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歌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近/反义词
造句
学校
首页
>
古籍
> 仙传外科秘方
仙传外科秘方
仙傳外科集驗方
經名:仙傳外科集驗方。又名:仙傳外料秘方。元· 楊清叟撰,明· 趙宜真集。十一卷。底本出處:《正統道藏》太平部。參校本:明刻本、北京圖書館藏清抄本(簡稱抄本)、弭刻本《秘傳外秤方》。
目錄
仙傳外科集驗方序
卷一
叙論癰疽發背品第一
服藥通變品第二
卷二
用敷貼溫藥品第三
卷三
敷貼熱藥品第四
卷四
敷貼凉藥品第五
合用諸方第六
卷五
治癰疽經驗品
卷六
治諸疔瘡經驗品
卷七
神效治瘰痙品
經驗治咽喉品
經驗瘋狗咬人方
卷八
諸癰瘡方論
卷九
發背形證品
卷十
治諸雜證品
神醫華陀云
救解諸毒傷寒雜病一切等證
卷十一
治諸雜證品 附錄
仙傳外科集驗方
經名:仙傳外科集驗方。又名;.仙傳外料秘方。元· 楊清叟撰,明· 趙宜真集。十一卷。底本出處:《正統道藏》太平部。參校本:明刻本、北京圖書館藏清抄本(簡稱抄本)、弭刻本《秘傳外秤方》。
仙傳外科集驗方序
余少讀書,嘗聞先哲云:為人子者,不可不知醫。於是遇好方書,輒喜傳錄,累至數十帙。見有疾者,如切己身,常製藥施與。一日先君子訓曰:施人以藥,不若施人以方,則所濟者廣。從而有已驗之方,必與樂善之士共。及冥棲方外,悉弃舊學,況#1經塵劫,煨燼無遺。僅《外科集驗方》一帙,乃禾川楊清叟所編述,以授吳寧極;寧極之子有章,以授西平善觀李先生;先生以授於宜真者。其方簡要,惜未版行,故獨存之。昨來遊金精福地,道經雩都,吾徒蕭天倪鳳岡,本西昌望族,自幼學道於紫陽觀二十載,前嘗從予遊,亦能召風雨、濟旱澇,蓋道緣深重,履踐端恪之所致也。其師弟劉致柔順川,數年間遍身苦瘡癤,服荊黃湯、敗毒散諸藥,俱不效。予因以外科方授之,用返魂湯未終劑而愈。天倪乃欣然捐己貲繡梓,散施流通,其惠濟之意如此,則雨暘之應,禱也宜哉。雖然予有故人曾害鼓椎風,往來寒熱,數月伏枕,諸醫不能療,最後一醫士診之曰:雖成痼疾,而有客邪在少陽經未解,若曾服五積散則誤矣。詢之果然。因投小柴胡湯數服,寒熱頓除,卻用本科追風丸等藥,理其風證,而全廖矣。夫雜病有方,傷寒有法,二者兼盡其道,乃為良醫。若以大方、外科各專其一,正恐或有所誤而不自知,則又豈能全美乎。此外科論證處方,雖極其造理,校於諸方為獨優,在圓機之士,臨證之時,尤當加審焉。時洪武戊午九月朔日,浚儀趙宜真原陽子序。
醫之為藝尚矣。自神農氏始嘗百草,辨溫凉寒熱之性,以濟民於夭枉,其功莫大焉。厥後扁鵲、華陀最精於技,治療之法,效驗如神,惜其術不盡傳。今之外科,乃其緒餘也。外科之證,癰疽為甚。蓋疽有陰陽虛實之不同,用藥稍差,則立至危殆。其次如疔咽喉之屬,尤易以殺人,世之工外科者,因為不少,求其能精,類不多見。浚儀原陽趙煉師,以通儒名,家學於老氏,道行高潔,超邁輩流,處心切於濟人。以平昔所獲奇異方書,彙聚成帙,中經兵火散失,唯外科方僅存。戊午秋,挾其書遊金精,寓雩都之紫陽觀,蓋二十年前嘗以道法授其觀之高士簫鳳岡。今而重過,又能愈其徒劉順川積年不治之瘡疾,鳳岡即欲版行,以廣其扶危救急之意。而雩都谷邑艱於得匠,因循至壬戌夏五月,而原陽仙化,遺命囑其徒終其志,將所受秘方總編為一卷。觀原陽之自叙,與鳳岡之捐貲版行,其用心皆極其忠厚。是書之行,可以拯危急,利倉卒,使凡為人子者皆得此書,可不陷於不孝。使凡為醫者皆得此書,可不墮於不仁,則仁人孝子之心具在此。予故為之序,庶幾不負其編緝之勤也。時洪武陽復月,廬陵友蘭父昊有壬序。
#1況:抄本作『沉』。
仙傳外科秘方卷之一
浚儀原陽子趙宜真集
敘論癰疽發背品#1第一
外科冠癰疽於雜病之先者,變故生於頃刻,性命懸於毫髮故也。夫癰疽之名,雖有二十餘證,而其要有二,何則?陰陽二證而已。發於陽者,為癰,為熱,為實;發於陰者,為疽,為冷,為虛。故陽發則皮薄、色赤、腫高,多有椒眼數十而痛。陰發則皮厚、色淡、腫硬,狀如牛頸之皮而不痛。又有陽中之陰,似熱而非熱,雖腫而實虛,若赤而不燥,欲痛而無膿,既浮而復消,外盛而肉腐。陰中之陽,似冷而非冷,不腫而實,赤微而燥,有膿而痛,外雖不盛而內實煩悶。陽中之陰,其人多肥,肉緊而內虛。陰中之陽,其人多瘦,肉緩而內實。而又有陽變而為陰者,草醫涼劑之過也。陰變而為陽者,大方熱藥之驟也。然陽變陰者,其證多,猶可返於陽,故多生。陰變而陽者,其證少,不復能為陽矣,故多死。然間有生者,此醫偶合於法,百中得一耳。所謂發者,積於中而發於外也。大抵人之一身,皆本於五臟。五臟之氣,皆禀於胃氣。胃為五臟之根本,故胃受穀,脾化之以生氣。脾主肌肉,胃氣傳五臟而行血脉,以經絡一身,而晝夜一周。雖癰疽有虛實寒熱,皆由氣鬱而成。其因有三,內因、外因、不內外因。內因候於人迎,人迎者,左手關前一分也。外因候於氣口,氣口者,右手關前一分也。人迎氣口之脉和平,則為不內外因也。其源有五,一天行時氣,二七情內鬱,三體虛外感,四身熱搏於風冷,五食炙?、飲法酒、服丹石等熱毒。以此五者,為邪氣鬱於胃中,胃氣盛而體實,則邪氣相搏而流注於經絡,澀於所滯血脉,會聚壅結而成癰。胃氣弱而體虛,則邪氣盛而宿於經絡,凝澀流積,血脉不潮,內腐而成疽。故曰外形如粟,中可容穀;外貌如錢,裹可著拳;惡毒膿管,寸長深滿;膿血交枯,用藥可痊;臭穢無絲,血敗氣衰;腸絕陰盛,神仙難醫。醫之用藥,當量人虛實,察病冷熱,推其所因,究其所原,而後治之。使內外相應,不可一概而論。如病發於陽而極熱,則當有順其氣,勻其血。氣順財毒氣宣通而不滯,血勻則血脉流動而自散。蓋氣為陽,血為陰,陰陽調和,病者自安。外則用涼藥而觸之,熱盛則血得凉而易散,不散則熱已痿而血凝於凉,此陽變為陰之漸,乃壞爛之根本也。急歸得凉以治之,解其外攻四圍之血路,出其中間已成之膿毒,然後依法以收其功也。如病發於陰而極冷,則內用平補之藥,以宣其氣、滋其血、助其元陽,從其脾胃,待其飲食進、精神回,然後順氣勻血如常法。外用熱藥以潮會一身之氣血,回死肌,拔毒氣,然後用溫藥以散之。其極冷者,或又為冷藥所誤者,不得已於三建而回陽,則病必旁出再作,方為佳,此陰變為陽之候,更生之兆也。若內陽不回,外證不見,是為獨陽絕陰,不可為矣。蓋陽者氣也,陰者血也,陽動則陰隨,氣運則血行。氣不運而血死,血死則肌死,肌死則病死矣。冷證則用熱藥者,不過行其氣血也。蓋血氣遇熱則行,遇凉則止也。雖然凉熱之藥用之固妙,尤當先乳香豆粉救其心,護其膜。蓋心為一身之主宰,膜為五臟之囊櫜。病之初發,毒必上攻心胞絡,故先嘔逆而後癰疽,或先癰疽而後嘔逆者,胞絡根於心也。苟治之不早,勛心主受毒,神無所舍,元氣昏暝矣。病之初發,毒必旁腐肌肉,苟治之不早,則毒氣透膜,膜透則元氣泄,藏府失養,精神枯槁,脉壞絕矣。故病至盛而生者,內見五臟而膜完全者也。亦有至微而死者,肌肉未潰而膜先透者也。此救心護膜所以為第一義歟。是方乃遇神仙秘授,神聖工巧,不可具述,非尋常草醫一草一木、一針一刀之比。得其要者,寶之寶之。
服藥通變品#2第二
榮衛返魂湯又名通順散,又名何首烏散。
何首烏不犯鐵 當歸 木通去皮節#3赤芍藥炒 白芷不見火 茴香炒 土烏藥炒 陳枳殼麵炒,若惡心加薑汁炒 甘草
右方止此九味,各等分,水酒湯使,隨證用之,水酒相半亦可。惟流注,加獨活。每服四錢,病在上食後服,病在下食前服。
此一藥,流注癰疽、發背傷折,非此不能效。至於救壞病、活死肌,弭患於未萌之前,拔根於既愈之後,中間君臣佐使,如四時五行更相迭旺,真神仙妙劑,隨證加減,其效無窮。何則?此藥大能順氣勻血故也。夫氣陽也,血陰也,陽動則陰隨,氣運則血行,陽滯則陰凝,氣弱則血死,血死則肌死,肌死則病未有不死者矣。故必調其陽,和其陰,然後氣血勻,二者不可偏廢。只調陽不和陰,則氣耗而血凝,肌必不活,如五香連翹之類是已。只和陰不調陽,則血旺而氣弱,疾必再作,如內補十宣之類是已。然二藥亦參用之,不可執一為妙。此藥扶植胃本,不傷元氣,蕩滌邪穢,自然順通,不生變證,真仙劑也。用法開具於後。
一發背既久不愈,乃前醫用涼藥過也。涼藥內傷其脾,外冰其血。脾主肌肉,脾其受傷,飲食必減,顏色痿瘁,肌肉不生。血為脉絡,血一受冰,則氣不旺,肌肉糜爛。故必理脾,脾健肉自生,宜於此方中去木通,少用當歸,倍加厚朴、陳皮,盛則用家傳對金飲子,又盛則加白豆蔻之類為妙。
一凡治流注,可加獨活。流注者,氣血凝滯,故氣流而滯,則血注而凝。加此藥者,可以動蕩一身血脉,血脉既動,豈復有流注乎。
一流注起於傷寒,傷寒表未盡,餘毒流於四肢經絡,澀於所滯,而後為流注也。如病尚有潮熱,則裹有寒邪未盡散,此方中可加升麻、蘇葉。如服此而熱不退,可加乾葛。如有頭疼,加川芎,并用薑水煎。如無潮熱,可用水酒相半煎,酒大能行血生氣故也。氣生血行,病愈可必。然流注須表者,何也?所以推其因,究其源,不忘病之本根也。寒邪既盡,表之太過,則為冷流注,尤為難治,故宜略表為妙。表後第二節,宜服溫平之藥,乃十宣內補是已。如不效,第三節宜加附子,或服四柱散數服即止。溫藥亦不可多用,恐增痛苦,返成膿血不乾。第四節仍歸本方收效。然表未盡,則餘毒附骨而為骨癰。夫流注者,傷寒之餘毒;骨癰者,又流注之敗證也。流注非傷寒之罪,乃醫者表之未盡也。骨癰非流注之過,又庸醫涼藥之過也。庸醫無識,心盲志聾,妄稱明見,雖知為骨癰,而治之無法,又復投之涼藥,烈之毒刃,則毒氣滯,涼藥觸鐵器,則愈附骨而不能愈矣。不然則人之骨何以有癰?骨而成癰,非藥可治,故名附骨疽,又名白虎飛尸。留連周期,展轉數歲,冷毒朽骨出盡自愈。其不愈者,至於終身有之,此皆失於初也。其骨腐者,多為副骨尤或可痊,正骨腐則終身廢疾。放膿白而清者,碎骨初脫,肉探難取;膿黃而膿者,碎骨將出,肉淺可取,宜以利刀取之。詳在後章。此不過治骨癰之概耳。又有病經數月,傷於刀刃,羸弱拳孿,咳嗽膿血,壞肉陰爛者,此皆冷極,陽弱陰盛,不可以唾紅為熱,宜以好附子加減治之。又有毒自手腳頭面而起,疼痛遍身,上至頸項,經絡所係去處,如瘍?貫珠者,此為風濕流氣之證,宜以加減小續命湯及獨活寄生湯,與此方參錯用之。又有兩膝痛起,以至遍身骨節皆痛,婦人類血風,男子類軟風,此名風濕痹,又名?節,宜以附子八物湯加減用之。又有癰腫在項腋、兩乳旁、兩胯軟肉處,名為瘎痙癰,此冷證無熱,宜以內補十宣散與此方參用。小兒不可輕用附子,恐生驚癇。切不可更犯針刀。薄血無膿,弩肉難合,宜以濕熱藥貼散內消。倘犯針刀,生弩肉,亦以此藥收功。倘用藥微疼,略有驚癇,宜用全竭觀音散加減用之。驚定,藥如故事。又有小兒,亦患宿痰失道者,癰腫見於頸項、臂膊、胸背等處,是為冷極,全在熱藥敷貼之功。留口,病須再作為佳,治法在後。
一又有流注大如匏瓠覆碗,見於' 胸背,其證類發而甚惡,用藥之後,形論勢一有微動,即非發矣,宜以內補十宣與此方隨證通變用之,可以內消。大抵諸證皆原於冷,故為痛者,骨痛也,骨者腎之餘,腎虛則骨冷,骨冷所以痛。所謂骨疽皆起腎者,亦以其根於此也。故補腎必須大附子方能作效,腎實則骨有生氣,疽不附骨矣。凡用藥不可執一,貴乎通變。
一凡癰疽初萌,必氣血凝滯所成,為日既久,則血積於所滯,而後盛作,故病人氣血盛者,此方中減當歸,多則生血,發於他所,再結癰腫,生生不絕。斯乃秘傳,醫者少知也。
一凡癰疽生痰有二證,一胃寒生痰,此方中加半夏健脾化痰;二熱鬱而成風痰,此方中加桔梗以化咽膈之痰,并用生薑,和水酒煎。
一凡腦發背發在上者,此方中可去木通,恐導虛下元,為上盛下虛之病,難於用藥,老人虛弱者尤宜去之。
一凡病人有瀉者,不可便用此方,宜先用止瀉藥白礬生用,為末,溶開黃蠟為丸,米飲下三十丸,俟瀉止方用此藥。蓋人身以血氣為主,病癰之人,氣血潮聚一處為膿,若臟腑不固,必元氣泄而血愈寒難愈,此藥大能順氣故也。大抵氣順則血行,氣耗則血寒,氣寒則血死,血死則肌肉不生。投之熱藥則肌肉無,元氣不足以當之,徒增苦,投之涼藥則無是理。是方雖仙授,要在用之得當,不然則有刻舟之患矣。至於流注,又不可一概論也。若涼藥耗散,元氣虛敗,有用三建取效者,其疾多緣於冷故也。尤當審其脉、辯其證,的出於冷而然後用之,亦不可過,過亦有害。但陽脉回,腫處紅活,骨有生氣,寒氣不能相附為疽,即歸功本方以取效,此萬全妙法。
一此藥元、散、末皆可,水酒湯使臨時裁度用之。貴人加木香為衣。病者有熱痰咳嗽,富沉香、貧蘇葉湯,皆可下。圓用蜜為丸。
一此方非但治癰疽、發背、傷折,至於男子婦人疝氣血氣皆可用,屢獲效矣。有一婦人患氣疾五年,發時只是塊痛嘔逆,水漿不下,一發便死,用此藥為丸,木香湯下;一服嘔止,再服痰氣順,遂愈。
一凡傷折皆不脫此方,但加減有差,詳見傷折類中。如尋常打破傷損,或傷心胞,并皆治之。在頭上則去木通、枳殼,加川芎、陳皮。常用加丁皮、蘇葉能活血,加破故紙、五靈脂能破宿血。水煎熟了,卻用濃酒一盞侵入,候再沸,卻入大黃末,空心服之。如通順,藥只四服,先二服中入大黃末,後二服不必用,只是催發便下。如不通,用枳殼湯一向催。如若不通,即不可治。不可坐視人死而不知也。補血十宣散之類。
一凡傷折常用此方,可去木通,名何首烏散,蓋首烏能扶血故也。如刀刃傷,有潮熱,面腫氣喘,乃破傷風證,可服索血散、葛根湯數服,薑葱煎發散或敗毒散三四服,外用敷貼藥,依法治之,無不愈者。
一經年腰痛,加草萆蘚、玄胡索,酒煎服。
一腳氣加檳榔、木瓜、川山甲,水煎服。
一宿痰失道,非惟人不識,自仙授以來,惟余一派知之。人身有痰潤滑一身,猶魚之有涎。然痰居胃中,不動則無病,動則百病生,或喘或咳,或嘔或暈,頭痛睛疼,遍身拘急,骨節痹疼,皆外來新益之痰,乃血氣敗濁凝結而成也。何則?臟腑氣逆,鬱結生痰,當汗不汗,蓄積生痰;飲食過傷,津液不行,聚而生痰。其常道則自胃脘達肺院而出,其失道自胃脘而流散,冷肌肉皮毛之間。脾主肌肉,肺主皮毛,故凡胸背、頭項、腋胯、腰腿、手足結聚腫硬,或痛或不痛,按之無血潮,雖或有微紅,亦淡薄不熱,堅如石,破之無膿,或有薄血,或清水,或如乳汁,又有壞肉如破絮,又恐如瘰?在皮肉之間,如鸚卵浮浴於水中,可移動,軟活不硬,破之亦無膿血,針口弩肉突出,惟覺咽喉痰實結塞,作寒作熱,即皆其證。急於此方中加南星、半夏等藥以治其內,外用玉龍熱藥以拔其毒,便成膿破為良。其輕無膿者,必自內消。如熱極痰壅,則用控涎丹紫大戟、甘遂、白芥子,等分為末,米糊丸。如遍身腫硬,塊大如盃盂,生於喉項要處者,尤為難治。夫血氣和暢,自無他病,氣行不順,血化為痰。痰復失道,則血氣衰敗,不能為膿,但能為腫硬,理必然也。此證陽少陰多,隨證用藥,回陽生氣,補血控涎,外則用後法作起一身氣血,引散冷塊。萬一腫不消,不作痛,不為熱,體氣實,無他證,肉塊與好無異,此又一證也。切不可輕用針刀自戕,如草醫曾用針灸陰爛其肉,或用毒藥點脫,使人增寒壯熱,法當通順其氣血,於此方中加升麻以除其寒邪,用斂口結痂之藥以安之,使為疣贅而已。萬一病自作臭穢糜爛,不兔動刀,則有妙劑可以代刀,不可輕泄即白礬、枯朴消,二味為末敷之。
一肚腸內癰,宜服十宣散,與此方相間用之,并加忍冬藤,此藥最治內癰,但當審其虛實,或通或補,補須用附子,通則用大黃。如不明虛實,則此方亦自能通順,十宣自能內補,可無他變。至於肺癰,初覺飲食有礙,胸膈微痛,即是此證。急須察脉審其虛實,虛則用此方加附子相出入用之,若稍再作,即用十宣散內補之,即自消散。實則用此方加大黃略通之,使毒氣下宣為妙。蓋肺與大腸相表裹故也。如內癰已成,宜以海上方與此方加減參用之。喘咳膿血者,肺癰也。大便有膿自臍出者,肚癰也。忍冬藤、甘草節煮酒妙。
仙傳外科秘方卷之一竟
#1品:明刻本無。
#2品:明刻本作『方』。
#3節:明刻本作『尖』
仙傳外科秘方卷之二
浚儀原陽子趙宜真集
用敷貼溫藥品#1第三
沖和仙膏一名黃雲膏又名仙膏,治冷熱不明者用之,茶酒隨證。
川紫刻皮五兩重,炒,又名紅肉#2;又曰內消 赤芍藥二兩重,炒 獨活三兩重,炒,不用節 白芷一兩重,不見火 木臘又名望見消、陽春雪,隨加減,炒用,即石菖蒲
右五件并為細末,用法詳見於後。
夫癰疽流注雜病,莫非氣血凝滯所成。遇溫即生,遇涼即死,生則散,死則凝。此藥是溫平,紫判皮,木之精,能破氣逐血消腫;獨活,土之精,能止風動血引氣,拔骨中毒,去痹濕氣,更能與木臘破石腫堅硬;赤芍藥,火之精,微能生血住痛去風;木臘,水之精,能生血住痛消腫,破風散血;白芷,金之精,能去風生肌止痛。蓋血生則不死,血動則流通,肌生則不爛,痛止則不掀作,風去則血自散,氣破則硬可消,毒自散,五者交攻,病安有不愈乎。
一凡病有三證,治有三法。如病極熱,則此方中可倍加紫荊皮、木臘。少用三品,亦能消散之,但功少遲耳。如病極冷,則此方微加赤芍藥、獨活,亦能活血,而消散之功亦稍遲,而不壞病。
一如病熱勢大盛,切不可用酒調,但可用葱泡湯調此藥,熱敷上,葱亦能散氣故也。血得熱則行,故熱敷也。如病稍減,又須用酒調,酒能生血,遇熱則血愈生,酒又能行血,遇溫則血愈行矣。
一瘡面有血泡成小瘡,不可用木臘,恐性枯起藥時生受,宜用四味先敷,後用木臘蓋在上面,覆過四圍,以截助攻之血路。凡敷藥,皆須熱敷,乾則又以元湯濕透之,使藥性濕蒸而行,病自退。
一如用正方,四面黑暈不退,瘡口皆無血色者,是人曾用冷藥大過,不可便用玉龍,蓋肌未死也,恐藥力緊添痛苦,宜於此方加肉桂、當歸,以喚起死血,自然黑暈退,見功效。血回即除加藥,只以正方取效。
一如用正方痛不住,可用酒化乳香、沒藥,於火上使溶,然後將此酒調藥,熱塗痛止。
一流注筋不伸者,可於此方加乳香敷之,其性能伸筋故也。
一如瘡口有赤肉突出者,其證有三:一是著水,二著風,三是刀破後刀口番突。宜以此方加少南星以去風,用薑汁酒調。其不消者,必是庸醫以手按出膿核大重,又以涼藥涼了皮,以致如此。若投以熱藥,則愈糜爛,此又有口訣焉,宜用白礬、枯朴消,二味為末敷之,次用硫黃摻#3之,外服榮衛加對金飲,外貼沖#5和。
一若病勢熱盛者,不可便用涼藥,熱盛則氣血壅會必多,大凍則血退不徹,返凝於涼,故宜溫冷相半用之,血得溫則動,挾涼則散,可用此方加對停洪寶丹,用蔥湯調塗貼。
一此方乃發背流注之第一藥也,學者當通變妙用,表裹相應,則病在掌握之中。但發背甚者,死生所係,惟此藥功最穩重,終始可恃,决無變壞。若發之輕者,草醫亦能取效,然有變證流弊之患。此無他,發於陰則非草醫之可治矣。豈如是劑兼陰陽而并治,奪造化之神功哉。至如流注一疾,雖不能死人,而十有九為廢疾,廢疾流連,死亦隨之,縱有醫之能愈者,亦必半年周歲之後方見其效。此乃百中之一,然終為殘弱之身矣。惟吾此派仙方,藥奇效速,萬不失一,端有起死回生之效,非有言所能盡述。夫流注乃傷寒之餘毒也,故有表未盡者,餘毒客於經絡,氣血不勻,則為熱流注。所謂醫之能愈者,熱也。熱病少見有表散太過,氣血衰者,餘毒流入勝理,腠理或疏或密,為冷流注。所謂醫之難愈者,也。冷病常多,故傷寒表未盡者,非為熱證而已,其餘毒亦多,為冷證,皆特冷癱如下原於腎虛,故作骨疽。冷則氣愈滯而血愈積,故但能為腫,而不能為膿。若醫者投之以冷劑,則所謂冷其所冷,而陰死於陰,惟有壞爛肉腐,毒氣著骨,而為骨癰,流為廢疾。故曰骨癰者,流注之敗證也。又日骨癰非流注之罪,乃醫者涼劑之過也。夫流者,動也;注者,住也。氣流而滯則血注而凝。氣為陽,血為陰,陽動則陰隨,氣運則血行,吾所以能移流注於他處而散之者,取其能動故也。動則可移,陽既移而動矣,陰豈能獨住而不隨之者乎。是故以獨活引之者,以其性能動蕩氣血也。引之一動則陰陽調和,不能為膿,而散之於所移之處,勢之必然矣。
一流注在背膊腰腿緊要處,當用此方厚敷患處,卻單用一味獨活末酒調熱塗一路,其盡處以玉龍誘之,此移法也。使血氣趨於他所,聚於無緊要處作膿。又或消之,若已成膿,則引不,急將此藥拔之出毒氣,免作骨疽。庸醫用了涼藥,犯了針刀,使成骨癰,非藥所愈,又待其碎骨出盡方愈。若怯用針刀取之,則用玉龍,治法在後。若正骨出,無治法,副骨出可安。
一方用白芷、紫荊皮酒調,以內消初生癰腫,名一勝膏。又方只用赤芍、木臘、紫剩皮作箍藥,名三勝膏。
一方治大人小兒偶含#5刀在口,劇斷舌頭,已垂落而未斷,用鷄白軟皮袋了舌頭,用破血丹蜜調塗舌根,斷血卻以蜜調和蠟稀稠得所,調此正方敷在鷄子皮上,取性軟薄能透藥性故也。如在口,溶散勤勤添敷,三日舌接住,方可去鷄子白皮,只用蜜蠟調藥,勤勤敷上,七日全安。學者觀此,則知通變活法妙用,不在師傳之功。如無速效,以金瘡藥參錯治之,尤妙尤妙。
一治癰腫未成膿,不可便用洪寶丹敷貼頭上,恐為冷藥一冰,血凝不消,不能成膿,反能爛肉,只用此方敷貼,如不消,欲其成膿,卻以玉龍貼癰頭以燥之。次用此正方在玉龍之下,四圍用洪寶丹箍住,以截新潮之血。又若病未甚冰於涼藥者,玉龍之下,不必用此方,止以洪寶丹圍之。
一如救壞病,未見可用玉龍,只用此方自然穩當,免病人苦。
一發背初生未成,單用紫荊皮末酒調箍住,自然撮細不開。服藥止用柞木飲子,乃救貧良劑。
一此方加南星、草烏二味三分之二,熱酒調敷,諸癰可以潰膿不痛。若單玉龍要洪寶丹箍住,不若此法妙。
一猘犬咬人,單用紫交沙糖調塗,留口,金丹退腫,嚼杏仁置口中,去毒。
一法加南星、草烏二味,與此方各一半,熱酒調敷,可治久損,至妙至妙。
一小兒軟節,用此方加軍薑,酒調敷。若初發,只用此方酒調敷,成膿而止。若初發之時,用紫荊皮、木臘,酒調敷,可以必消,切不用洪寶丹。
一熛疽,心火熱毒也,見於五心,痛不可忍。其狀如泡瘡而血赤,外形雖小,內有熱毒,在心腌者難治,在手足心者可療。然治之須早,稍遲或在心腌則腐肉粉碎,神仙莫醫。凡有此疾,在手心則用洪寶丹,於手心環圍敷之,以截其血,卻用仲和於手心,留口收功。在腳心則用洪寶敷,在腳經交骨四圍一二寸長,以沖和收功如前。
仙傳外科秘方卷之二竟
#1品:明刻本無。
#2肉:疑當作『內』。
#3摻:明刻本作『掞』。
#4飲,外貼仲:原作『欠卜占中』,均脫半邊,據明刻本及抄本改。
#5含:和『今』,據明刻本及抄本改。
仙傳外科秘方卷之三
浚儀原場子趙宜真集
敷貼熱藥品第四
回陽玉龍膏性熱
草烏三兩,炒 南星一兩,煨 軍薑二兩,煨 白芷一兩,不見火 赤芍藥一兩,炒 肉桂半兩,不見火
一此方治陰發背,冷流注,鼓椎風,久損痛,冷痹風濕,諸腳氣冷腫無紅赤者,冷痛不腫者,足頑麻,婦人冷血風,諸陰證之第一藥也。用法詳具于於後,用熱酒調塗。
夫雜病雖見於皮膚手足之間,而因必本於五臟六腑。蓋臟腑之血脉,經絡一身,晝夜運行,周而復始。一臟受病,必見於本臟脉息所經之處,即陰陽分手足之所屬也。其為病,有冷有熱,熱者易治,冷者難療。夫玲必由臟腑元陽虛弱,然後風邪得以乘間而入,血氣不勻,遂自經絡而客於皮膚之間,脉息不能周流,遂澀於所滯,愈冷則愈積而不散,復加庸醫用凍劑,而內外交攻,則其為病鮮有不危者矣。學者當觀其外之為證,而察其內之所屬,表裹相應,萬無失一。此藥有軍薑、肉桂,足以為熱血生血。然既生既熱而不能散,又反為害,故有草烏、南星,足以破惡氣,驅風毒,活死肌,除骨痛,消結塊,喚陽氣。又有赤芍、白芷,足以散滯血,住痛苦,生肌肉,加以酒行藥性,散氣血,雖十分冷證,未有不愈,端如發寒灰之焰,回枯木之春。大抵病冷則肌肉陰爛,不知痛癢。其有痛者,又多附骨之痛,不除則寒根透髓,非尋常之藥所能及。惟此藥大能逐去陰毒,迎回陽氣,住骨中痛,且止肌肉皮膚之病,從可知矣。但當斟酌用之,不可大過,則為全美,治法加減,疏舉如左。
一發背發於陰,又為冷藥所誤,又或發於陽而誤於藥冷,陽變為陰,滿背黑爛,四圍好肉上用洪寶丹把住,中間以此藥敷之,一夜陽氣回,黑者皆紅。察其紅活,即住此藥,卻以沖和收功。如不效,欲作膿,又以南星、草烏加於沖和用之。如陽已回,黑已紅,惟中間一點黑爛,不能紅者,蓋血已死,可以朴消、明礬。又云白丁香、硼砂、乳香,用唾調勻,於黑紅交處作一圈,上用沖和蓋之,至明早起藥,自然去黑肉如割,卻以藥洗之,掞以生肉,合口收功。
一流注冷證多附骨,肉硬不消,骨寒而痛,筋縮不伸。若輕用刀針,并無膿血。若止有乳汁清流,或有瘀血,宜用此藥敷之。若稍緩止,以軍薑、白芷、肉桂、草烏等分,熱酒調敷。骨寒除而痛止,則氣溫和而筋自伸,肉硬自消矣。然治流注不可無木臘,以其性能破積滯之氣,消堅硬之腫最妙,又不可多,多則能解藥性,蓋此證主於溫藥故也。
一鼓椎風起於中濕,或傷寒餘毒,又或起於流注之壞證,或起於風濕虛痹。此證有三:一是兩膝相搕,行步振掉,膝□經骨微腫;二是膝□經骨交接處大如椎,腿股肉消,皮縮裹骨;三是上腿腫大,下股冷消。蓋足膝屬肝,肝經有風寒濕氣,則血脉不流而作此,遂為膝寒所澀,凝流不動,下股之血脉有去而無返,是以愈瘦愈冷而飭愈縮。上腿之血脉有積而無散,是以愈腫愈熱而肉愈瘦。其原若起於流注,則肉癡者為爛,爛則冷毒腐骨,腐骨一出,神仙無術。未破則肌肉尚未死,急以此藥熱酒調敷膝□骨上腿處,以住骨痛,回陽氣。又以沖和塗下腿冷處,引其血氣,使流動而下,通貫血脉。又以此方敷經骨交處,以接所引之血脉,以散所積之陰氣。內則用追風丸倍加乳香以伸筋,如法服之,無不愈者。如人欲出,方可用五積散加薑、桂、芷、歸,又加大川烏、牛膝、檳榔、木瓜,或茶或酒調。
一男子婦人,久患冷痹血風,手足頑麻,或不能舉動,可用綿子夾袋此藥在中心,卻以長長纏在痛處,用絹袋擊定,此藥能除骨痛。附在肉上,覺皮膚如蟻緣,即其功也。如痹可加丁皮、吳茱萸、沒藥、大川烏等分,然後全在追風丸表裹交攻,去病如神。
一風腳痛不可忍,內用追風丸,外用此方,加生麵,薑汁調,熱敷。欲得立止,可依法加乳香、沒藥,化開酒調為妙。
一久損入骨者,蓋因墜壓跌撲,傷折不曾通血,以至死血在所患之處,久則如鷄肺之附肋,輕者苔蘚之暈石,年少之時,血氣溫和,尤且不覺,年老血衰,遇風寒雨濕,其病即發。宜以此方熱酒調敷,內則用搜損尋痛元,表裹交攻為妙。雖然血氣虛弱之人,病在胸肋腰背之間者,謂之脫垢不除,變為血結勞,不論老少,遠年近歲,大而遍身,小而一拳半肘,醫之則一。此等乃根蒂之病,此非一劑可愈,磨以歲月方可安,未成勞者易已,成勞者難。
一法只用南星、草烏,加少肉桂,能去黑爛潰膿,謂之小玉龍。
一治石癰,用此方熱酒調敷,外卻用洪寶箍住四圍,待成膿後破。
一婦人乳癰,多因小兒斷乳之後,不能回化;又有婦人乳多,孩兒飲少,積滯凝結;又有經候不調,逆行失道;又有邪氣內鬱,而後結成癰腫。初發之時,切不宜用涼藥冰之。蓋乳者,血化所成,不能漏泄,遂結實腫核。其性清寒,若為冷藥一冰,凝結不散,積久而外血不能化乳者,方作熱痛,蒸逼乳核而成膿,其苦異常,必爛盡而後已,故病乳癰者,既愈則失其乳矣。蓋乳性最寒,而又滯以涼劑,則陰爛宜也。然涼藥亦未嘗不用,用於既破之後則佳。如初發之時,宜於此方中用南星,薑汁、酒兩停調勻,熱敷即可內消。欲急則又佐以草烏,此藥味性烈,能破惡塊,逐寒熱,遇冷即消,遇熱即潰,如已成癰腫,則又從沖和,依常法用之,或加此草烏、南星二味。亦可破後觀其原,原於冷用沖和收功,原於熱用洪寶生肌,且須用乳沒住痛,以減其苦。至於吃藥,只用瓜簍散,隨人虛實,參以通順散、十宣相間服之。多口者為乳發,乳房堅硬者為乳石,正在乳觜處腫者為吹乳,在乳兜囊下為乳漏,以肉懸垂而血易滿故也,故為難治。一囊一口為乳癰,五十歲老人無治法。外有老人乳節,又為可治,蓋在垂囊肉上為癰,若近腦則為節矣。
一宿痰失道,癰腫無膿者,可用此藥點頭,病必旁出,再作為佳。不然則元陽虛耗,此為敗證。如元陽虛耗敗證者,急用全體玉龍敷之,拔出成膿,服藥則通順散加桔梗、半夏、當歸、肉桂等藥。若病紅活熱驟,則當歸沖和為佳,切不可誤投凍劑。此方但能拔毒作膿,病回即止,不可過。若能參用蹈脉神劑尤妙,出《外科精要》。
一肚癰一證,十有九死,蓋胃屬陰,外寒裹熱。凡氣血朝聚,趨熱避寒,故多為內癰,不能外現,間有微影欲出,則又為冷藥所觸,及服涼劑,雖有神仙,莫施其巧,醫者可不慎乎。凡有此證,初覺腹痛,且以手按之,痛苦走閃移動,則為氣塊。若根不動,外面微有紅腫,則為內癰。急以此方拔出一毒氣,作成外癰,然後收功沖和,內則用通順散加忍冬藤,治法如前。若癰自能外現者,不必用此方,只用沖和為妙,不可輕用針刀。如犯鐵器,口不能合,只用玉龍貼癰頭上,四邊以沖和圍之,依法自破。若膿流不快,依法用洪寶三分,薑汁七分,茶調敷之,膿皆出盡。內用十宣平補生肌,外則依然收功沖和。此證陰多陽少,損人最害,將安之際,倍服內補以生氣血,庶幾易愈,否則消而復脹,口不合。既安之後,尤宜多服內補加附子,否則氣弱難平。證冷者,未破之先尤宜先服附子方好,既破之後切不可用急澀斂口之藥,恐食毒不散。服藥力到,自然合口。至於內癰已成,不能拔出,只用沖和外貼,使在外溫和成膿,自臟腑而出,不至內爛。死生所係,全在服藥之功,治法見前。最忌毒食,食毒即發,反覆難療。又有孕婦病此者,又與此異,內用紫蘇飲安胎,勿輕與他藥。若臨月則兒與膿俱下,若尚遠則膿自大腑中下,若初萌只服藥可消,若癰在外面,其證必熱,惟可用沖和收功,亦須審輕重用之,恐有誤也。
仙傳外矜秘方卷之三竟
仙傳外科秘方卷之四
浚儀原陽子趙宜真集
敷貼涼藥品#1第五
洪寶丹又名金丹、寸金、四黃散、一黃散、破血丹、黃藥。
天花粉三兩 薑黃一兩 白芷一兩 赤芍藥二兩
右為末,茶酒湯使,隨證熱塗諸般熱證癰腫、金瘡之證。
此一藥一涼而已,能化血為水,又能使血瘀積;又能涼肌生肉,又能去死肌爛肉;及能破血退腫,又能滯氣為浮;能止痛,又能為痛;能閉膿,又能出膿,一反一覆。此方藥性無他,遇涼效少,遇熱效多,故非十分陽證不可輕用,恐或凝寒,治療費力。若夫金瘡出血,非此不可,乃第一藥,餘外但可為前二藥之佐使爾,當審之審之。大抵此三藥,可合力同功者,可獨將專權者,可分司列職者,可合圍交攻者,可借援求救者,可勇力相持者,可正兵先鋒、奇兵取勝者,可奇兵先鋒、正兵取勝者,神聖工巧,端與兵法無異。然兵隨印轉、將逐令行,故立功取勝存乎其人,苟非明理通變之士,何足言哉。用法如後。
一若病勢大熱,可用熱茶調敷。如證稍溫,則用酒調。若用以撮膿,可用三分薑汁、七分茶調,何也?此藥最涼,能使血退,薑汁性熱,能引血潮。故血退則被引,血潮被逐,進退相持,而後成膿作破,逼膿盡流也。
一凡瘡口破處肉硬不消者,瘡口被風所襲也。此方中加獨活以去風,用熱酒調。如又不俏,則風毒已深,肌肉給實,又加紫荊皮,有必消之理矣。
一此方莫善去金瘡及諸熱證赤腫,斷諸血根,不使掀赤。若癰疽不可輕用,恐貼處不散,□毒入內,在骨則成骨癰,在喉項則毒氣聚喉,在胸背則陰爛臟腑,在腹肚則為內癰,殺人不救,可不慎歟。只以沖和、玉龍,依法詳證用之為妙。
一年少血壯之人,衰老血敗之士,如有濺血無藥可止,血盡人亡。若在手足,可用茶調敷手足上下尺餘遠。若在胸背腰腹,則全體敷之,把住血路方能止,卻用斷血藥五倍末,方見後,或神效軍中方,換口,方得安愈。
一治金瘡重者,筋斷脉絕,血盡人亡,如要斷血,須用繩及絹袋縛住人手臂,卻以此方從手臂上用茶調敷住血路,然後卻用斷血藥掞口。卻不可使內補及四物等藥,卻又能令人發嘔吐,甚則口眼蝸邪,少焉發煩發熱,成破傷風,只可下對金飲加川芍、白芷,薑棗煎自安,卻徐徐補血。如或有破傷風證,又須用破傷風藥,即葛根湯之類方見後。瘡口用軍中方加九肋鱉甲酥炙碾。
一凡金瘡在頭面上者,血不止,急用此方茶調團圍敷頸上截血,瘡口邊亦用此敷,軍中方掞口,重十日,輕者三日效。
一凡金瘡著水,肉番花者,可用薤汁調此方,敷瘡口兩旁,以火微炙之。或用早稻稈烟熏之,瘡口水出即愈。如無水出,即是風襲,可用南星茶調敷之即愈,然後以軍中方掞口妙。
一治婦人產後,或經絕血行逆上,心不能主,或吐血、鼻衄、舌衄,可以此方,用井花水調敷頸上,生艾汁調亦妙,其血立止,然後服藥以絕原。如舌衄,必有血泡,破之復脹,可用綫於舌根頸縛住勿除,於頸項上截血,內用黃苓、荆芥涼心之藥以收其原。舌上用蜜調結口之藥以治之,泡破除綫,血不脹矣。服涼心藥,四物湯加荊芥、薄荷、朱砂。
一此方用藥調塗熱毒,恐隨乾隨痛,赤腫不退,當用鷄子清調敷,諸熱毒難乾妙。湯火瘡同。
一打破傷損在胸膈上者,藥通血不下,可用緑豆水調此藥末吞之,即吐出而安。又有從高墜下,用通血藥不下,數日病人幾死,此必天時寒凍服大黃等藥冰之,血凝片不行,可用熱酒調軍薑末飲之,片時血通,人得更生。蓋借熱性以活死血,則前藥方能行矣。
合用諸方第六
黃礬丸,即護膜散。
明礬一兩重,生用,為末 黃蠟
右以蠟溶開出火,俟及九分冷,傾入礬末在內,和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加至二十丸,或米湯下。未破者即潰,已破者即合,大能護膜救心,防毒內攻。
柞木飲子,治發背癰疽,已成未成并宜服之。此乃救貧良方。
乾柞木葉四兩 乾荷葉心蒂 萱草根 甘草節 地榆各一兩重
右為散,每服半兩,水二碗,煎至一碗,分作二服。早晚各進一服,再合滓煎。有膿者自乾,成膿者自消。忌一切毒食。
三石散,治患瘡消渴,小便數,宜服此藥。
人參一錢 白木一錢 當歸一錢 白芍藥一錢 枯梗一錢 知母一錢 山栀子一錢 狹苓二錢 連翹二錢 天花粉二錢 乾葛二錢 肉桂半錢 藿香半錢 木香半錢 甘草六錢 朴消一兩六錢 寒水石八錢 石膏八錢 滑石一兩 大黃一兩
右作末散,每服五錢,水一盞,薑三片,煎至一半,用布絹絞汁,入蜜少許服。漸加一兩重,一日三服,常使小便疏通。如有自利,不用朴消、大黃。《外科精要》八味丸亦治此證。
瓜簍散,治癰疽。
瓜簍新舊皆可,和椒炒碎 川椒二十粒 甘草三五寸,剉 乳香五粒,如皂角子大
右用無灰酒三碗,煮一碗,去滓溫服,其毒立散。未成即破,已成者膿自出,皆不用手。
海上方,治內癰有膿,敗血腥穢殊甚,遂至臍腹冷痛,此乃敗膿所致,用此方推下膿。
白芷一兩 白芍藥半兩 白礬枯,半兩 單葉紅蜀葵根二兩
右為末,蠟礬溶為丸,梧桐子大,空心食前米飲下三十丸。挨膿出盡,十宣散補之。
一方,猜膏煎鯽魚,治腸癰。
一方,鱉甲燒存性服。
真君妙貼散
通明硫黃三兩 養麥粉二兩
右作末,以井花水調和,稀稠得所,捏作餅子,曬乾或焙乾收之。如有惡瘡,再用研碎,以井花水調敷之。如痛即不痛,如不痛即痛而愈。
追風丸,治男子婦人冷痺血氣,手足頑麻,流注經絡,成鼓椎風,并皆治之。
沉香五錢 牛膝三兩,酒浸炒 當歸三兩,焙 薏苡仁二兩 白芷二兩 川芎二兩 羌活五錢 防風五錢,炒 川烏一隻,泡 赤芍五錢,炒 天麻五錢,炒 草烏五錢,炒黃 肉桂五錢 乾薑一兩,炒 丁皮五錢 乳香五錢 沒藥五錢 木香五錢 木瓜三兩,炒
右為末,蜜丸,每服三十丸,酒下。如腳氣,用酒糊為丸,溫酒下。為末則用酒調服,忌熱食。
搜損尋痛丸,能接骨,遍身疼痛,久損至骨。如金刃傷,則在後用之。
乳香二錢 沒藥二錢 當歸一兩 軍薑五#2炒 肉桂三錢 川芎一兩 薏苡仁炒,一兩,如筋絕、脉絕,多加此一味 丁皮五錢 獨活炒,五錢 茴香炒,二錢 草烏五錢,炒黃色 骨碎補炒,二兩 赤芍炒,五錢 白芷炒,五錢 石枯藤炒,五錢,一雲二兩
右作末,蜜為丸,用生薑細嚼,溫酒吞下。如為末,用薑酒調服亦可,浸酒吃亦可。如折傷,則須用藥,遍身頑麻,方可用藥。接骨加草烏一匕,多熱酒調服,量人老弱虛實加減用之。如其人麻不解,可用大烏豆濃煎汁解之。如無豆,淡煎濃豉亦可。如吐,加薑汁。
復煎散,治癰疽發背。
黃柏一錢 黃苓一錢 黃連一錢 知母一錢 生地黃一錢,酒洗 防風半錢 山栀子半錢 羌活半錢 黃蔑半錢 麥門冬半錢 甘草半錢,炙 獨活半錢 人參半錢 當歸尾二錢 陳皮 防風稍 甘草梢生 蘇木 當歸身 五味子 猪苓 藳本 連翹 桔梗#3
右□咀,每服四錢,水二盞,煎至七分,去滓。隨證上下,食前後服。
神鋒散又名替針膏。
餅藥 針水 白丁香七粒 硇砂一字
右用針水調勻敷貼。
烏金散,去惡肉,潰滯膿。
巴豆半錢 寒食麵二兩
右用水和麵,作餅子,包巴豆燒黑色,量瘡口大小乾掞。
索血散,凡刀刃傷,有潮熱、面腫、氣喘,乃破傷風者,此藥治之。
乾葛虛弱老人出血多者,去此加川芎代 防風三錢 赤芍藥三錢 細辛三錢 羌活三錢 桔梗三錢,炒 甘草三錢 肉桂三錢 白芷三錢
右為散,薑懃煎服。
葛根湯,治刀刃傷後,發寒熱,男女流注,初發潮熱,紅腫赤痛者,以此發散。
升麻一兩 葛根二兩 甘草二錢 半夏五錢 蘇葉五錢 白芷五錢 丁皮五錢 川芎五錢 香附子五錢 陳皮五錢
右為散,每服二錢重,薑葱煎,空心服。
散血散,被刀刃傷,血出過多,用此補之。
人參五錢 當歸五錢 白芷五錢 白狹苓五錢 黃芪五錢 砂仁二錢 陳皮二錢 丁香二錢 棋殼三錢,炒 牛膝三錢,酒浸 川芎一兩 蒼木一錢,炒 茴香一錢,炒 甘草一錢 肉桂一錢,去血多,多用此一味
右□咀,每服三錢,薑棗煎,不拘時。凡瘡口及杖瘡要生肉,須服此藥,十宣散亦可。
通血散,如肉傷無血出者,及打撲遍身赤腫,大小便不通,以此通之。
大黃三錢,麵裹煨 當歸二錢,焙
右用蘇木、枳殼煎湯,調溫服。如用酒,加童便,有潮熱不用酒。如不通,用炒枳殼煎湯引發。
鷄嗚散,亦通血。
大黃末生用 杳仁去皮尖,炒
右為末,調服。
伯顏丞相軍中方,治刀箭兵刃所傷,無不愈者。
乳香 沒藥 羌活 紫蘇 細辛 烏藥一云草烏 麝香半字 蛇含石煅 厚桂 白芷不見火 降香 當歸 蘇木 檀香 龍骨 南星 硫黃 寄生尾 花蕊石童便淬十數次
右等分為未,乾掞傷處,止血止痛,去風生肌。瘡口四圍用洪寶丹敷貼,神妙。
熏洗方,治一切癰疽發背諸瘡,打破傷損,骨斷未破,或未斷而腫痛者,并皆治之。
桑白皮殺傷此為主 白芷一兩半 赤芍二兩 烏藥腫骨痛此為主 左纏藤 荊芥 橘葉 藿香臭爛加此 桕葉根亦可
右到散,隨證加減,每藥一兩重,用水二碗煎。如洗金瘡加荊芥、桑白皮,臭加藿香、毒瘡加烏桕根皮,溫溫用瓶斟洗。如傷投遍身重者,可於小房內無風之處,用火先燒紅大磚數片,先用熱藥湯熏洗。如氣息溫,又用紅磚逐旋淬起藥氣令熱,得少汗出為妙。
麝香輕粉散又名桃紅#4散生肉合口,去痛住風。一切癰瘡傷折口不合,用藥洗後,以此方乾掞。
乳香 沒藥 五倍子焙,為主 白芷#5不見火,去風生肌 赤芍藥散血止痛 輕粉 國丹水飛 赤石脂煅性急 麝香 血竭止血生肉檳榔止血 宣郎 當歸酒洗焙 海嫖蛸
右研為細末,換口。
神異四七膏,治一切疰瘡、惡瘡、毒瘡久不愈者。
乳香 沒藥 防風 羌活 白芷 赤芍 當歸 宣連 肉桂 皂角 五倍子 巴豆去殼 木鱉子 國丹 萆麻子 無名異 檳榔 水粉 輕粉 楓香 蓽茇一用烏藥 松香 黃蠟各等分 桃柳槐枝 蠟膏 清油
右除乳、沒、麝、輕粉、丹另研外,先用清油煎諸藥令焦,方下楓香、松香、黃蠟、蠟膏,又熬令溶,用絹濾去前藥,卻下國丹、水粉再熬令紫色,然後下乳、沒、麝、輕末,用桃柳槐枝不停手攪勻,滴水不散為度,將瓦器收貯,出火毒方用。
又方,治止血生肉合口,通變用法。
滑石性緩 寒水石煅 石膏煅性緩 番香燒 雄黃住臭去爛 龍骨煅性急 川山甲灰炒去水 百草霜 劉寄奴炒,止血 王不留行炒,止血 金櫻子 九里光止血 苧根燒存性 老松皮燒存性
右各為末,加減用。
住痛一黑散,亦能止血。
百草霜 苧根燒存性 番降并燒存性 換口用。
右先用老松皮燒存性為末,能住刀口杖瘡,一切痛不止者。
神效復元通氣散,治一切惡瘡,初覺發時連進三服,癰疽行瘡腫痛并皆治之。
當歸三兩 甘草一兩 生地黃半兩 黃芪一兩 白芍一兩 天花粉一兩 熟地黃半兩 金銀花二兩
右每服五錢,水盞半,煎至一盞,溫服。隨證上下,食前後服。
本方藥品異名今注於後。
馬肝石上何首烏,碧蓮□木通可呼,紅牡丹名赤芍藥,陽春木蠟木#6菖蒲#7,快胃香茴香更好,長生草獨活人甦,金鴉散草烏形變,虎骨膏南星不殊,淮上橘來為枳殼,龍泉香炒軍姜敷,補血脂當歸酒焙,寶鼎香姜黃最殊,玉箭名為香白芷,土烏藥化土木蘇,金屑香桂不見火,紫霞膠即紫荊呼,玉髓瓊漿番乳沒,天花粉瑞雪模糊,國老實名為甘草,尋方取類可相扶。
藥品製法
白芷、肉桂不見火,何首烏不犯鐵器,土烏藥、赤芍、茴香、紫判皮、望見消、軍姜并炒,獨活去節炒,當歸酒洗焙,枳殼陳煨,甘草炙,木通去皮節,南星煨,淮草烏煨,姜黃、天花粉生用。
仙傳外科秘方卷之四竟
#1品:明刻本無。
#2五:此下明刻本、抄本均有『錢』字。
#3桔梗:此上十藥用量原缺。
#4紅:明刻本作『花』。
#5芷:原作門『正』,據文抄本改。
#6木:明刻本作『水一。
#7蒲:此下明刻本有『又名陽春雪、望見消』小字注文。
仙傳外科秘方卷之五
浚儀原陽子趙宜真集
治癰疽經驗品
治消渴證,多發癰疽之疾,喫此水立效。
右收下臘月水,以□取絲留湯,沉清冷,溫服二十三次,病退不渴。
內補黃芪散,治癰疽內虛不足,膿水不絕,四肢乏弱,不能進飲食,久不好,必為內漏證。
附子一兩 黃芪一兩 肉蓯蓉一兩 遠志一兩 麥門冬一兩 熟地黃一兩 巴戟一兩 白狹苓三錢 白芍藥三錢 人參三錢 石斛三錢 甘草三錢 北五味五錢 山茱萸五錢 兔絲子五錢 當歸五錢 芎藭五錢 地脉五錢 五韋五錢
右總為細末,每服二錢重,以荊芥湯送下。
內補散,治癰疽發背,潰膿出多,內虛少力,不進飲食#1。
人參半錢 白狹苓半錢 當歸半錢 黃芪半錢 桂心半錢 遠志半錢#2 芎藭二兩 麥門冬一兩 甘草半兩 白芍藥一兩 陳皮一兩 熟地黃一兩 北五味一兩
右□咀,水一盞半,生薑三片,棗子三個,煎至七分,溫服。
內補散,治癰疽發背,有陰證惡重者。
附子 桂心 乾薑 白斂 人參 蜀椒二錢 芎藭二兩 赤小豆一合半#3 黃苓一兩半 防風一兩半甘草一兩半。
右□咀,每服四錢重,入酒煎至七分,溫服。
沉香散,治諸發腫毒入腹,心煩脹滿,不進飲食。
沉香一兩 木香一兩 薰陸香一兩 丁香一兩 大黃一兩 麝香少許
右□咀,入水煎,溫服。
乳香散,治發背內潰,及毒氣攻衝,嘔逆惡心,內攻危證。凡惡疽疔瘡癤,宜日進一二服,便毒出外,不攻臟腑之證。
乳香別研 真菉豆粉菉旦去皮亦可用
右研細為末,每服一錢重,新汲井水少許調服,細細呷之。要經絡發背大疽,自肩下連腰脅腫盛,其堅如石,極紫黑,醫以陳藥敷之,中夜大嘔,乃連進此藥三四服,嘔遂止,既而瘡潰,出赤水淋灕,四十日而愈。又有一患瘰癰者,疼痛輒嘔,服此嘔逆即止。草節煎湯調服亦可。
內消散,治癰疽發背,諸瘡癤結硬,疼痛不止。
人參一兩 當歸一兩 黃芪一兩 川升麻一兩 沉香一兩 黃苓一兩 防己一兩 防風一兩 蘧麥一兩 白斂一兩 甘草一兩 赤小豆一合,炒熟
右總為細末,每服二錢重,不拘時,溫酒調服。
麥門冬散,治發背乳癰,赤腫疼痛,體熱,大煩渴不止。
黃芪一兩半 黃苓一兩半 麥門冬一兩半 川升麻一兩 赤狹苓一兩 赤芍一兩 玄參一兩 當歸一兩 甘草一兩 知母一兩 瓜簍根一兩 生地黃#4
右□咀,每服四錢重,水煎,食遠溫服。熱甚,加淡竹葉、燈草。
木通散,治癰疽諸發氣壅,大小便不通。
木通二錢 黃苓二錢 大黃二錢 土瓜根二錢 潺蘆二錢 甘草二錢 朴硝二錢 栀子仁三錢
右□咀,水煎,食前溫服,以利為度。
瞿麥散,治癰疽發背,排膿止痛,利小便。
桂心 赤芍 當歸 黃芪 芎蒙 瞿麥 白斂 麥門冬各等分 赤小豆一合,酒浸炒乾
如諸癰已潰未潰,瘡中膿血不絕,痛不可忍,加細辛、白芷、白斂、薏苡仁。
右□咀,每服四錢重,入酒煎,溫服。
不止麒麟散,治癰疽惡瘡,生肌後犯房事,用力勞動努復,出血不止。
血竭#5半兩 檳榔半兩 白友半兩 黃連半兩 黃柏半兩 訶子半兩
右總為細末;用鷄子白調塗敷之,用紙貼之。藥乾即換,忌用水調藥。
仙方化痰丹
明礬 遲礬 大半夏湯浸七次 大南星各二兩重,一半湯洗七次,一半皂角煮
右內用南星一半,切作片子,卻用不蛀皂角截斷七片,各一寸長,用水同南星煮乾為度,去了皂角,只用南星焙乾。用前藥總為細末,水打硬麵糊候冷,用濃生薑自然汁在內,化開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臥用淡薑湯吞下,立效。
肺癰黃蔑散亦名桔梗湯,治肺癰心胸氣壅,咳嗽膿血,肩背煩悶,小便赤黃,大便多澀,不進飲食。
黃芪 天門冬 川大黃 紫蘇葉 赤茯苓 桑白皮 生乾地黃各一兩 杏仁 蒺藜 棋殼各三錢 當歸半兩 甘草半兩 加貝母 薏苡仁
右□咀,生薑三片,煎溫服。
桔梗丸,治肺癰,胸中滿,振寒脉數,咽乾不渴,時出洱唾腥臭,久久吐膿如硬米粥者用。
桔梗半兩 貝母半兩 巴豆一錢,去油
右總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強人進粥飲下五丸,贏人下三丸。若病在膈上者,吐出也。若膈下者,利出也。若下多不止者,冷飯三四匙補之,即止。
治腸癰壯熱,大微汗氣急,小腹腫痛,小便澀似淋,或大便澀難,如刀刺痛,及背肺疼痛,腸中已成膿,或大便下膿者用。
當歸一兩,微炒 甜瓜子一合 蛇退皮一尺長
右□咀,每服四錢重,水一盞半,煎至食前服之,利下惡物為妙。
牡丹散,治腸中未成膿,腹中疼痛不可忍者。
木香三兩 牡丹三兩 敗醬三兩 甜瓜子三兩 赤芍三兩 桃仁三兩 芒硝三兩 川大黃三兩,微炒
狹苓湯,治腸癰,小腹牽強,按之疼痛,小便不利,時時有汗出,惡寒脉遲,未成膿者。
赤狹苓 桃仁 甜瓜子 川大黃微炒 川芒硝 牡丹
右□咀,用水煎服,三四日即效矣。
牛黃散,治腸癰成膿者。
牛黃一錢 血竭半錢 牙硝 大黃 牽牛 牛旁子 破故紙#6
右總為細末,用冷溫酒調服,以利下膿血為度。
《千金方》治凡腸癰,其狀兩耳輪文理甲錯,初患腹中苦疼痛,或繞臍痛,有瘡如栗,皮熱,便膿血,似赤白下者,不治必死也。
漏蘆湯
漏蘆三兩 黃苓三兩 白芨三兩 麻黃三兩,去節 大黃三兩 升麻二兩 白薇二兩 枳殼去白,麵炒,二兩 芍藥二兩 粉草二兩,炙
右□咀,每服四錢,水一盞,煎至七分,空心熱服。本方芒、苓去之,若見熱而實者,加大黃五兩,或加芒硝亦可。
升麻和氣飲,治瘡疥發於四肢,痛癢不常,甚至增寒發熱,腫下濕癢,并皆治之。
升麻一兩 乾葛一兩 桔梗一兩 蒼木一兩 枳殼半兩,製 半夏半兩,製 乾薑半兩 陳皮一兩 白芷一兩 甘草一兩 狹苓半兩 當歸半兩 大黃半兩,蒸 芍藥七錢半
右□咀,每服四錢重,水一盞,生薑、燈心同煎,食前溫服。
復元通氣散,治諸氣澀,耳聾,腹癰便癰,瘡疽無頭,上#7痛消腫。
青皮四兩 陳皮四兩 川山甲三兩,泡 甘草三兩,半生熟枯萋根三兩 金銀花一兩 加連翹 大黃 當歸半兩 皂角刺一兩
右為細末,熱酒調下。用酒煎亦可。
黃芪狹苓湯,治諸癰疽膿出,大多虛熱。
赤狹苓一兩 升麻一兩 大黃一兩 黃芪一兩 黃苓一兩 遠志一兩 赤芍藥一兩 甘草二兩 人參二兩 當歸二兩 生地黃二兩 麥門冬一兩半
右□咀,每服四錢重,煎服。
仙傳外科秘方卷之五竟
#1飲食:此下明刻本有『有陰證惡重者亦治之』九字,而無此下『內補散』方。
#2半錢:明刻本以上諸藥『各半兩』。
#3半:原作『斗』,據抄本改。
#4生地黃:此藥用量原缺。
#5血竭:各本同,疑當作『血竭』。下同
#6破故紙:此上五味藥用量原缺。
#7上:明刻本作『止』。
仙傳外科秘方卷之六
浚儀原陽子趙宜真集
治諸疔瘡經驗品#1
如疔瘡初出,以不變色,及不知疼痛,按播不動,嵌頂,身發寒熱,便是此瘡。氣疔、水火疔、蛇眼、石疔、雄雌疔、爛疔、血疔、刀斧疔、紅絲、魚睛、紫硯、麻子諸般疔,急用圈黃藥,用臘月間雄猪膽一個,入雄黃、京墨、薑汁為末,入於膽丙,用此藥塗在瘡上,圈之便不走黃。元疔發之上,便打一針,直到痛處便住,血出無妨,便入仙蟾拔毒,取黃藥入於瘡口內,即用水沉膏貼之,神應膏亦可。取黃回時以瘡紅腫為度,四圍腫可以放針出血毒黃水。如是走黃,看血筋到何處,以用火針刺斷其血筋,立住便不走黃。看先黃走入何處,結成一塊,便是黃者,可以黃上便放三五十針,等出血及毒氣,即用敷黃藥敷出毒矣。如是黃走者,左過右,右過左者,難治之,必死也。瘡上黃,上放針無血出。如血紫黑者難治,亦死也。用針取黃,不用鐵針,只用金、銀、銅針者。初發,急服追疼奪命湯,即能內消,立效以服飛龍奪命丹亦可。後服化毒消腫托裹散,以服諸藥,皆要大汗出為度。
取蟾酥法度
右件將活疥蝦蟆眉棱上,用手裹捻油紙上,或是黃桑葉上,便有蟾酥,用竹篾青刮離紙葉上,便收於元刮竹篾上,插在背陰處,經宿,酥自然乾,收用之。
追毒丹,取黃去疔頭,追膿毒,立效。
蟾酥一錢,乾用,老酒化 巴豆七粒,去殼不去油 白丁香一錢,無此味,加巴豆 蜈蚣酒浸多#2乾黃 磠砂一錢 雄黃二錢 輕粉一錢 朱砂二錢,為衣,黃丹亦可
右總為細末,白麵調,水為丸,如丸不就,入酒打麵糊為丸,如麥大,兩頭尖,入於針破口內,用水沉膏貼之,後用膏藥及生肌藥追出膿血毒物。又如有黑陷漏瘡者,四圍死敗肉不去,不生肌者,不可治也。亦用此藥追毒,去死肌敗肉,生新肉,愈矣。小者用一粒,大者加用之。病輕者,不必用針,只以手指甲爬動於瘡頂上,安此藥,水沉膏貼之,其瘡即時紅腫為度,去其敗肉為妙,用之神效,立驗。
水沉膏
右用白芨末,放在盞內,用水沉下去,用紙貼之。如用膏,不可用生肌藥,方在前。
敷黃藥,蟬蛻 姜蠶
又方,絲瓜葉連鬚葱白韭
又方,蒼耳根苗燒灰白鹽梅灰藍靛為妙。
右總為細末,酸醋調塗四圍,留瘡口,上毒出。如乾,再以醋長長潤濕為度。如不退,加前敷藥化毒散血拔毒散,立效。
疔瘡陷頂及膿水不乾者#3,專治疔瘡發背,諸般惡瘡癤,以用鐵秀不以多少,研為細末,用醋塗疔瘡上,須臾疔毒自然凸出,膿水即乾,立效。
追疔奪命湯,秘方速效,能內消腫。
羌活 獨活 青皮多用 防風多用 黃連 赤芍 細辛 甘草節 蟬蛻 姜蠶 腳連等分
加河車、澤蘭、金銀。
有膿加首烏、白芷要利、青木香、大黃、梔子、牽牛。在腳加木瓜。
右□咀,每服五錢重,先將一服加澤蘭少用葉、金銀花各一兩,生薑一兩,同藥擂爛,好酒鏇之,熱服。不吃酒者,水煎為妙。然後用酒、水各一盞半,生薑十片,煎至熱服,汗出為度。病退減後,再以加大黃二錢,煎至熱服,再以利一兩腸去餘毒為妙。
此方以藥味觀之,甚若不如,然效速於神驗,萬無一失,累用累效。
如別有他證出後,宜隨證加減治之,速效。
心煩嘔吐,加甘草節一錢,豆粉酸漿水下。
嘔逆惡心,加乳香、豆粉甘草湯下,紫河車、老薑米醋一口吞下。
心煩嘔名伏暑,用朱砂五苓散。
嘔逆,加母丁香、石蓮;不止,用不換金正氣散,加人參、木香。
嘔不止名喫水,手足冷,黃蓮香需散吞下消暑丸。
手腳冷,加宣木瓜、牽牛。
心煩,加麥門冬、赤芍藥、山栀子、燈草。
潮熱,加北柴胡、黃苓、淡竹、絲茅根。
眼花,加朱砂、雄黃、麝香少許。
腹脹,加薏苡仁、寒水石。
自利,加白木、白狹苓、肉豆蔥、櫻粟殼。
腹內痛不止,加南木香、乳香。
喘嗽,加知母、貝母、蜜少許。
頭疼,加川芎、白芷、葱白。
痛不止,加蘿蔔子、川芎、葱白擂碎,敷太陽,即止。
痰#4多,加生艾尾葉,米醋擂取汁,嗽去痰。
咽喉痛,加山豆根、靈消根、山栀子、淡竹葉、艾葉、燈草。
大便秘,加赤芍藥薑製、枳殼、大腹皮。
小腑秘,加赤芍藥、赤狹苓、木通、車前、燈草。
尿血出,加生地黃、車前。
鼻血出,加野紅花、地黃、藕節、薑皮生用。
瘡不痛,頂不起灸三壯,更不痛,不治。
骨蒸,加絲茅根。
無脉,服二十四味流氣飲。
秘方加進葉速效內消,一生受用矣。
飛龍奪命丹,專治疔瘡發背,腦疽,乳癰疽,附骨疽,一切無頭腫,每惡瘡服之便有頭,不痛者服之便痛,已成者服之立愈。此乃惡證,藥中至寶,病危者服之立可矣,萬無失一,此乃家傳之秘方,一生受用,不敢輕泄,神速之驗,即愈立效。
蟾酥二錢,乾者,老酒化 血竭#5一錢 乳香二錢 沒藥二錢 雄黃三錢 輕粉半錢 膽礬一錢 麝香半錢 銅緑二錢 寒水石一錢朱砂一錢,為衣 腦子半錢,無亦可 海羊二十一個,蝸牛即是,連殼用之 天龍一條,濟浸,炙黃,去頭足
右總為細末,將海羊研為泥,和前藥為丸,如緑豆大。如丸不就,入酒打麵糊為丸。每服二#6丸,先用葱白三寸,令病人#7。嚼爛,吐於手心,男左女右,將藥丸裹在葱白內,用無灰熱酒三四盞送下,於避風處以衣蓋覆之,約人行五里之久,再用熱酒數杯以助藥力,發熱大汗出為度矣。
初覺二丸即消,如汗不出,重者再服二丸,汗出即效。三五日病重者,再進二丸即愈。如疔瘡走黃過心者,難治之,汗出冷者亦死矣。如病人不能嚼葱,擂碎裹藥丸在內,熱酒送下。瘡在上食後服,瘡在下食前服。服此藥後,忌冷水、黃瓜、茄子、油、猪雜、魚肉、濕麵、一切發風發瘡毒之物,不可服之,切忌婦人洗換狐臭。百發百中,此藥活人立效。
歌括
血蝎蟾酥輕粉,雄黃銅緑朱砂,膽礬寒水麝香加,三七海羊研化。專治疔瘡惡毒,腦疽發背無差,如緑豆大二丸加#8,細嚼葱酒送下,衣被蓋之汗出,返魂救死堪誇,神仙傳與世人家,奪命金丹無價。
治疔瘡癰疽等瘡癤毒,專治能令內消去毒,化為黑水,從小便出,萬無失一。此方不得秘,又不輕泄,謹之慎之寶之可也。
乳香 知母 半夏 天花粉可加貝母 川山甲 白芨 皂角 銀花各一錢重
右□咀,共計八錢重,無灰酒一碗,煎至半碗,去滓,只作一服溫服。不得加減。用滓搗碎為細末,加秋過芙蓉葉一兩重,用蜜調井花水及敷藥於瘡口上,如乾再用蜜水潤濕。過一宿自然消,不必用第二服。
雄黃丸,利大腑,去毒積。
蔚金 雄黃各半兩 大戟 芒硝各一兩 巴豆四十粒,去殼不去油用
右各碾為末,麵糊丸緑豆大,每服七八九丸用,服用巴豆半粒,擂冷白湯吞下。如要打痰,用桑白皮、杏仁煎湯,冷吞下即行。
又方,大戟為末,每服三四錢重,茶清調服即行。
又方,下積。
江子二+一粒 木香 丁香 桃仁等分
右為細末,麵糊為丸,緑豆大,溫白湯吞下。
過藥,即行。
江子一兩 豆豉一兩
右為細末,麵糊丸,每服七丸或九丸,白湯送下。忌食熱湯物,過後用溫白粥、米湯可補。
拔黃藥
右用蟾酥,飛羅麵為丸,如梧桐子大,可將一丸放在前面舌下,即時黃出。
百二散,又名護心散,治發行疔煩燥,手足不主,發狂者,急宜服之。
甘草節緑豆粉朱砂各等分
右為細末,甚者水調服。
返魂丹
麝香少許 雄黃二錢 蟾酥一字 江子七粒,去殼,燈上燒存性
右為末,和酥點舌上三次,含化嚥之,疔自爆,切忌用鐵器。
仙傳外科秘方卷之六竟
#1經驗品:明刻本作『方法』。
#2多:明刻本及抄本作『炙』。
#3及膿水不乾者:明刻本無。
#4痰:此下明刻本、抄本有『涎』字。
#5媽:果當作『竭』。
#6二:抄本作『三』。
#7人:原作『八』,據明刻本及抄本改。
#8加:明刻本作『佳』。
仙傳外科秘方卷之七
浚儀原陽子趙宜真集
神效治瘰?品#1
如治瘰?,不問年久月深者,先用箍了#2箍住其瘡,以後用艾火從下面兒?上灸,一個起,以等下灸上去,灸到母發之處即住。每一個上用大蒜一片貼之,灸五七壯止,隨灸一個,便用膏藥貼之,當時一日一換,立見神效。
秘傳膏藥
真菉粉二兩半,炒,用鋼銚子炒黃色,枯了為妙 乳香半兩 檀香半兩,焙乾用 香竭香節亦可,半兩 沒藥半兩,痛用 膽礬半兩,真者,取毒生肌後,不用此味 輕粉匣子亦好,少用 南蛇膽無亦可 麝香破者可用,初灸不用
右各為細末,諸藥半兩,可用豆粉五兩重,米醋調成膏,攤開油紙上貼之。不生肌,加生肌藥即愈矣。
五香連翹散,治一切積熱,結核瘰?,癰疽惡瘡癤。
沉香 連翹去蒂 乳香 升麻 大黃蒸,要利生用 桑寄生升麻亦可 丁香去枝梗 麝干 獨活 木通 羌活 甘草 麝香破者用 青木香各等分
又一方,加生黃芪。
右□咀,每服四錢重,水二盞,煮取八分,食後熱服,以利下惡毒為度。本方有竹瀝、芒硝,隨證熱輕重,當自加減為妙,立效。用此滓煎湯洗之,其瘡立愈矣。
治瘰?立效散,又名六一散,益元散,初發服此藥即安。
滑石一兩 甘草二錢
右先將此末每服一錢半重,用米飲調之,臨睡進一服,半夜時再進一服。
又方,用刻芥穗 姜蠶 黑牽牛各四錢 重班貓二十八隻,去頭足翅,用糯米炒,要米黃色,去班用米
右總為細末,每服一錢重,五更初卻用溫酒調服之,等惡毒物從小便中。如小便無惡物行,次日再進一服;又不行,第三日早五更初,先進白糯米稀粥,卻又再一服,更以燈草湯調琥珀末一錢服之,以小便內利下惡物為效,絕根不發。如肚疼痛不止,利惡毒不住,可用生冷茶補之。肚痛不止,用防風擂水解之,前藥不可多用。
牛旁子丸,治風毒結核,瘰?腫痛不止。
牛旁子一兩,微炒 何首烏一兩 乾薄荷二兩 雄黃二兩 牛黃二錢 麝香二錢 皂角七皮,水二升,槌汁煉膏
右以前藥為末,用皂角膏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煎黃耆湯下。
四聖散,治瘰?,去利後用此補之。
海藻石#3決明 羌活 瞿麥穗各等分
右總為細末,每服二錢重,米湯調下。
經驗治咽喉品#4
夫咽喉者,為一身之總要,與胃相接,呼吸之所從出。若有胸膈之間蘊積熱毒,致生風疾,壅滯不散,發而為咽喉之病,喉內生瘡,或狀如肉腐,為腫為痛,窒塞不通,吐嚥不下,甚則生出重舌。治之尤宜先去風痰,以通咽膈,然後解其熱毒,遲則有不救之患。又有熱毒衝於上腭而生瘡,謂之懸癰,及腑寒亦令人咽門吐吞不利,臨病須審詳其證,施以治法。
化毒托裹散,治咽喉風熱上攻急閉,腮頰腫痛,并雙峨、單蛾、結喉、重舌、木舌,并皆治之,以利即解。
玄參 木通 大黃生用 淡竹葉 山栀子 生地黃 燈草
右□咀,每服水煎溫服。
灌嗽急解
右用水、清油調皂角末,百草霜吞下亦可矣。
山豆根湯,治咽喉腫閉疼痛,灌漱去痰,噙之嚥下即愈。
山豆根解毒 靈消根生肌 山栀子 淡竹葉 艾葉 燈草
右□咀,吃酒者用酒煎,不飲酒者水煎亦可。有孕婦人不可服。諸喉生瘡者,好了吃此藥五六服,絕根好矣。
吹喉祛風散,治咽喉中生瘡腫痛,纏喉風閉,單蛾雙蛾,結喉急喉風,飛絲入喉,重舌木舌等證。
膽礬鴨觜妙 腦子一字 碧雪 白姜蠶炒去絲 苦丁香即甜瓜蒂,不用多 燈草米糊漿碾
不退加雄黃、猪牙皂去皮炙黃、焰硝、黎蘆去皮心。
右總為細末,每用少許吹入喉中,未成者速#5散,已成者即破,立愈。重者,吹入鼻中。如痰多,急解用生艾尾葉,米醋同擂取汁,噙之,灌漱去痰,立愈矣。
又方
右用臘月猪膽,明礬為末,入在膽內,風中吹乾,取礬碾末吹之,立效。每年發者,可灸火不發。
治牙關緊閉者,用九龍川,名金釵草,單枝上為妙,用根去皮,打碎,用綿子裹之,縛在著#6頭上,以去五六次牙關上,牙關即開,以喉中五六次痰涎即出,後用火炙盥為末,綿子帶盥去閏之即愈。進食後有返復,生薑槌碎,用皂角炙過,炙盥為末,用綿子裹薑帶鹽皂角末去潤,五六次即愈矣。
治纏喉閉急證,用米醋生薑擂灌,喉瘡即破為妙。
鼓槌草 土牛膝 加烏藥為妙。
右以二味生擂碎,取汁醋灌下,重則灌鼻中,吐痰即愈。乾者為末,米醋煎之亦可矣。
如聖散,治急時氣纏喉風,漸入咽塞,水穀不下,牙關緊,不省人事。
雄黃 華蘆生 白礬 牙皂去皮炙黃 加竭蛸七枚
右總為細末,每服一字,吹入鼻中,吐出頑痰愈矣。
又方,用白藥、山豆根同煎,噙之,灌嗽去痰,後嚥下一二口。
經驗瘋狗咬人方#7
如瘋狗才傷人了,即便吃清油半盞,能清心。急用雄黃炒斑貓,去頭翅足,為細末,一日服一個;及雄黃以酒調服七七四十九個,以吃四十九日,冷水少入清油亦可,以小便利下惡毒為度。如不利,多進一服,利後腹肚疼痛,急用冷水調青靛服之以解,黃連水煎服亦可。服藥之後,不宜便吃熱物,即絕根愈矣。瘡口莫等好,如不破,可以灸破,等出血去毒氣不發也。如是小便出血,不可治之,必死。
傷人死對周急解之,傷人後至周年或百日內發者,已死,但心間溫者,便可救之。急用槐花一斤,用酒水二大碗,煎至碗半,以溫用物挑開口灌入喉中,少時便腥#8,一個時辰後,用溫清粥與吃,則個即無事矣。不然再用藥滓服之,不可與冷水、羊肉發風毒物,切忌之。
又一方,復發無藥可療者,用之極驗。
雄黃明者,五錢 麝香五錢
右各研為細末勻和,用酒調二盞服之。如不肯服者,則撚其鼻而灌之。服藥後必然得睡,切莫驚起,任其自腥,候利下惡物,再進前藥,即見效矣。
又經驗方
右用杏仁去皮尖,同馬蘭根研細,先以葱煎湯洗之,後以此藥敷之。或單以杏仁去皮尖,用之亦可。
又方,可用萆麻子五十粒,去殼,以用井花水研成膏,先以盥水洗,後敷之。
又方,用虎骨油搽之立效,亦可矣。
仙傳外科秘方卷之七
#1神效治瘰?品:明刻本作『治瘰?神效方法』。
#2了:明刻本作『子』。
#3石:原作『右』,據明刻本及抄本改。
#4品:明刻本作『方法』。
#5速:原作『連』,據明刻本改。
#6箸:原作『筋』,據明刻本改。
#7方:此下明刻本有『法』字。
#8腥:疑當作『醒』。
仙傳外科秘方卷之八
浚儀原陽子趙宜真集
諸癰瘡方論#1
夫醫官用藥,如將帥之用兵。諺云: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決勝者,良將也。決效者,良醫也。知兵之勝敗,出於良將之權。知人之死生,出於良醫之診視。雖有三軍無良將,則兵不能自勝。雖有千方無良醫,則藥不能自效。蓋良將必得兵而用之,良醫必得藥而用之。良將之威,以能用奇兵而勝敵。良醫之功,以能用奇藥而愈疾。用兵用藥,當先求其良將良醫而用之,苟非其人,則兵藥無成功矣。
治身之不疾,當從其良醫之美論。
《聖惠方》:經云:夫癰疽何以別之善,然五臟不調則致癰,久患消渴之證亦多發癰疽之疾。飲食不節,喜怒不常,陰氣不足,陽氣有餘,榮衛不和,則血澀不行,血澀不行則衛氣不通,而熱相搏,乃發為癰疽,故生大熱。甚則肉腐為膿,然不能陷肌膚於骨髓,骨髓不為焦枯,五臟不為傷損下陷。肌膚骨髓焦枯,內連五臟,血氣枯竭,當其病干陷筋骨,良肉無餘。癰疽之生,有內有外。內則生於胸腹臟腑之間,外則生於膚肉肌骨之表。凡此二毒,發無定處而有常名。夫癰之本者,始於血老不作汗,內陳不脫垢,蒸氣不能外達,留積遂成,熱所為也。
夫癰疽行生膿水之成,非天降,非地出,蓋積之所成也。夫保全性命者,竭醫於無傷,防萌於未形,理之於未成,是謂朝覺而夕理。然而發有多端,感動不一,為瘡、為癤、為疔、為癰、為疽,初覺小異,須懷大怖,時人輕之,誤死者眾。
夫癰疽初生,其狀至微,人多不以為然,宜速療。熱發於皮膚之間,是以浮腫根小,至大不過一二寸者,為癰也。大腑積熱,騰出於外內之間,其發暴盛,腫皮光軟,侵展廣大,為癰疽。有虛有實,虛則補之,實則瀉之,有實熱者易療,虛寒邪熱者難療。腫起堅硬膿稠者為實,腫下歡慢膿稀者為虛。蓋病多為方法而無次序,臨時愴惶,何能辯此疾之淺深,是以斃也。
夫療癰疽者,同夫暴蹶之疾。有是傷必為患,然而發癰疽有急治。發於喉舌頭面,腦項之間,肩背上,胸膈裹,乳奶之間,若生險處,此為大節,朝覺夕理,或可獲痊。或不遇良醫,自復不明比喻,縱使常醫治之得痊者,幸矣。人多不以為急,此實惟宜急療,不速療之,病成難救,以此傷生者不一也。
凡療斯疾,如救火拯溺,追奔逐賊之類也。若不速療,必為大禍矣。然癰疽所發有三等,腫高而軟者,發於血脉;腫下而堅者,發於骨肉;皮色不變者,發於骨髓。淺瘡者欲在薄處,深瘡者欲在厚處。
夫癰疽腫,大按乃痛者,膿深;小按便痛者,膿淺。所按之處不復者無膿,必是水也;按之即復者,有膿也。發腫都軟者,血瘤也,非癰也。發腫日慚增長,而不太熱,時時牽痛者,氣瘤也。謂佩結為腫,久久而不消,後亦成癰疽疔毒,此是寒氣所為也。留積經久,極陰生陽,寒化為熱,所以潰者也,此潰必成瘻。然而病有變證,疾有盛衰,明之於心,非偶能盡。醫者意也,隨時之議。
《聖惠》曰:癰疽、發背、疔瘡、乳癰、疽之癤,有五善七惡之證,不可不察也。煩燥而嗽,或腹痛而渴,甚而泄和#2無度,或小便如淋,一惡也;膿血大泄,腫焮尤盛,膿色敗死,疼痛不止,二惡也;喘粗短氣,恍惚嗜臥,三惡也;目視不正,黑睛赤腫,瞳子上看者,四惡也;肩項不便,四肢沈重,五惡也;不能進食飲,服藥嘔吐,食不知味,六惡也;聲嘶色脫,唇鼻青赤,面月四肢浮腫,七惡也。痛息自寧,飲食知味,一善也;便利調勻,二善也;膿腫自消,色鮮不死,三善也;神采晶明,語聲清朗,四善也;體氣和平,五善也。若五善見二則瘥,七惡見四則危。然則病有原同七惡,皮緊急之如善;病有原同五善,皮緩虛而如惡。夫如是者,豈凡夫之所知哉。若五善併至,則善無以加也。若七惡併璘,則惡劇矣。今載候證并加俞膜#3以詳明之。
膜#4中腑憑隱而痛者,肺疽也,上微起者,肺癰也。巨闕隱隱而痛者,心疽也;上肉微起者,心癰也。期門隱隱而痛者,肝疽也;上肉微起者,肝癰也。章門隱隱而痛者,脾疽也;上肉微起者,脾癰也。中院隱隱而痛者,胃疽也;上肉微起者,胃癰也。京門隱隱而痛者,腎疽也;上肉微起者,腎癰也。天樞隱隱而痛者,大腸疽也;上肉微起者,大腸癰也。丹田隱隱而痛者,三焦疽也;上肉微起者,三焦癰也。關元隱隱而痛者,小腸疽也;上肉微起者,小腸癰也。
右驗其人所膜#5,依據此證審定癰疽淺深者。病從何臟發,先曾食何乳石,又驗其氣虛實,參詳而療之。
《千金》曰:凡癰疽始發,或大癤或小癤,或大痛或小痛,宜善察之。見有小異,即須大驚忙,則急治之。及斷諸毒物莫食,令善肉速生,并斷房事三月,慎固冷風勞損,待筋血脉平復,乃可任意耳。若不緊固,新肉易傷,傷重又潰,再發則禍至矣,慎之慎之。凡癰疽初發,急服追疔奪命湯即能內消、化毒消腫托裹散、秘傳內托千金散、十六味流氣飲,陰重者內寒散,中間敷解毒生肌散,外敷化毒散,血拔毒散。敷貼化毒生肌後,用鐵筒拔毒膏點散之。如是諸發,以開不能住,可以四圍中間以點自皮破則止,初發便散。有膿者用此藥點破,令膿即出。如出不盡,用藥煮吸筒,拔出其膿毒水血,即便愈矣。
凡腫根腳廣一寸至三寸,癤也;二寸至五寸,癰也;五寸至一尺,疽也;一尺至三尺,名竟體;如豆粒大,名庖子。疽發腫成膿,九孔皆出膿,若出盡,用摘鑷摘去腐肉,膿根方盡,便敷生肌定痛藥。肉滿之後,用隔紙膏藥。
又經云:氣塞於經絡中,血氣俱澀不行,壅結為癰疽,不言熱氣所作,其後成癰,乃言陽氣凑集,寒化為熱,熱盛則肉腐為膿也。由人體有熱,被寒冷搏之,而脉凝不行,熱氣壅結成癰疽也。
大按乃痛者病深,小按便痛者病淺,按之處陷不復者無膿,按之處即復者有膿,不復者可消,若按之都牽強者未有膿也。按之半軟者有膿也。又手按上下不熱者無膿,若熱甚者有膿。凡覺有膿,急當破之。無膿但氣腫,若有血,慎之慎文,不可針破也,以用千金拔毒膏點散住之。四圍堅中軟者,此為有膿審也,一邊軟亦可有膿。都堅者此為惡核,或有氣也。都軟者此為有血,血瘤也。當審堅軟虛實為要。若堅疽積久,後若更變熱,偏有軟處,當軟處切不可針破也。軟疽者,溫暖裹衣置之耳,若針灸刺破,不可療也。
凡癰疽有膿勿憂,其皮厚也,宜急破之。如是骨癰者,皮色不變也,急服化毒消腫托裹散,及走馬散,敷藥用化毒拔毒散,敷出毒長以去血,不成膿者即愈。如出血及膿,皮膚用針,針入三四分深,如是出膿,不可當頭破之,須從下頭破者為順,膿出盡矣則肉生,用生肌敷藥,次用膏藥愈矣。
又曰:發於頸者,名曰夭疽,其狀大而赤黑,不急速療,則熱氣下入淵液前,傷任脉,內薰肝肺,十餘日死,經曰項前頸名。
《衛濟寶書》:耳後一寸三分,至命之處,發之必死,故銳毒不治。銳毒者,銳其毒也,名曰發頤,乃熱氣上蒸,連額而口者,穿喉立死。又發腦疽者,熱氣上攻於腦,出皮膚作頭,初發如黍米,四畔焮赤腫硬,連於耳項,寒熱疼痛。若不急療,毒氣入於血肉,血肉腐爛,化為膿水,從頭中而出,血氣內竭,必致死矣。
《外臺》:諸發於嗑中,名曰猛疽。不急治則血為膿,不瀉,塞咽喉而死。半日血化為膿者,膿瀉不食,三日亡。一云無食,陽氣大發,消腦爍疽,其色不樂。一作除項痛,如刺以針,心煩者死,不可治之。又驗其氣虛實,參詳而療之也。
又曰:發於胸者,名井疽。狀如豆大,三四日起,不早療,下入腹中,入腹不療十日死,寒熱不不去者亦死。
又曰:發於足指,明曰脫疽。其狀赤黑無水者死不療,不赤黑有水者可療。療不衰,急斬去之,得活矣,不去者亦死。
《聖惠》曰:瘡若膿水汁出不盡,而瘡口早合雖好,風毒未解,復發惡汁,速出則變成瘻矣。此言可謹而守之慎之,方具於後。
先急服追疼奪命湯立效方載後。
化毒消腫托裹散,專治癰疽發背,發乳骨癰,疔瘡腫毒,及一應諸般惡瘡痛,咽喉腫痛。
人參無亦可 赤茯苓 白木各六錢重 滑石 桔梗 金銀花各二兩 荊芥穗 山栀子各五錢 當歸一兩 川芎 黃曹 赤芍 蒼木 麻黃 大黃 黃苓 防風 甘草 薄荷 連翹 石膏 芒硝#6加縮砂不用此
或加瓜萋 牡礪 貝母 木香
疔瘡加腳蓮 荷車
瘎疳加車錢子 木通 竹葉
疼痛加乳香 沒藥
咽喉加大黃 栀子 竹葉 燈草
腳氣加宣木瓜 檳榔
嗽加半夏薑汁製,用生薑同煎
右□咀,每服五錢重,水一碗,葱白一根,煎熱服,汗出為度。服後若利三五行為妙。大病不過三五服,即內消化毒盡矣。
內托千金散,專治癰疽發背,腦疽乳癰,諸惡癤廊等證。
人參 當歸 黃蓍 白芍藥 川芎 防風 官桂 桔梗 白芷 甘草 瓜簍 金銀花各等分
痛甚者加當歸芍藥乳香沒藥
右□咀,每服七八錢重,水二大盞,煎至七分,入好酒半盞,去滓溫服,日進二三服之後,瘡口有黑血出者,及有汗出,此藥之功效也。不問證候猛惡,用藥一兩重,水一大碗,入酒服,不成自散,已成即潰。
秘傳十六味流氣飲亦名內補散前十味托裹散
人參去蘆 當歸酒洗 官桂去皮 川芎去土 防風去蘆 白芷 桔梗去蘆 嫩黃蓍去蘆 甘草炙 厚朴去皮,薑製已上各三錢重。
右加六味於後:
南木香 白芍藥 大腹子 烏藥 枳殼 紫蘇葉炒令香透
右各三錢重。
不退加白狹苓 白木煨 熟地黃洗焙
進飲食加宿砂 香附子
疼痛加乳香 沒藥
水不乾加貝母 知母
瘡不穿加皂角刺
咳嗽加陳皮去白 半夏溫湯洗七次 杏仁用薑五片煎
大便秘加大黃 枳殼
小便秘加門冬 車錢子 木通 燈草
前方專治癰疽發背,乳癰腳痛,諸般惡瘡癤毒,未成速散,已成即潰,敗膿自出,惡肉自去,服此藥後,疼痛頓減,此嘗用之,非常有驗。
右總為細末,每一服五六錢重,用酒諷服。不飲酒者木香湯代之,米湯亦可。詳味此方,其所用藥,皆發散風毒,調理氣血,排膿止痛,生肌長肉等藥,五毒不識,而坐收瘍醫者十全之功。尚以氣不和,多用氣藥為主;血不和,多以血藥為主。
右□咀,用水一盞半,葱白一根,煎至七分,加酒一呷,病在上食後服,病在下空心服之,立見神效。
內塞散,治諸惡瘡癤,熱退膿血不止,瘡肉虛證疼痛,可排膿定痛生肌內補。
人參去蘆 當歸去蘆,酒浸 黃芪鹽湯浸 芎蠶洗去土 茯苓去皮 防風去蘆 桂心各二錢半重 桔梗 遠志 甘草 白芷各一兩 宿砂 香附子 厚朴各二兩 赤小豆五合,酒浸 附子二枚,去皮煨
煩渴加五味子 茯苓 陳皮 白芍藥熟地黃
右□咀,用水一盞半,生薑三片,煎至七分,入酒熱服。
仙方解毒生肌定痛散,專治癰疽發背,乳癰人面,外鐮金刀,諸般惡瘡癤腫毒。
黃連一兩 黃柏四兩 木澤一兩 防風一兩 苦參四兩
加羌活 獨活
右□咀,大瓦瓶盛水,入前藥煎湯,以爐乾石十斤,用炭火煅通紅,鉗出在藥湯內,不間幾片大小者,皆要以酥,內青色方好。如石不酥,再將前藥滓煎湯,再以石淬酥方了。卻將瓦盆蓋在地上,一晝夜收火毒,將起候乾,研為極細末。此石十斤,用石膏二十斤,別研極細,拌勻,和後藥用度。
赤石脂煅 谷丹炒,此二味同前打和 南木香 血蜴#7 降真節 乳香 沒藥 白芷 黃連 黃柏 白斂各等分 龍骨煅 加朱砂 何首烏
有蟲加 輕粉 苦參 百藥煎 雄黃
水不乾加 螵蛸去皮 無名異煅 夢葉燒灰
右各為細末,與前藥拌和用之,敷中間。
洗藥,用此藥煎湯,乾凈洗之。
防風 白芷 赤芍 苦參 甘草節 刻芥 艾葉 金銀花 蒼耳草 羌活 獨活 荷葉蒂 當歸尾 牙皂 柏子 蜂房 葱白 茶腳
右先熏後,待溫冷用,洗得乾凈,以絹衣抹乾,後用清油硬調前生肌定痛散,敷之,如濕乾摻。無膿不要留口,一日一換。如有膿,可以留口出毒,去膿水。用藥已,了#8,可便用黑紙蓋之,以絹帶緊縛三五轉。外賺三日一換,不要打動,立有功效。
如要爛去腐肉。
右取生蜈蚣一條,用竹筒盛油,放蜈在內浸死,用火煅為末,加些小在前敷藥內,敷之一晝夜。其痛不止,即洗去此藥,卻換前藥,便不痛矣,即生肌。
四圍敷藥,化毒散血拔毒散,治一應諸惡瘡并腳疾。
赤芍藥 防風 白芷 內消 腳連 荷車 北細辛各三兩 歸尾 姜蠶 蟬退 五加皮二兩#9
如敷不退,加此敷之,即能消散。
南星 何首烏 五葉根 貝母 紫花地丁即羊啼#10根 草烏 羌活 獨活 芙蓉葉秋遇者可用 赤葛根 野椒根去骨用皮 陪加五加皮
右總為細末,用生薑連滓及醋敷之。如要即散,急加大蒜同敷之,毒氣即出立效。
臟腑秘加吃藥大黃 枳殼去白,炒火麻子
小腑秘加木通 車錢子 燈草 赤芍藥 赤袂苓
如涼冷加華撥 良薑
右前方,專治寒濕腳氣發背,一應惡瘡癤,諸般腫毒,敷之即散。又能定痛。服此大能溫和,化毒散血。托裹可用帶皮生薑一大塊,以無灰好酒連藥擂爛,鏇熱溫服,病在上食後服二病在下臨臥服,一二服後腫盡消矣。
鐵筒拔毒膏,點破諸般瘡癤,初發點破便散。
好石灰不過火,皂角薰 糯米南星、當歸、赤芍同炒 硇砂如去疔頭,加此一味,餘不用 砂#11牯牛 班貓
右用後灰煎熱水濾汁,煎成調前藥用。
真炭灰 桑柴灰 芝麻灰 皂角三四皮 柳柴灰
右以前灰汁入於鍋內,用慢火熬一之,待汁面上有白霜起方住火,以器貯之,可用調前藥,小小點之,三五次皮破,毒氣以出,水即止。
吸毒竹筒,發背癰疽,疔瘡腫毒,用此以拔出膿血惡水。
蒼木 白斂 烏桕皮 厚朴 艾葉 好茶芽 白芨 白蒺藜各等分
右法用苦竹筒三五七個,長一寸,一頭留節,削去其青,令如紙簿,隨大小用之。卻用前藥煮竹筒十所沸,待藥乾為度。乘竹筒熱,以手便按上,緊吸於瘡口上,膿血水滿,自然脫落。不然用手拔脫,更換別個竹筒。如此三五次,毒盡消之,即敷生肌藥,內滿後用膏藥即愈。
仙方隔紙膏亦名神應膏,專治發背乳癰,外臁下蛀,諸般惡毒瘡癤。
黃連 何首烏去皮 草烏去皮 當歸尾 白芷各半兩 川烏去皮,二錢半
後用黃丹一兩一夏用二兩 乳香#12 役藥半兩 血蝎半兩
右總□咀,用清油五兩重,同藥一處,入於銚子內,文武火熬,待藥黑色,用布濾去滓,仍將藥油入銚內,下黃丹,用桃柳枝一把,不住手攪之;又黑色,即將血蝎、乳、沒細末入內,攪勻略煎,滴在水中成珠不散,卻用瓦碗盛之,沈在冷水中浸一晝夜,出火毒,用之神效。
太一神應膏又名金絲萬應膏、萬靈膏,專治發背癰疽,杖瘡惡瘡,傷損心痛,腳氣腰痛,無不效驗。
川烏一錢 草烏半錢 黃連二錢 黃柏一錢 赤芍藥一錢 白芍藥一錢 玄胡索一錢 歸尾一錢半 良薑半錢 木鱉半錢,去殼 姜蠶去絲,一錢 亂髮如鷄子大,燒灰後入 紫刻皮半錢 地龍半錢 石南藤半錢 川山甲半錢 白芷半錢 川芎半錢 牽牛半錢 槐花半錢 五陪子半錢 地骨皮半錢 杏仁半錢 花椒半錢 茴香半錢 茅香半錢 玄參半錢 蒼耳草半錢 桂皮半錢 南星半錢 瓜萋半錢 苦參半錢 蒼木半錢 五加皮半錢 防風一錢 熟地黃一錢 蜜陀僧一錢 丁香一錢 內消一錢 葉本一錢 生地黃二錢半 何首烏一錢半 細辛一錢半 江子去殼,二+五粒人參二錢半 萆麻子去殼,二十五粒 旱蓮草即墨#13,半錢 大#14黃芪一錢 百藥煎二錢半 羌活一錢 南木香半錢 甘草節一錢地娛蚣根一錢 大胭脂#15一錢
右前藥□咀,用清油一斤四兩重,浸一二宿,入銚內,文武火煎藥黑色,用布濾去滓,上文火,卻以後藥為末,次第入之。
南木香二錢半 安息香二錢 半琥珀二錢半 雲香一錢 乳香半兩 沒藥半兩 血蝎半兩 香結降真節亦可,半兩 韶粉一錢 自然銅一錢半,醋淬 桑白皮 白芨 白斂 雄黃各五錢,焙為末 黃丹六兩,夏月加二兩
右各入乳鉢內,乳為細細末。
一下藥油,次入黃丹,以桃柳槐條不住手攪之。
二次下自然銅、白芨、桑白皮、白斂、韶粉。
二下木香、琥珀、安息、雲、乳、蝎、沒、香結,卻看藥色已黑,滴水成珠不散為度,傾在瓦碗內,放水中二三日,以出火毒,再以放地上三五日為妙,隨時攤用。
如要打做金絲膏藥,卻以前藥總為細末,卻用松香一斤通明者,入銚內溶化,用棕濾凈,外用清油四兩重,熬熟,又入黃丹一兩,同熬滴水成珠,退出水中,用藥打成膏藥,用水浸之,一日一換,冬月主日一換。
發背如黑,不疼痛者,即為陰也。
艾葉一斤 雄黃半兩 硫黃半兩
右二味同水煮艾半日,候溫敷之;再煮別艾,又換以敷十餘遍。若疼痛則可瘳,必不死。如不疼痛,出黑血者,必死矣。
發背開不住,初發時以開不住,即用此藥箍之。
右白鹽梅、皂角二味,燒灰存性,為細末。不發熱者,米醋調塗四圍箍之,連換即不走開。若加薑汁同醋調尤妙。如發熱者,用茶清調塗箍之,立效。
治發背已潰未潰者,最有神效。
厚朴二錢,薑製 陳皮去白 甘草節二錢,炙 蒼木五錢重,米泔浸
右入桑黃菰五錢,同為細末,瘡已潰者則乾摻之,未潰者清油調塗。
內固清心散,治惡瘡熱盛焮痛,作渴煩燥,此藥解毒神效。
辰砂 狹苓 人參 白豆蔻 雄黃 緑豆 朴硝 甘草 腦子 麝香 皂角各等分
右總為細末,每服一錢,蜜湯調下。
透膿散,治諸般癰瘡,及貼骨癰不破者,不用針刀,一服不移時自透,累用有驗。
蛾口繭用出了蛾兒繭子
右將繭兄燒灰,用酒調服,即透。切不可用兩三個繭兒燒服,若服一個,只一個瘡口,若兩三個,則瘡口多,慎勿輕忽。
仙傳外科秘方卷之八竟
#1諸癰瘡方論:此目原無,據文中內容補。
#2和:疑當作『利』。
#3膜:《秘傳外科方》作『募』。
#4膜:《秘傳外科方》作『募』。
#5膜:《秘傳外科方》作『募』。
#6芒硝:此上至川芎十三味用量原缺。
#7血蝎:《秘傳外科方》作『血竭』。
#8了:原作『子』,據抄本改。
#9二兩:此上疑脫『各』字。
#10啼:疑當作『蹄』。
#11砂:疑當作小字,連上讀。
#12乳香:用量原缺。
#13墨:此下抄本有『菜』字。
#14大:抄本無。
#15大胭脂:抄本作『五靈脂』。
仙傳外科集驗方
經名:仙傳外科集驗方。又名;.仙傳外料秘方。元· 楊清叟撰,明· 趙宜真集。十一卷。底本出處:《正統道藏》太平部。參校本:明刻本、北京圖書館藏清抄本(簡稱抄本)、弭刻本《秘傳外秤方》。
仙傳外科秘#1方卷之九
浚儀原陽子趙宜真集
發背形證品
癰發於背,廣一尺,深可一尺。深可一尺。潰至骨,不穿膜不死。
此證因餘#2食而感其毒,在脾、肚之間,急宜用藥治脾肚中之毒,內外夾攻之。然脾易作臭,急服吃藥,初發用追疔奪命湯,以能內消,方見末後,化毒消腫托裹散,內托千金散,中間敷解毒生肌定痛藥,四圍敷拔毒散,結果用生肌膏藥,必定見效。
蓮子發
此證發於右,脾中恐其毒奔入心,火大,要用吃藥散之,敷點藥截住,不令攻心。如在通背皆腫,不可救之,消者可療。諸瘡痛癢,皆生於心,以心主血而行氣。走痛諸瘡,皆有王?敷散,就上可打火針三四針為妙,用前化毒消腫托裹散,加南星、草烏、木鱉、貝母、大蒜、生薑,米醋調敷,留口,二三日夜即消盡矣。長長以醋潤濕。
蜂窠發
此證頭在上發,最不宜治,乃是反證,卻要仔細用藥,此名蜂窠發。全在吃藥,托裹生肌,定痛散血,恐毒氣攻心入膜,必難治療,因心火未散故也。
散走流注發
此俗諺鱉影之證,殊不知醫方即無此說。鱉證生子之說,背上不為鱉影之實,毒氣乘風熱而走是也。此證因風盛而生熱之極氣,因熱之極,氣因熱而走於四散,急宜疏風定熱,則氣自然而息,此藥用之如用兵治之。流注於手腳腿者,必死無疑矣。
腎俞發
此證因受濕并怒氣,飲熱酒而得之,傷於內腎之間,流毒在腎俞。急宜用藥敷、吃,解散內腎之毒,更用生肌藥內外夾攻之。若陰發傷腎膜者,則有難治之患。切戒怒氣行房,稍或有犯,決不可治,慎之慎之。
腎俞雙發及脾癰
此證下腎俞雙發,因飲熱酒行房事,怒氣受濕而得也。陽發於外可治,痰發陰發傷於腎膜膿稀者,為虛,難以治之,必定死矣。脾癰發於左膊之間,初發可用燈火點破,追疔湯汗之即散。
右搭肩發
此證發於右,搭肩骨上生者,以動之處可治難安,串於左肩者必難治也。用藥搽摻,依後左搭肩方。
左搭肩發
此證發於左,搭肩骨上生者,以動之處可治難安,串於右搭肩者必難治也。可用鷄黃皮及絮,焙乾為末,濕則乾摻,乾則用清油調搽之。
對心發
此證乃對心發,因心火盛而熱氣會生於此處,其毒愈壯盛走之,急用疏導心火之藥解之,然後以生肌藥愈矣。
蜂窠發
此證蜂窠發於胸乳間,乃心火熱盛,亦只用依前疏導心火之藥,稍治之遲,則熱必攻心,必然死矣。
頭後蜂窠發
此證發於頭後,如是蜂窠者,急宜救之,若焮赤腫痛起者好療,痰發者必難治矣。宜用藥服敷急療之,若或流於兩肩者,決不可療也。
背發兩頭
此證兩頭小者,四邊散攻,乃是因飲食之所致也,而氣食相關合,因虛而成之,氣虛而散,所以開口而闊,急服內消藥,亦宜補陽也。
兩脅癰疸發
此證兩脅下成癰疽,因虛而氣虛,切不可服補陽之藥。蓋虛中而得,決不宜受熱劑,倘受熱劑則虛,熱愈盛易於傷骨膜,切宜慎之。
兩邊髮際發
此證於頸後兩邊左右鬢髮邊發生者,急宜敷之。如核發者急宜取去病根。如腦心發者,熱氣上攻於腦,四畔邊焮赤腫硬,連於耳項,寒熱疼痛,若不急療,毒入於血,肉多腐壞為膿水,頭中而出血,氣及痰發者難治,主死矣。
腦後發
此證名夭疽,其狀大而紫黑色。若不急療,則熱入淵腋,前傷任脉,內薰肝肺,十餘日死。急用前化毒消腫托裹散,及內托千金散,生肌定痛等藥取效。
耳後發
此證耳後一寸三分至命之處,發之必死,故銳毒不治。銳毒者,堅銳其毒,名曰發頤,乃熱上蒸連頤而穿口者,必主穿喉死矣。用藥於後。
破結散,專治石癭、氣癭、筋癭、血癭等證,急服此藥,及後藥敷之。
海藻洗 龍膽 海蛤 通草 貝母去心,各三錢重 昆布洗 礬石枯 松蘿各三錢重 麥麵 半夏各一錢重
右總為細末,每服丰錢重,南酒溫調服之。忌食一切毒物及甘草、鷄魚、五辛、生冷果木等方效。
南星膏,專治皮膚、項面上生瘡瘤,大者如拳,小者如粟,或軟或硬,不疼不痛,宜用此藥,不可輒用針灸,只宜從順點破,慎之。
藥用南星大者一枚,細研稠枯,滴好醋為膏。如無生者,乾者亦可,為末醋調如膏。小點破令氣透出,卻以藥膏攤紙上,象瘤大小貼之。覺癢則不可以手動撥,則頻貼取效。紙上藥乾,又換濕的,貼上為妙。
胸發
此證發於胸者,名曰井疽,狀如大豆,三四日起。若不早療,下入於腹,入腹不療,十日當死。急服內固清心散方見前。外發可治,內發傷膜,主死無疑。
九發
此證發為肺疽、心疽、肝疽、腎癰、脾疽、胃疽、大腸疽、三焦疽、小腸癰,右驗其人所膜,依據此候審定癰疽淺深,病從何臟腑發,先曾食何乳石,又驗其氣虛實,穿潰出外者可治,發於內傷膜者,流膿大便出者,必難治。參詳而療之。
婦人乳發
乳癰證,有兒者名為外吹奶,有孕者名為內吹。始可以急治敷散,不然出膿,即用生肌定痛藥見效。
吃藥即效散
白芷 貝母去心,等分右
為細末,南酒調服。若無乳行者,加漏蘆煎酒調服,即行。
治初發乳及內外吹乳,敷藥用酵子一勺,以麵五錢,炒擂爛,酵孝發麵如蜂窠,發過上青色無妨,焙乾為末,用井花水調敷。如乾,日夜以水濕之。或不退,加白芷、貝母為末;疼痛,加乳香、沒藥末,立效。
乳癰、乳疽二證,在內結核不散,急服復元通氣散,以前敷藥及化毒拔毒敷藥,奪命湯汗之為度。
復元通氣散,治發乳癰疽及一切腫毒。
木香 茴香 青皮 川山甲炙酥 陳皮 白芷 甘草各等分 貝母去心,薑製 加漏蘆
總為末,南酒調服。
右□咀,水煎,入酒服亦可。
又方
青皮一兩 陳皮一兩 甘草生熟一兩 川山甲炙 瓜簍根各三兩 連翹一兩 金銀花一兩
右總為末,熱酒調服。
乳勞之證,不宜用針,恐針傷其房縫者死。但要識證,開口洪者,去奶房,因傷而壞也,皆須急服藥敷之。不生肌者,必死難治。可服秘傳流氣飲、托裹十宣散,中間敷解毒生肌定痛散,用前吹乳方內敷藥四圍敷之。
番花、石榴發乳者,此二證不可治之。三十二三者可治,四十之上者宜早治,用藥吃敷,如不生肌者,難治之,必死也。
人面瘡
此證皆是冤,可以作善事解之,須在真誠懺悔,然後方可用藥。吃藥用流氣飲,久不可者,服苦參丸補腎水,敷解毒生肌定痛散,立效如神,後用膏藥并生肌藥填在瘡口內。
苦參圓
苦參四兩 防風一兩 刑芥一兩 白芷一兩 川烏一兩,生去皮 赤芍一兩 何首烏一兩 川芎一兩 獨活一兩 栀子一兩 牙皂一兩蔓刑子一兩 茯苓一兩 山藥一兩 蒺藜口#3兩 草烏炒,三錢 黃芪一兩 羌活一兩 白附子一兩,此四味名四生散,止用草烏三錢
右為細末,水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日進二三服,空心南酒吞下。如不飲酒者,以好茶代之吞服,即補腎水。
外臁瘡
此證久年不愈者,多是腎水虛敗下流,又有脾潰溢,可服苦參丸補腎水,用解毒生肌定痛散,後用隔紙膏藥。
秘傳隔紙膏,治年月深久臁瘡不愈者。
老松香 樟腦 谷丹炒 水龍骨即舡紅石灰 輕粉
不愈加白芷 川芎 螵蛸
右總為細末,溶化松香,加少清油和之,以油紙隨瘡大小,糊袋盛藥夾之,用水洗瘡,縛在瘡口上,二日定,四日一換。若單用白芷、川芎、螵蛸三味煎水洗之,亦效。
肫疽 血風瘡
此二證發者,一肫上生癰疽者,如近大小便處難治也,生於實處即安。男子婦人腳生血風瘡,難便可也,下流上,手生瘡難治。
腳背發#4
此證得於消渴病,發於足指者,名曰脫疽,其狀赤黑者死不療,不赤黑者可療。如療不衰,急斬去之,得治。不去者,赤黑必死矣。初發可治,消渴服流氣飲、苦參丸、解毒生肌藥,可急療之。又專治此發,用桐油及無名異,煎至一沸,入花椒一勺,看瘡大小剪寥葉在內,同煎浸一七後,單以此葉貼在瘡上,即安。手指發者,亦同前治療。
腎陰發
此證腎癰者,名懸癰。陰囊上腫而痛,乃膀胱腎經感寒濕邪氣,偏腎於陰之經絡,至血氣凝滯,寒濕氣不散,作為此病。即服前托裹散,加車錢、木通、淡竹、牽牛、何首烏、腳蓮,復用內消散,及生肌定痛散敷之,用膏藥貼,更服前秘傳流氣飲。
下瘎□,秘傳一味千金散,專治瘓□立效。
右單用黑蜘蛛一個,過江者為妙,入在碗中研爛,鏇熱南酒於碗中攪勻,通口服之,隨病左右側臥。如不退,再用一個即效。
敷藥
先用葱白炒熱熨之,如玲再妙熱,以熨三四次,後敷藥,用前化毒俏腫藥,加用大蒜、木鱉、南星、草烏敷之。如破,用前生肌定痛藥。
□□通藥,即過三五行為度。
牽牛 雄黃 川練子 大黃 甘草節 天花粉 枳殼 貝母等分
右為末,空心南酒調服,出膿即散。
又方
細辛 黃連 川山甲 乳香 沒藥 連翹 當歸尾 大黃 山栀子 金銀花 牡礪 車錢 防風 甘草 油胡桃。
右□咀,水煎熟,加南酒,五更溫服。
偏腎氣即效如神,先服五苓散,加
茵陳 燈草 木通 白木 朱苓 澤瀉 赤茯苓 官桂 車錢
右□咀,白水煎,空心服,即依後法灸之為妙。
後用丸子藥,青木香丸一貼,用斑貓大個,同丸子炒熱,去斑貓,熱南酒送下。如不退,再進一二服。
又方,用栗子樹根,南酒煎服立效。
下疳瘡搽藥
黃連 黃柏等分
右先用猪膽二個,以汁浸二藥濕,卻用瓦一片或磚,於火上燒紅,放藥在上焙乾,加
乳香 沒藥 朴消 白礬枯 無名異 百藥煎 血蜴 苦參
右為末,乾以清油調搽,濕則乾摻之。如腫不。退,用益元散,加防風、荊芥、何首烏,煎水溫洗之。
□□下疳,腫不消用。
防風 荊芥 草節 牛膝等分
右煎湯薰洗之,即消。
又蛀疳方。
蜜陀僧 黃連 黃柏 輕粉
右為末摻之,以鹽艾煎湯洗之。
□□喫藥,用赤葛根、生薑一塊同擂爛,鏇熱酒服之,汗出為度,滓用敷瘡上。
偏腎氣,以本人口為則,於臍上灸,偏在左灸右,在右灸左,然後服走馬茴香丸、茱萸內消丸各一貼,以生小酒加少鹽,空心吞下。
追疔奪命湯秘方速效,能內消腫。前《仙傳外科》已載,恐檢閱不方便,故重具於後。
羌活 獨活 青皮 防風多用 黃連 赤芍 細辛 甘草節 蟬蛻 僵蠶 腳蓮等分
加河車 澤蘭 金銀花
有膿加何首烏 白芷
要利加青木香 大黃 栀子 牽牛
在腳加木瓜
右□咀,每服五錢重,先將一服加澤蘭葉,少用金銀花各一錢,生薑一兩重,同藥擂爛,好酒做熱服之。如不飲者,水煎加少酒服,亦妙。然後用酒水各一盞半,生薑十片,煎熱服,以衣被蓋覆,汗出為度。病退減後,再以前藥加大黃二錢重,煎熱服,或利一兩次,以去餘毒為妙。此方以藥味觀之,甚若不切,然累用累效,萬無一失矣。如別有它證出後,宜隨證加減治之。
心煩嘔吐,加甘草節一錢、豆粉酸漿水下,已上另為末。
嘔逆惡心,加乳香、豆粉甘草湯下。
又用紫荷車、老薑,米醋一口磨下。
心煩嘔名伏暑,用朱砂五苓散。
嘔逆,加母丁香、石蓮同前藥煎服,又不止,用不換金正氣散,加人參、木香煎服。
嘔#5不止,手足冷名喫水,黃蓮香薷散吞下消暑丸。
手腳冷,宣木瓜、牽牛。
心煩,加麥門冬、赤芍、栀子、燈草。
潮熱,加北柴胡、黃苓、淡竹青、絲茅根。
眼花,加朱砂、雄黃、麝香少許。
腹脹,加薏苡仁、寒水石。
自利,加白木、狹苓、肉豆蔻、櫻粟殼。
腹痛不止,加南木香、乳香。
喘嗽,加知母、貝母、沙蜜少許。
頭疼,加川芎、白芷、葱白。
痛不止,蘿蔔子、川芎、葱白擂碎敷太陽穴。
痰涎多,生艾尾葉米醋擂取汁,嗽去痰。
咽喉痛,山豆根、靈消根、山栀子、淡竹葉、艾葉、燈草,用水煎嗽。
大便秘,赤芍薑製、根殼麩炒、大腹皮。
小便秘,赤芍、赤茯苓、木通、車錢、燈草。
尿血出,生地黃、車錢。
鼻血出,野紅花、地黃、藕節、薑皮生用。
瘡不痛、頂不起,灸三壯。更不痛,不治。
骨蒸,加絲茅根。
無脉,服二十四味流氣飲。
飛龍奪命丹,專治疔瘡發背、腦疽、乳癰、附骨疽,一切無頭腫毒惡瘡,服之便有頭,不痛者服之疼痛,已成者服之立愈。此乃惡證藥中至寶,病危者服之亦可矣,萬無一失,不可輕忽。
蟾酥二錢乾者,老酒化 血蝎一錢 乳香二錢 沒藥二錢 雄黃三錢 輕粉半錢 膽礬一錢 麝香半錢 銅緑二錢 寒水石一錢 朱砂二錢,為衣 海羊二十一個,蝸牛即是,連殼用 天龍一條,即蜈蚣,酒炙黃,去頭足腦子半錢,無亦可
右總為細末,將海羊研作泥,和前藥為丸,如緑豆大。若丸不就,酒煮麵糊為丸,每服只二丸。先用葱白三寸,令病人嚼爛,吐於手心,男左女右,將丸子裹在葱白內,用無灰熱酒三四盞送下,於避風處以衣被蓋覆,約人行五里之久,再用熱酒數杯,以助藥力,發熱大汗出為度。如汗不出重者,再服二丸,汗出即效。初覺二丸即消,三五病重者,再進二丸。如疔瘡走黃過心者難治,汗出冷者亦死。如病人不能嚼葱,擂碎裹藥酒吞,瘡在上食後,在下食前服。服後忌冷水、黃瓜、茄子、油麵、猪羊雜肉、魚、一切發風發瘡毒等物,及婦人洗換狐臭,百發百中
背瘡
血見愁一兩 酸漿草半兩 當歸二錢半乳香一錢二分半 沒藥一錢二分半
右焙乾為末,每服七錢重,熱酒調服。如有生藥可用,擂酒熱服,留滓以敷瘡上。
腰疼,用黑豆炒熱,以絹或布包,纏腰上,以薑擂熱酒飲醉,出汗為度。如無汗,依前再作二三次,必有神效。
杖瘡
水粉一兩 赤石脂一錢,生 水銀一分,先熬
右三味,用麻油杵成膏,以傘紙敷之貼上,緊縛。如肉陷,可用此膏填滿,然後貼上立效。
痔瘡,亦可治惡癬。
信 甘草 白礬生
右各為末,用碗一隻,先將信末敷一層,甘草末#6 一層,礬末一層,用火煅之,再依前敷藥,煅三次,掃下為末,冷水調敷瘡上,不免少疼,飲酒以醉為度,經宿其瘡自脫矣。
拔疔,諸疔不出者,用巴豆半粒,去殼,磁石為末,用葱涎同蜜為膏,以敷瘡上,疔自出矣。凡諸腫毒,用生薑麵、東過梁落地者,就將於本地上,陽日畫○圈,陰日畫□圈一個,以薑蘸好米醋於圈內,磨取地上泥,括在鉢內,入大黃、芒硝末,同薑盡研爛,敷於毒處,留開瘡口,毒自出矣。
蛀疳瘡,輕粉、韶粉打和摻之。
疥瘡,亦可治輕癬。
大楓子 黃連 甘草 油胡桃 榆皮 川椒 輕粉 白礬半生半熟 蛇床子 井泉石
右各為末,以油胡桃增減,同杵為膏,如彈子大,用粗布包藥擦之,癢處揩之,痛處按之,藥到即效。
小兒乳癬
右甩粉草擦之,後用油醬抹。
急慢驚風
右用冷坑中糞青水一呷,與之服即愈。
仙傳外科秘方卷之九竟
#1秘:原作『集驗』二字,據本書文例改。
#2餘:《秘傳外科方》作『飲』 。
#3口:抄本作『 一』
#4發:《秘傳外科方》作『瘡』
#5嘔:原作『區』,據抄本改。
#6末:原作『耒』,據抄本改。
仙傳外科秘方卷之十
浚儀原陽子趙宜真集
治諸雜證品
救自縊死
自旦至暮,雖已冷可活。心下微溫者,雖一日已上可活。急抱起死者,使繩寬解,去繩,切不可割斷繩也。卻與之微微撚正喉嚨,放倒臥,用被蓋,急用竹管吹其兩耳,一人急牽其髮,不放手,就用腳踏其兩肩。一人摩其胸及屈伸其手足,摩捋之。如活即以粥飲與之,此法救人無不活者。
救水溺死
先以刀斡開溺者口,橫放箸一隻,令其牙銜之,使可出水。或覆瓮或立甑,以溺者腹肚覆其上,令頭垂出水。如無瓮飯,橫腹圓木上亦可。水出後,令健夫屈死人兩足著肩上,以背相貼倒駝之而行,令出其水盡,仍先打取壁土一堵置地上,以死者仰臥其上,更以壁土覆之,止露口眼,自然水氣翕入土中,其人或甦,仍急用竹管各於口、耳、鼻、臍、糞門內更迭吹之,令上下氣相通。又用半夏末少許搐其鼻,如略活,用清粥飲灌之。
又孫真人救溺死法,急解去死人衣帶,艾灸臍中即活。
救冬月墮水凍死
凡四肢冷,口不能言,只有微氣者,不可便以火炙,用布袋盛熱灰,放在心頭,冷即換熱者,待眼開,卻用溫酒或米飲灌之。
救伏暑死
不可使冷,冷之即死。宜用溫湯,常摩洗其心腹間。如路途急切,用路上熱土置腹臍間,令人更尿其臍中,即活。
救暑渴死
用路上熱土、大蒜等分,爛研,水調去滓,飲之即活。
救卒中風不省人事,多因痰壅
用白礬二錢重,生研末,生薑自然汁調,斡開口灌下,其涎或吐或化下便醒。
救卒中惡不省者
用韭菜研汁,灌入鼻中。
救睡臥中不省死
用韭菜汁滴鼻中,冬月用韭和根. 搗汁灌之。
治從高墮下,瘀血沖心欲死
右豆豉一大盞,水兩碗,煎三沸,去滓服。若便覺氣絕不能言,取藥不及,擘開口,以熱小便灌之。
凡壓死、縊死、溺死、魘死、產後暈絕此名五絕
右可用半夏一味為末,如豆大,吹納鼻中,須臾即活。
神醫華陀云
十般危證,急如風雨,故選名方救之。
一危證,霍亂吐瀉,或因飲冷,或冒寒,或失饑,或大怒,或乘車船,傷動胃氣,令人上吐下瀉不止,頭旋眼花,手足轉筋,四肢逆冷,方用:
吳茱萸半兩 木瓜半兩 食盥半兩
右同炒焦,先用瓦瓶水三升,煮令百沸,卻入煎三味,同煎二升,以下服之。
一方,用枯白礬為末,每服一大錢,百沸湯點服。
又方,用鹽一撮,醋一盞,煎七分,溫服。或鹽梅鹹酸等物,亦可煎服。
二危證,纏喉風閉腫痛,手足厥冷,即時氣閉不通。用皂角三皮,挪水一盞,灌下立愈。
一方,皂角一皮,百草霜一錢,同研為末,冷水調,加清油數點灌之。
又方,升麻四兩,判碎,水四碗,煎一碗,灌之即愈。
三危證,吐血內損,或因酒色損傷心肺,血氣妄行,口鼻俱出。
右用荊芥一握,燒灰,置地上出火毒,細研,每服三錢,陳米飲調下。
一方,百草霜研細,每服三錢,濃米飲調三服妙。
四危證,中砂毒,煩燥,心腹絞痛,頭旋,欲吐不吐,面青黑,四肢冷。
右用青藍一握細研,以井花水調下一碗灌之。
一方,麻油二升灌下。
一方,地漿水濃服三碗。即掘開黃土地,以水傾入,攪濁服之。
五危證,尸厥奄然死去,不省人事,腹中氣走。如雷鳴。
右用生薑自然汁半盞,和酒一盞,煎令百沸,并灌服之。仍灸丹田、百會、氣海穴。
六危證,中鬼氣,忽倒地,四肢冷,手握拳,鼻口出血。
右用雄黃為末一錢許,煎桃葉湯調下。
一方,故汗衫衣,或觸衣久染污者,男用女衣,女用男衣,燒灰,每服二錢,七沸湯調服。觸衣,即內襯衣也。
七危證,脫陽,小腹急痛,腎縮,面黑氣喘,冷汗自出。
右用連鬚葱白三莖,砂盆中研爛,以酒五升,煮取二升,作二服,仍用炒鹽先熨臍下氣海穴處,勿令氣冷為佳。
八危證,鬼魘鬼擊,房中被鬼打作聲,叫喚不省。
右用竈心土槌碎為末,每服二錢,新汲水調下,更挑半指甲吹入鼻中,又灸兩足大拇指聚毛中三七壯。
又方,用桃柳東生枝各三七寸,煎湯三盞,候溫灌服。
九危證,孕婦逆生。
右用槐子七粒,研細,新汲順流水下。
又方,用烏蛇蛻一條,蟬蛻二七個,頭髮一束,共燒灰,溫酒調下三服,仰臥片時即生。
又方,用小絹針,就兒足心各刺三五針,急用鹽塗刺處,即順行矣。
十危證,胎衣不下,惡血賡心,迷悶,胎衣逆上。
右用赤小豆一升炒過,水三升,煮取二升,去豆取汁,溫服立下。
又法,以婦人自身手足指甲燒灰,酒調下一服,卻令有力婦人抱起,將竹筒於心上趕下為妙。
又婦人產方
凡婦人臨月腰腹痛時,未可便服催生符藥,亦不可便坐草,常宜行立,不可荒忙。如果在殼中,氣足自脫。苟日月未足,用藥一催,即有橫生逆產之患。如此死者,乃自殺之耳。今列驗方於後。
紫蘇飲,治婦人胎前諸證,此藥能安能催,安胎順氣,功效神異難述。
紫蘇葉一兩,火焙 大腹皮水洗焙乾,生薑汁炒 人參半兩 陳皮半兩重,去白炒 川芎八錢 甘草半兩,炙 北白芍藥四錢,微炒 川當歸一兩,微炒
右□咀,每服三錢,生薑三片,葱白三寸,水煎空心服。胎前七八月宜加枳殼半兩,米汁浸,去穠炒、砂仁三錢重,炒,每日一服,臨產用順流水煎服。臨產腰腹陣作痛時,取好滴乳香一塊,如小指頭大,濃磨水一合,燙溫服,俟破水後,卻進催生藥。
催生方
右用柞生枝一握,長一尺,凈洗甘草五寸,并剉碎,水七盞,沙瓶內紙密封之,熳火煮至一半,候產母腹痛甚時,溫飲一杯。不過二兩服,覺下重即生。此方亦治橫生逆產,死胎爛脹,經日不下者,屢驗。
一方,百草霜、白芷等分為末,童子小便和少醋打成膏,熱湯調下。
又方,木鑿頭盛斧處木鬚,燒灰存性,為末,急流水調下。
產難凑心不下者。
右用蛇皮燒灰,同麝香少許研細,溫酒調下立產。
胎衣不下。
右用鷄子清三個,去其黃,以酸醋一合和之,啜入口中即下。
一法,令產婦銜自己發尾於口中,令嘔噦,衣即下。
又方,萆麻子十四粒,去殼,研塗兩腳心,衣即下,可洗去。如不去,則腸頭出,如此時就以此藥貼頂心,縮回其腸。多用此藥不妨,如腸入則洗去,神效。
產後敗血上衝,發為血暈,須刻死人,用陳艾煎湯,入醋服之。
婦人血崩。
右用黃苓為末,每服二錢,先用紅鐵秤錘置酒,候沸定,用酒調服。
一方,乾蓮房燒灰存性,酒調,每服二錢妙。
又方,好綿、棕櫚、頭髮,共燒灰存性,用百草霜同研為末,無灰酒調服。
濟陰丹,治婦人萬病。
香附子 烏豆 乾薑 蒼木
右各四兩重,用黃子醋浸二七,蒼木止浸一七,後切作片子,再浸一七,取出烏豆再炒過;香附子搗碎,加當歸一兩重,茱萸半兩重,醋煮過,同焙乾為末,糯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溫酒或醋湯吞下,每服二三十丸,治證同《局方》。
救解諸毒傷寒雜病一切等證
解百毒及諸食應干#1毒。
右用甘草二兩,生剉,水三盞,煎減半,去滓停冷,每服半盞,細細飲之,未效更服,或吐無害。
一方,加大豆同煎,尤驗。
解百毒及閩廣桃生金蠶蠱毒。
右用甘草長七寸,四十九莖,浸厠坑中四十九日,凈洗,為末,蜜圓瓶收,遇中毒時,口中嚼化即解。
解毗毒。
右用早禾稈燒灰,新汲水淋汁,絹瀘過,冷服一碗,毒下利即安。
一方,白扁豆末,新汲水調下。
又方,青黛、甘草、烏豆,煮水三碗服。又濃煎豆豉湯灌下。又用錫器粗石上磨水服,錫器磨水尤妙。單用楊梅皮煎湯二#2三碗服可。
解諸藥毒死,此證只有心間暖不妨,乃是熱物犯之。
右用防風一味,擂冷水與服。
一方,白扁豆花擂水。
又方,豆粉調水,米糖調水,生薑擂水服,皆可。
解鼠莽毒。
右用木藍根擂水數碗服。即染#3青根二。
又方,烏桕根擂水服之安,鏡面草一味擂自然汁,小酒一盞許,清油對停,攪勻服之,即下毒物三五次,以肉粥補不可遲。
解巴豆毒,煮黃連汁飲之。
解蒙汗毒,飲冷水即安。
解蠱毒,石菖蒲一味,焙乾為末,甘草煎湯下,病退為度。
仙傳解蠱毒咒。
凡入蠱毒人家,方入先暗念咒三遍或七遍,云:父為蚯□蟲,母為羅蛇女,眷屬七千人,吾盡識得汝。
右入門先闇,通蠱毒萬福,舉眼從左手直上,數屋椽一遍,卻低頭,如有茶酒食物來,即左手潛入衣服內,拽取陰毛一莖,於盤內稱歸就主,如前闇念咒三遍,如有藥盤,上自有蟲物出來,卻將毛繫之,方知本主自中。
又方,垢膩散。
右用白礬一塊,令病人咀之,如覺礬甜,即是蠱毒,乃用梳齒內垢膩不拘多少,食之即吐出惡物。
解附子、川烏、天雄毒,煮大小黑豆汁飲之。
解班貓毒,大小黑豆汁飲之,玉簪花根擂水,亦能解諸毒。
解食野菌毒,掘開黃土地窟,以冷水傾,攪令濁,少頃飲之,名曰地漿,可解上毒。
又方,用甘草節不拘多少,用麻油一盞,煎一次,勿令黑冷,服油即解。
解食河豚魚毒,倉卒無藥,急以清油多灌之,吐出毒物即愈。
解毒散,不以是何毒藥服之,蟲皆吐出,神效。
右以白礬、石菖蒲,等分為末,新汲水調下二錢,兩服見效。
神仙解毒丸方。
青黛 自然銅 野茨爺田內生者 貫眾 川芎 塵粉壁土 黃連 桃根去皮用骨,焙乾另研 檳榔 赤小豆 緑豆 新磚 新瓦磚瓦須用新出未經水者,先置厠中浸二七,又於流水中浸二七,曬乾別研。以上十三味各二兩重甘草節一兩
右研為末訖,用錫器磨水和藥,卻用糯米粉煮落湯檢,搗和為丸,煮鐵時以在水中浮為度,搗三千杵,每丸如彈子大,磨水服。
神授太乙散,治傷寒陰陽二證,不問陰陽兩感,表裹未分皆效。
川升麻 白芍藥 紫蘇葉 乾葛 陳皮 川芎 青皮 甘草 香附子 白芷
右等分為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薑三片,煎八分,連進二服。如頭痛,加連須鬚葱白三莖;氣痞中滿,加枳殼。產婦嬰兒老人皆可服,神效。
治傷寒結胸。
大黃連七寸 巴豆十四粒,去殼
右研為末,津唾調餅子,置臍中,以艾炷灸其上,候熱透腹中方止,不拘壯數,灸了即以溫湯浸手帕,拭之去毒,此法屢常救人。
治瘧。
好常山七錢 檳榔三錢
右為細末,用鷄子清圓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溫酒或醋湯吞下,未發先夜一服,發日五更初又一服,必效。若久病,則多服取效。
一方,常山切片子,用鷄子清攪勻,飯上蒸三次,去鷄子清,以常山曬乾為末,搗飯為丸,臨臥清早酒吞下二十丸,不吐不瀉即愈。
又方,青蒿、薄桂二味,各為末,寒多多桂少蒿,用老生薑二兩重,連皮搗汁,和熱酒調服,以衣被蓋臥即愈。一熱多多蒿少桂,亦依前法,服桂蒿三七分用。
又方,不問久年近日,神效。
右用常山一兩重,瘦如鷄骨者,剉碎,用好醋浸一宿,瓦器內煮乾,剉為散,每服二錢重,水一盞,煎至半盞,去滓停冷,五更初服之,不吐不瀉神效。
又方,知母、貝母、常山、檳榔等分,剉碎,酒水各一盞,煎至半盞,去滓,用綿蓋定,露一宿,五更乘冷面東方服之。不問寒熱,瘧人久年不瘥,一服見效,但不可令婦人煎。
治赤白痢方。
右訶子六個煨熟,六個生用,去核取肉,焙乾為末,赤痢用生甘草煎湯調下,白痢用炙甘草煎揚下,只空心服之,甚者不過再進。
治痢丸子。
大半夏二個 巴豆七粒,去殼 百草霜一錢 京墨一粒,如半夏大
右并碾為末,用黃蠟三錢重,清油少許,溶和為丸,如緑豆大。每服七丸,紅痢甘草湯下,白痢乾薑湯下,裹急後重根殼湯下,夾食感冷泄瀉乾薑湯冷吞下,暑瀉冷熟水吞下,神效難盡。
治禁口痢,其證有冷有熱,有冷熱不調,皆須先發散表裹,如手心熱、目赤是熱,宜用敗毒散,加陳米煎服;如手心冷,及純下白痢者是寒,宜以蓮肉不去心為末,用米飲調,每服三錢重,候進飲食,然後隨證冷熱治之。
又方,用紅木僅花不用蒂,陰乾為末,先用麵煎餅兩個,以花末糝其上食之,食時先以湯灌開口為末。
又治熱痢,柴胡、黃苓等分,半酒半水煎七分,浸冷,空心或早服,若血痢多加黃苓。
又方,盥梅除核一個,合好春茶末,用醋湯調服。
轉筋泄瀉,陳艾、木瓜二味水煎,入醋少許,盥一捻服之。
一方,吳茱萸三錢重,同艾煎湯一碗半,分作三服,即效。又如藥不便,只用艾葉、生薑煨,同煎熱服。
攪腸沙證,發即腹痛難忍,但陰沙腹痛而手足冷,看其身上紅點,以燈草蘸油點火燒之。陽沙則腹痛而手足暖,以針刺十指背近爪甲處一分半許即動,爪甲而指背皮肉動處血出即安。仍先自兩臂捋下其惡血,令聚指頭出血為好。又痛不可忍,須叟能令人死,古方名乾霍亂,急用鹽一兩,熱湯調灌入病人口中,鹽氣到腹即定。又將石沙炒令赤色,冷水淬之良久,澄清水一二合服。
又方,陳樟木、陳皮、陳壁土各等分,水濃煎去渣,連進三四服即安。
治霍亂吐瀉,諸藥不納。
緑豆 胡椒各四十九粒
右二味研碎,水煎服。如渴甚,研為細末,新及井水調服,其效如神。
又霍亂洞瀉不止。
右新艾一把,水二碗,煎一碗,頓服。若無新艾,舊艾葉濃煎湯服。
又方,木瓜一兩 茱萸半兩,湯泡七次 茴香二錢 甘草二錢
右剉,每服四錢,水一盞半,薑三片,紫蘇十葉煎,空心服。
治癰疽發背初生灸法,累試有驗。
凡人初覺癰疽背發,已結未結,赤熱腫痛,先以濕紙覆其上,立視候其紙先乾處,即是結疽頭處。取大蒜切成片,如當三錢厚,安在頭上,用火艾壯灸之三壯,換一蒜片,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時方住。最要早覺早灸為上,方發一二日者,十灸十愈;三四日者,六七愈;五六日者,三四愈;過七日,則不可灸矣。若有十數頭作一處生者,用大蒜研成膏,作餅子鋪瘡頭上,聚艾燒之,亦能安也。若背上初發赤腫,內有一粒黃如粟米者,即用獨蒜切片,如前灸法洽之,次日去痂,膿自潰已。
竹筒吸毒方,諸般惡瘡并治。苦竹長一二寸,用頭節妙,刮去青皮似紙薄為佳,其大小隨瘡斟酌,應毒瘡初發時用。
白蒺藜 蒼木 烏桕皮 厚朴各五錢重
右四味□咀,用水一銚,同前竹同煎煮,以藥捋乾為度,乘竹筒熱,以手按之於瘡上。頃之其筒自枯在瘡上,不必手按也。仍更用前藥分兩,再煮一筒,候前竹筒冷,以手拔去,再換熱者如前法,其膿自吸入筒中,而瘡愈矣。
十宣散,治癰疽。
凡癰疽皆由氣血凝滯,風毒壅結,此藥發散風邪,流行氣血,排膿#4止痛,生肌長肉,未成者速散,已成者速潰,五毒不試,而坐收功效。許學士云:昔有若背瘍者,諸藥不痊,乃用此方,熱酒一升,下藥五六錢,少頃頓减七分,數服後瘡潰膿出,半月瘡口遂合。又有婦人股間腫如碗,服此而安。又有腦發者,服藥醉飲衮臥,醒而病去,但選藥精妙,服藥貴多,服至瘡口合更服,所以補前損、杜後患。不飲者,濃煎木香湯調下亦可。仍略用酒為佳,藥品於後。
人參用新羅者,去蘆,細剉焙 當歸川中大如馬尾者,凈洗到焙乾 黃蓍用綿者,如箭竿長尺餘不開叉者,凈洗寸切,槌碎,擘如絲狀,鹽湯浸透,微火炙酥,再到 川芎好者,凈洗切焙乾 防風新香者,洗切焙 厚朴厚而紫者,去粗皮,薑汁淹一宿,炒焙 甘草 桔梗有心味苦者,洗去蘆,切焙 白芷 桂用卷薄者,去粗皮,不見火。
右十味,取凈極乾方秤,人參、當歸、黃曹各二兩,餘七味各一兩,除桂外一處為末,入桂令勻,每服三錢加至五六錢。桂須多買,取凈末秤。凡信心精合,多服必效。
黃蠟圓,治發背癰疽,諸般惡瘡,皆效。有人遍身生瘡如蛇頭狀,服之亦效。
右白礬不拘多少,生用為末,每礬一兩重,用黃蠟七錢重,溶開出火,傾入礬末,和勻,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至二三十丸,不拘時,米湯或溫熟水吞下。如未破則內消,已破則便合,不過十數服必效。如因服金石藥毒所致,亦宜服此。又只吃白礬末一二十匙,以溫湯嚥下亦效。黃蠟須是山蠟,色黃者為佳。不動臟腑,止疼痛,不問老少虛弱,皆可服之,大能護膜救心,防熱毒內攻令人危困,妙難盡述。
柞木飲子,治發背癰疽,已成未成,并宜服之。藥簡而賤,便於救貧。
乾柞木葉四兩重 乾荷葉心蒂 萱草根 甘草節 地榆四味各一兩重
右剉為散,每服半兩,水二碗,煎至半碗,分作二服服之,早晚常進,病愈為度。成膿者自潰,未成者自消,忌一切毒食。
又治癰疽,鷄籠櫻葉研爛,入盥少許,傅之留出癰貲立效。
治瘰?不問已破未破,用烏鷄子頂上開竅,攪青黃勻,卻以錢繫班貓一個,去頭翅足,入鷄子中,紙糊蓋之,飯上蒸熟,剥去殼,去貓,空心吃鷄子,一日一個,以瘥為度。
又方,不蛀皂角三十條,作一束,以棕櫚裹之,縛定,於厠坑內浸一月取出,於長流水內再浸一月,切不可用死水浸,去棕曬乾,不可焙,搗羅為末。每皂角末一兩,入麝香半錢,全蝎七個,研細拌勻,每服二錢,溫酒或湯飲任調服之,不過二三兩重即安。
治疔瘡,凡疔瘡不破,財毒入腸胃不治。
右用蟬蛻一味,為末,蜜水調半碗,飲之,及用其末津唾調塗瘡上,瘡口自潰。
一方,烏梅三四個,取肉打爛,以絹片緊縛在瘡上,卻將菊花及根苗擂酒飲之,不飲酒者用湯,次日晚拔去烏梅自潰。
又方,生蜜與隔年葱一處研膏,先刺破,後上藥,用帛縛住,如人行五里久,覺疔出後,以熱醋湯洗去。
治臁瘡,血蝎一味,研末,傅瘡上,以乾為度。
一方,谷丹、無名異細研,清油調搽,濕則乾傅其上。
又秘方,窑竈內黃土累經燒過者,研細,入黃柏、赤石脂、黃丹、輕粉末拌勻,清油調,油絹盛藥貼瘡上,外以布絹縛定,其瘡縱癢,不可以手開動,直至數十日後瘡愈去之。
治疰瘡、疥瘡,雄黃、硫黃、黃連、蛇床子、剪刀草焙乾。
右等分為末,用巴豆七粒,麻油煎巴黑為度,去豆,候油冷入好輕粉,用前藥末調塗之。
合掌散,治諸般疥癩瘡。
馬兜鈴子一兩半,生為末 白礬二錢半 硫黃三錢,二味別研
右以清油勻調塗手上,搓熱呵之,以鼻嗅翕其氣,其瘡自安。
治惡瘡腫如梅李小豆者,用:
吳茱萸一兩 小蒜二兩
右研合傅之,日三換,以好為度。
治多年瘡口不乾,冬瓜葉焙研末貼,累效。
治奶癰,蛇蛻一錢,燒灰,甘草半錢,炙為末,溫酒調下。如已破,用前藥以生油塗。
一方,皂角燒灰,蚌粉,二味和勻,酒調服,仍用手揉散之。
一方,收五月五日粽箸燒灰,調酒服即散,累有效。
又方,馬鞭草酒擂,炒如椎碎,薑一塊,帶熱服一二碗,就以滓烚患處。
治水衡瘡,栀子一個,去禳,入白礬一塊於內,火中燒之,連殼礬為末,塗瘡上,仍先用水洗今糝藥。
治疳瘡,爐乾石火煅醋淬為末,油調搽,加香茶孩兒泥尤妙。
一方,生銀杏槌碎搽。亦可治陰虱。
一方,黃柏、鷄子清和炒三五次,為末,清油調搽,濕則乾糝。
又方,橄欖一個,全用,燒灰油調搽。
治一切頭上瘡,熟煮鷄子黃,炒令油出,以油將輕粉和勻傅之。
一方,平胃散一貼,入輕粉,清油調傅之。
治口瘡,甘草、白礬等分為末,噙化。又研吳茱萸,醋調塗腳心。
又方,五陪子為末糝之。
又方,治三焦有熱,口舌生瘡,疼痛不可忍者用。
右以朴硝、五味子、滑石、黃檗蜜炙、白礬枯、黃丹炒、寒水石煅、玄胡索等分為末,糝瘡上,良久立愈。
治諸腫毒癰疽,已潰令愈,未潰令消用。
右用草烏一味,為細末,井花水調塗腫處,留瘡頭勿塗,破者不可塗瘡口,或加芙蓉葉尤妙。
治腎風,陰囊癢,手又白。
右用猜猪包,火炙令熟,空心吃,盥酒嚥。又用糯草將皂角在草內燒烟薰之,十餘遍即愈,吃藥可服清心蓮子飲。
治纏蛇丹,竈心土乾研,清油調塗。
一方,糯米粉和鹽同嚼,唾患處。
一方,上繡鐵丁磨水搽。
又方,馬蘭丹草擂醋搽之,即痊。
蛇頭指痛不可忍,臭不可聞。
右用蜈蚣一條,焙乾為末猪膽汁調搽。
又方,黑豆生用為末,卻將黃栀子殼一個,納豆末於內,籠縛在指頭上,即安。
戀眉瘡,猪腿筒骨五根或七根,生打開取髓,入銅姚溶,卻旋旋隨多少入白膠香末,攪勻成膏為則,取出,於新磚上去火毒一時,研末,入輕粉,隨骨數幾貼,油調搽,濕財乾糝。
治咽喉,用川升麻一兩重,煎水一碗,口含一時許,卻吞下,三服愈。
又方,用白礬枯訖,置地上少時,出火毒,以口噙化妙。
治纏喉風,肥皂角一條,去子細剉,用清水一大盞,浸研絞取濃汁,入生麻一呷,筋#5攪勻,頓服,以鵝毛頻攪咽中,吐涎為度,然後用解散風毒藥治之。
又方,白藥磨醋噙,吐出毒涎妙。
治重舌,白礬生、谷丹飛過、五陪子為末,用蜜調塗舌上,少頃用水嗽之,再塗,以安為度。
又方,蒲黃少許,搽舌上即消。
治舌腫硬閉塞悶亂,百草霜、食盥等分,井花水調塗舌上愈。
又治喉閉重舌,朴消、白礬為末,糝入口中。
又用好醋磨膽礬,噙吐涎妙。
治反胃,反胃之疾,十有九死,非藥不效,良因輒強以食,或飲以羹湯,是速其吐,今得其說,不強以食,絕其羹湯,先投來復丹暑藥,知其非伏暑證;遂投養正靈砂之類,饑則以飯炒香;乾啖之,一點湯水亦不與,三日後竟不復吐,飲食如初,治方用。
右以甘蔗搗汁七升,生薑搗汁一升,打和分作三服。
一方,棗子一個,去核,裹全班貓一個,用文武火煨畢,去貓用棗,空心服之,白湯送下。
又取驢溺汁,每日服一盞妙。
治反胃;九仙餅。
人參二錢 南木香不見火,二錢 甘草一錢 南星薑汁洗七次二錢重 半夏薑汁洗七次,五錢重 枳殼一兩,去穠,麵炒 白礬明凈者,火枯,一兩重 豆豉煅過,一兩 厚朴薑汁浸,炒乾,五錢重
右九味,各依等分製過,為細末,候夜間晴時露過,以人參、厚朴煎湯,糊作餅子,小平錢大,慢火焙乾,每服一餅,用薑一大塊,切作兩片,夾餅子藥,用紙裹浸濕,慢火熟煨,連薑及餅子嚼碎,以真料平胃散,調湯吞下。切忌諸般生冷,仍令病者寬心開懷,服藥調理,方可見效。
治反胃久藥不效,及小兒吐不止者。
右用好硫黃半兩,細研,入水銀二錢半,同研無星,每服三錢,先取生薑汁,酒一盞,煎熱調藥,空心服,調時逐漸著酒、緩調令勻,服了用被蓋汁#6出安。
治消渴,神效散。
白芍藥 甘草炙
右等分,為粗散,每服三錢重,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服,不拘時,日三服,疾止則已。
治消渴,神效圓。
蜜陀僧二兩 黃連去鬚,一兩
右為細末,蒸餅糊為丸,梧桐子大,濃煎繭皮鹽湯,或酒,或茄根湯吞下。一日五丸,日增五丸至三十丸止,不可多,渴止勿服。昔旅店有客患此病,夜求水不得,酌釜中湯飲之而愈,旦往視之,乃躁繭湯也。
又方,用雄牛穿鼻木燒灰存性,為末,酒調服,或剉碎煎湯服之,數服見效。
治小便不通,烏桕木皮煎湯,調下五苓散,立通。如無藥處,只以桕皮煎湯亦可。
又方,荊芥九錢,大黃一錢,煎服妙。
治大便不通,及老人風虛秘結。
右用陳皂角燒灰存性,以碗蓋在地下一宿,空心酒下,立通。或以蘿茯子擂冷水下,即通。
又方,大黃九錢重,荊芥一錢重,空心水煎服,即效。
又治大小便不通,經三五日者,用不蛀皂角燒灰,以米湯調下五錢,即效。
治小便出血,以車前子根葉,多取爭洗,取汁頻服,可通五淋。
治沙石淋痛不可忍。
右九肋鱉甲一個,炙酥令脆,研為末,酒調服一匙,以效為度。
又方,土牛膝凈洗一握,水五盞,煮至一盞,以滓,以麝香、乳香少許,研細調服。
又方,黑豆一百二十粒,粉草豆寸剉,新水煎,乘熱入滑石末一錢,空心服。
治血淋,多因虛損得之。
右用平胃散,每服五錢重,加龍骨一錢同煎,空心服之,數服見效。
又方,白梅燒灰存性,為末,入麝香少許,酒糊丸桐子大,熟水吞下五十丸。
治白濁、小便濁頻甚者。
右用陳冬瓜仁,炒為末,空心米飲調下五錢許,多服見效。
又方,白茯苓四兩,猪苓一兩,水一碗,煮至半,去猪苓用茯苓,焙乾為末,溶蠟丸彈子大,每服一丸,早辰細嚼,用燈心、棗子、麥門冬煎湯送下,或服草蘚分清飲。
治久患脾泄,生薑四兩,黃連一兩,二味剉碎,一同慢火炒令薑乾脆,深赤色,去薑用黃連,為末。每服二錢,空心茶清調下。或服前黃蠟圓亦效見癰疽方。
治水腫,黑豆煮去皮,焙乾為末,米飲調服,每服二錢重。
推車圓,治黃腫水腫。
白麵半斤 明礬二兩 青礬一兩
右三味,同炒令赤色,醋煮米糊為圓,棗湯下三十丸。
又黃腫方
三棱醋煮 莪木醋煮焙乾 蒼木米泔浸炒 厚朴薑汁炒 陳皮去白,各一兩重 甘草半兩 青礬二兩
右前六味為末,後將青礬同占米粉和研,作糊為丸,每服五六十丸,米湯吞下。忌豬母雄鷄鵝牛羊等肉毒食。
秘方,治黃腫、水腫、酒黃積痛,并皆治之。
青礬半斤,米醋一大盞,和勻,瓦盆盛之,火上煅,自乾為度 平胃散 烏藥順氣散各半兩重
不忌口,可加鍋灰。
右為末,打和煮醋糊丸,每服大丸用九圓、十一圓者,多至二三十丸,空心南酒或薑鹽湯送下。
又秘方無名丸,治水腫病,心腹堅脹,遍身腫痛,咳嗽喘急,并□#7治之。
赤茯苓大戟甘遂各一兩,切,忌甘草芫花半兩 檳榔半兩 青皮半兩 黑牽牛半兩
右總為末,薄麵糊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隨病虛實加減丸數。用之湯使如後:水腫海藻、破故紙、白木煎湯下;面腫陳皮煎湯下;肚腫升麻煎湯下;腰腫葶整子煎湯下;四肢腫桑白皮煎湯下;腳腫生米一撮,將水洗過米,次擦洗擂碎,用沸湯泡,飲送下。如苦大便來多不住,用冷水浸腳手便住。婦人胎前產後,切不可服此藥。并要五更空心服之。如腳膝腫,服藥後當閤起兩足而臥,令水流至腳間,從大小便出,則腫自消。其日不可他服別藥,更忌甘草,并斷鹽半年,即不發矣。此藥不可多服,又不可日日服,如一次取水不盡,當三日一次用藥,其除二日可服生料五苓散、嘉禾散,相和用,薑棗煎服,以能理脾進食,清利水道,腫自消矣。
治便紅,烏梅燒存性,不拘多少,醋煮米糊為圓,湯酒任下。
一方,黃連、柏葉焙,二味為末,空心酒調。
一方,荊芥穗、砂仁為末,每服三錢,糯米飲調下,日進三服。
又方,五陪子為末,鹽梅搗膏,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酒湯任下。
又治瀉血,百藥煎不拘多少半燒灰,半生用,研末,軟飯丸,每三十丸,米飲下。
治腸風痔漏等疾,白芷一味,以米浴浸一宿,取出切片,用火煅地令熱,掃去灰,將紙放在地上,以白芷鋪上,翕乾為末,每日酒調下。
一方,皂角去子及皮,蜜炙為末,米糊丸,米飲吞下。
一方,蒼耳葉或子,焙乾為末,蜜調服。
塗洗藥,朴消井花水調洗,如要塗,用蜜和鷄蘇丸并朴消調搽上。
一方,銅青、蜜陀僧各一錢,麝少許,為末,津液和調搽之。
痔瘡突出,坐立不便,效速如神,韭菜凈洗,以沸湯煎泡於瓦木器內薰之,通手沃洗,最佳也。
一方,西瓜皮煮熟聞香氣,以上法薰洗。
又法,生薑切薄片,放在痔上痛甚處,以熟艾作炷於薑上,灸三壯,黃水即出自消。若肛門上有兩三個痔,三五日後如前法逐一灸之,屢試甚效。
治脫肛,烏龍尾即梁上塵同鼠糞和之,燒烟於桶內,令坐其上薰之,數遍即不脫矣。
治咳嗽。
人參去蘆 防風去蘆 半夏湯泡 甘草 陳皮去白炒 桔梗去蘆炒 杏仁去皮尖 麻黃去節 桑白皮去粗皮炒 紫蘇 兜苓去筋膜炒,如無,粟殼代,去飭膜,炒乾 烏梅每服半個
右等分□咀,每服三錢重,生薑五片,煎至七分,去滓。睡至一更盡,通口服。或併滓或留滓,次夜服。量證輕重,勞嗽加五味子;五心煩熱加地骨皮;口乾加人參、門冬;痰多加南星炮;腹脹加枳殼炒;胸滿加枳殼;肺脹加桑白皮炒;大便秘結加大腹皮;夜睡多驚加人參、遠志去骨;倒頭不得加苦亭藶;喘急腰疼腳膝無力加木瓜、烏藥;手足麻痹加烏藥、防己;感冷咳嗽加乾薑、肉桂、細辛;失聲加訶子、薄荷。發則咳嗽不已,別煎九寶飲加童便水煎服。吐紅加茅花、藕節;吐咳紅錢加蒲黃、茅花燒灰入藥;咳粉紅者加百合、五陪子、茅花,三件同燒灰存性;飲食不進加白芍藥、白木,薑棗同煎;暴咳紅者,及五心發熱,別煎茯苓補心湯,加茅花、蒲黃煎;咽乾口燥加人參、乾葛;傷寒惡風,喘急咳嗽,別煎小青龍湯;四時感冒,金沸草散加桑白皮、粟殼;感風咳嗽,頭疼,加川芎、白芷,薑葱煎;傷寒發熱,咳嗽,去粟殼,加柴胡、黃苓;潮熱咳嗽者,參蘇飲徐徐煎服。孕婦只服百合散。
凡燒灰者,只入在盞內,傾藥同服。服此藥後,平老丸米飲空心下。
凡咳嗽,切忌生冷鹹酸、燒煎炙炮、油膩酒麵、羊肉子鴨、魚腥豆腐、房事。
人參交龍散,治諸嗽不愈者。
人參 阿膠炒 款冬花 粟殼米炒
右等分,每服三錢,烏梅一個煎,半夜服。
二母散,治喘急,倒頭不得,痰涎涌盛。
知母 貝母
右二味為末,臨睡白湯溫調服。
如喘急加苦葶藶末,久嗽不止加兜苓末,如無,以粟殼代,去筋膜不製。
黑龍丸,化痰治嗽,不問老少,遠年近日,諸般咳嗽。
明礬枯 池礬枯,各一兩 南星炮,二錢 百藥煎二錢 五倍子一錢,米治浸一宿 猪牙皂一錢,去皮弦 烏梅肉二錢,炒乾 半夏炮,二錢
右為末,麵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冷嗽淡薑湯臨睡下,熱嗽茶清睡時下。
化痰圓
明礬枯,一錢 南星半生半熟 半夏泡
右為末,薑汁煮糊丸,小梧子大,每二三十丸,食後薑湯下。
舊本一捻金
知母一兩 貝母一兩 巴豆一十粒,去油
右研細,和前藥令勻,每服一字,用薑三片,兩面蘸藥,臥床上細嚼嚥下便睡,即定,次日必利。小兒止用一半
治失聲。
皂角一挺,去皮子 蘿蔔三個,切作片
右水一碗,同煎至半碗以下,服之不過三服,能語聲出。
治鼻衄,蘿蔔自然汁半盞,酒半盞,和勻,湯內溫過服效。
又方,婦人髮燒灰,香附子末擂勻,同點湯服。
一方,栀子不拘多少,燒存性為末,搐入鼻中,立安。
又方,鬱金末,白茅花煎湯調服。又車輪上垢膩,丸成塞孔中妙。
如神丹,治頭風頭疼不可忍。
光明硫黃一兩 硝石一兩
右同研細,水圓如指頭大,空心茶嚼下。
又方,三靈散,治八般頭風,草烏、細辛等分,黃丹少許,為極細末,搐入鼻中。
縈虛元君頭風丹
大川烏迭兩者,以河水煮一沸,去水,於凈處再煮,凡七次,□咀,次以鹽炒黃色為度 遼細辛四兩重,去蘆土,酒浸 麝香少許 高細茶芽半斤
右為末,每服三錢,食後臨臥茶清調下,少時更以熱湯催汗出,或鼻出涕為度。
治心脾氣痛,桂心為末,白湯點服,酒調亦可。
一方,晚蠶沙不以多少,用滚湯泡濾過,取清水服之,立止。
又方,玄胡索、胡椒末酒調服。
神應散,治小腸氣痛。
玄胡索 胡椒
右為末,每服二錢,酒水各半盞,煎服。
小腸膀胱腫硬,香附子末,海藻煎湯調下。
又方,四聖散,治疝氣,外腎腫脹。
茴香炒 川山甲炒 全蝎炒 南木香
右等分為末,酒才調二錢,一服痛住,甚妙。
又方,燈籠草連梗葉摶一握許,入罐內,又入槌碎生薑一塊大,及生酒同煎,空心熱服。
又方,五苓散去肉桂, 加黑牽牛、桔梗、車錢子,名蟠葱散,數服妙。
又方,食茴香、乳香末、猪苓、桔梗、木通、甘草等分,加燈心一握,淡竹葉勻煎,多服取效。
治偏墜疝氣方、先服復元通氣,次五苓散,各三錢、去桂加黑牽牛、吳茱萸湯泡等分,如脹加陳枳殼麥夫略炒,痛甚加八角茴香煎服。
治紫癜風,硫黃一兩,醋煮一日、海螵蛸三個,同研為末,浴後以生薑蘸藥,熟擦患處,須謹風少時,數度斷根。
又方,知母磨醋擦。
吐血咯血,側柏葉瓦上焙乾,為末,米飲調下三錢,三五服效。
一方,蓮葉焙乾為末,米飲調下二錢許。
又方,服自通新熱小便。
又方,鍋底墨煅過,研細,井花水調下。
骨鯁,乳香二錢研細,水調吞數口。
一方,沙糖噙化,細細嚥之,其級自下。又苧根即緝布者同所煙骨之肉,煎湯下。又宿砂仁、甘草乾嚼嚥下。又朴硝嚥之。若治魚骨,以魚骨置頭頂心即下。
又方,不問鷄魚骨經,朴硝研細,對入鷄蘇,丸如彈子大,仰臥噙化三五圓,自然化去。
誤吞針,磁石一塊,呵之即出。又多食猪羊肥肉,自瀉出。
小兒誤吞錢,用炭燒紅,急搗為末,煎湯呷之,立效。
誤吞鐵石骨刺不下,危急者,用羊#8不留行、黃柏去粗皮等分為末,浸蒸餅丸,如彈子大,青黛為衣,以綫穿掛當風處,每服一丸,冷水化開灌下。
毒蛇傷,急飲好醋一二碗,令毒氣不隨血走,或飲清油一二盞亦可,然後用藥,或用頭繩扎定傷處兩頭,次用白芷為末,白水調下半兩許,服之頃刻,咬處黃水出盡,腫消皮合。
一方,雄黃為末塗之。又用水調服亦可。
又方,白礬、雄黃、黃蠟等分為末,成丸如指頭大一每遇著傷處,於香匙上溶熱,滴於瘡上,或以竹管按上滴入,則毒不散,尤妙。
治百蟲入耳,搗韭菜汁和醋灌耳中。又以火熨桃葉,塞耳立出。又清油灌耳中即出。又割雄鷄冠血滴入耳。
耳中血出,龍骨末吹入耳中,或白礬枯為末,入麝吹之即止。
耳中常潤濕,及出膿或黃水者。
黃丹一錢,炒 赤芍藥二錢半 凌消花二錢半
右總為末,吹入耳中。如不退,加白礬一錢,枯 胭脂一字 五陪子二錢半,焙全蝎
右為末,同吹入,即乾。
耳聾久不聞聲。
緊磁石一豆大 麝香一字 駝鶴油竹筒收
右用新綿裹了,塞於所患耳內,口中銜少生鐵,覺耳內風雨聲即愈,須作三五次方可。
惡蟲叮咬,大紙撚一個,麻油點燈,照熏傷處,其毒盡入油烟內。
誤吞馬蝗蜞致腹痛者,用田泥為丸,以水吞下,其蟲必隨土瀉出也。
蜘蛛瘡,用羊乳敷其上,或用清油搽之,即安。
顛狗咬,韭菜根搗汁多服。又桃白皮煎服,或灸傷處三五壯。又真膽礬為末,貼瘡上立愈。
蜈蚣咬,嚼茱萸擦之。又鷄糞塗。又生薑汁調蚌粉搽。又以刀斫桑樹皮取汁塗,立愈好。又疼痛不可忍,用艾火灸傷處三五壯。又以清油燈草點燈,以燈烟熏之亦止,不問其他毒蟲傷,亦可用此熏,極驗。
黃蜂蜇,以熱酒洗之立效。或用清油搽上。
虎傷,先吃清油一碗,次用油洗瘡口。又以乾葛煎水洗。又沙糖水調塗,仍服沙糖水一兩碗。
蛇傷服藥。
細辛五錢 白芷五錢 雄黃二錢半
右為末,入麝香少許,每服二錢,溫酒調下。
又方,貝母為末,酒調冷服,能飲者,盡量飲之。須久酒,因傷處為流清水,候出水盡,卻以藥滓敷瘡上即愈矣。
湯火傷,水磨炭末塗,或磨土朱塗,或用真桐油塗。又用柏葉搗爛敷痛處,黃蜀葵花葉搗敷。
凡湯火傷,急向火炙,雖痛強忍一食頃,即不痛。又不可以冷水冷物榻之,熱氣不出,必爛人肉,切宜保之。
刀斧傷損,血不止,痛難忍者,用葱白鍋內炒熱搗爛,乘熱縛定,痛與血隨止。葱冷再換,盒痛處。葱葉杵碎,炒熱盒。又用多年石灰研細,加大黃為末,等分,炒粉紅色為度,傅傷處。
又方,鍋底墨煅研傅之。又白芨、石膏炒同為末,糝瘡上,亦可收口。
又方,無名異末搽。
治閃拗,手足疼痛,生薑爛搗,和麵炒熱食之,加葱白妙。
物入眼中不出,清水磨好墨,點眼角即出。
耳出膿水,生白礬末吹入耳中,日三次立效。
針鐵竹木刺入肉不出者,乾烏羊屎十數粒為末,水調厚敷其上,痛即住,刺自出。
一方,嚼栗子黃傅之。
一方,竹木刺入肉,黑豆研爛,水調塗之。
又方,萆麻子仁爛研,先以絹帛襯傷處,然後傅藥,時時看之。若見刺出,即放之。恐藥緊,弩出好肉。或加白梅肉,同研傅妙。
冬月手足皸裂,白芨末水調塞之。忌三五日不犯水。
治寒足跟凍爛,五月五日午時,用薑葱艾揩一時許,更不再發矣。
治牙痛,青蒿一握,水一碗,煎至半碗,待溫漱之,疼即止。
一方,良薑、草烏二件為末,揩齒有涎即吐,不可吞,吐涎畢,以鹽湯漱口。
又方,蟲牙風牙吃藥,有陰陽虛實服之。
春正氣散,夏敗毒散加大黃、枳殼,秋冬五積散、消風散。
去蟲積,檳榔一味為末,蜜水調下,令患者先日少吃飯,臨晚亦勿食,次早五更服之。
穿掌毒,新桑葉研爛,包盒上即愈。
仙傳外科秘方卷之十竟
#1干:抄本作『千』。
#2 二:抄本無。
#3染:此下抄本有『澱』字。
#4膿:原作『濃』,據抄本改。
#5筋:疑當作『箸』。
#6汁:抄本作『汗』。
#7 □:抄本作『皆』。
#8羊:疑當作『王』。
仙傳外科秘方卷之十一
浚儀原陽子趙宜真集
治諸雜證品
小兒五心煩熱,渴欲飲水者,煮黑豆與食之安。
小兒慢驚昏沉,時或搐掣,烏藥磨水,暖熱與服。
小兒急慢驚風,震靈丹二十粒、來復丹十粒、白圓子十粒,三味研勻,糯米糊丸,如緑豆大。大者五丸,小者三丸。慢驚用北棗、陳皮煎湯吞下,急驚用生薑自然汁百沸湯下。
小兒十種丹瘤,許學士云:此十種丹毒,如三日不治,攻入腸胃,則不可治也。宜逐一子細辨認,依此方治之,萬不失一。
一飛竈丹,從頂頭起腫光用葱白研取自然汁塗。
二吉竈丹,從頭上紅腫痛用赤小豆末,鷄子清調搽。
三鬼火丹,從面起赤腫用寵心土,鷄子清調塗。
四天火丹,從背起赤點用桑白皮末,羊脂調塗。
五天竈丹,從兩臂赤腫黃色用柳木燒灰,水調搽。
六水丹,從兩脅虛腫用生鐵屑末,猪糞調搽。
七胡次丹,從臍上起黃腫用檳榔為末,米醋調。
八野火丹,從兩腳赤腫用乳香末,羊脂調塗。
九烟火丹,從兩腳有赤白點用猪槽下土,麻油調搽。
十胡漏丹,從陰上起黃腫用屋漏處土,羊脂調搽。
小兒頭瘡胎毒,諸風熱惡瘡,痘瘡用。
黃柏 黃連 白芷 五倍子
右四味,等分研細末,用井花水調,稀稠得所,塗開在碗內,覆架兩磚上,中空處灼艾烟熏蒸,以黑乾為度,仍取下前藥,再研作末,清油調塗。如有蟲,則用煎油調搽。
又方,五倍子、白芷等分為末,有膿水乾滲其上,其膿水即收。如乾瘕,以清油調塗。
小兒痘眼,以谷精草為末,以白柿或猪肝或腸糖點吃。
生犀復明散,治諸般眼疾。
赤芍藥二兩 黃苓一兩 木通二兩 桑白皮二兩 龍膽草二兩 防風二兩 羌活二兩 當歸尾二兩 大黃八錢 枳殼去禳,六錢
右□咀,每服五錢,水一盞半,新取桑白皮少許,同煎至八分,食後服。如目赤障厚者,加生蚌粉;痛腫者,加生地黃效。
點眼藥,宣黃連洗凈,剉碎,不拘多少,以瓦器水煎至半,濾去滓,用瓦盞盛在湯瓶上,蒸之至汁少,卻入腦子少許,用凈器或角筒收貯,點眼內,或點爛眩亦妙。熬藥時須用密絹綿子濾過,毋令塵屑在內。
治暴赤爛眩眼。
黃連五錢 當歸尾三錢 朴消三錢 板杏二錢 黃柏二錢 川續斷一錢
右剉碎,以盞子盛在湯瓶上,濃蒸,乘熱蘸汁點入眼內。
又法,治赤眼及昏痛,緊閉眼勿開,盛熱湯一器,以手掬沃之,湯冷即止,日頻沃即安,妙處在閉眼。
點障翳諸眼,朴消十兩,明凈者,湯泡,以筲箕盛,好紙濾過,將瓦碗盛,以炭火熬乾,置地上一宿;用黃丹二兩飛過,麝香半錢重,同研極細,絹羅過,加腦子再研,點眼內。
薰暴赤眼,用瓦瓶子煎薄苛、荊芥、防風湯,乘熱氣薰之,仍以手沃洗。
換骨丹,治風濕腰腳諸疾,草烏六兩重,略去皮尖,研為末,用生豆腐二兩,搗和成餅子,沸湯煮令浮,再沸取出,煮時最要斟酌,蓋煮過則藥力輕,煮不及則藥力又過重也。又用米泔浸過蒼木三兩焙乾,天麻一兩明凈者,全蝎半兩洗去土微炒,與草烏餅子同研為末,和米糊為丸,如梧桐大,至晚勿食,臨臥以木瓜嚼溫酒下二十丸,中夜藥透遍身及腳上,覺麻痹即其效也。
舒筋散,治血脉凝滯,筋絡拘孿,肢節疼痛,行步艱難,活血化氣第一品也。
玄胡索 當歸 官桂
右等分為末,每服二錢,空心溫酒調服。
活絡丹,治腰腳諸疾。
胡蘆巴四兩重,二兩用海金沙四兩同炒,令立兩用巴豆四兩炒令赤色;海金沙者,即俗名竹園糞,八九月內多採下,用紙糊團箕,日下曬至乾,卻以竹子敲下,去葉取子用,賣者思偽,巴豆去殼,取完者用 蒼耳草四兩,焙乾;俗名野茄葉,本草名枲耳 左纏藤四兩,連葉焙乾用
右三味為末,以好生酒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用生酒吞下三四十丸。病在腰半饑服,病在膝腳空心服。
治諸瘡膏藥方,清油一斤,將頭髮二兩煎至熔,卻隨意入甘草節、當歸尾、黃連、巴豆、草麻子、黃瓜簍、木鱉子各半兩,煎二沸,去滓,卻入水粉五兩,又煎至沸;入黃丹七兩;又煎至沸;入乳香末一兩,用桃柳枝不住手攪,挑入水中滴成珠,不枯手則膏成矣。
又方,麻油五兩重,巴豆二十八粒,柳條二十八寸,以火煎,候巴豆黑色,濾去滓,以谷丹二兩重,逐慚放入,用柳枝不住手攪,滴水中不散成膏,不黏手在火,卻將乳香末一錢和勻,瓦器盛之,候冷攤用。
神授香蘇散,治四時瘟疫,方注云:昔城中大疫,有白髮老人教一富人家合施,城中病者皆愈。其後疫鬼問其富人家,富人遂以實告,鬼相顧曰:此老教三人矣。遂稽顙而退。凡服此藥,戒食葷腥酒肉,無不應效。又前元時,江西吉安太和縣溫疫大作,有醫者視病中夜而回,忽遇神人騎馬導從而來,醫知非人,忙拜伏於地,神至叱曰:汝何人也?答曰:某醫人也。神曰:汝今醫病用何藥?答云:隨病冷熱輕重,用藥治之。神曰:不然,只一類用香蘇散好。醫者歸,明日遂如其言,試之皆效,醫道大行,因獲福利,終身敬祀其神。併記於此。
香附子炒去毛 紫蘇葉各四兩 陳皮一兩 甘草炙一兩
右到為粗末,每服三盞,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熱服,不拘時,日三服。
仙方三補丸,大補諸虛百損,不問老少,有疾皆效。
破故紙二兩,隔紙炒令香熟 白狹苓一兩,去皮、沒藥一兩,用無灰酒浸
右候酒浸沒藥如鍚糖樣,用前藥二味為末,藥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空心熟水下。仙方云:昔有人服此藥者,至老顏容不衰,蓋破故紙補腎,茯苓養心,沒藥養血,三者既壯,自然身安。
酒疸脾黃,木別子磨醋服之一二盞,必利見功。
盜汗不止,五倍子末,以唾調,填滿臍中,以帕縛定,一宿即止。
治陰汗,綿黃芪爭洗,橫切細,入銚中,滴酒炒乾脆為末,以豬心煮熟點吃之妙。
又方,蛇床子、石菖蒲等分為末,一日三兩次塗摻。
治痤疿,切斷黃瓜,擦疿子上安。
或以棗葉煎湯浴之。
又方,玉英粉 真蚌粉四兩、滑石一兩、緑豆粉二兩,為末乾擦。
治□嘎,萆麻子隨多少,去粗殼炒熟,吃甜者,苦者吐出,多吃見效。
治舌忽脹出口外,是蜈蚣毒,用雄鷄冠割血,瓦盞盛,浸舌就嚥下即縮。
治人恍惚,見鬼發狂,平胃散加辰砂末,棗湯調服。
治猪寒風證,如聖散,不問男女年久者皆效。
威靈仙多 防風 刻芥 防己 麻黃 杏仁 細辛 川芎 白芷各等分
右□咀,薑三片,用好酒煎熱服。
待發時服,後用黃刻柴大者,以火炙,取兩頭汗水,調臘酒吞下金箔鎮心丸。忌發風諸毒食。
治大風。
翛然子大風論
夫大風者,所犯異證多端,或因嗜欲無度,勞傷血氣;或蓄太怒憂愁,驚恐抑鬱不伸;或體虛膚空;或酌酒當風;或熱解脫,汗出入水;或浴後迎風;或醉臥露地;或手足破傷,引入風毒;或卒風暴雨,寒水濕障,侵入肌膚,當時感受,以至大風之患。病因以流注經絡,傳於臟腑,發於四肢,內外薰蒸,而成泡癬。夫病之源,有三證五死,一種者水風,二種者傳變,三種者自不調攝。五死者,一曰皮死,麻木不仁;二曰肉死,割切不痛;三曰血死,潰爛成膿;四日筋死,手足脫落;五曰骨死,鼻梁崩塌,眼斷唇番,以至聲啞,不能救治。一風者,肺經受證,先落眉毛;二風者,肝經受證,面起紫泡;三風者,腎經受證,腳底先穿;四風者,脾經受證,遍身如癬;五風者,心經受證,先損其目。或有墳墓居址祖宗,父母、夫妻、家人等遞相傳者。或在外不謹,糞坑房室,床鋪衣被,橋上樹下歇息,去處命值,委死凶星,遭此惡疾,纏污其間,形狀所以不同,痛苦難忍,欲求治之,不可得濟。或一年半載而死者有之。大凡感此疾者,宜早救療,則易痊可,當詳審區別,治療或差,則毫釐千里矣。奈明醫達士。且畏其鄙猥,多不留心。一等無學之人,亂傳手法,縱意刀針放血,燒砒艾薰取涎,諸毒草藥用油浸身,從其醫者,百無一效。亦或有少減,久而再發,若不遇良方妙藥,以至病死。欲求醫治,不別居靜室,斷酒戒色,滌慮洗心,皈告神醫,真誠懺悔,仍忌發風動氣、葷腥鹽醬、生冷之物勿食,切須耐性寬心,然後可服眾藥,隨意加減,修製圓散,依法服之,治無不痊。先用瀉惡血圓藥服餌,如膿潰爛,洗湯薰洗,旬日之內,皆是好肉。舊有瘡疾,漸消不發,耳鼻通氣,皮膚覺快,眉鬚再生,顏色悅澤,安和五臟,其功效豈能盡筆乎。方具如後。
消風散第一日服
香白芷一兩 全蝎一兩,去尖 人參一兩
右為末,每服二錢重,午間止吃粥。忌生薑、胡椒、一切性熱之物。晚間不吃夜飯,次日空心溫酒調下,早飯放遲吃,身上微燥為妙。
追風散瀉血藥第二日服
大黃六兩 川蟬肛即鬱金,一兩八錢重,用小者妙 皂角刺一兩
右為末,初服六錢,或七錢,或五錢重,入大楓油二錢半重,凈朴硝少許,用好煮酒一碗調化,不可熱,微溫服,晚粥不食,直待戌時,放溫水一碗於卓上盆內,更以糖煎或蜜煎少許,安放盤中,不得令患者先見藥。服藥了,放碗即用水盥嗽畢,以蜜煎過口,切不可臥,令人伴坐良久,肚腹大痛最妙,瀉十數次不妨,過畢用薄粥補之。此過藥,大凡老弱不可治矣,五十以下可治。精壯者十日內三服,謂如正月初一日服消風散,初二日服追風散,初三日服磨風丸,初四日又服清風散,初五日又服追風散,初六日又服磨風丸。瘦弱者十日內一服,稍痊如壯健人十日內一服,服到兩月後,二十日一服,切須記其日數。
磨風圓第三日服,日進二服
川當歸 羌活 獨活 川芎小者 明天麻 細辛 防風 荊芥 蕨靈仙 麻黃去節 何首烏 石京子 牛旁子 蝦蟆葉 蒼耳草 皺面草即地松
右十六味,各一兩重,曬乾為末,不可見火,好酒煮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食後皆可,日二服。
洗藥
地骨皮 荊芥 苦參 細辛各三兩重
右剉碎和勻,每次用二兩,以河水煎,薰洗遍身,出血為效。如洗必用大浴桶或缸,內要湯寬,浸通身良久妙。
敷藥,治瘡大爛,遍身塗之第四日傳。
黑狗脊即杜仲,堅者二兩重 硫黃六錢 白礬枯,二兩重 蛇床子四兩 寒水石二兩 朴消少許,付入
右為細末,用臘豬油或香油調傅妙。如瘡未爛,不必傅洗。
增添別本,治一切風疾,肌肉頑麻,皮膚痛癢,遍身疥癩風癬,諸般瘡疾癮疹,面上遊風或如蟲行,紫白澱風或腎臟風,攻注腿腳生瘡,並皆治之。
光烏二兩 當歸一兩 何首烏三兩 白芷二兩 苦參二兩 蕨靈仙去蘆頭,二兩 蔓京子一兩半 獨活一兩 芎鬚一兩 防風二兩 刑芥穗二兩 羌活一兩 赤芍藥一兩 白羨藜去刺炒,一兩 地龍去土,三兩 白附子一兩 山栀子一兩 烏蛇一條,用好酒浸,煮乾,去骨取肉,曬乾或焙
右前件俱為末,卻入後二味。
胡麻炒,二兩 大風子去殼,三兩
二味一處為末,同前和勻,以酒煮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茶酒任下。
又方
蕨靈仙 何首烏 地松 防風 蔓京子 荊芥 蝦蟆草 細辛 牛旁子 猪牙皂 當歸 蒼耳草 天麻 甘草炙 羌活 獨活 麻黃去節 澤蘭 川芎 苦參
右等分為末,同煎,糊為丸,梧子大,每服四五十丸,茶酒任下。
又生眉毛藥,皂角刺焙乾、鹿角燒灰存性,各等分,為細末,生薑汁調塗眉上,一日一次,則眉毛自然生矣。
灸法斷根,於腳尖拇指筋骨縫間,手指節約半寸長,各灸三壯,以出毒氣。
仙傳外科祕方卷之十一竟
附錄
力到行方便文
人在世間,方便第一,力到便行,蹉過可惜。富貴權勢者,禍福及人甚易,臨事以方便為心,寬一分則人受一分之賜,更力行好事,種種方便毋間,人物推聖賢兼善天下之心,功德莫大。
一平糶米是第一大方便。漢祖天師教人立功,以出來救人為第一。如有財者,於收成之日,能廣行收糶,或有田地自能收積,遇缺乏時只依原價出糶,在己無損,在人極利。昔日成都黃承事行之,蒙紫府真君張尚書尊禮,身登仙籍,累世富貴。次則量減時價,均糶尤佳。
一濟人疾病,大是方便,若能精虔修合許真君如意丹施人,可濟萬病,治疫尤速。次則諸般可施之藥皆好,又能印施良方亦佳。
一夏月施湯水,冬月施老病衣服,存恤鰥寡孤獨,收養遺弃孩兒,死而無棺者施之木,急難困乏者隨宜救濟。
一濟度幽冥,費小功大。葛仙公以此登真薩真人,由玆證品歷代仙師,無不留意,果能常行祭煉,福及幽冥,如或輟餐施食,惠亦不小。達人正士,博參窮求,悟性命幻化之機,究水火返還之道,非特高超於塵外,亦宜拯度於幽冥,積行累功,皆由此始,須資師授道不負人。
一物命痛苦,與人本同,苟可不殺,便宜止免,昆蟲烏獸,一視同仁,教典持齋,及放生三官,考較三元,齋皆為不殺物命。
一修橋補路,開井通渠,興利除害,勸善解惑,息爭止□,皆方便也。如前方便事,富貴者行之,及人既廣,受報必豐,福壽增崇,家有餘慶。學道者行之,方為功行兩全,自然遇師得度,威道有緣。力薄者行之,尤為難事。昔養素真人有言曰:古之為功行者,能賑天下之廢,民富者易為功,貧者難為效。居難為效之地,則功行什百於富貴者矣。
傷寒熱病新痙保命鑒
寧川存養道人述
疫癘同忌,《黃帝內經》曰:傷寒熱病已愈,時有所遺者,何也?岐伯曰:食肉則復,多食則遺。遺者,熱甚而強食之,熱有所藏,因其穀氣相搏,兩熱相合,故有所遺,名曰食復。王啟玄謂:熱氣未盡,如遺加諸身也,復者,復其再病也。熱病新瘥,血氣未平復,餘熱未除,早作勞動,病名曰勞復。張長沙論傷寒陰陽易,成無己注:男子病新瘥未平復,婦人與之交,病名曰陽易;婦人病新瘥未平復,男子與之交,病名曰陰易。以陰陽相感動,餘毒相染著,如換易也。色復者,言其自動淫欲也,又謂之女勞復。以其內絕真氣,外動邪熱,真虛邪盛,故不可治也。昔顧子獻病瘥,不以華敷之胗為信,臨死致有出舌數寸之驗,可不鑒哉。
勞復外傷
梳頭太早必發頭風。洗面太早頭潮熱。濯足太早則足痹。洗浴太早發熱昏悶。躁怒成痞疾。遠行則腳弱緩風。舉動則成偏枯。慮動則成氣消。不得早起,不得勞心費力,反此則復。
食復內傷
食羊肉再發喘悶死。食羊心肺再病必死。食羊血肝病大瀉。食牛肉患痢難瘥。食羊猪腸成痼疾。食馬肉殺人。食禽肉太早殺人。食牛肝瀉血不止。食犬肉發黃必死。食燒肉成消渴。食諸骨汁發熱成骨蒸。食兔肉令人心病。食黃牛肉結癥不化。食鷄肉成蟲癥。食鯉魚再病。食鱔魚發吐痢。食魚鮓必發黃。食鵝肉則霍亂。食蚶子必死。食濕麵發潮熱。食黃瓜、稍瓜再病必死。食茄成瘧疾。食白扁豆滯胸中寒氣。食葵菜令人喪明。食諸生菜,心病致死令人顏色不復。飲酒太早發狂悶。飲白酒令人浮腫。時行瘟疫新汗解,飲冷水損心包,令人虛不復。
孫真人方論:凡熱病新瘥及大病後,食猪肉、羊血、肥魚、油膩等,必大下利,醫所不治必死。若食餅餌粢黍、鱠炙飴蜅蟹也脯脩、棗栗諸果等桃杏李梅之屬,及堅實難消之物,以胃氣尚虛弱,不能消化,必藥下之,大利難禁,不下必死。下之復危,皆難救也。病瘥後未滿百日,氣力未平復,犯房室者死,壯實者忌六十日。病瘥後,但宜食糜爛也粥,寧少食令饑,慎勿飽,不得他有所食,雖思之勿與可也。痠後口渴,宜服天水散,西瓜、水梨可止渴,退餘熱。
余從醫四十餘年,閱人多矣。凡治一熱病瘥後,必書此條章禁法與之,庶無復也。今見世俗愚下之人,恃以素禀強實,或受恙輕微,雖肥之幸而無復,執以為常,而惑於眾人。抑不知禀氣有盛衰,受病有微甚,一概妄議,往往坐致而死者,不可勝計。及有母愛其子,妻愛其夫,見其索食而暗與之,蓋不以生死性命為重,惟以利口實而返加害也。噫,當與識者道,難與俗人言,故君子不可不慎也。余撮取聖賢群書,撰成條章禁法,目之曰保命鑒。
小兒痘疹十惡蠶月家亦當忌之
腋下狐臭氣 溝渠濁惡氣 房中淫泱氣新房事也 婦人經候氣并諸般血腥臭氣 酒醉葷腥氣聞酒醉氣,痘毒入內,兒飲酒,痘毒發出 硫黃蚊藥氣并毒藥之氣,赤目者觸之,疼痛難瘥 麝香躁穢氣聞麝痘毒入內 疫汗蒸濕氣左右前後常令有胡荽解汗氣 誤燒頭髮氣并魚骨諸臭氣及柴烟入口鼻葱蒜韭莖氣烹油膩
已上禁法出《全嬰集》,皆不可犯,否則有變動,余親歷故也。或曰田舍小兒任之自然,犯之者略無變動,蓋貴賤有異,禀受不同也。
胡荽酒,治小兒痘瘡欲令透出,用胡婪三兩細切,以酒二大盞,煎令沸,沃胡荽,即用物合定,不令泄氣,候冷去滓,從項背胸腹兩足微噀令遍,頭面勿噀。滓用袋盛挂帳中,餘藥乳母服之。
《史記》曰:病有六不治:驕恣不論於理,一不治;輕命重財,二不治;衣食不能適,三不治;陰陽并臟氣不足,四不治;形羸不能服藥,五不治;信巫不信醫,六不治。
劉河間乳子詩
養小須調護,看承莫縱持,乳多終損胃,食壅即傷脾,衾厚非為益,衣單正所宜,無風頻見日,寒暑順天時。
眼疾諸方
發散虛實通用。如解毒,加桑樹 升麻二兩 赤芍藥三兩 川芎二兩 柴胡三兩,去蘆 乾葛三兩 玄參一兩,去癭 府芎一兩 黃苓半兩 荊芥半兩 甘草一兩 白木半兩 山栀子半兩 赤苓一兩 草決明少用 白水煎服。
羌活散,治熱。
防風二兩 羌活一兩 赤芍三兩 白芷一兩 川芎二兩 柴胡一兩 木澤半兩 防己半兩 粉草一兩 刑芥一兩 白茯苓二兩 菊花一兩 細辛半兩,去葉 白木一兩
瀉藥
赤芍 黃苓 枳殼 荊芥
右等分煎熟,泡大黃、朴消,五更鷄嗚時服之。一切積熱腫痛者用此。
當歸散,老少虛實者通用。
當歸二兩,酒浸洗 川芎二兩 赤芍三兩 熟地黃一兩,酒洗 荊芥半兩 粉草半兩 防風一兩 白芷一兩 白水煎服。
蒺藜丸,退諸障膜。
石決明 川芎 白芷 防風 木賊 石膏 覆盆子 楮實子去殼用米 蟬蛻 蔓刑子 青相子 車前子 細辛 菊花 旋伏花 密蒙花草龍膽
右等分,煉蜜為丸,諸虛盥湯下,實茅根蔗湯下,缺珠猪肝煎湯下,垂簾障每服二十四物湯下,如重甚,加白柿、桑白皮、茆根、蔗煎湯下。
神應回光散,治障翳赤眼,弩肉扳睛。
木賊 白芷 甘草 青相子 楮實子 草決明 羌活 石次明 川烏泡 白羨華 蟬蛻
右為末,一錢,食後荼湯調下,酒亦可。
還睛丸
白蒺藜 木澤 葳靈仙 蟬蛻 菊花 石決明 草決明 川芎 羌活 青相子 密蒙花 楮實子
右等分,煉蜜為丸。
眼葷不明,四物湯加生麻油、薄荷、荊芥、連翹。
右水煎,食後服。
打傷血腫睛胞。
大黃 姜黃 黃連 黃柏 當歸 白友 白斂 五倍子 京芥 朴硝 薄荷
右為末,生地黃汁調,用紙盛藥、貼患處。
打傷,眼血侵睛。
桃枝 柳枝 生地黃
右用猪肉同藥捶爛,貼眼眩上。
治心間積熱,眼有赤筋下灌瞳人。
右用玄參不拘多少為末,以米泔煮猪肝,點藥末,細嚼,用汁嚥吟下。
治眼出冷汨,補肝四物湯加木澤、防風,虛則用此。實則用木澤、蒼木、白蒺藜、防風、羌活、川芎、甘草。
右為末,米泔水調下。
治眼疼,血輪赤紅,瀉心。
龍膽草 細辛 山栀子 大黃 甘草 烏豆 水煎服。
治赤侵白處,瀉肝飲子。
杏仁去皮 扁蓄 桑白皮 熱服。
清腎散,治腎藏風,上攻注眼目。
白羨華 防風 羌活 帛#1黃曹
右為末,溫酒調下。
治眼血輪水輪皆赤,補腎地黃丸、赤盥丸、茴香丸,右三件打和二十丸,盥湯或鹽酒下。地黃丸,生地黃焙、黃苓、草決明炒,煉蜜丸。
治相眼,消風散、黑神散打和,茶清調下。
點爛弦風,盧甘石不拘多少,煅紅,童子便淬七次,乳爛,用水飛過,去土石,以黃連、當歸、芍藥、京芥、防風、薄苛、細辛煎濃汁,用五倍子內蟲同汁點滴於乳鉢內細乳,汁乾為度,再滴再乳至細,以磁瓶收貯,臨期以熱茶洗眼,然後點上,立效。
點眼藥,赤芍、蒲黃與鬱若芙蓉,研末拌#2勻勻,珠缺土螺緊薑汁;若久#3常痛,只茶清;痛甚,加白芷、南星、無名異、白元愁,久不開者,加生川烏。
磨翳障老虛用。
蟬蛻 川芎二錢 羚羊角半兩 白漢華去刺炒,二錢 甘草半錢,炒 當歸二錢 熟地黃半錢 木賊一錢,去節 夏枯草半錢 石决明二錢,火燬 石膏一錢,火煅 玄參半錢 青相子一錢
右為末,煉蜜為丸彈子大,每服丸,食後葱茶嚼下。
防風散,治風毒攻眼,睫落腫痛。
防風 甘菊花 黃連 草決明 黃苓 甘草 大黃 赤芍藥 木通
右□咀,水一盞煎服。
茯苓散,治老人赤眼不退。
茯苓一兩 人參一兩 赤芍藥一兩 山栀子 甘草各一兩 紫蘇一兩 麥門冬一兩 劬麥一兩 連翹二兩
□咀,水煎服。
治婦人血風頭疼。
草烏山栀子
右為末,葱自然汁調,搽太陽穴并眉上,不可過眼,使後避風,只看頭痛處塗之。
補肝重明丸
羚羊角 生地黃 熟地黃 肉從蓉 枸杞子 防風 草決明各一兩 楮實子半兩 甘菊花 羌活 當歸各一兩 羊子肝四兩,煮焙
右為末,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大抵肝主目,肝受血而能視,血弱則肝氣無以榮養,肝氣不榮則膽水不能上運,是致童人昏散,目力虛弱,視物不真。此藥大能補養肝血,滋膽水,退目中隱閟。空心鹽湯,則引藥性下達;日午茶清下,別欲上清頭目,臨睡酒下,則欲榮養肝血;不飲酒,則用人參當歸湯下,久服妙甚。
貼諸般赤目及頭風赤腫不開者,撞打兩太陽穴痛,貼最良。
猪牙皂角 黃柏 姜黃 南星 草烏 黃連
右為末,薑自然汁調貼太陽穴,一二次痛止。如有赤障起,亦宜貼。打傷眼赤腫不開,加芙蓉、豆粉調貼,葱搗貼亦妙。
洗諸證眼
黃連 當歸 赤芍藥 滑石
右為末,湯泡沉清,洗諸般翳障,加石膏、乳香、秦皮;爛眩風,蔓刑子、五倍子去瓖。
地黃丸
菊花 木賊半兩 蒼木一兩 地黃 枸杞子 京芥三錢
右煉蜜為丸,食後茶下二十丸。
去風明目,諸證通用。
兔絲子丸,安神定魄,眼目光明,虛目可服。
熟青皮 車前子 巴戟去心 杜仲蜜炙,炒無絲為度 威靈仙酒浸 遠志去心 牛膝酒浸 從蓉酒浸 熟地黃一兩 兔絲二兩
右浸藥,酒煮麵糊為丸,空心鹽酒湯下三十丸。
三黃湯,治暴赤腫熱毒。
黃連半兩 茯苓半兩 大黃二兩,煨 甘草末 朴硝
麥門冬 湯食後下。
細辛散,治撞著瞳人,睛疼出血。
刻芥穗 車前子 茯苓 細辛 地骨皮三錢 沒藥少許
右空心溫酒下。
黑神散,治婦人血風爛眩,或產後月水不調,痛不可忍,撞打血攻瞳人,散血行風。孕婦莫服。
白木 茯苓 甘草 茴香 肉桂 玄胡索 生地黃 川芎 芍藥 蒲黃 木香 白芷 當歸
為末,酒調下。
弩肉,臘月雄猪膽,用馬牙硝入內,將風吹乾,為末,入腦子、麝香點之。
法製玄明粉,用點熱眼赤眼良。
右用黃牛牯膽一個,入凈朴硝二錢、黃連一錢實其中,當風懸之,逐日以鴨翎毛於膽外掃下硝,以盡為度。用瓦罌收之,臨用如常法點。
小兒痘瘡證,不可瀉餘毒,只宜用緑豆皮、谷精草入藥內服。忌百物,常吃螺師為妙。
治小兒痘瘡入目,服白柿。
治孩兒疹痘入目生翳。
草決明天花粉 甘草 赤芍各#4錢
右為末,半錢,熟水調下。
治生障
瓜簍根 甘草 決明草 赤芍藥各半錢
蜜湯調下。
凉疳丸,治小兒疳眼赤爛。
苦參 防風 蔓荊 子龍膽草 玄參
為末,猪膽糊丸,緑豆大,茶清下。
治斑疹患後,睛上有物。
白蕪莢五十粒、去皮 蕤仁二+粒,去皮 盧會 熊膽各三錢
右四味,同研細,用生麻油三兩點調,攤在碗內;次用熟艾一塊,如鷄子大,裹□砂、乳香、砒三味各如黃豆大,三味細研,入在艾內,燒烟薰碗內藥,以艾盡為度。取出細研,每用如粟米大,點目中。
常洗藥,治諸般風熱心熱,風毒爛眩,赤澀癢痛,障翳流相,婦人血風諸證。
五倍子去灰 蔓刻子去白皮,熱水洗過
右為末,每服二錢,用砂罐內水半盞,銅錢三五十個,用紙封口,火炙至久,紙上破小孔,以氣蒸眼,待可用手,傾出澄清,開眼熱洗,冷即住。後再溫熱,又洗。
又洗藥
銅青半兩 白墡土一兩 五倍子一錢半
右同為末,用熱湯泡開,閉目熱洗眼眩,不可入眼內,冷即住,後再溫熱洗。凡爛眩皆可用。
茶調散,治男子婦人,一切風腫癢痛,翳爛眩風,氣眼流汨昏,并皆治之。
川芎 防風 羌活各一兩 甘草半兩木賊 石膏炒 石決明煨 刻芥 薄荷葉甘菊花各一兩
右為末,每服二錢,茶清調下。
治一切熱眼,先用黃連四兩重,剉,水熬成膏;次用大甜瓜一枚,切開頂蓋,刮去禳子,用生薄荷鋪一層,放馬牙硝一層,重重填滿瓜中,仍用瓜頂蓋之。吊於當風處三四日,其硝自出瓜皮外,用鵝毛逐日掃之,與黃連膏子一處和勻,白器中盛之,點熱眼。
貼赤眼熱眼
桑葉二兩 荊芥半兩 朴硝二兩 大黃半兩
右為末,用蜜水調貼兩太陽穴上,退熱血。
紫金丸,治眼祕方。
川芎一兩半 當歸一兩半 楮實半兩 薄荷半兩 瓜萋根六錢 蔓荊子二兩,炒 川椒一兩半,焙去目 乾菊花三錢 密蒙花三錢 蛇皮三錢,浸 荊芥穗三錢,浸 地骨皮一兩
已上四味,用甘草汁浸過焙乾,白蒺藜一兩半,去尖泡。
右十三味同為細末,鍊蜜為丸,每丸一錢重,隨引子下。暗暗青朦者,當歸酒下;氣障者,木香湯下;婦人血暈,當歸薄荷湯下。有人因熱飲酒患眼,三年不分道路,服此藥二十五日效。有因氣害眼,昏暗八年,不見光明,服此藥四十日效,六十日愈明。又有因喪母失明四年,服此藥五十日效,如舊清明。
又方,治眼疾諸般翳障昏暗,大神效。
川芎一兩半 當歸一兩半 瓜簍根六錢,生 川椒七錢,去子 楮實半兩,去子微炒 甘草三錢 甘菊花一兩 蛇蛻三錢 黃連三錢 蔓荊子一兩 木賊一兩,童便浸一宿,焙乾 薄荷半兩 蜜蒙花一兩 地骨皮一兩 羌活一兩 白羨華一兩 半刑芥一兩
右十六味為末,鍊蜜丸,每服一兩作十丸,食後服,日二次。有醫#5者,米泔水下;睛暗者,當歸湯下;氣障者,木香湯下;婦人血暈,薄荷當歸湯下。忌輝腥酒濕麵物,此藥累效。
治熱風眼,冬青子不以多少,揉碎取汁,熬成膏子,瀘極凈於磁罐內盛,埋地中七日,出火毒,用點熱眼。
又方,黃連、朴硝各四兩,白水熬成膏,點熱眼。
又方,熱服取鯉魚膽汁點。
治爛弦極好,先用五倍子、蔓荊子洗,後用盧甘石二兩,火煆,以黃連汁、童便共淬七八次,研細,銅青五錢、朋砂一錢,麝少許、牙硝半錢,為細末,搽眼弦。
治小兒周歲未周歲患赤眼者。
右用黃連為末,以荼清調塗手心、足心,即愈。如腫痛難開,加姜黃、皂角、朴硝為末,同敷太陽穴、手足心。加葱搗敷尤妙。
仙傳外科祕方卷之十一竟
#1帛:疑當作『綿』 。
#2拌:原作『伴』,據文義改。
#3久:抄本作『還』。
#4各:此下疑有脫文。
#5醫:疑當作『翳』。
附錄
力到行方便文
人在世間,方便第一,力到便行,蹉過可惜。富貴權勢者,禍福及人甚易,臨事以方便為心,寬一分則人受一分之賜,更力行好事,種種方便毋間,人物推聖賢兼善天下之心,功德莫大。
一平糶米是第一大方便。漢祖天師教人立功,以出來救人為第一。如有財者,於收成之日,能廣行收糶,或有田地自能收積,遇缺乏時只依原價出糶,在己無損,在人極利。昔日成都黃承事行之,蒙紫府真君張尚書尊禮,身登仙籍,累世富貴。次則量減時價,均糶尤佳。
一濟人疾病,大是方便,若能精虔修合許真君如意丹施人,可濟萬病,治疫尤速。次則諸般可施之藥皆好,又能印施良方亦佳。
一夏月施湯水,冬月施老病衣服,存恤鰥寡孤獨,收養遺弃孩兒,死而無棺者施之木,急難困乏者隨宜救濟。
一濟度幽冥,費小功大。葛仙公以此登真薩真人,由玆證品歷代仙師,無不留意,果能常行祭煉,福及幽冥,如或輟餐施食,惠亦不小。達人正士,博參窮求,悟性命幻化之機,究水火返還之道,非特高超於塵外,亦宜拯度於幽冥,積行累功,皆由此始,須資師授道不負人。
一物命痛苦,與人本同,苟可不殺,便宜止免,昆蟲烏獸,一視同仁,教典持齋,及放生三官,考較三元,齋皆為不殺物命。
一修橋補路,開井通渠,興利除害,勸善解惑,息爭止□,皆方便也。如前方便事,富貴者行之,及人既廣,受報必豐,福壽增崇,家有餘慶。學道者行之,方為功行兩全,自然遇師得度,威道有緣。力薄者行之,尤為難事。昔養素真人有言曰:古之為功行者,能賑天下之廢,民富者易為功,貧者難為效。居難為效之地,則功行什百於富貴者矣。
傷寒熱病新痙保命鑒
寧川存養道人述
疫癘同忌,《黃帝內經》曰:傷寒熱病已愈,時有所遺者,何也?岐伯曰:食肉則復,多食則遺。遺者,熱甚而強食之,熱有所藏,因其穀氣相搏,兩熱相合,故有所遺,名曰食復。王啟玄謂:熱氣未盡,如遺加諸身也,復者,復其再病也。熱病新瘥,血氣未平復,餘熱未除,早作勞動,病名曰勞復。張長沙論傷寒陰陽易,成無己注:男子病新瘥未平復,婦人與之交,病名曰陽易;婦人病新瘥未平復,男子與之交,病名曰陰易。以陰陽相感動,餘毒相染著,如換易也。色復者,言其自動淫欲也,又謂之女勞復。以其內絕真氣,外動邪熱,真虛邪盛,故不可治也。昔顧子獻病瘥,不以華敷之胗為信,臨死致有出舌數寸之驗,可不鑒哉。
勞復外傷
梳頭太早必發頭風。洗面太早頭潮熱。濯足太早則足痹。洗浴太早發熱昏悶。躁怒成痞疾。遠行則腳弱緩風。舉動則成偏枯。慮動則成氣消。不得早起,不得勞心費力,反此則復。
食復內傷
食羊肉再發喘悶死。食羊心肺再病必死。食羊血肝病大瀉。食牛肉患痢難瘥。食羊猪腸成痼疾。食馬肉殺人。食禽肉太早殺人。食牛肝瀉血不止。食犬肉發黃必死。食燒肉成消渴。食諸骨汁發熱成骨蒸。食兔肉令人心病。食黃牛肉結癥不化。食鷄肉成蟲癥。食鯉魚再病。食鱔魚發吐痢。食魚鮓必發黃。食鵝肉則霍亂。食蚶子必死。食濕麵發潮熱。食黃瓜、稍瓜再病必死。食茄成瘧疾。食白扁豆滯胸中寒氣。食葵菜令人喪明。食諸生菜,心病致死令人顏色不復。飲酒太早發狂悶。飲白酒令人浮腫。時行瘟疫新汗解,飲冷水損心包,令人虛不復。
孫真人方論:凡熱病新瘥及大病後,食猪肉、羊血、肥魚、油膩等,必大下利,醫所不治必死。若食餅餌粢黍、鱠炙飴蜅蟹也脯脩、棗栗諸果等桃杏李梅之屬,及堅實難消之物,以胃氣尚虛弱,不能消化,必藥下之,大利難禁,不下必死。下之復危,皆難救也。病瘥後未滿百日,氣力未平復,犯房室者死,壯實者忌六十日。病瘥後,但宜食糜爛也粥,寧少食令饑,慎勿飽,不得他有所食,雖思之勿與可也。痠後口渴,宜服天水散,西瓜、水梨可止渴,退餘熱。
余從醫四十餘年,閱人多矣。凡治一熱病瘥後,必書此條章禁法與之,庶無復也。今見世俗愚下之人,恃以素禀強實,或受恙輕微,雖肥之幸而無復,執以為常,而惑於眾人。抑不知禀氣有盛衰,受病有微甚,一概妄議,往往坐致而死者,不可勝計。及有母愛其子,妻愛其夫,見其索食而暗與之,蓋不以生死性命為重,惟以利口實而返加害也。噫,當與識者道,難與俗人言,故君子不可不慎也。余撮取聖賢群書,撰成條章禁法,目之曰保命鑒。
小兒痘疹十惡蠶月家亦當忌之
腋下狐臭氣 溝渠濁惡氣 房中淫泱氣新房事也 婦人經候氣并諸般血腥臭氣 酒醉葷腥氣聞酒醉氣,痘毒入內,兒飲酒,痘毒發出 硫黃蚊藥氣并毒藥之氣,赤目者觸之,疼痛難瘥 麝香躁穢氣聞麝痘毒入內 疫汗蒸濕氣左右前後常令有胡荽解汗氣 誤燒頭髮氣并魚骨諸臭氣及柴烟入口鼻葱蒜韭莖氣烹油膩
已上禁法出《全嬰集》,皆不可犯,否則有變動,余親歷故也。或曰田舍小兒任之自然,犯之者略無變動,蓋貴賤有異,禀受不同也。
胡荽酒,治小兒痘瘡欲令透出,用胡婪三兩細切,以酒二大盞,煎令沸,沃胡荽,即用物合定,不令泄氣,候冷去滓,從項背胸腹兩足微噀令遍,頭面勿噀。滓用袋盛挂帳中,餘藥乳母服之。
《史記》曰:病有六不治:驕恣不論於理,一不治;輕命重財,二不治;衣食不能適,三不治;陰陽并臟氣不足,四不治;形羸不能服藥,五不治;信巫不信醫,六不治。
劉河間乳子詩
養小須調護,看承莫縱持,乳多終損胃,食壅即傷脾,衾厚非為益,衣單正所宜,無風頻見日,寒暑順天時。
眼疾諸方
發散虛實通用。如解毒,加桑樹 升麻二兩 赤芍藥三兩 川芎二兩 柴胡三兩,去蘆 乾葛三兩 玄參一兩,去癭 府芎一兩 黃苓半兩 荊芥半兩 甘草一兩 白木半兩 山栀子半兩 赤苓一兩 草決明少用 白水煎服。
羌活散,治熱。
防風二兩 羌活一兩 赤芍三兩 白芷一兩 川芎二兩 柴胡一兩 木澤半兩 防己半兩 粉草一兩 刑芥一兩 白茯苓二兩 菊花一兩 細辛半兩,去葉 白木一兩
瀉藥
赤芍 黃苓 枳殼 荊芥
右等分煎熟,泡大黃、朴消,五更鷄嗚時服之。一切積熱腫痛者用此。
當歸散,老少虛實者通用。
當歸二兩,酒浸洗 川芎二兩 赤芍三兩 熟地黃一兩,酒洗 荊芥半兩 粉草半兩 防風一兩 白芷一兩 白水煎服。
蒺藜丸,退諸障膜。
石決明 川芎 白芷 防風 木賊 石膏 覆盆子 楮實子去殼用米 蟬蛻 蔓刑子 青相子 車前子 細辛 菊花 旋伏花 密蒙花草龍膽
右等分,煉蜜為丸,諸虛盥湯下,實茅根蔗湯下,缺珠猪肝煎湯下,垂簾障每服二十四物湯下,如重甚,加白柿、桑白皮、茆根、蔗煎湯下。
神應回光散,治障翳赤眼,弩肉扳睛。
木賊 白芷 甘草 青相子 楮實子 草決明 羌活 石次明 川烏泡 白羨華 蟬蛻
右為末,一錢,食後荼湯調下,酒亦可。
還睛丸
白蒺藜 木澤 葳靈仙 蟬蛻 菊花 石決明 草決明 川芎 羌活 青相子 密蒙花 楮實子
右等分,煉蜜為丸。
眼葷不明,四物湯加生麻油、薄荷、荊芥、連翹。
右水煎,食後服。
打傷血腫睛胞。
大黃 姜黃 黃連 黃柏 當歸 白友 白斂 五倍子 京芥 朴硝 薄荷
右為末,生地黃汁調,用紙盛藥、貼患處。
打傷,眼血侵睛。
桃枝 柳枝 生地黃
右用猪肉同藥捶爛,貼眼眩上。
治心間積熱,眼有赤筋下灌瞳人。
右用玄參不拘多少為末,以米泔煮猪肝,點藥末,細嚼,用汁嚥吟下。
治眼出冷汨,補肝四物湯加木澤、防風,虛則用此。實則用木澤、蒼木、白蒺藜、防風、羌活、川芎、甘草。
右為末,米泔水調下。
治眼疼,血輪赤紅,瀉心。
龍膽草 細辛 山栀子 大黃 甘草 烏豆 水煎服。
治赤侵白處,瀉肝飲子。
杏仁去皮 扁蓄 桑白皮 熱服。
清腎散,治腎藏風,上攻注眼目。
白羨華 防風 羌活 帛#1黃曹
右為末,溫酒調下。
治眼血輪水輪皆赤,補腎地黃丸、赤盥丸、茴香丸,右三件打和二十丸,盥湯或鹽酒下。地黃丸,生地黃焙、黃苓、草決明炒,煉蜜丸。
治相眼,消風散、黑神散打和,茶清調下。
點爛弦風,盧甘石不拘多少,煅紅,童子便淬七次,乳爛,用水飛過,去土石,以黃連、當歸、芍藥、京芥、防風、薄苛、細辛煎濃汁,用五倍子內蟲同汁點滴於乳鉢內細乳,汁乾為度,再滴再乳至細,以磁瓶收貯,臨期以熱茶洗眼,然後點上,立效。
點眼藥,赤芍、蒲黃與鬱若芙蓉,研末拌#2勻勻,珠缺土螺緊薑汁;若久#3常痛,只茶清;痛甚,加白芷、南星、無名異、白元愁,久不開者,加生川烏。
磨翳障老虛用。
蟬蛻 川芎二錢 羚羊角半兩 白漢華去刺炒,二錢 甘草半錢,炒 當歸二錢 熟地黃半錢 木賊一錢,去節 夏枯草半錢 石决明二錢,火燬 石膏一錢,火煅 玄參半錢 青相子一錢
右為末,煉蜜為丸彈子大,每服丸,食後葱茶嚼下。
防風散,治風毒攻眼,睫落腫痛。
防風 甘菊花 黃連 草決明 黃苓 甘草 大黃 赤芍藥 木通
右□咀,水一盞煎服。
茯苓散,治老人赤眼不退。
茯苓一兩 人參一兩 赤芍藥一兩 山栀子 甘草各一兩 紫蘇一兩 麥門冬一兩 劬麥一兩 連翹二兩
□咀,水煎服。
治婦人血風頭疼。
草烏山栀子
右為末,葱自然汁調,搽太陽穴并眉上,不可過眼,使後避風,只看頭痛處塗之。
補肝重明丸
羚羊角 生地黃 熟地黃 肉從蓉 枸杞子 防風 草決明各一兩 楮實子半兩 甘菊花 羌活 當歸各一兩 羊子肝四兩,煮焙
右為末,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大抵肝主目,肝受血而能視,血弱則肝氣無以榮養,肝氣不榮則膽水不能上運,是致童人昏散,目力虛弱,視物不真。此藥大能補養肝血,滋膽水,退目中隱閟。空心鹽湯,則引藥性下達;日午茶清下,別欲上清頭目,臨睡酒下,則欲榮養肝血;不飲酒,則用人參當歸湯下,久服妙甚。
貼諸般赤目及頭風赤腫不開者,撞打兩太陽穴痛,貼最良。
猪牙皂角 黃柏 姜黃 南星 草烏 黃連
右為末,薑自然汁調貼太陽穴,一二次痛止。如有赤障起,亦宜貼。打傷眼赤腫不開,加芙蓉、豆粉調貼,葱搗貼亦妙。
洗諸證眼
黃連 當歸 赤芍藥 滑石
右為末,湯泡沉清,洗諸般翳障,加石膏、乳香、秦皮;爛眩風,蔓刑子、五倍子去瓖。
地黃丸
菊花 木賊半兩 蒼木一兩 地黃 枸杞子 京芥三錢
右煉蜜為丸,食後茶下二十丸。
去風明目,諸證通用。
兔絲子丸,安神定魄,眼目光明,虛目可服。
熟青皮 車前子 巴戟去心 杜仲蜜炙,炒無絲為度 威靈仙酒浸 遠志去心 牛膝酒浸 從蓉酒浸 熟地黃一兩 兔絲二兩
右浸藥,酒煮麵糊為丸,空心鹽酒湯下三十丸。
三黃湯,治暴赤腫熱毒。
黃連半兩 茯苓半兩 大黃二兩,煨 甘草末 朴硝
麥門冬 湯食後下。
細辛散,治撞著瞳人,睛疼出血。
刻芥穗 車前子 茯苓 細辛 地骨皮三錢 沒藥少許
右空心溫酒下。
黑神散,治婦人血風爛眩,或產後月水不調,痛不可忍,撞打血攻瞳人,散血行風。孕婦莫服。
白木 茯苓 甘草 茴香 肉桂 玄胡索 生地黃 川芎 芍藥 蒲黃 木香 白芷 當歸
為末,酒調下。
弩肉,臘月雄猪膽,用馬牙硝入內,將風吹乾,為末,入腦子、麝香點之。
法製玄明粉,用點熱眼赤眼良。
右用黃牛牯膽一個,入凈朴硝二錢、黃連一錢實其中,當風懸之,逐日以鴨翎毛於膽外掃下硝,以盡為度。用瓦罌收之,臨用如常法點。
小兒痘瘡證,不可瀉餘毒,只宜用緑豆皮、谷精草入藥內服。忌百物,常吃螺師為妙。
治小兒痘瘡入目,服白柿。
治孩兒疹痘入目生翳。
草決明天花粉 甘草 赤芍各#4錢
右為末,半錢,熟水調下。
治生障
瓜簍根 甘草 決明草 赤芍藥各半錢
蜜湯調下。
凉疳丸,治小兒疳眼赤爛。
苦參 防風 蔓荊 子龍膽草 玄參
為末,猪膽糊丸,緑豆大,茶清下。
治斑疹患後,睛上有物。
白蕪莢五十粒、去皮 蕤仁二+粒,去皮 盧會 熊膽各三錢
右四味,同研細,用生麻油三兩點調,攤在碗內;次用熟艾一塊,如鷄子大,裹□砂、乳香、砒三味各如黃豆大,三味細研,入在艾內,燒烟薰碗內藥,以艾盡為度。取出細研,每用如粟米大,點目中。
常洗藥,治諸般風熱心熱,風毒爛眩,赤澀癢痛,障翳流相,婦人血風諸證。
五倍子去灰 蔓刻子去白皮,熱水洗過
右為末,每服二錢,用砂罐內水半盞,銅錢三五十個,用紙封口,火炙至久,紙上破小孔,以氣蒸眼,待可用手,傾出澄清,開眼熱洗,冷即住。後再溫熱,又洗。
又洗藥
銅青半兩 白墡土一兩 五倍子一錢半
右同為末,用熱湯泡開,閉目熱洗眼眩,不可入眼內,冷即住,後再溫熱洗。凡爛眩皆可用。
茶調散,治男子婦人,一切風腫癢痛,翳爛眩風,氣眼流汨昏,并皆治之。
川芎 防風 羌活各一兩 甘草半兩木賊 石膏炒 石決明煨 刻芥 薄荷葉甘菊花各一兩
右為末,每服二錢,茶清調下。
治一切熱眼,先用黃連四兩重,剉,水熬成膏;次用大甜瓜一枚,切開頂蓋,刮去禳子,用生薄荷鋪一層,放馬牙硝一層,重重填滿瓜中,仍用瓜頂蓋之。吊於當風處三四日,其硝自出瓜皮外,用鵝毛逐日掃之,與黃連膏子一處和勻,白器中盛之,點熱眼。
貼赤眼熱眼
桑葉二兩 荊芥半兩 朴硝二兩 大黃半兩
右為末,用蜜水調貼兩太陽穴上,退熱血。
紫金丸,治眼祕方。
川芎一兩半 當歸一兩半 楮實半兩 薄荷半兩 瓜萋根六錢 蔓荊子二兩,炒 川椒一兩半,焙去目 乾菊花三錢 密蒙花三錢 蛇皮三錢,浸 荊芥穗三錢,浸 地骨皮一兩
已上四味,用甘草汁浸過焙乾,白蒺藜一兩半,去尖泡。
右十三味同為細末,鍊蜜為丸,每丸一錢重,隨引子下。暗暗青朦者,當歸酒下;氣障者,木香湯下;婦人血暈,當歸薄荷湯下。有人因熱飲酒患眼,三年不分道路,服此藥二十五日效。有因氣害眼,昏暗八年,不見光明,服此藥四十日效,六十日愈明。又有因喪母失明四年,服此藥五十日效,如舊清明。
又方,治眼疾諸般翳障昏暗,大神效。
川芎一兩半 當歸一兩半 瓜簍根六錢,生 川椒七錢,去子 楮實半兩,去子微炒 甘草三錢 甘菊花一兩 蛇蛻三錢 黃連三錢 蔓荊子一兩 木賊一兩,童便浸一宿,焙乾 薄荷半兩 蜜蒙花一兩 地骨皮一兩 羌活一兩 白羨華一兩 半刑芥一兩
右十六味為末,鍊蜜丸,每服一兩作十丸,食後服,日二次。有醫#5者,米泔水下;睛暗者,當歸湯下;氣障者,木香湯下;婦人血暈,薄荷當歸湯下。忌輝腥酒濕麵物,此藥累效。
治熱風眼,冬青子不以多少,揉碎取汁,熬成膏子,瀘極凈於磁罐內盛,埋地中七日,出火毒,用點熱眼。
又方,黃連、朴硝各四兩,白水熬成膏,點熱眼。
又方,熱服取鯉魚膽汁點。
治爛弦極好,先用五倍子、蔓荊子洗,後用盧甘石二兩,火煆,以黃連汁、童便共淬七八次,研細,銅青五錢、朋砂一錢,麝少許、牙硝半錢,為細末,搽眼弦。
治小兒周歲未周歲患赤眼者。
右用黃連為末,以荼清調塗手心、足心,即愈。如腫痛難開,加姜黃、皂角、朴硝為末,同敷太陽穴、手足心。加葱搗敷尤妙。
仙傳外科祕方卷之十一竟
#1帛:疑當作『綿』 。
#2拌:原作『伴』,據文義改。
#3久:抄本作『還』。
#4各:此下疑有脫文。
#5醫:疑當作『翳』。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陆九芝
(宋)汝阴王明清
(宋)王安石撰
清·唐彪
明·何乔新
(民国)李涵秋 著
明·罗懋登
明·罗廪
宋·陈田夫
清·石玉昆
蘅塘退士选编
清·续法
清·陈乃干
清·陈克鉴
高齐·那连提耶舍
清·觉罗乌尔通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