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边缭乱绾行舟释义


【岸】《唐韻》五旰切《集韻》魚旰切《韻會》疑旰切《正韻》魚幹切,音犴。《說文》水厓而高者。《爾雅·釋地》望厓洒而高岸。《註》厓峻而水深曰岸。《詩·衞風》淇則有岸。《小雅》高岸爲谷。又階也。《張衡·西京賦》襄岸夷塗。《註》襄,高也。岸,殿階也。又魁岸,雄傑也。《前漢·江充傳》爲人魁岸。《註》岸者,有廉稜如崖岸形。《唐書·宦者傳》仇士良以李石稜稜有風岸深忌之。又道岸。《詩·大雅》誕先登于岸。《註》道之極至處也。又露額曰岸。《後漢·馬援傳》帝岸幘見援。又獄名。《詩·小雅》宜岸宜獄。《註》鄕亭之繫曰岸,朝廷曰獄。韓詩作

【边】〔古文〕《集韻》《韻會》《正韻》眠切,音編。《玉篇》畔也,邊境也。《禮·玉藻》其在邊邑。《註》邊邑,九州邊鄙之邑。《左傳·成十三年》蕩搖我邊疆。又《正韻》旁近也。《前漢·高帝紀》齊邊楚。又側也。《禮·檀弓》齊衰不以邊坐。《疏》喪服宜敬,起坐宜正,不可著齊衰而偏坐也。又邊璋,半文飾也。《周禮·冬官考工記》邊璋七寸。又姓。周大夫邊伯之後。南唐有邊鎬。《說文》作。漢典考證:〔《左傳·成十三年》搖蕩我邊疆。〕 謹照原文搖蕩改蕩搖。 考證:〔《左傳·成十三年》搖蕩我邊疆。〕 謹照原文搖蕩改蕩搖。

【缭乱】繚,通“撩”。唐杨凝《咏雨》:“可怜繚乱点,湿尽满宫花。”宋梅尧臣《禽言·提壶》诗:“山花繚乱目前开,劝尔今朝千万寿。”高云览《小城春秋》第十一章:“剑平送秀苇回家后,回到宿舍,心里有点缭乱,久久静不下来。”

【绾】《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烏版切,音捾。《說文》惡也,絳也,又絹也。《玉篇》貫也,羂也。《廣韻》繫也。《史記·貨殖傳》東綰穢貉,朝鮮,眞番之利。《註》綰者,統其要津。又《廣韻》烏患切,音畹。鉤繫也。亦作綄。

【行舟】1.航行中的船。三国魏曹丕《善哉行》:“汤汤川流,中有行舟。”南朝梁简文帝《咏疏枫》诗:“落叶洒行舟,仍持送远客。”宋欧阳修《采桑子·西湖好》词:“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俯仰留连,疑是湖中别有天。”2.驾船航行。北齐刘昼《新论·履信》:“虽欲立行而不立信,犹无檝而行舟。”李大钊《五峰游记》:“水路两岸,万山重迭,暗崖很多,行舟最要留神,而景致绝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