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古文〕《唐韻》博墨切《集韻》《韻會》必墨切《正韻》必勒切,綳入聲。《說文》乖也。从二人相背。《徐曰》乖者,相背違也。《史記·魯仲連傳》士無反北之心。《玉篇》方名。《史記·天官書》北方水,太隂之精,主冬,曰壬癸。《前漢·律歷志》太隂者北方。北,伏也。陽氣伏于下,于時爲冬。又《廣韻》奔也。《史記·管仲傳》吾三戰三北。又《集韻》補妹切《韻會》蒲妹切,音背。《集韻》違也。《正韻》分異也。《書·舜典》分北三苗。《註》分其頑梗,使背離也。
【玄水】中的北方水名。《庄子·知北游》:“知北游於玄水之上,登隐弅之丘,而适遭无为谓焉。”陆德明释文引李颐云:“玄水,水名。”2.泛指北方之水。北周庾信《道士步虚词》之八:“北闕临玄水,南宫生絳云。”倪璠注:“北方玄武,主黑色,故云玄水。”3.犹清水。明李贽《楼头春雨》诗:“白云封去路,玄水荐新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