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宁】乐器名。即钲,似钟而小。《国语·吴语》:“昧明,王乃秉枹,亲就鸣鐘鼓。丁寧,錞于振鐸,勇怯尽应。”韦昭注:“丁寧,谓鉦也,军行鸣之,与鼓相应。”2.形容乐器所发出的声响。唐王建《宫词》之二九:“琵琶先抹六幺头,小管丁寧侧调愁。”清黄景仁《绮怀》诗之二:“敛袖搊成絃杂拉,隔窗掺碎鼓丁寧。”3.嘱咐,告诫。《诗·小雅·采薇》“曰归曰归,岁亦莫止”汉郑玄笺:“丁寧归期,定其心也。”《汉书·谷永传》:“二者(日食、地震)同日俱发,以丁寧陛下,厥咎不远,宜厚求诸身。”颜师古注:“丁寧,谓再三告示也。”宋陈与义《遥碧
【父老】年人的尊称。《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文帝輦过,问唐曰:‘父老何自为郎?家安在?’”司马贞索隐引颜师古曰:“年老矣,乃自为郎,怪之也。”晋陶潜《饮酒》诗之九:“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金元好问《春日书怀呈刘济川》诗:“父老只供留我醉,儿童也喜从君行。”周立波《山那面人家》:“各位同志,各位父老,今天晚上,我快活极了,高兴极了。”汉
【吻】〔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武粉切,音抆。《說文》口邊也。《玉篇》口吻。《釋名》吻,免也。入之則碎,出則免也。又取抆也。漱唾所出,恆加抆拭,因以爲名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銳喙決吻。《註》吻,口腃也。《前漢·東方朔傳》吐脣吻。 《玉篇》亦作。《集韻》或作肳呅。原从昏。漢典考證:〔《釋名》吻,免也。入之則碎,出則免也。又取拔也。漱唾所出,恆加抆拭,因以爲名也。〕 謹照本文文義取拔改取抆。 考證:〔《釋名》吻,免也。入之則碎,出則免也。又取拔也。漱唾所出,恆加抆拭,因以爲名也。〕 謹照本文文
【应】《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於陵切,音膺。《說文》當也。从心聲。《徐曰》,鷹字也。本作,今作應。又料度辭也。《唐詩》應須,祇應,皆是也。又《周語》其叔父實應且憎。《註》猶受也。又國名。《括地志》故應城,因應山爲名,在汝州葉縣。又姓。出南頓,本周武王後。《左傳·僖二十四年》邗晉應韓,武之穆也。漢有應曜,與四皓偕隱,曜獨不出,八代孫應劭,集解漢書。又通作膺。《書·武成》誕膺天命。《註》當也。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於證切,音譍。《集韻》答也。《廣韻》物相應也。《易·咸卦》二氣感應以相與。又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