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荡从生事释义


【放荡】,不受约束。《汉书·东方朔传》:“指意放荡,颇復詼谐。”宋苏轼《谢王内翰启》:“欲求倜儻超拔之才,则惧其放荡而至於无度。”清孙枝蔚《哭吴后庄》诗:“我亦性放荡,礼法非所长。”陶行知《一个教师与家长的答复》:“放荡不是自由,因为放荡的人是做了私欲嗜好的奴隶而不能自拔。”2.指行为轻佻不检点。曹禺《日出》第一幕:“我知道你心里是说我有点太随便,太不在乎。你大概有点疑心我很放荡,是不是?”3.犹浪游,浪迹。《西游记》第八十回:“若我老孙,方五百年前大闹天宫之时,云游海角,放荡天涯。”清戴名世《<缪太翁遗稿>序》

【从生】而行,故称。《逸周书·文传》:“故诸横生尽以养从生,从生尽以养一丈夫。”孔晁注:“横生,万物也;从生,人也。一丈夫,天子也。”清戴震《原善中》:“从生而官器利用以驭,横生,去其畏,不暴其使。”

【事】〔古文〕叓《唐韻》鉏吏切《集韻》《韻會》仕吏切,音示。大曰政,小曰事。《廣韻》使也,立也,由也。《釋名》事,偉也。偉立也。凡所立之功也。《書·大禹謨》六府三事允治。又《詩·小雅》三事大夫,莫肯夙夜。《註》三公也。又《詩·大雅》三事就緒。《註》三農之事也。又奉也。《禮·曲禮》年長以倍。則父事之。又營也,治也。《史記·曹參世家》卿大夫以下吏及賓客,見參不事事。又《廣韻》《類篇》側吏切。事刃,與倳剚同。別見人部倳字註。又《韻補》叶逝支切,音時。《蔡邕詞》帝曰休哉,命公三事。乃耀柔嘉,是式百司。又叶詩紙切,音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