施展并改杨。餐《漳》、《夏》二篇并改阳。戴惟《漳水》篇改阳,《夏水》篇仍作杨。守敬按:汉志《临沮下作阳。《宋书·藏质》、《梁书·庾域传》、《通典》、《环宇记》、》舆地广纪》沔阳下、《明史·地理志》江陵下同。景陵下又作杨。《晋书》杜预、桓玄、桓昙《传》作扬。《梁书·宗?》、《南史·到彦之》、《庾城传》同。《通鉴》晋太康元年、建武元年并作扬。胡《注》引此亦作杨。宋元嘉元年、齐中兴元年又作杨。是阳、杨、扬三字通用,郦氏好奇,或故意错出,戴、赵俱臆改,今各仍之。会贞按:此《汉志》阳水入沔之口,郦氏盖以为据,故作阳口。)
水上承江陵县赤湖。
(会贞按:《舆地纪胜》引《十道四蕃志》,楚为吴杀伤多,湖水尽赤,故名。《初学记》七,荆州有赤湖。《方舆纪要》赤湖在荆州府西北十五里。县见《江水注》二。)
江陵西北有纪南城,
(守敬按:《吴志·朱绩传》,纪南去江陵城三十里。《括地志》,在江陵县北十里。在今县北十里。)
楚文王自丹阳徙此,平王城之。班固言:楚之郢都民。
(赵云:沈氏曰,《荆州记》,昭王十年,吴通漳水灌纪南城,决赤湖,进灌郢城,是纪南城、郢城为二也。一清按:《史记·索隐》,楚都郢,今江陵县北纪南城是,平王更城郢,今江陵东北故郢城是。楚子革曰,我先君僻处荆山,以供王事,遂迁纪郢。郢与纪南为二城明矣。而纪南本号郢,郦《注》亦未尽非。守敬按:楚文王三句,《汉志》文。《汉志》依《史记》作文王。孔颖达曰,《世本》及《谱》皆云,武王徙郢也。《汉志》於江陵县下云,故楚郢都,即指纪南城言。於郢县下云,楚别邑,故郢。则两城皆称郢可知。惟子囊遗言所筑,班固、杜预皆以属之纪南。郦氏於此引班说平王城之。而《江水》篇之郢城,又以为子囊遗言所筑,殊为岐出。然刘昭、魏王泰皆有此说,小司马亦然。郦氏盖两存之。)
城西南有赤坂冈,
(守敬按:冈在今江陵县西北。)
冈下有渎水,东北流入城,名曰子胥渎,盖吴师入郢所开也。
(守敬按:此子胥渎在今江陵县西北。吴入郢在《春秋·定四年》。)
谓之西赤湖。
(朱赤讹作京,戴、赵同。守敬按:此湖妈上文之赤湖,京当为赤之误,以在西,故称职西赤湖。下文杨水又东北流得东赤湖水口,对西赤湖言也。戴、赵不知此京为赤误,而於下东赤湖,遂不知所谓,而乙转之为东得,语意全舛矣,今订。)
又东北出城西南,注于龙陂,
(会贞按:《晋书·何无忌传》,无忌与刘道规攻桓蔚於龙泉。《通鉴》从之,胡《注》引此文龙陂为证。而《晋书·桓玄传》作龙洲宋书·刘道规传》作宠洲故《方舆纪要》谓在荆州府西南江中,则非此也。《荆州府志》,今城北十五里有龙陂桥,当即龙陂所在。)
陂,
(赵删此陂字。)
古天井水也,广圆二百馀步,在灵溪东,江堤内。
(会贞按:此灵溪见《江水注》二,又云,江陵城地东南顷绿以金堤,自灵溪始。《通鉴》陈太建二年,司空章昭达攻梁均?川宁朔堤引水灌江陵。周总管陆腾出战於西堤。胡《注》引此文。)
水至渊深,有龙见于其中,故曰龙陂。陂北有楚壮王钓台,
(会贞按:《御览》一百七十八引《郡国志》,荆州龙陂上有楚王台。又《楚语》上,壮王为瓠居之台,望国氛。《说苑·权谋》篇,壮王胜晋归,筑五仞之台,触伤侯。盖非此钓台也。)
高三丈四尺,南北六丈,东西九丈。陂水又迳郢城南,
(会贞按:郢城风《江水》二《注》。)
东北流谓之杨水。
(会贞按:此杨水即《汉志》,漳水东至江陵入阳水之阳水也。)
又东北,路白湖水注之。
(朱白讹作曰,《笺》曰:克家云,中当作流。赵曰改白,云:白湖亦曰路白湖,与中湖、昏官湖而为三。戴改同。会贞按:《太平广记》二百十七引《渚宫旧事》,唐王栖岩自湘川寓江陵鹭白湖,即此。在今江陵县东。今有白鹭湖,在江陵县东七十里马红湖南,非此也。)
湖在大港北,港南曰中湖,南堤下曰?官湖,胡湖合为一水,东通荒谷,荒谷东岸有冶父城,《春秋传》曰:莫敖缢于荒谷,群帅囚于冶父,
(会贞按:《续汉志》注引《荆州记》,江陵县东三里馀有三湖,湖东有水,名荒?原误苌。?谷,又西北有小城名冶父,《左传》曰,莫敖云云,是此《注》本《荆州记》而西北人东岸,异考《环宇记》、《舆地纪胜》引《荆州记》,并作西北,则东岸宇误也。事见《左传·桓十三年》。今荒谷在江陵县西冶父城东。)
谓此处也。春夏水盛,
(朱夏讹作秋,赵据《方舆纪要》校改。戴改同。会贞按:《通鉴》晋太康元年,《注》引此作夏。)
则南通大江,否则南迄江堤,北迳方城西。
(朱西讹作四,戴、赵改。会贞按:《方舆纪要》方城在荆州府西北六十里,见《沮水》篇长城下,非此城也。此城在今江陵县东。)
方城即南蛮府也。
(会贞按:《晋书·职官志》,武帝置南蛮校尉於襄阳,江左初省,寻又置於江陵。(宋书·百官志》下,孝建中省。《通鉴》晋隆安元年《注》,南蛮府与荆州刺史府,同治江陵。据郦说则是南蛮府治江陵地,非治江陵城也。)
又北与三湖会。
(会贞按:《宋书·宗炳传》,於江陵三湖立宅。即此。)
故盛弘之曰:南蛮府东有三湖,源同一水,
(会贞按:《宋书·宗炳传》,於江陵三湖立宅。即此。)
故盛弘之曰:南蛮府东有三湖,源同一水,
(会贞按:与上言三湖合为一水,稍异。盖徙治西府也。宋元嘉中,通路白湖,(朱白讹作自,戴、赵改。)
下注杨水,以广连漕。
(赵作漕连,会贞按:《一统志》江陵先有大漕河,在县北。《晋书·杜预传》,旧水道惟沔、汉达江陵,数千百里,北无通路,预乃开杨口,起夏水,达巴陵,内泻长江之险,外通零桂之漕,是为大漕河,今荆门州之建阳河是也。其上流亦淤,不能通汉,而下流汇为瓦子湖。至宋元嘉中所开,乃东城下漕河,又入於大漕河者也。今漕河上流仅自纪山通草市政,名太晕港,与大漕河不相通矣。)
杨水又东历天井北,
(会贞按:《类聚。九引《荆州记》,天井在江陵县东北十里,《御览》一百八十九引《渚宫故事》,在江陵县东二十里。《一统志》,在县东二十里。)
井在方城北里馀,广圆二里,其深不测。井有潜室,见辄兵。
(会贞按:此条《荆州记》文,引见《类聚》九、《事类赋八《注》及《环宇记》井有并作中有,辄兵并作则有兵寇,此有误脱。)
西岸有天井台,因基旧堤,临际水湄,游憩之佳处也。
(会贞按:《类取》六十二引《荆州图记》,江陵县东有天井台,飞轩光映,北邑面河,?郊游憩之佳处也。与此略同。)
杨水又东北流得东赤肖水口,
(戴、直乙得东作东得。守敬按:非也,说见上。《一统志》,赤湖在江陵县东北,与瓦子湖相连,一名太白湖。)
湖周五十里,城下陂池,皆来会同。湖东北有大署台,
(朱署讹作置,赵改云:《环宇记》江陵县下,清署台,一名大署台,在城东北二十里。戴改同。)
高六丈馀,纵广八丈,
(戴丈作尺。会贞按:各本皆作丈,戴作尺而无说,意以为镌刻之误,及检孔刊本亦然,不可解也。台高六丈馀,乃纵广只八尺乎?)
一名清署台,
(会贞按:《舆地纪胜》引旧《经》,宋临川王义庆在镇,修清署台。)
秀宇层明,通望周博,游者登之,以畅远情。杨水又东入华容县,
(会贞按:见《夏水》篇。)
有灵溪水,
(朱溪讹作港,戴、赵改。会贞按:灵溪有三,《江水》篇之灵溪,在江陵县西;此《注》之灵溪,西通赤湖;下入华容在江陵东。《晋书·桓玄传》,玄袭荆州刺史殷仲堪,至杨口,乘胜至陵口,去江陵二十里,即此灵溪之口。《明·地理志》所谓江陵东有灵溪者也。又《随志》,公安有灵溪水。《舆地纪胜,在公安南二里。郦氏不载。)
西通赤湖水口,已下多功能湖,朱《笺《曰:旧本作已下多湖,吴改作地多下湖,未善。)周五十里,城下陂池,皆来会同。
(会贞按:此十二字与上复,盖衍文。)
又有子胥渎,
(会贞按:此子胥渎在今江陵县东南。)
盖入郢所开也。水东入离湖,湖在县东七十五里,
(会贞按:《荆州府志》,湖在江陵城东南七十五里。今离湖桥犹存故名。)
《国语》所谓楚灵王阙为石郭陂汉,以象帝舜者也。
(戴支:按《吴语》子胥称楚灵王不君,乃筑台于章华之上,阙为石郭陂汉,以象帝舜。韦昭云,阙,穿也;陂,壅也。舜葬九疑,其山体水旋其丘下,故壅汉水使旋石郭以象之。)
湖侧有章华台,台高十丈,基广十五丈。
(守敬按:《左传·昭七年》,楚子台成章华之台,杜《注》,台今在华容城内。又《续汉志》,城父有章华台。又《地形志》,汝阳有章华台。又《方舆纪要》,荆州府东南十五里消水市有章华台,是章华台有四。考《荆州志》沙市之台,亦曰豫章台。据《水经注》江水又东得预章口,或言因楚王豫章台得名,是沙市之台本非章华也。《环宇台,非灵王之章华也。灵王之台,或主城父,或主华容,迄元定论。俞正变《癸已类稿史记·十二诸侯年表》、《楚世家》俱云,灵王七年就章华台,又言十一年次于乾溪,十二年乐乾溪,不能去也。是章台必在乾溪。昭十二年《左传》右尹子革言,祭公止周穆王,狨没于祗宫,灵王不能睚克以及于难。仲尼曰,克已复礼仁也,楚灵王能如是,岂其辱於乾溪?与《史记》乐不能去合。陆贾《新语》,楚灵王作乾溪之台,高五百仞,贾谊《新书》,翟使之楚,楚享之章华台,三休乃至上,即所谓高五百仞者,是西汉人以章华为乾溪台也。《文选·东京赋》薛综《注》:《械氏传》楚子成章华之台於乾溪。是三国以前《左传》说谓章华在乾溪,与《史记》同。俞说甚核,则主城父者是也。《左传释例》,台在华容城内,或曰在谯国城父。《传》曰,楚子成章华之台,原与诸侯落之。如楚道由郑,知不在城父。则主华容者亦是也。意者灵王先建此台於华容,及后乐乾溪,而筑台亦甩故号乎》观襄王迁陈,立台犹袭章台之名,即其证也。郦氏则从杜说。《括地志》,在安兴县东八十里。《渚宫旧事》原《注》,在江陵东百馀里,台形三角,高十馀丈。在今监利县西北。)
左丘明曰:楚筑台于章华之上。
(守敬按:《吴语》文。)
韦昭以为:章华亦地名也。
(守敬按:韦《注》地名,《楚语》注同。)
王与伍举登之。举曰:台高不过望国之氛祥,大渤容宴之俎豆。
(守敬按:钞变《楚语》说。)
盖识其奢而谏其失也。
(全云:下有脱文。)
言此渎,灵王立台之目漕轻视所由也。
(会贞按:据此则渎始於灵王,子胥入郢所开,盖因故道浚深之耳。)
其水北流注于杨水,杨水又东北与柞溪水合,
(朱杵讹作祥,下同。戴、赵改。晋太康元年、建武无年、隆安三年、义熙元年《注》引此,并作柞溪。)
水出江陵县北,
(会贞按:《渚宫旧事》五,原《注》,柞溪在渚宫北七十里,俗讹呼为左溪。《方舆纪要》,在荆州府北二十里。在今江陵县北。)
盖诸池散,咸所会合,积以成川。东流迳鲁宗之垒南,
(会贞按:《通鉴》晋义熙元年,南阳太宗鲁宗之击破桓振将温楷于柞溪。《舆地纪胜》引《元和志》宗之垒在江陵县东十里。《方舆纪要》,在县东十里,今堙,)
当驿路,水上有大桥,隆安三年,桓玄袭殷仲甚于江陵,仲堪北奔,缢于此桥。
(会贞按:《通鉴《晋隆安三年,仲堪为玄所败,出奔ガ城,又将奔长安,玄追兵狨之,还至柞溪,逼公自杀,)
柞溪又东注船官湖,
(会贞按:《肥水注》,肥水又西分为二水,左即肥水故渎,遏为船官湖,以置舟?监,故以船官为名矣。在今江陵县东经。)
湖水又东北入女观湖,
(会贞按:《通鉴》晋建武元年,武昌太守赵诱等,与杜曾战於女观湖。即此。在今江陵县东北。)
湖水又东入于杨水。杨水又北迳竟陵县西,又北纳巾、吐柘,柘水即下杨水也。
(会贞按:下与夏音同,夏杨水详《夏水》篇。)
巾水出县东一百九十里,
(会贞按:《续汉志》竟陵《注》,县东有申水,申乃巾之误。今有巾水,在天门县西,出京山县之七宝山,南流,名巾水河。又南合杨水河,非此《注》之巾水、杨水也。此《注》杨水在汉西,巾水出竟陵西注杨水,亦在汉西。)
西迳巾城。
(朱此下有下字,赵同,戴删。)
城下置巾水戌山。《九域志》亦言景陵有巾戌山可证。今订。得钟事,》晋书·五得寸进尺》、《宋书·符瑞志》皆失载。)得铜钟七口,言之上府。巾水又西迳竟陵县北,西注杨水,
(朱注讹作迳,赵改云:迳当作注,全戴改同。)
谓之巾口。
(会贞按:《梁书·昌义之传》,竟陵芊口有邸阁。芊与巾形近,芊口疑巾口之误。)
水西有古竟陵大城,
(守敬按:秦县,汉属江夏郡,后汉、吴、晋因。后属竟陵,宋因,齐、梁为郡治,在今钟祥县,南接天门县界。)
古郧国也。郧公辛所治,所谓郧乡矣。
(守敬按:《汉志》,竟陵郧乡,楚郧公邑。云杜,颜《注》引劭曰,《左传》若敖取于云阝,今云阝亭是也,《左传·桓十一年》杜《注》,郧国在江夏云杜县东南,有郧城,与应说同。竟陵、云杜地相妆接,皆与《说文》郧,汉南之国合,郦氏於竟陵及云杜从《汉志》与应劭,而《?水》篇又云,安陆县故城,故郧城。《括地志》、《十道志》、《元和志》并有此说,岂员国有迁徙,郦氏两存之,而魏王仄等亦以为据乎?)
昔白起拔郢,东至竟陵,
(会贞按:见《史记·白起传》,在秦昭王二十八年,)
即此也。秦以为县,王莽之守平矣。世祖建武十三年,更封刘隆为侯国。
(会贞按:见《后汉书·刘隆传》。)
城旁有甘鱼陂,
(守敬按:《左传》二《注》,竟陵县城西北有甘鱼陂。《秦策》,楚北有甘鱼之口,即此陂之口也。《舆地纪要》在长林县东一百二十里,在今钟祥县南。)
《左传·昭公十三年》,公子黑肱为令尹,次于鱼陂者也。
(守敬按:公子上当有楚字。)
杨水又北注于沔谓之杨口,
(会贞按:水自今江陵县西北,东流至潜江县西,又西北至吴家改口入汉。杨口即阳口。)
中夏口也。
(会贞按:夏水称中夏水,不应此杨水亦有中夏之名,当是郦氏读《蜀志》未审,而有此,说见下。)
曹太祖之追刘备于当阳也,张飞按予于长坂,会贞按:《舆地纪胜》引《元和志》栎林长坂在长林县西北九十里,益德横予之上。互见《沮水》篇。)备得与数骑斜趣汉津,
(朱斜讹作即,赵改邪云:《蜀志·先主传》,斜趣汉津,斜与邪同。戴作斜趋。)
遂济夏口,是也。
(会贞按:事见《蜀志》先主及张悄、关羽等《传》。《先主传》但言与羽船会,得济沔,下方言御?表长子江夏太守琦与俱到夏口。》羽传》亦於先主斜趣汉津后言,与羽船相值,共至夏口。所云夏口,乃江夏之夏口,本卷末所叙是也。郦氏乃以》备传》济沔为济夏口而证杨口有夏口之称也。)
沔水又东得?口,
(会贞按:》一统志》,?口水在沔阳州西北。)
其水承大?、马骨诸湖水,周三四百里,及其夏水来同,渺若沧海,
(朱涉作浩,《笺》曰:宋本作渺,赵云:按浩字义通。戴改渺。会贞按:《初学记》七引盛弘《荆州记》,云杜县左右有大?、马骨等湖,夏水来则渺漭若海。《元老派志》,马骨湖在沔阳县东南一百六十里,夏秋泛涨,淼漫若海,春冬水涸,即为平田,周回一十五里。大?在今沔阳州西北,马骨在今沔阳州东南。)
洪潭巨浪,
(朱《笺》曰:克家云,疑人洪涛。赵云:按潭字不误。会贞按:郦氏每称潭而不流以巨浪例之,则克家疑作洪涛,是也。)
索连江沔。故郭景纯《江赋》云:其旁则有朱?、丹氵巢是也。
(朱,朱讹作珠,戴、赵心同。会贞按:《赋》见《文选》李《注》,朱湖在溧阳,丹湖在丹阳,氵巢湖在居巢。朱湖在今溧阳县东南八里,丹湖即丹阳湖,在今当涂县东南七十九里,巢湖见下卷。)
又东南过江夏云杜县东,
(朱过论作迳,戴、赵改。安装敬按:《环宇记》沔阳县下引此,作迳,则误已久,汉县属江夏郡,后汉、吴、晋因。惠帝以后属竟陵郡,宋、齐因,梁废,在今沔阳州西北。)
夏水从西来注之。
(会贞按:《夏水》篇见后。)
即?者口也,
(朱?者讹作堵,戴同。全云:当作?者口。《晋书·甘卓传》作猪口,若作堵口,则是堵水之口,非矣。互见《夏水》篇。赵云:清按《环宇记》沔阳县下云,《周地图》记云,夏水合潴水同入汉水,自汉入潴水名为七里沔,即屈原逢渔父,与言濯缨,鼓?而去,是此地。赵改?者。会贞按:《通鉴》晋永昌元年,《注》引此作?者口,云?者与猪同。故《晋书·谯闵王承传》称,甘卓传》作猪口。《乐融传》叙卓事,亦作猪口。黄省曾、吴?本并作?者,因?者、?者形近致讹。朱本作堵,则臆改也。)
为中夏水
(会贞按:《夏水注》,夏水有中夏之目。)
县故云阝亭,《左传》所谓若敖娶于云阝是也。
(朱谓作为,娶讹作聚。赵并改。戴删所为二字,心聚同,会贞按:乐变《汉志》注应劭说。)
《禹贡》所谓云土梦作又
(守敬按:《史记志疑》言,《梦溪笔谈》所称《古本尚书》作云上梦,未必真《禹贡》之旧,当依《汉志》作云梦土为非耶》而云梦想见《周礼》,若以云土梦为非耶》而《汉志》有云杜县,杜即土。《诗》彻彼桑土,又作桑杜,自土沮漆又作自杜,是其证。)
故县取名焉。县有云梦城,城在东北。
(守敬按:《左传·宣四年》杜《注》,江夏安陆县城东南有云梦城。高士奇曰,云梦县在安陆县南四十六里,即古云梦城。此言城在云杜县东北,地望不差。《环宇记》又言,景陵县有云梦城。)
沔水又东迳左桑,
(朱此七字讹作《经》,戴心《注》,全、赵同。会贞,左桑当在今天门县东面,)
昔周昭王南征,船人胶舟以进之。昭王渡沔,中流而没,死于是水。
(会贞按:昭王事,《纪年》云,天大工а,丧六师於汉。《吕氏春秋·音初篇言昭王征荆,反涉汉,梁败,扌云於汉中。《史记齐世家·集解》引服虔谓,南巡狩,涉汉,船解而溺。此从《帝王世纪》,引见《周本纪·正义》、《御览》八十五。)
齐、楚之会,齐侯曰:昭王南征而不复。
(朱而讹作之,赵据《左传》改。戴改同。)
寡人是问,屈完曰:君其问诸水滨。
(会贞按:见《左传·僖四年·传》,昭王南征云云是管仲对楚使说,问诸水滨是楚使说,证以谷梁则为桓公及屈完说,此参用之。)
庾仲雍言:村老云:百姓佐昭王丧事,于此,成礼而行,故曰佐丧。左桑,字失体耳。
(会贞按:《汉水记》言横桑,则此引庾仲雍言佐丧,及下言驿使合王丧,皆仲雍《汉水记》文也。)
沔水又东合巨亮水口,
(朱此九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
水经承巨亮湖,
(朱脱巨字,戴、赵增。)
南达于沔。
(会贞按:水在今天门县东南。)
沔水又东得合驿口,
(朱此八字讹作《经》,戴心《注》,全、赵同。会贞按:口在今天门县东南。)
庾仲雍言:须道村耆旧云:朝迁驿使,合王丧于是,因以名焉。今须道村正有大敛口,言昭王于此殡敛矣。沔水又东,谓之横桑,
(朱此八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
言得昭王丧处也。
(会贞按:,御览》八十五引《汉水记》咋额至横桑三下里。桑字本作丧,辛游磨取昭王丧处。辛游磨振得王,见《帝王世纪》。《通鉴》晋建武元年,荆州将吏郑攀等,拒刺史王е,众心不一,散还横桑口。《梁书·张惠绍传》,齐时补竟陵横桑戌主,皆即此,在今天门县东南。)
沔水又东谓之郑公潭,
(朱此句讹作《经》脱公字,全、赵、戴改《注》,全、戴增公字。)
言郑武公与王同溺水于是。余谓世数既悬,
(朱余讹作今,戴、赵作余。会贞按:明抄本作余。郑武公在平王时,上距昭王百馀年。)
为不近情矣。斯乃楚之郑乡,守邑大夫僭言公,故世以为郑公潭耳。
(全云:同死者是祭公,此或以郑丹贵遗爱得名。会贞按:祭公同死,见《吕氏春科》、《帝王世纪》。沔水又东得死沔,(朱此七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
言昭王济沔自是死,
(朱沔字在死字下,赵同,全、戴移。)
故有死沔之称,王尸岂逆流乎?
(会贞按:上文左桑、合驿、横桑,皆指昭王事,此在下流,乃言王自是死,故郦氏驳之。)
但千古芒昧,难以昭知,推其事类,似是而非矣。
(全支流:死沔之死,亦如死汝、死过、死沙、死谷之类。皆水之杜者。会贞按:图,汉水至天门县分南经二派,东流复合,今北派已淤,或西时已是二派,其一派时通时塞,故有死沔之称乎?)
沔水又东与力口合,
(朱此八字论作,经》,戴改《注》,全、赵同。)
有氵鬼水,出晚陵郡新阳县西南池河山,
(朱池河山讹作河地山。赵同,云:按河地山字误,《方舆纪要》承天府沔阳州景陵县东北七十五里,有回河,自府经池河分流经此,又东南入于沔水。回河即氵鬼水也,氵鬼、回声相近。今本误写池为地,又倒互池河作河地,遂难通晓耳。《环宇记》郢州京山县南有泗水,云在县西四十里,东入复州竟陵界。泗河亦妈池河之误。道元《洙水》篇《注》云,泗或作池字,可证也。守敬按:《京宋、齐因,梁为梁宁郡治。信心洋山县治。)
县治云杜故城,
(守敬按:云杜见上,,经》言沔水东南过云杜县东,则县在沔南。此云杜故城在沔北,非《经。之县明甚。岂县尝暂徙此,郦氏遂据以为说乎?然今无可考,又疑云杜字有误也。)
分云杜立。
(守敬按:《元和志》,京山,汉云杜县地,故郦氏以新阳为分云杜立。)
氵鬼水又东南,流注宵城县南大湖,
(守敬按:《宋志》作宵与此同。》齐志》、《隋志》作宵,晋末置县,属竟陵郡,宋、齐梁因,在今天门县东。大湖即县东北之杨桑湖。)
又南入于沔水,是曰力口。
(守敬按:今水出京山县西北,东南流至天门县,东北入杨桑湖。古又自此南入沔,与今异禹贡锥指》,力口在景陵县东南,在今天门县东南。)
沔水又东南,?水入焉。
(朱此九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会贞按《?水》施展见后。)
沔水又东迳沌水口,水南通沌阳县之太白湖,
(朱县上有脱文,戴同,赵增沔阳二字云:以《江水注》参构增。守敬按:《通鉴》晋永嘉六年,《注》引此作南通沔阳县之太白湖,则增沔阳字似是。不知胡氏作沔阳,误。当作沌阳。赵氏於《江水。篇误以沌阳为沔阳,此又据作佐证,则一误而再误也。今订。此沌水口乃沌水自汉出之口,在今汉阳县西北六十里。下沌口乃沌水入江之口,在县西南三十里。《汉阳府志》,汉水别出三汊,会太白全湖之水,下流江,一东北流至蔡店司入汉,异。太白湖详《江水》篇。)
湖水东南通江,又谓之沌口。沔水又东迳沌阳县北,
(朱此九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
处沌水之阳也。沔水又东迳林鄣故城北,
(赵云:按林鄣作临嶂。顾祖禹云,临嶂即沔阳也。有临嶂山,在汉阳府西六十里,层山临江,盘基数十里。晋于山下置沔阳县,今亦名城头号山,有峰曰鸟林峰,俗谓之赤壁,误也。并见《江水注》。戴以林鄣为讹,改临嶂。会贞按:《晋书·孝愍帝纪》建兴二年,杜?别帅王真袭荆州刺史陶侃於林鄣。即侃镇此时事,则《注》作林鄣,是也。《江水》篇同,《通鉴》作林障,胡《注。引此,,亦作林障,障与鄣同。而《元和志》、《环宇记》、《舆地纪胜》并作临嶂,故赵谓林障一作临嶂,何赵於《江水》篇改鄣作嶂。戴於此改作临嶂,俱失於不照耶?又赵称顾氏云,临嶂即沔阳,晋于山下置沔阳县,沔阳当作沌阳。《元和志》晋於临嶂山下置沌阳肥,可证。顾氏尚知沔阳即沌阳?见《江水》篇。?赵氏则不知也?故於此篇及《江水》篇皆误。)
赵氏则不知也?故於此篇及《江水》篇皆误。)晋建兴二年太尉陶侃为荆州,镇此也。
(会贞按:《晋书·陶侃传》为荆州刺史,镇于沌口,又移入沔江。镇沌口见《江水》篇,移入沔江,指此也。)
又南至江夏沙羡县北,南入于江。
(守敬按:《汉志》,沮水南至沙羡南入江。沮水即沔水也。沙羡见《江水注》三。)
庾仲雍曰:夏口亦曰沔口矣。
(守敬按:《左传·昭四年》杜《注》,汉水曲入江。今夏口也。《通鉴》汉建安十三年,先言黄祖在夏口,且言祖守沔口,此夏口一名沔口之证。又祝穆云,曰鲁口,盖以夏水沔水鲁山得名,实一处也。其地本在江北,自孙权置夏口督,屯江南,於是相承以鄂州为夏口,而江北之夏口晦矣。又《梁书·武帝纪》复变称汉口,而至今沿之,在今夏口听西。)
《尚书·禹贡》云:汉水南至大别入江。《春秋左传·定公四年》,吴师伐郢,楚子常济汉而陈,自小别至于大别。京相?《春科土地名》曰:大别,汉东山名也,在安礼县南。杜预《释地》曰:二别近汉之名,无缘乃在安礼也。
(守敬按:《释例》山名内文。)
按《地说》言,汉水东行,触大别之陂。
(赵据何焯校改陂作孤。戴改同。守敬按:《说文》,陂,阪也,一曰沱也。《尔雅》,陂者曰阪。《释名》,山旁曰陂,言陂??也。《昀》之无平不陂,《书》之无偏无陂,皆阪坡之义。何氏但见后人习有陂池,以为不合而改之,不知陂之本义为阪也。戴氏以小学名家,何亦轻改耶》)
南与江合,
(守敬接:《江水。篇引《地说》,汉与江合于衡北翼际山旁者也。此亦引《地说》言汉水东行杀虫剂大别之陂,南与江合,因此《地说》当是汉水东行,杀虫剂大别之陂,南与江合于衡北民办际山旁者也。本一条,而郦氏分戴引之,是知大别在翼际之上,而未能实指其口,故云不知所在?)
则与《尚书》、杜预相符,但今不各所在矣。
(朱在作是,赵同,戴改。赵云:按《方舆纪要。汉阳府下云,大别山在府城东北,汉江之右,一名鲁山,一名翼际山。小别山在汉川县南十里,亦名甑山。《决水。篇庐江雩娄县之大别山,别是一山,非,禹贡》之大别也。卷末释《禹贡山水泽地所在》仍误以为在安礼盖或于班《志》而不能别白也。守敬按:大别在安礼班、郑及京相?无异说。自杜预始戏疑。《元和志》遂以鲁山当大别,后儒皆宗之。近世考《禹贡》者,重理《汉志》洪亮吉设十四证以申班、郑论者服其详确,而究无解於安礼去汉太远。余尝往来光、黄间,见山岭重叠,绵互数百里,自松子关以南,至黄冈北之大崎山,复高竦入云,迤逦至阳逻,始横障江湄。盖松子至大崎,古只称大别,犹言大分水岭。至春秋时,始判为二别。疑古时汉水自安陆东南趋平衍之地,绝宋河、郧河、氵?河,至阳逻南入江。大别即在指顾间。自汉水从安陆南下,遂迳潜江、天门至汉阳鲁山入江,即《汉志。所谓至沙羡南入也。而《志》复言大别在安礼者,存《尚书》家旧闻耳。余别有详说,见《禹贡本义》。)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宋·王文钾
苏轼
唐·梅彪
元·金月岩
宋·白玉蟾
清·管淓
明·周怡
宋·曾安止
元·张理
清·蒋介繁
清·邵之棠
唐·姚思廉
(清)芍唐居士撰;王之春编
清·张宜明
元·马端临
(漢)仲長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