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1.神话中的月中女神。南朝宋颜延之《为织女赠牵牛》诗:“婺女儷经星,嫦娥栖飞月。”前蜀韦庄《谒金门》词:“天上嫦娥人不识,寄书何处觅?”明何景明《明月篇》诗:“河边织女期七夕,天上嫦娥奈九秋。”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词:“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详“姮娥”。2.指月亮。明唐寅《掏水月在手》诗:“玉纤弄水金鈿湿,要捧嫦娥对面看。”
【曳】《唐韻》余制切《集韻》《韻會》以制切,音跇。《說文》臾曳也。《易·睽卦》見輿曳,其牛掣。《詩·唐風》子有衣裳,弗曳弗婁。《儀禮·士相見禮》執玉者則唯舒武,舉前曳踵。又河名。《類篇》西戎有河名曳咥。 《說文》作曳。曳字从臼作。
【帔】《唐韻》《集韻》《韻會》披義切,音被。《說文》弘農謂帬帔也。《揚子·方言》帬,魏之閒謂之帔。《廣雅》帬也。又《玉篇》在肩背也。《釋名》帔,披也。披之肩背,不及下也。《正字通》褙子也。省作背,以其覆肩背也。《南史·任昉傳》昉子西華,冬月著葛帔練裠。又《廣韻》敷羈切《集韻》攀糜切,音披。義同。又《類篇》班縻切,音悲。同襬。關東人呼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