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印行踪浅释义


【岸】《唐韻》五旰切《集韻》魚旰切《韻會》疑旰切《正韻》魚幹切,音犴。《說文》水厓而高者。《爾雅·釋地》望厓洒而高岸。《註》厓峻而水深曰岸。《詩·衞風》淇則有岸。《小雅》高岸爲谷。又階也。《張衡·西京賦》襄岸夷塗。《註》襄,高也。岸,殿階也。又魁岸,雄傑也。《前漢·江充傳》爲人魁岸。《註》岸者,有廉稜如崖岸形。《唐書·宦者傳》仇士良以李石稜稜有風岸深忌之。又道岸。《詩·大雅》誕先登于岸。《註》道之極至處也。又露額曰岸。《後漢·馬援傳》帝岸幘見援。又獄名。《詩·小雅》宜岸宜獄。《註》鄕亭之繫曰岸,朝廷曰獄。韓詩作

【印】〔古文〕《唐韻》於刃切《集韻》《韻會》伊刃切《正韻》衣刃切,因去聲。《說文》執政所持信也。从爪从卪。卪象相合之形。今文作卩,瑞信也。手爪以持印。會意。《廣韻》符,印也。印,信也,亦因也,封物相因付。《增韻》刻文合信也。《前漢·百官公卿表》二千石皆銀印,二百石以上皆銅印。《註》師古曰:刻文云:某官之印。又姓。《廣韻》左傳,鄭大夫印段,出自穆公子印,以王父字爲氏。

【行踪】亦作“行踪”。行动的踪迹。唐曹唐《汉武帝将候西王母下降》诗:“树影悠悠花悄悄,若闻簫管是行踪。”宋梅尧臣《送昙颖往庐山》诗:“苍翠入众目,巖壑少行踪。”《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行踪为兄识破,抵赖不得了。”《儿女英雄传》第五回:“这回书紧接上回,讲得是安公子一人落在茌平旅店遇见一个不知姓名的女子……本领惊人,行踪难辨,一时错把他认作了一个来歷不明之人,加上一番防范。”秦牧《湘阴热浪记》:“十八股土匪,共五千多人,行踪飘忽,四出劫掠。”见“行踪”。

【浅】《唐韻》《正韻》七衍切《集韻》《韻會》此演切,千上聲。《說文》水不深也。《詩·邶風》就其淺矣。又《荀子·修身篇》少聞曰淺。又虎皮也。《詩·大雅》鞹鞃淺幭。《傳》淺,虎皮淺毛也。又凡獸之淺毛者,皆曰淺。《周禮·春官》巾車鹿淺。《註》以夏鹿皮爲覆笭。《疏》夏時鹿毛新生爲淺毛,故云。又《廣韻》則前切《集韻》將先切,音箋。與濺同。淺淺,水疾流貌。《楚辭·九歌》石瀨兮淺淺。又《集韻》在演切,音踐。《古文尚書堯典》寅淺納日。馬融讀。今作餞。又則旰切,音贊。與灒同。汙灑也。又子賤切,音箭。與濺同。水激也。《儀禮·士虞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