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芳】1.香;香气。《荀子·荣辱》:“白辨酸咸甘苦,鼻辨芬芳腥臊。”《汉书·司马相如传上》:“橘柚芬芳。”唐韩愈《重云李观疾赠之》诗:“穷冬百草死,幽桂乃芬芳。”老舍《四世同堂》五二:“种菜浇花只是一种运动,他并不欣赏花草的美丽与芬芳。”2.比喻美好的德行或名声。汉崔瑗《座右铭》:“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晋葛洪《<抱朴子>自叙》:“耀藻九五,絶声昆吾,何憾芬芳之不扬,而务老生之彼务。”唐孟郊《答卢仝》诗:“仰慙君子多,慎勿作芬芳。”郭沫若《蔡永祥》诗:“一瞬泰山重,百代颂芬芳。”3.犹纷纷。《敦煌变文集·丑
【映】《廣韻》於敬切《集韻》《韻會》於慶切《正韻》於命切,英去聲。《說文》明也,隱也。《梁元帝·纂要》日在午曰亭,在未曰映。《潘岳·射雉賦》畏映日之儻朗。又《王羲之·蘭亭詩序》映帶左右。又《廣韻》烏朗切《集韻》倚朗切,音坱。《玉篇》映,不明也。
【绿】《廣韻》力玉切《集韻》《韻會》龍玉切,音錄。《說文》帛靑黃色也。《釋名》綠,瀏也。荆泉之水於上視之,瀏然綠色,此似之也。《詩·邶風》綠兮衣兮。《博》綠,閒色。又《詩·衞風》綠竹猗猗。《傳》綠,王芻也。《釋文》爾雅作菉。
【苔】《唐韻》徒哀切《韻會》《正韻》堂來切,音臺。蘚也。《淮南子註》靑苔,水垢也。《陸龜蒙·苔賦》高有瓦苔,有澤葵,散岩竇者曰石髮,補空田者曰垣衣,在屋曰昔邪,在水曰陟釐。《述異記》苔,又名重錢,呼爲宣蘚,南人呼爲姤草。 《集韻》亦作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