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楹四注倚阴虬释义


【丛】《唐韻》《正韻》徂紅切《集韻》《韻會》徂聰切,族平聲。《說文》聚也。从丵从取。《書·無逸》是叢于厥身。又姓。南北朝滁州刺史叢鐇。又臺名。在邯鄲。又《集韻》或作樷。《前漢·東方朔傳》樷珍怪。又作藂。《前漢·息夫躬傳》藂棘棧棧。《註》詩葛覃註:灌木曰藂。又《韻補》叶徂黃切,音牀。《韓愈·此日足可惜詩》蕭條千萬里,會合安可逢。淮之水舒舒,楚山直叢叢。逢音房。《韻會》後人誤作菆,或作蕞,二字皆非。毛氏曰:丵,上从四直,兩長兩短。从丱,非。丵原刻下从羊。

【楹】《唐韻》以成切《集韻》《韻會》怡成切《正韻》餘輕切,音盈。《說文》柱也。《徐鍇曰》楹言盈盈對立之狀。《詩·小雅》有覺其楹。《春秋·莊二十三年》丹桓宮楹。又《禮·王制·桓楹疏》諸侯窆棺之制曰桓楹。又絜楹,順滑澤也。《楚辭·卜居》將突梯滑稽,如脂如韋,以絜楹乎。或作,亦作桯。

【四注】1.四周环绕。《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高廊四注,重坐曲阁。”吕延济注:“注,犹帀也;高廊,行廊也;谓行廊帀於四边也。”唐宋之问《太平公主池山赋》:“别有复道三袭、平臺四注。”2.指四周环绕的走廊。南朝梁简文帝《喜疾瘳》诗:“逍遥临四注,兼持散九愁。”3.指屋宇、棺椁四边有檐,可使顶上的水从四面流下。清程瑶田《释宫小记·中霤义述》:“故天子、诸侯屋皆四注,则有东西南北之霤凡四。”清程瑶田《释宫小记·栋梁本义述上》:“天子棺载龙輴,其上加椁,椁上加縿幕,幕上欑之,谓菆聚,其木周於其外,以四注如屋而尽涂

【倚】《唐韻》於綺切《集韻》巨綺切《韻會》《正韻》隱綺切,音輢。因也。《老子·道德經》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又《左傳·昭五年》薳啓彊曰:設机而不倚,爵盈而不飮。又恃也。《前漢·韓信傳》百姓罷極怨望,容容無所倚。又偏也,側也。《禮·問喪》居于倚廬。又倚瑟,合曲也。《前漢·張釋之傳》愼夫人倚瑟而歌。今塡詞家謂之倚聲。又姓。楚左史倚相之後。又《正韻》於戲切,音意。義同。又《集韻》與奇同。《荀子·修身篇》倚魁之行。《註》引《揚子·方言》:秦晉之閒,凡物體不具謂之倚。又《莊子·天下篇》南方有倚人焉,曰黃繚。音義同畸。 

【阴虬】谓有角的龙。古人以龙为阴物,故称。《文选·张协<七命>》:“阴虬负檐,阴马承阿。”李善注:“虬,龙也。”吕向注:“虬龙,阴物。”宋梅尧臣《苦雨》诗:“安能诛阴虬,坐使天地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