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未尝嗔释义


【地主】当地的主人。对来往客人而言。唐郎士元《春宴王补阙城东别业》诗:“山下古松当綺席,簷前片雨滴春苔,地主同声復同合,留欢不畏夕阳催。”明李贽《与焦从吾》:“且当处穷之日,未必能为地主,是以未敢决来。”参见“地主之谊”。2.神名。《国语·越语下》:“皇天后土,四乡地主正之。”韦昭注:“乡,方也。天神地祇,四方神主,当征讨之。”《史记·封禅书》:“八神……二曰地主,祠泰山梁父。”《汉书·郊祀志上》:“天子至梁父,礼祠地主。”3.田地的主人。《元典章·刑部十八·宿藏》:“王拜驴等於贺二地内掘得埋藏之物,於所得物内,

【未尝】未曾,不曾。《论语·雍也》:“非公事,未尝至於偃之室也。”宋苏轼《朝辞赴定州论事状》:“陛下为政九年,除执政臺諫外,未尝与羣臣接。”《二刻拍案惊奇》卷九:“孺人想着外甥女儿,虽然傍着兄嫂居住,未尝许聘人家。”《老残游记》第七回:“我自从掛牌委署斯缺,未尝一夜安眠。”2.用于否定词前,构成双重否定,使语气委婉。犹没有。《国语·周语下》:“晋国有忧未尝不戚,有庆未尝不怡。”唐元稹《崔弘礼郑州刺史》:“勑:朕读《诗》至於《羔裘》、《緇衣》之章,未尝不三復沉吟。”明刘基《季民湖山义塾记》:“今予幸藉先人餘业,以自

【嗔】《廣韻》徒年切《集韻》《韻會》《正韻》亭年切,音田。《說文》盛氣也。《玉篇》聲也。引《詩》振旅嗔嗔。○按今《詩·小雅》本作闐闐。又《廣韻》昌眞切《集韻》《韻會》《正韻》稱人切,音。《廣韻》本作瞋,怒也。《集韻》本作謓,亦作。《韻會》嗔本音田,至唐聲尚如此,今俗則以爲瞋嫌字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