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笺小草墨痕斜释义


【短笺】简短的信函。唐刘禹锡《送陆侍御归淮南使府五韵》:“曾忝扬州荐,因君达短牋。”萧乾《一本褪色的相册·斯诺与中国新文艺运动》:“随同许多珍物,包括几封鲁迅先生的短笺,悉数毁于汉口法租界的战火中了。”

【小草】1.草本植物中小弱者的统称。《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二·前溪歌之五》:“黄瓜是小草,春风何足叹。”明杨慎《续百一诗》之十五:“葛藟縈樛木,兔丝附女萝;夭夭二小草,洪荫仰巨柯。”2.中药远志苗别名。晋张华《博物志》卷七:“远志苗曰小草,根曰远志。”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谢公始有东山之志,后严命屡臻,势不获已,始就桓公司马。于时人有餉桓公药草,中有远志。公取以问谢:‘此药又名小草,何一物而有二称?’谢未即答。时郝隆在坐,应声答曰:‘此甚易解,处则为远志,出则为小草。’谢甚有愧色。桓公目谢而笑曰:‘郝参

【墨痕】1.墨黑的痕迹。元汤垕《画鉴》:“中心画一龙头一左臂,云气腾涌,墨痕如臂大。”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瑞云》:“额上有指印,黑如墨,濯之益真。过数日,墨痕渐阔。”2.指前人留下的诗文书画等。清余怀《板桥杂记·丽品》:“涉猎文艺,粉搯墨痕,纵横縹帙,是李易安之流也。”清马位《秋窗随笔》九一:“偶检旧篋,得其诗十餘首,墨痕零落,回忆曩昔,如尘如梦。”

【斜】《唐韻》似嗟切《集韻》《韻會》《正韻》徐嗟切,音邪。《說文》抒也。《玉篇》散也,不正也。《王延壽·魯靈光殿賦》枝牚杈枒而斜據。又《集韻》《韻會》余遮切《正韻》于遮切,音耶。梁州谷名。在武功西南。《前漢·揚雄傳》西自褒斜。《註》南山谷名也。《班固·西都賦》右界褒斜,隴首之險。《註》梁州記曰:萬石城泝漢,上七里有褒谷。南口曰褒,北口曰斜。長四百七十里。又《集韻》時遮切,音闍。伊雅斜,單于名。又直加切,音秅。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