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春季耕作;春季的耕作。汉晁错《论贵粟疏》:“春耕、夏耘、秋穫、冬藏……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宋曾巩《二月八日北城闲步》诗:“便起高亭临北渚,欲乘长日劝春耕。”周恩来《老区半老区的土改与整党工作》四:“估计春耕前已不可能完成土改任务的地方,即应将土改工作推迟至夏季以后进行。”
【亭障】“亭鄣”。古代边塞要地设置的堡垒。《尉缭子·守权》:“凡守者,进不郭圉,退不亭障以御战,非善者也。”《史记·大宛列传》:“於是酒泉列亭鄣至玉门矣。”北周庾信《拟咏怀》诗:“萧条亭障远,悽愴风尘多。”唐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宗元尝出入岐周、邠斄间,过真定,北上马岭,歷亭鄣堡戍。”清吴伟业《赠辽左故人》诗:“桑麻亭障行人断,松杏山河战骨空。”汉
【识】〔古文〕《唐韻》賞職切《集韻》《韻會》設職切,音式。《說文》常也。一曰知也。《長箋》訓常無意義。《玉篇》識,認也。《增韻》能別識也。又見識也。《詩·大雅》不識不知,順帝之則。《左傳·襄二十九年》吳公子札聘于鄭,見子產如舊相識。《老子·道德經》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莊子·繕性篇》道固不小行,德固不小識。《揚子·法言》多聞見而識乎正道者,至識也。多聞見而識乎邪道者,迷識也。又草名。《大戴禮·夏小正》三月采識。識,草也。又州名。《唐書·地理志》識利州屬高麗降戸州。又姓。見《姓纂》。又《廣韻》《集韻》《韻會》
【遗民】亡国之民;前朝留下的老百姓。《左传·哀公四年》:“司马致邑,立宗焉,以诱其遗民,而尽俘以归。”杜预注:“楚復诈为蛮子作邑,立其宗主。”《史记·周本纪》:“成王既迁殷遗民,周公以王命告,作《多士》、《无佚》。”元王逢《钱塘春感》诗之六:“遗民暗忆名都会,尚绕湖脣唱大堤。”清唐孙华《读顾亭林集二十四韵》:“胜国遗民在,贞心匪石坚。”吴晗《论中立》:“﹝秦国﹞害怕六国的遗民反抗,叛乱,在武力控制之下,执行全面的文化杀戮,焚书坑儒。”2.指沦陷区的人民。宋陆游《感兴》诗:“遗民沦左衽,何由雪烦寃?”3.指改朝换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