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目】1.耳朵和眼睛。《礼记·仲尼燕居》:“若无礼,则手足无所措,耳目无所加。”《史记·五帝本纪》:“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宋苏轼《石菖蒲赞》:“菖蒲味辛温无毒,开心补五臟,通九窍,明耳目。”鲁迅《彷徨·伤逝》:“这空虚又即刻发生反响,回向我的耳目里,给我一个难堪的恶毒的冷嘲。”2.犹视听,见闻。引申为审察和了解。《国语·晋语五》:“若先,则恐国人之属耳目於我也,故不敢。”《梁书·武帝纪中》:“故能物色幽微,耳目屠钓,致王业於缉熙,被淳风於遐邇。”元刘祁《归潜志》卷七:“所患耳目不广,不能周知民间苦乐,
【暂】《唐韻》藏濫切《集韻》《韻會》《正韻》昨濫切,音鏨。《說文》不久也。《類篇》須臾也。《書·盤庚》暫遇姦宄。《左傳·僖三十三年》婦人暫而免諸國。《註》暫,猶卒也。 《五經文字》暫作蹔,訛。
【清旷】1.清朗开阔。《后汉书·仲长统传》:“欲卜居清旷,以乐其志。”唐权德舆《晚渡扬子江却寄江南亲故》诗:“胸中千万虑,对此一清旷。”清蒋士铨《第二碑·题坊》:“表幽贞,留私葬,扫除芜秽还清旷。”冰心《南归》:“草树葱笼,地方清旷,同公园一般。”2.清明旷达。南朝梁沉约《报博士刘杳书》:“犹復少存閒远,徵怀清旷。”宋林逋《和运使陈学士游灵隐寺寓怀》:“泓澄冷泉色,写我清旷心。”《宋史·文苑传四·苏舜钦》:“耳目清旷,不设机关以待人,心安閒而体舒放。”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三:“芜湖令陈岸亭湛深禪理,诗故清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