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败一归思虑外释义


【成败】成功与失败。《战国策·秦策三》:“良医知病人之死生,圣主明於成败之事。”晋袁宏《后汉纪·光武帝纪一》:“及迫急,世祖为画成败,皆从所言。”《旧唐书·李密传赞》:“及偃师失律,犹存麾下数万众,苟去猜忌,疾趣黎阳,任世勣为将臣,信魏徵为谋主,成败之势,或未可知。”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五:“后世功禹而忘鯀,是执於成败之见耳。”郁达夫《病闲日记》:“此番上上海后,当戒去烟酒,努力奋斗一番,事之成败,当看我今后立志之坚不坚。”2.指失败。用于偏义。《后汉书·何进传》:“先帝尝与太后不快,几至成败。”北魏杨衒之《洛

【一归】或往来一次。《吕氏春秋·报更》:“寡人之国小,不足以留客,虽游,然岂必遇哉?客或不遇,请为寡人而一归也。”《新唐书·何蕃传》:“事父母孝,学太学,岁一归。”唐刘沧《赠颛顼山人》诗:“洛阳紫陌几曾醉,少室白云时一归。”2.犹言同归。《文选·陆机<演连珠>》:“臣闻性之所期,贵贱同量;理之所极,卑高一归。”李善注:“言物虽贵贱殊流,高卑异级,至其极也,殊涂共归。”晋郭璞《山海经图赞·誉石》:“誉石杀鼠,蚕食而肥,物性虽反,齐之一归。”3.谓逝去。唐徐夤《鹤诗》:“閬苑瑶臺岁月长,一归华表好增伤。”宋苏轼《王复

【思虑】1.思索考虑。《楚辞·九章·悲回风》:“曾歔欷之嗟嗟兮,独隐伏而思虑。”汉董仲舒《春秋繁露·正贯》:“夙夜无寤,思虑惓心。”清黄遵宪《杂感》诗:“从古祸患来,每在思虑外。”茅盾《有志者》:“他挺了挺胸膛,觉得自己的思虑真是周密之至。”2.犹心智,心思。《墨子·公孟》:“身体强良,思虑徇通。”汉徐干《中论·治学》:“然鄙儒之博学也……无异乎女史诵诗,内竖传令也,故使学者劳思虑而不知道,费日月而无成功。”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宋欧阳修《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