惆怅月边人释义


【惆怅】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楚辞·九辩》:“廓落兮,羇旅而无友生;惆悵兮,而私自怜。”晋陶潜《归去来兮辞》:“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悵而独悲。”唐韦瓘《周秦行纪》:“共道人间惆悵事,不知今夕是何年。”宋苏轼《梦中绝句》:“落英满地君不见,惆悵春光又一年。”明陆采《怀香记·缄书愈疾》:“心惆悵,把佳期翻为灾瘴。”巴金《春》十五:“他惆怅地在觉民的窗下徘徊一阵,觉得没有趣味,一个人寂寞地走了。”2.惊叹。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至尊含笑催赐金,圉人太僕皆惆悵。”仇兆鳌注引申涵光曰:“‘圉人太僕皆惆悵’,讶

【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魚厥切,音軏。《說文》闕也。太隂之精。《釋名》月,缺也,滿則缺也。《易·繫辭》隂陽之義配日月。《禮·祭義》月生於西。《公羊傳·莊二十五年註》月者,土地之精。《史記·天官書註》月者,隂精之宗。《淮南子·天文訓》水氣之精者爲月。又《書·堯典》以閏月定四時成歲。《傳》一歲十二月,月三十日,三歲則置閏焉。又《洪範》二曰月。《傳》所以紀一月。《疏》從朔至晦,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禮·禮運》月以爲量。《註》天之運行,每三十日爲一月。又姓。金月彥明首建孔子廟,明洪武中有月輝、月文憲

【边人】亦作“邉人”。1.指驻守边境的官员、士兵等。《国语·鲁语上》:“晋人杀厉公,边人以告。”韦昭注:“边人,疆埸之司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张天锡世雄凉州,以力弱诣京师,虽远方殊类,亦边人之桀也。”唐王建《送人》诗:“边人易封侯,男儿恋家乡。”明刘基《关山月》诗:“愿得驰光照明主,莫遣边人望乡苦。”清李基和《登代郡城晚眺》诗:“西风落日声颼颼,风吹沙起边人愁。”2.指边民。《汉书·匈奴传下》:“又边人奴婢愁苦,欲亡者多。”唐张籍《陇头行》:“驱我边人胡中去,散放牛羊食禾黍。”宋王安石《本朝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