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闻画鼓动欢情释义


【尝】《唐韻》市羊切《集韻》《韻會》辰羊切,音常。《說文》口味之也。从旨,尙聲。《詩·小雅》嘗其旨否。《前漢·郊祀志》百鬼迪嘗。《註》師古曰:嘗謂歆饗也。又《廣韻》試也。《戰國策》疑則少嘗之。《史記·越世家》請試嘗之。又《張耳餘傳》先嘗秦軍。又《廣韻》曾也。《論語》嘗從事於斯矣。又《玉篇》祭也。《爾雅·釋天》秋祭曰嘗。《註》嘗新穀。《詩·小雅》禴祠烝嘗。又《廣韻》姓也。《風俗通》孟嘗君之後。《玉篇》同甞。《集韻》或作。

【闻】〔古文〕《唐韻》《集韻》無分切,音文。《說文》知聞也。《書·堯典》帝曰:兪,予聞如何。《禮·少儀》聞始見君子者。《疏》謂作記之人,不敢自專制其儀,而傳聞舊說,故云。又《禮·玉藻》凡於尊者,有獻而弗敢以聞。《前漢·武帝紀》舉吏民能假貸貧民者以聞。又姓。《正字通》宋咸平進士聞見。明尚書聞淵。又聞人,複姓。《後漢·靈帝紀》太僕沛國聞人襲爲太尉。《註》姓聞人,名襲,風俗通曰:少正卯,魯之聞人,其後氏焉。又獸名。《山海經》杳山有獸焉,其狀如彘,黃身白頭白尾,名曰聞,見則天下大風。又《廣韻》亡運切《集韻》《韻會》《正

【鼓动】1.鼓之使动;吹动。南朝梁刘孝标《辩命论》:“鼓动陶铸而不为功,庶类混成而非其力。”唐韩偓《寄禅师》诗:“万物尽遭风鼓动,唯应禪室静无风。”宋苏舜钦《上范公参政书》:“故诚之感人,如四时之气,鼓动万物,远近无不被也。”郭沫若《虎符》第一幕:“在园中徘徊,时时鼓动鼻翼,嗅吸桂花香气。”2.用语言、文字等激发人们的情绪,使人们行动起来。《后汉书·党锢传论》:“李膺振拔污险之中,藴义生风,以鼓动流俗。”宋王安石《翰林学士除三司使制》:“高文典策,足以鼓动当世。”《明史·张岳传》:“又陈时政,极言讲学者以富贵功名

【欢情】的感情;欢乐的心情。战国楚宋玉《神女赋》:“欢情未接,将辞而去。”唐李白《酬崔五郎中》诗:“起舞拂长剑,四坐皆扬眉。因得穷欢情,赠我以新诗。”宋陆游《钗头凤》词:“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