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天池龙释义


【是】〔古文〕《唐韻》承紙切《集韻》《韻會》上紙切,音姼。《說文》作昰。直也。从日正。《釋名》是,嗜也,人嗜樂之也。《玉篇》是,是非也。《禮·曲禮》夫禮者,所以定親疎、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又《博雅》是,此也。《易·乾卦》不見是而無悶。《又》是故居上位而不驕。又姓。《姓氏急就篇》是氏,吳有是儀,唐有是光。又《集韻》田黎切,音題。《公羊傳·僖十六年》是月者何,僅逮是月也。《註》是,月邊也。魯人語也。《釋文》是,如字。一音徒兮反。又與氏通。《前漢·地理志》氏爲莊公。《註》氏,與是同。古通用。又《韻補》叶市之切。

【天池】1.海。《庄子·逍遥游》:“南冥者,天池也。”成玄英疏:“大海洪川原夫造化,非人所作,故曰天池也。”南朝宋王韶之《殿前登歌》:“沔彼流水,朝宗天池。”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天池之滨,大江之濆,曰有怪物焉。”2.天上仙界之池。唐韩愈《漫作》诗之一:“玄圃珠为树,天池玉作砂。”明李东阳《与李中舍应正同饮时旸邸》诗:“又如骤天马,雾鬣天池通。”赵光荣《里湖纪游》诗之四:“神物在天池,烟云与吞吐。”3.指山顶之池。唐杜甫《天池》诗:“天池马不到,嵐壁鸟纔通。”宋范仲淹《天池》诗:“岳顶见天池,神异安可度。”

【龙】〔古文〕竜龒《唐韻》《集韻》力鍾切《韻會》《正韻》盧容切,音籠。《說文》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廣雅》有鱗曰蛟龍,有翼曰應龍,有角曰虯龍,無角曰螭龍,未升天曰蟠龍。《本草註》龍耳虧聰,故謂之龍。《易·乾卦》時乗六龍以御天。又星名。《左傳·僖五年》龍尾伏辰。《疏》角亢氐房心尾箕爲蒼龍之宿。又《襄二十八年》龍,宋鄭之星也。又山名。龍門,在河東,見《禹貢》。龍山,見《山海經》。封龍,見《括地志》。又邑名。《左傳·成二年》齊侯伐我北鄙,三日取龍。《註》龍,魯邑。在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