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心无愧释义


【从政】1.参与政事;处理政事。《左传·定公元年》:“子家氏未有后,季孙愿与子从政。”《汉书·叙传上》:“周之废兴与汉异,昔周立爵五等,诸侯从政,本根既微,枝叶强大,故其末流有从横之事,其势然也。”颜师古注:“言诸侯之国各别为政。”唐韩愈《顺宗实录二》:“诸色人中……达於吏理,可使从政者,宜委常参官各举所知。”宋苏轼《赐许将赴阙诏》:“卿敏而好学,达於从政。”巴金《寒夜》二八:“他非常关心文化,著作的兴趣也不亚于从政。”2.指服官役。《礼记·杂记下》:“三年之丧,祥而从政。”郑玄注:“从政,从为政者教令,谓给繇役

【心】《唐韻》息林切《集韻》《韻會》《正韻》思林切。《說文》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博士說以爲火藏。《徐曰》心爲大火,然則心屬火也。《玉篇》《廣韻》訓火藏。又《荀子·解蔽篇》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禮·大學疏》總包萬慮謂之心。又《釋名》心,纖也。所識纖微無不貫也。又本也。《易·復卦》復其見天地之心乎。《註》天地以本爲心者也。《正義曰》言天地寂然不動,是以本爲心者也。《禮·禮器》如松柏之有心也。《註》得氣之本也。《孔疏》得氣之本,故巡四時,柯葉無凋攺也,心謂本也。又中也。心在身之中。《詩序》情動于中。

【无愧】“无媿”。1.没有什么惭愧之处。南朝宋颜之推《颜氏家训·涉务》:“人性有长短,岂责具美於六涂哉,但当皆晓指趣,能守一职,便无媿耳。”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臣之文﹞编之乎《诗》《书》之策而无愧,措之乎天地之间而无亏。”冯牧《<郭小川诗选>代序》:“正是这些特征,决定了诗人的艺术道路和艺术风格,而使他可以无愧地置身于我国最优秀的革命诗人的行列之中。”2.谓比较起来并不逊色。明王鏊《震泽长语·文章》:“班固《西汉书》,典雅详整,无媿马迁,后世有作,莫能及矣。”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上:“一两之金比之万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