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子果何辜释义


【赤子】。《书·康诰》:“若保赤子,惟民其康乂。”孔颖达疏:“子生赤色,故言赤子。”《汉书·贾谊传》:“故自为赤子而教固已行矣。”颜师古注:“赤子,言其新生未有眉髮,其色赤。”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槎庵小乘》:“尺字古通用赤……赤子者谓始生小儿仅长一尺也。”2.比喻百姓,人民。《汉书·循吏传·龚遂》:“其民困於飢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於潢池中耳。”宋胡铨《上高宗封事》:“祖宗数百年之赤子,尽为左衽。”清刘大櫆《祭尹少宰文》:“泰山乔狱,忽然崩摧。斯文何托,赤子畴依?”

【果】《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火切,音裹。《說文》木實也。从木,象果形在木之上。《易·說卦》乾爲天,爲木果。《註》果實著木,有似星之著天也。《周禮·地官》甸師共野果蓏之屬。《應劭曰》木曰果,草曰蓏。《張晏曰》有核曰果,無核曰蓏。又勝也,尅也。《左傳·宣二年》殺敵爲果,致果爲毅。又決也。《禮·內則》將爲善思,貽父母令名必果。又驗也。《宋書·后妃傳》今果然矣。又釋氏因果。《隋書·經籍志》釋迦敎化弟子多有正果者。又果然,獸名。《宋國史補》揚州取一果然,數十果然可得。又《爾雅·釋蟲》果蠃,蒲盧。《疏》細腰蠭也

【何辜】何罪,有什么罪。三国魏曹丕《燕歌行》:“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清方授《夜悲歌》之一:“天乎我何辜?双亲离别久。”毛泽东《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青年何辜,遭此荼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