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啄忻屡至释义


【剥啄】亦作“剥琢”。1.象声词。敲门或下棋声。宋苏轼《次韵赵令铄惠酒》:“门前听剥啄,烹鱼得尺素。”清钱谦益《观棋绝句》之六:“疎帘清簟楚江秋,剥啄丛残局未收。”清阮升基《修宜兴县旧志》:“是日宿戚袁氏家,闻剥琢声,出视无所见。”2.可重迭使用。唐韩愈《剥啄行》:“剥剥啄啄,有客至门。”亦作“剥琢”。1.叩击,敲打。唐高适《重阳》诗:“岂有白衣来剥啄,亦从乌帽自欹斜。”清和邦额《夜谭随录·汪越》:“向山西行七八里,果见丛树中,有茅屋数椽,门悬韦箔,绕以笆篱。方将剥啄,而老人已扶笻出。”2.谓用喙刮啄。郭沫若《山

【忻】《唐韻》《集韻》《韻會》許斤切,音欣。《說文》闓也。《史記·周本紀》姜嫄見巨人跡,心忻然說,欲踐之。又姓。五代有進士忻彪。又叶虛言切,音軒。《韓愈·孟東野失子詩》闖然入其戸,三稱天之言。再拜謝元夫,收悲以歡忻。 《類篇》本作訢。

【屡】〔古文〕《集韻》《韻會》龍遇切,音慮。數也。《增韻》煩數。又疾也。《詩·周頌》屢豐年。《書·益稷》屢省乃成。《註》屢,數也,當數顧省汝成功也。或作婁。

【至】〔古文〕《唐韻》《集韻》《韻會》脂利切《正韻》支義切,音摯。《說文》飛鳥从高下至地也。从一,一猶地也。象形。不上去而至下來也。《玉篇》來也。《詩·小雅》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禮·樂記》物至知知,然後好惡形焉。《註》至,來也。又《玉篇》達也,由此達彼也。《書·無逸》自朝至于日中昃。《詩·小雅》我征徂西,至于艽野。又極也。《易·坤卦》至哉坤元。《註》至謂至極也。又《繫辭》易其至矣乎。《莊子·逍遙遊》故曰:至人無己。《註》至極之人。又善也。《禮·坊記》以此坊民婦猶有不至者。《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覆之而角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