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夷既死孔子不复生释义


【伯夷】为颛顼之师。《山海经·海内经》:“伯夷父生西岳,西岳生先龙,先龙是始生氐羌,氐羌乞姓。”郭璞注:“伯夷父,顓頊师,今氐羌其苗裔也。”《吕氏春秋·尊师》:“帝顓頊师伯夷父。”陈奇猷校释:“《汉书·古今人表》作‘柏夷亮父’,班固自注云:‘顓頊师’。案,柏、伯通。伯夷其氏……亮其名,‘父’则是男子之美称也。”一说“亮”即“夷”字之误,隶书‘夷’字或作‘夷’,与‘亮’形近。见清王引之《经义述闻·汉书》。2.舜的臣子,齐太公的祖先。《书·舜典》:“帝曰:‘咨!四岳。有能典朕三礼?’僉曰:‘伯夷。’”孔传:“伯夷,臣

【死】〔古文〕《廣韻》息姊切《集韻》《韻會》《正韻》想姊切,斯上聲。《白虎通》死之言澌,精氣窮也。《釋名》死者,澌也,若冰釋澌然盡也。《莊子·知北遊》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爲生,散則爲死。《關尹子·四符篇》生死者,一氣聚散耳。《禮·曲禮》庶人曰死。《禮·檀弓》君子曰終,小人曰死。又《周禮·天官·疾醫註》少曰死,老曰終。又《山海經》有不死國,在南海大荒中。《郭璞贊》赤泉駐年,神木養命。稟此遐齡,悠悠無竟。又圓丘山有不死樹。《郭璞贊》萬物暫見,人生如寄。不死之樹,壽蔽天地。又《山海經》流沙之東,黑水之閒,有不死山。

【孔子】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名丘,字仲尼。鲁国人。《论语》一书,记有他的谈话及与门人的问答。

【不】〔古文〕《韻會》《正韻》逋沒切,補入聲。不然也,不可也,未也。《禮·曾子問》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又《周禮·夏官》服不氏,掌養猛獸而敎擾之。《註》服不服之獸者。又《廣韻》《韻會》分物切。與弗同。今吳音皆然。又《韻會》俯九切,音缶。與可否之否通。《說文》鳥飛上翔,不下來也。从一,一猶天也。象形。又《玉篇》甫負切《廣韻》甫救切,缶去聲。義同。又《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方鳩切,音浮。夫不,也。亦作鳺鴀。《爾雅·釋鳥》其鳺鴀。《郉疏》陸璣云:今小鳩也。一名鳩,幽州人或謂鷱鴡,梁宋閒

【复生】1.复活;再生。《孙子·火攻》:“亡国不可以復存,死者不可以復生。”唐牛僧孺《玄怪录·齐推女》:“且无涕泣,幸可復生。”《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遇仙女》:“花一离枝,再不能上枝;枝一去干,再不能附干,如人死不可復生。”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三章:“有战士为永不复生的战友流的眼泪。”2.谓恢复生者的吉常之礼。《礼记·三年问》:“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哀痛未尽,思慕未忘;然而服以是断之者,岂不送死有已,復生有节也哉。”郑玄注:“復生,除丧反生者之事也。”3.再次产生。《史记·律书》:“气始於冬至,周而復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