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於寒切,案平聲。《說文》靜也,从女,在宀下。《廣韻》徐也,止也。《書·堯典》欽明文思安安。《註》安安,自然性之也。《益稷》安汝止。《註》謂止於至善也。又寧也,定也。《書·臯陶謨》在知人,在安民。《齊語》其心安焉,不見異物而遷焉。又危之對也。《前漢·賈誼傳》置之安處則安,置之危處則危。又佚樂也。《禮·表記》君子莊敬日强,安肆日偸。《左傳·僖二十三年》懷與安實敗名。又《諡法》和好不爭曰安。又何也。《禮·檀弓》吾將安仰。《楚辭·天問》九天之際,安放安屬。又與焉同。《正字通》安之於
【流方】《淮南子·要略》:“序四时,正流方。”
【利涉】1.顺利渡河。《易·需》:“贞吉,利涉大川。”《北史·魏纪一》:“冰草相结若浮桥,众军利涉。”唐孟浩然《夜渡湘水》诗:“客行贪利涉,夜里渡湘川。”2.称舟楫为利涉。唐杜甫《八哀诗·故司徒李公光弼》:“扶颠永萧条,未济失利涉。”晋王叡《灸毂子录·序乐府》:“赠人利涉,则述《公无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