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后称博洽释义


【而后】后”。1.以后;后来。《礼记·丧服小记》:“其妻为大夫而卒,而后其夫不为大夫,而祔於其妻,则不易牲。妻卒而后夫为大夫,而祔於其妻,则以大夫牲。”《后汉书·王丹传》:“客初有荐士於丹者,因选举之。而后所举者陷罪,丹坐以免。”明李贽《与焦漪园太史书》:“至阳明而后,其学大明。”2.连词。然后。《论语·述而》:“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情采》:“心定而后结音,理正而后摛藻。”唐韩愈《送孟东野序》:“人之於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杨朔《三千里江山》第四段:“他得好好爱护他们

【博洽】1.广博。多谓学识广博。《文子·下德》:“覆露皆道,博洽而无私。”《后汉书·杜林传》:“京师士大夫,咸推其博洽。”李贤注:“博,广也。洽,徧也。言其所闻见广大也。”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四部正伪中》:“洪(葛洪)以博洽名江左,身所著书,殆六百餘卷。”郭沫若《庄子与鲁迅》:“鲁迅这位承先启后的代表一个新时代的作家,把他的博洽的学识和经验融化在他那千锤百炼的文体里。”2.通晓。《元史·儒学传·梁益》:“博洽经史,而工于文辞。”清严有禧《漱华随笔·制科议》:“如前代制科之类,必兼通诸经,博洽子史词赋,乃得预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