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世常卒卒释义


【处世】生活在人世间。《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后汉书·张奂传》:“大丈夫处世,当为国家立功边境。”唐薛莹《羡僧》诗:“处世曾无著,生前事尽非。”清李渔《闲情偶寄·种植·木本》:“吾于老农老圃之事,而得养生处世之方焉。”2.引申指参与政治或社交活动。《晋书·谢安传》:“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并以疾辞。寓居会稽……无处世意。”宋苏轼《与林济甫书》之二:“某兄弟不善处世,并遭远窜。”《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回:“你年纪轻轻的,出来处世,这些曖昧话,总不宜上嘴。”杨沫

【常】《唐韻》市羊切《集韻》《韻會》辰羊切,音裳。《玉篇》恆也。《正韻》久也。《易·坤卦》後得主而有常。《繫辭》動靜有常。《詩·周頌》常于時夏。《箋》謂久長之功,於是夏而歌之。《朱傳》謂君臣父子之常道。又五常。《書·舜典愼徽五典傳》五典,五常之敎,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又《五品傳》五品,謂五常。《疏》此事可常行,乃爲五常耳。又神名。《荀子·九家易》兌爲常,西方之神也。又地名。《詩·魯頌》居常與許。《傳》常許,魯南鄙西鄙也。又州名。《隋書·地理志》毗陵郡平置常州。又山名。《前漢·地理志》常山郡。《註》恆山

【卒卒】急迫的样子。《汉书·司马迁传》:“会东从上来,又迫贱事,相见日浅,卒卒无须臾之间得竭指意。”颜师古注:“卒卒,促遽之意也。”唐韩愈《答刘秀才论史书》:“岂一人卒卒能纪而传之邪?”宋陈亮《祭杨子固县尉文》:“俄兇问之卒卒,惊去我之堂堂。”清薛福成《筹洋刍议序》:“官事牵扰,卒卒尠暇,不知何日能賡此志。”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关于小说目录两件》:“时我方将走厦门避仇,卒卒尟暇,乃托景宋君钞其前者之传奇演义类,置之行箧。”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