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长老往还频释义


【东林】1.东边的树林或竹林。南朝梁江淹《效阮公诗》之一:“孤云出北山,宿鸟惊东林。”唐杜甫《舍弟占归草堂检校卿示此诗》:“东林竹影薄,腊月更须栽。”2.指庐山东林寺。唐张乔《送僧鸾归蜀宁亲》诗:“高名彻西国,旧跡寄东林。”宋王禹偁《寄杭州西湖昭庆寺华社主省常上人》诗:“任夸西掖吟红药,何似东林种白莲。”亦泛指僧寺。唐司空曙《闲园即事寄暕公》诗:“欲就东林寄一身,尚怜儿女未成人。”参见“东林寺”。3.指明末东林党。清侯方域《太常公家传》:“公暇时,时共攀龙讲学,魏广微忌之,曰:‘此崛彊老者,‘东林’之魁渠也。’”

【长老】老年人。《管子·五辅》:“养长老,慈幼孤。”《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近世之事,语尚在於长老之耳。”唐陈子昂《谏用刑书》:“臣闻长老言:隋之末代,天下犹平。”清唐甄《潜书·除党》:“清之有天下也,党人之长老犹有存者。”2.佛教对释迦上首弟子的尊称。如:长老舍利弗;长老须菩提。3.住持僧的尊称。宋善卿《祖庭事苑·释名谶辨·长老》:“今禪宗住持之者,必呼长老。”《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逕来灵隐寺投奔印铁牛长老出家,做了行者。”《水浒传》第四回:“寺里有五七百僧人,为头智真长老,是我弟兄。”4.用为

【往还】往返;来回。《列子·黄帝》:“入火往还,埃不漫,身不焦。”晋郭璞《江赋》:“介鲸乘涛以出入,鯼鮆顺时而往还。”清顾炎武《日知录·军行迟速》:“而帝问往还几日,懿对以往百日,攻百日,还百日,以六十日为休息,如此一年足矣。”《花城》1981年第1期:“三姓巴彦苏苏之间,媒人几经往还,讨价还价,事情将成定局。”2.交游;交往。《魏书·刘廞传》:“灵太后临朝,又与太后兄弟往还相好,太后令廞以诗赋授弟元吉。”元元怀《拊掌录》:“然性介僻,不与人往还。”魏巍《东方》第一部第九章:“可是,谁让他们又偏偏相遇,在战争的烟

【频】〔古文〕《唐韻》符眞切《集韻》《韻會》毗賔切,音顰。《玉篇》急也。《廣雅》比也。《詩·大雅》國步斯頻。《傳》頻,急也。《箋》頻猶比也。國家之政,行此禍害比比然。又姓。《風俗通》漢有酒泉太守頻暢。又《說文》水厓。《徐鉉曰》今俗別作水濵,非是。《詩·大雅》池之竭矣,不云自頻。《傳》頻,厓也。《箋》頻,當作濵。又與顰同。《易·復卦》頻復厲无咎。《註》謂頻蹙之貌。又果名。《前漢·司馬相如·上林賦》仁頻,幷閭。《註》仁頻,賔榔也。頻或作賔。漢典考證:〔《詩·大雅》地之竭矣,不云自頻。〕 謹照原文地改池。 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