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虮虱臣仝告愬帝天皇释义


【地上】上。《周礼·春官·大司乐》:“冬日至,於地上之圜丘奏之……夏日至,於泽中之方丘奏之。”亦指地面上。唐李白《静夜思》诗:“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鲁迅《呐喊·鸭的喜剧》:“小鸭也诚然可爱,遍身松花黄,放在地上,便蹒跚的走,互相招呼,总是在一处。”2.指人间,阳世。《墨子·兼爱下》:“人之生乎地上之无几何也,譬之犹駟驰而过隙也。”《汉书·周亚夫传》:“廷尉责问曰:‘君侯欲反何?’亚夫曰:‘臣所买器,乃葬器也,何谓反乎?’吏曰:‘君纵不欲反地上,即欲反地下耳。’”宋苏舜钦《吴江亭上对月》诗:“不疑身世在地上,

【虮虱臣】犹言微贱之臣。宋陆游《杂兴以贫坚志士节病长高人情为韵》之一:“区区牛马走,齷齪蟣蝨臣。”明宋濂《太乙玄徵记》:“下土蟣蝨臣,不自料得接休光,以沐浴神化,亦既幸矣。”清平步青《霞外攟屑·诗话·屈悔翁》:“降将豺狼性,孤臣蟣蝨臣。”亦省称“蟣臣”。清顾炎武《孝陵图》诗:“下国有蟣臣,一年再奔赴。”清黄景仁《元日大雪》诗:“蟣臣称贺孰为达,亦感鼓铸随鸿鑪。”

【仝】《廣韻》徒紅切《正字通》道書同字。又姓。又人名。盧仝,唐人。關仝,宋人。 从人从工,與異。音全,从入。

【告愬】见“告诉”。

【帝】〔古文〕《唐韻》都計切《集韻》《韻會》《正韻》丁計切,音諦。《說文》諦也。王天下之號也。《爾雅·釋詁》君也。《白虎通》德合天者稱帝。《書·堯典序》昔在帝堯,聰明文思,光宅天下。《疏》帝者,天之一名,所以名帝。帝者,諦也。言天蕩然無心,忘于物我,公平通遠,舉事審諦,故謂之帝也。五帝道同于此,亦能審諦,故取其名。《呂氏春秋》帝者,天下之所適。王者,天下之所往。《管子·兵法篇》察道者帝,通德者王。《史記·高帝紀》乃卽皇帝位汜水之南。《註》蔡邕曰:上古天子稱皇,其次稱帝。又諡法。《史記·正義》德象天地曰帝。又上帝

【天皇】1.天帝。《史记·周本纪》:“殷之末孙季紂,殄废先王明德,侮蔑神祇不祀,昏暴商邑百姓,其章显闻于天皇上帝。”《后汉书·张衡传》:“叫帝閽使闢扉兮,覿天皇於琼宫。”李贤注:“天皇,天帝也。”《云笈七籤》卷二三:“上朝天皇,还老反婴。”明何景明《七述》:“天皇之庭,广莫之墟,有山焉。”2.古帝名,传说中国远古三皇之首。《史记·秦始皇本纪》:“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3.称帝王。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吴王占梦》:“夫越王句践虽东僻,亦得繫於天皇之位。”些指越王勾践。《新唐书·高宗纪》:“八月壬辰,皇帝称天皇

月蚀诗其它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