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柄璇玑正位释义


【斗柄】《典》1.北斗柄。指北斗的第五至第七星,即衡、开泰、摇光。北斗,第一至第四星象斗,第五至第七星象柄。《国语·周语下》:“日在析木之津,辰在斗柄。”唐韦应物《拟古》诗之六:“天河横未落,斗柄当西南。”清纳兰性德《沁园春》词:“北转河流,南横斗柄,略点微霜髩早衰。”峻青《海啸》第一章:“他望了望天,斗柄斜垂,天,已经是大半夜了。”2.喻权柄;大权。《后汉书·崔駰传》:“重侯累将,建天枢,执斗柄。”《典》

【璇玑】亦作“琁璣”。亦作“璿璣”。1.北斗前四星。也叫魁。《楚辞·王逸<九思·怨上>》:“謡吟兮中壄,上察兮璇璣。”洪兴祖补注:“北斗魁四星为璇璣。”《晋书·天文志上》:“魁四星为琁璣,杓三星为玉衡。”2.泛指北斗。汉扬雄《甘泉赋》:“攀琁璣而下视兮,行游目乎三危。”三国魏曹丕《让禅表》:“下咨四岳,上观璿璣。”3.指北极星。《后汉书·天文志上》“天地设位,星辰之象备矣”刘昭注引《星经》:“琁璣者,谓北极星也。”唐李白《访道安陵遇盖寰为予造真箓临别留赠》诗:“三灾荡璿璣,蛟龙翼微躬。”4.喻权柄,帝位。南朝梁简

【正位】1.中正之位。《易·坤》:“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孔颖达疏:“居中得正,是正位也。”《孟子·滕文公下》:“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2.谓主其位。《易·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3.谓正式登位、就职。《后汉书·皇后纪序》:“后正位宫闈,同体天王。”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三》:“昇州上元县前有古浮图,尝有僧指云:‘为此,无县丞正位。’”《三国演义》第十七回:“吾欲应天顺从,正位九五。”瞿秋白《乱弹·财神还是反财神》:“于是乎梦想正位的太子仍旧只能稍微委屈一些。”4.确定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