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言夏鲧塞洚水释义


【传言】出言;发言。《仪礼·士相见礼》:“凡言非对也,妥而后传言。”郑玄注:“传言,犹出言也。”一说等人说完接续而言。清俞樾《群经平议·仪礼一》“妥而后传言”:“传言者,相传而言也。见於君者或非一人,必待前人言讫,后人乃接续而言,不相儳越也。”2.传令;传话。《墨子·号令》:“传言者,十步一人,稽留言及乏传者,断。”《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上有劳军……不得入。於是上乃使使持节詔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又一日,同牕伴伙传言来道:‘先生已到馆。’”3.流言;流传的话。《墨

【夏鲧】同“夏鮌”。即鲧。传说为尧舜时代的部落首领。禹之父。由四岳推举,奉尧命治水,九年未成,被殛于羽山。

【塞】《廣韻》蘇則切《集韻》《韻會》《正韻》悉則切,音。塡也,隔也。《禮·月令》孟冬,天地不通,閉塞成冬。《又》謹關梁,塞徯徑,季春開通道路,無有障塞。又充也,滿也。《書·舜典》溫恭允塞。《詩·鄘風》秉心塞淵。又國之阨險曰塞。《史記·蘇秦傳》秦四塞之國,披山帶渭。《後漢·杜篤傳》城池百尺,扼塞要害。又月在辛曰塞,見《爾雅·釋天》。又塞塞,不安貌,見《博雅》。又伊蒲塞,卽優婆塞。《後漢·楚王英傳》以助伊蒲塞桑門之饌。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先代切,音賽。邊界也。《禮·月令》孟冬備邊境,完要塞。又九塞。《

【洚水】洪水。《孟子·滕文公下》:“《书》曰:‘洚水警余。’洚水者,洪水也。”宋王安石《送裴如晦宰吴江》诗:“三江断其二,洚水何由寧。”明刘元卿《贤奕编·警喻》:“夫天下固无絶流之水,然覩洚水之横流而警予者,古圣人不容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