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衰空大野释义


【衰】〔古文〕《唐韻》所危切《集韻》雙隹切,音。小也,減也,殺也。《類篇》浸微也。《韻會》弱也,耗也。又《集韻》初危切,音夂。《玉篇》等衰也。《齊語》相地而衰征,則民不移。又《集韻》倉回切,音崔。《類篇》同縗,喪服也。《禮·喪服小記》斬衰括髮以麻,齊衰惡筓以終喪。又邑名。《晉語》公子濟河,召令狐臼,衰、桑、泉皆降。《註》三者皆晉邑。又《集韻》蓑本字。《說文》艸雨衣。秦謂之萆。《詩·小雅》何衰何笠。《石經》作蓑。又《韻補》所類切,音帨。《東方朔·七諫》駑駿雜而不分兮,服疲牛而驂驥。年滔滔而日遠兮,壽冉冉而愈衰。 

【空】《唐韻》《正韻》苦紅切《集韻》《韻會》枯公切,音崆。空虛也。《史記·天官書》赤帝行德天牢,謂之空。又大也。《詩·小雅》在彼空谷。《傳》大也。又盡也。《爾雅·釋詁》空,盡也。《詩·小雅》杼柚其空。又太空,天也。又地名。《爾雅·釋地》北戴斗極爲空桐。《左傳·哀二十年》宋公遊于空澤。《註》空澤,宋地。《史記·殷本紀註》伊尹生于空桑。《前漢·地理志》京兆縣十二,其三曰船司空。《註》縣名。本主船之官,遂以爲縣。又《武帝紀》元鼎五年,行幸雍遂,踰隴登空同。《註》空同,山名。亦作崆峒。《山海經》白馬山又北二百里曰空桑之

【大野】广大的原野、田野。唐李邕《石赋》:“植杖大野,周目层巖。”宋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臧克家《自己的写照》诗:“看敌人随着枪声仆地,像七月的高粱倒在大野里。”2.古泽名。又名巨野、鉅野。在今山东省巨野县、嘉祥县一带。《书·禹贡》:“大野既猪,东原底平。”孔传:“大野,泽名。”孔颖达疏:“《地理志》云:大野泽在山阳鉅野县北。鉅即大也。”3.复姓。北魏有大野拔,为南青州刺史。见《魏书·静帝纪》。北周阎庆赐姓大野氏。见《周书·阎庆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