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闲寻步到池塘释义


【等闲】“等閒”。1.寻常;平常。唐贾岛《古意》诗:“志士终夜心,良马白日足,俱为不等閒,谁是知音目。”元邓玉宾《粉蝶儿》套曲:“翠巖前,青松下,把箇茅庵儿围抱,除了猿鹤,等閒间世无人到。”《好逑传》第一回:“他人虽生得秀美,性子就似生铁一般,十分执拗,又有几分膂力,动不动就要使气动粗,等闲也不轻易见他言笑。”毛泽东《长征》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2.轻易;随便。唐白居易《新昌新居》诗:“等閒栽树木,随分占风烟。”宋朱熹《春日》诗:“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六:

【步】《唐韻》《正韻》薄故切《集韻》《韻會》蒲故切,音捕。《說文》行也。《書·武成》王朝步自周。《傳》步,行也。《正義》曰:《爾雅·釋宮》云:堂上謂之行,堂下謂之步。彼相對爲名耳,散則可以通,故步爲行也。《楚辭·招》步騎羅些。《註》乗馬爲騎,徒行爲步。又《小爾雅》跬,一舉足也。倍跬謂之步。《白虎通》人踐三尺法天地人,再舉足步備隂陽也。《周禮·夏官》射人以貍步張三侯。《註》鄭司農云:貍步,謂一舉足爲步,於今爲半步。又《司馬法》六尺爲步,步百爲畝。《禮·王制》古者以周尺八尺爲步,今以周尺六尺四寸爲步。《正義曰》古者

【到】《唐韻》《正韻》都導切《集韻》《韻會》刀號切,音倒。《爾雅·釋詁》到,至也。《疏》到者,自遠而至也。《詩·大雅》靡國不到。又姓。《韻會》出彭城楚令尹屋到之後。

【池塘】蓄水的坑,一般不太大,也不太深。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诗:“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唐杨师道《春朝闲步》诗:“池塘藉芳草,兰芷袭幽衿。”宋柳永《斗百花》词之二:“池塘浅蘸烟芜,帘幕閒垂风絮。”巴金《春》十二:“觉民指的那个茶棚搭在一个微微倾斜的草地上,三面空敞,另一边靠着池塘。”2.浴池的俗称。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