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城俯天阙释义


【石城】1.传说中的山名。《庄子·说剑》:“以燕谿、石城为锋。”成玄英疏:“石城,塞外山,此地居北,以为剑锋。”《楚辞·刘向<九叹·逢纷>》:“平明发兮苍梧,夕投宿兮石城。”王逸注:“石城,山名也。”2.古城名。在今河南林县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其后秦伐赵,拔石城。”3.古城名。在今安徽贵池西南。《后汉书·方术传·高获》:“获遂远遁江南,卒於石城。”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石城》:“大昕案……据《郡国志》:丹阳郡有石城县,当是高获所遁也。”4.古城名。在今湖北襄阳。《晋书·庾亮传》:“亮有开復中原之谋…

【俯】《廣韻》方矩切《集韻》匪父切,音府。俛也。《禮·樂記》執其干戚,習其俯仰詘伸,容貌得莊焉。《又》進俯退俯。《註》曲也,不齊一也。《禮·月令》季秋之月,蟄蟲咸俯,在內皆墐其戸。又通府。《荀子·非相篇》府然若渠堰櫽括之於已也。《註》府俯通。 《韻會小補》古音流變,字亦隨異。如俯仰之俯,本作頫,或作俛,今皆作俯。而頫音兆,俛音免,不復音俯矣。漢典考證:〔《荀子·非相篇》府然若渠堰櫽括之已也。〕 謹照原文已上增於字。 考證:〔《荀子·非相篇》府然若渠堰櫽括之已也。〕 謹照原文已上增於字。

【天阙】1.天上的宫阙。南朝宋颜延之《为织女赠牵牛》诗:“惭无二媛灵,託身侍天闕。”2.天子的宫阙,亦指朝廷或京都。《宋书·桂阳王休范传》:“便当投命有司,谢罪天闕。”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闻义里》:“惠生在乌场国二年,至正光三年二月,始还天闕。”唐韩愈《赠刑部马侍郎》诗:“暂从相公平小寇,便归天闕致时康。”清吴伟业《题崔青蚓洗象图》诗:“十丈黄尘向天闕,霜天夜踏宫墙月。”3.指两峰对峙之处。因其形似双阙,故称。南朝陈徐陵《劝进梁元帝表》:“何必西瞻虎踞,乃建王宫;南望牛头,方称天闕。”唐杜甫《游龙门奉先寺》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