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洲浮云暮释义


【沧洲】的地方。古时常用以称隐士的居处。三国魏阮籍《为郑冲劝晋王笺》:“然后临沧洲而谢支伯,登箕山以揖许由。”南朝齐谢朓《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诗:“既欢怀禄情,復协沧洲趣。”唐杜甫《曲江对酒》诗:“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悲伤未拂衣。”清林则徐《中秋炮台眺月有作》诗:“涵空一白十万顷,浄洗素练悬沧洲。”汉

【浮云】1.飘动的云。《楚辞·九辩》:“块独守此无泽兮,仰浮云而永叹。”《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周书·萧大圜传》:“嗟乎!人生若浮云朝露。”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二九:“她早一会的顾虑,像是一片浮云,给一阵风吹得了无踪影。”2.骏马名。《西京杂记》卷二:“文帝自代还,有良马九匹,皆天下之骏马也,一名浮云。”唐高适《塞下曲》:“结束浮云骏,翩翩出从戎。”元本高明《琵琶记·新进士宴杏园》:“[末白]鞍马备办了未曾?[丑白]告郎中:马多在。先有一万好马……[末白]有甚么好名儿?[丑

【暮】《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莫故切,音慕。本作莫。《說文》莫,日且冥也。从日,在茻中。《註》平野中望日將落,如在草茻中也。《史記·伍子胥傳》吾日暮塗遠。《屈原·離騷》恐美人之遲暮。○按經典本皆作莫。今或相承用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