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癖词源粗超轶释义


【传】《廣韻》直攣切《集韻》《韻會》《正韻》重緣切,音椽。轉也。《左傳·莊九年》公喪戎路,傳乗而歸。《註》戎路,兵車。傳乗,乗他車。《釋文》傳,直專反。又丁戀反。又《正韻》授也,續也,布也。《周禮·夏官·訓方氏》誦四方之傳道。《註》傳說往古之事也。讀平聲。又《禮·曲禮》七十曰老而傳。《註》倦勤,傳家事于子也。又《禮·內則》父母,舅姑之衣衾,簟席枕几不傳。《註》移也。又《集韻》《韻會》《正韻》株戀切,專去聲。傳舍。《釋名》傳,轉也。人所止息,去者復來。轉,相傳無常主也。《史記·酈食其傳註》高陽傳舍。又《說文》遽也

【癖】《廣韻》芳辟切《集韻》《韻會》匹辟切《正韻》匹亦切,音僻。《玉篇》食不消。《廣韻》腹病。《增韻》瘕癖,腹積聚。《方書》小兒有癖疾,始如錢大,發熱,漸長如龜,如蛇,如猪,肝内有血孔通貫,外有血筋盤固,其筋直通背脊,下與臍相對,有動脉處,爲癖疾之根。《抱朴子極言卷》飲過則成痰癖。又《正字通》嗜好之病。《晉書·杜預傳》臣有左傳癖。《白居易詩》人皆有一癖,我癖在章句。又《廣韻》普擊切《集韻》匹歷切,音霹。義同。

【词源】1.喻滔滔不绝的文词。南朝梁沉约《为齐竟陵王发讲疏》:“而词源海广,理涂灵奥。”唐杜甫《醉歌行》:“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清曾国藩《送周文泉大令之官城武》诗:“词源一泻不得休,往往巉巖杂婉孌。”2.词的起源。词,指长短句。清纳兰性德《填词》诗:“词源远过诗律近,拟古乐府特加润。”3.语词的源头。在旧辞书中,《辞源》在语词溯源上有开创之功。

【粗】《廣韻》千胡切《集韻》聰徂切《正韻》倉胡切,音麤。《玉篇》大也,略也,疏也,物不精也。《禮·月令》其器高以粗。又《樂記》其怒心感者,其聲粗以厲。《莊子·秋水篇》物之粗也。又《廣韻》徂古切《韻會》坐五切,音伹。義同。 《集韻》或作觕。通作麤。俗作。字原从米从鹿。漢典考證:〔《禮·樂記》怒心感者,其聲粗以厲。〕 謹照原文怒上增其字。 考證:〔《禮·樂記》怒心感者,其聲粗以厲。〕 謹照原文怒上增其字。

【超轶】1.超越;胜过。宋苏轼《答舒焕书》:“足下文章之美,固已超軼世俗而追配古人矣。”明张居正《请重修<大明会典>疏》:“比之《周官》《唐典》,信为超軼矣。”梁启超《泰西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一章:“此其持论之精确,所以超軼前哲也。”参见“超軼絶尘”。2.谓高超不同凡俗。唐柳宗元《答吴武陵论<非国语>书》:“足下以超軼如此之才,每以师道命僕,僕滋不敢。”宋曾巩《祭王平甫文》:“每心服於超軼,亦情亲於乐易。”清侯方域《与宋公子牧仲书》:“公子才气超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