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消更念波罗蜜释义


【不消】1.抵不上;不当。《太平广记》卷一八八引唐郑处诲《明皇杂录·王毛仲》:“出其儿以示臣,熟眄褓中曰:此儿岂不消三品官?”2.不需要;不用。宋苏轼《赠包安静先生》诗之三:“便须起来和热喫,不消洗面裹头巾。”《儒林外史》第二一回:“若情愿时,一个钱也不消费得。”《花城》1981.6:“她接过篮子,抽出一张崭新的五元钞票,塞进孩子手里:‘给你--不消找了。’”3.不消失。宋苏轼《御试制科策》:“天下之闕政则莫大乎此,而和气安得不消乎?”郭沫若《访埃杂吟·宿开罗市旅馆》:“煒煒堡桥,霓虹夜不消。”

【更】《玉篇》今作更。《集韻》隷作更。○按更字,諸韻書作字重文。《正字通》云俗字,非。

【念】《唐韻》奴店切《集韻》《韻會》《正韻》奴玷切,音。《爾雅·釋詁》思也。《疏》常思也。《釋名》念,黏也。意相親愛,心黏著不能忘也。《書·大禹謨》念兹在兹。又《小爾雅》無念,念也。《詩·大雅》無念爾祖。又姓。西魏太守念賢。又《轉注古音》叶人九切,音狃。《書·洪範》汝則念之。叶下咎受。 《六書精蘊》人當念所當念者,故从今。《正譌》俗作念,非。念字原字今下作丅。

【波罗蜜】1.亦作“波罗密”。梵语音译。意为到彼岸,即由此岸(生死岸)度人到彼岸(涅槃、寂灭)。《大智度论》卷十二:“此六波罗蜜,能令人渡慳贪等烦恼染著大海,到於彼岸,以是故名波罗蜜。”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初视《维摩詰》,疑‘般若波罗密’太多,后见《小品》,恨此语少。”刘孝标注:“波罗密,此言到彼岸也。”唐牟融《题山房壁》诗:“定处波罗蜜,须从物外寻。”明无名氏《精忠记·诛心》:“我只得忍辱波罗蜜,这的是念彼观音力。”2.即木波罗。通称波罗蜜树。常绿乔木。果椭圆形,味甜,可食。原产印度和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