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堤士女争昌丰释义


【大堤】堤名。在今湖北省襄阳县。《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五·襄阳乐一》:“朝发襄阳城,暮至大堤宿。”唐李白《大堤曲》:“汉水临襄阳,花开大堤暖。”王琦注:“《一统志》:‘大堤在襄阳府城外。’《湖广志》:‘大堤东临汉江,西自万山经澶溪、土门、白龙、东津渡绕城北老龙堤,復至万山之麓,周围四十餘里。’”2.乐府曲名。汉

【士女】1.青年男女。有时指未婚的青年男女。《楚辞·招魂》:“吴歈蔡謳,奏大吕些;士女杂坐,乱而不分些。”王逸注:“言醉饱酣乐,合尊促席,男女杂坐,比肩齐膝,恣意调戏,乱而不分别也。”《文选·曹植<求自试表>》:“夫自衒自媒者,士女之丑行也;干时求进者,道家之明忌也。”李善注:“《越絶书》曰:‘范蠡其始居楚,之越,越王与言尽日。大夫石贾进曰:衒女不贞,衒士不信。’”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法云寺》:“四月初八日,京师士女多至河间寺,观其廊廡綺丽,无不叹息,以为蓬莱仙室,亦不是过。”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三》:“其曲

【争】〔古文〕《唐韻》側莖切《集韻》甾耕切,音箏。《說文》引也。从。《徐鉉曰》音曳。二手而曳之,爭之道也。《廣韻》競也。《書·大禹謨》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汝惟不伐,天下莫與汝爭功。又《玉篇》諫也。又訟也。《增韻》理也,辨也。《禮·曲禮》分爭辨訟,非禮不決。又姓。《正字通》印藪有爭不識,爭同。又《集韻》側逬切,箏去聲。義同。又《廣韻》本作諍,諫諍也,止也。《孝經·諫諍章》天子有爭臣七人。 《韻會》俗作争,非。漢典考證:〔《禮·曲禮》非理不決。〕 謹照原文非理改非禮。 考證:〔《禮·曲禮》非理不決。〕 謹

【昌丰】谓美丰姿。语本《诗·郑风·丰》:“子之丰兮,俟我乎巷兮……子之昌兮,俟我乎堂兮”。宋苏轼《轼在颍州与赵德麟同治西湖未成改扬州三月十六日湖成德麟有诗见怀次其韵》:“我在钱塘拓湖渌,大隄士女争昌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