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土不借秦人簁释义


【尺土】犹尺地。《史记·齐悼惠王世家论》:“以海内初定,子弟少,激秦之无尺土封,故大封同姓,以填万民之心。”《三国志·魏志·武帝纪》“王军摩陂”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尺土一民,皆非汉有。”宋王安石《<孔子世家>议》:“孔子,旅人也,栖栖衰季之世,无尺土之柄,此列之以传,宜矣。”柳亚子《新文坛杂咏·田汉》:“南国田郎絶代才,不阶尺土煽风雷。”

【不】〔古文〕《韻會》《正韻》逋沒切,補入聲。不然也,不可也,未也。《禮·曾子問》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又《周禮·夏官》服不氏,掌養猛獸而敎擾之。《註》服不服之獸者。又《廣韻》《韻會》分物切。與弗同。今吳音皆然。又《韻會》俯九切,音缶。與可否之否通。《說文》鳥飛上翔,不下來也。从一,一猶天也。象形。又《玉篇》甫負切《廣韻》甫救切,缶去聲。義同。又《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方鳩切,音浮。夫不,也。亦作鳺鴀。《爾雅·釋鳥》其鳺鴀。《郉疏》陸璣云:今小鳩也。一名鳩,幽州人或謂鷱鴡,梁宋閒

【借秦】借秦朝乱亡为喻,以论治政之道。语出《汉书·贾山传》:“贾山,潁川人也……孝文时,言治乱之道,借秦为諭,名曰《至言》。”宋苏轼《次韵刘贡父李公择见寄》之一:“曲无和者应思郢,论少卑之且借秦。”

【人】〔古文〕《唐韻》如鄰切《集韻》《韻會》《正韻》而鄰切,音仁。《說文》天地之性最貴者也。《釋名》人,仁也,仁生物也。《禮·禮運》人者,天地之德,隂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又一人,君也。《書·呂》一人有慶,兆民賴之。又予一人,天子自稱也。《湯誥》嗟爾萬方有衆,明聽予一人誥。又二人,父母也。《詩·小雅》明發不寐,有懷二人。又左人,中人,翟國二邑。又官名。《周禮》有庖人,亨人,漿人,凌人之類。又楓人,老楓所化,見《朝野僉載》。又蒲人,艾人,見《歲時記》。又姓。明人傑。又左人,聞人,俱複姓。又《韻補》叶如延

【簁】《廣韻》所宜切《集韻》山宜切,音澌。下物竹器,可以除麤取細,與籭同。又《集韻》所佳切《正韻》所皆切,音崽。義同。又《正韻》申之切,音施。義同。又《廣韻》《集韻》《韻會》所綺切《正韻》想里切,音屣。義同。 《正韻》簁籮,古以爲玉柱,故字从玉作。今作簁。亦作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