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儒生例骨立释义


【布衣】的衣服。《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中》:“布衣不完,蔬食不饱,蓬户穴牖,日孜孜上仁。”《后汉书·礼仪志下》:“佐史以下,布衣冠幘。”《古今小说·月明和尚度柳翠》:“﹝柳翠﹞又製下布衣一袭,每逢月朔月望,卸下铅华,穿著布素,闭门念佛。”2.借指平民。古代平民不能衣锦绣,故称。《荀子·大略》:“古之贤人,贱为布衣,贫为匹夫。”汉桓宽《盐铁论·散不足》:“古者庶人耋老而后衣丝,其餘则麻枲而已,故命曰布衣。”宋沉括《梦溪笔谈·技艺》:“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清李渔《玉搔头·缔盟》:“多应是皂盖填门多显辈,因此

【儒生】儒士,通儒家经书的人。《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叔孙通之降汉,从儒生弟子百餘人。”汉王充《论衡·超奇篇》:“故夫能説一经者为儒生,博览古今者为通人。”《列子·周穆王》:“鲁有儒生,自媒能治之。”唐元结《寄源休》诗:“天下未偃兵,儒生预戎事。”郁达夫《读陈孝威<上罗斯福总统书>后感》诗:“儒生未必全无用,纸上谈兵笔有神。”

【例】《唐韻》《集韻》《韻會》力制切,音厲。比也,類也,槩也。又凡例。《左傳序》發凡以言例。後魏張吾貴集諸生講左傳,義例無窮,學者奇之。又《集韻》力蘖切,音列。遮也。

【骨立】1.形容人消瘦到极点。汉刘向《说苑·修文》:“﹝子路﹞遂自悔,不食七日而骨立焉。”晋葛洪《抱朴子·祛惑》:“黑瘦而骨立。”《旧唐书·孝友传·张志宽》:“张志宽,蒲州安邑人。隋末丧父,哀毁骨立,为州里所称。”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有妇人患小腹中痛,气衝上不得卧,百药不效,已骨立矣。”2.比喻山石嶙峋。明顾苓《石公山》诗:“骨立风云外,孤撑涛浪中。”清张岱《陶庵梦忆·山艇子》:“龙山自巘花阁而西皆骨立。”鲁迅《三闲集·怎么写》:“望后窗外骨立的乱山中许多白点,是丛冢。”3.比喻字体的笔姿瘦硬挺拔。唐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