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正繁富释义


【风物】景物。晋陶潜《游斜川》诗序:“天气澄和,风物闲美。”宋张昇《离亭燕》词:“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瀟洒。”冰心《寄小读者》四:“我素喜北方风物,至此也不能不倾倒于江南之雅澹温柔。”2.风俗物产。宋梅尧臣《送俞尚寺丞知蕲春县》诗:“应见言风物,於今有贡虵。”瞿秋白《饿乡纪程》一:“想起江南的风物,究竟是地理上文化上得天赋较厚呵。”郭沫若《孔雀胆》附录《<孔雀胆>资料汇辑》:“不仅为我把梁王妃的名字,把通济桥的废址,通同考查了出来,而且还提供了许多地方风物,使我的剧本得到分外的充实。”3.特指风俗,习俗。《明史

【正】〔古文〕《唐韻》《韻會》《正韻》之盛切,音政。《說文》是也。从止一以止。《註》守一以止也。《新書·道術篇》方直不曲謂之正。《易·乾卦》剛健中正。《公羊傳·隱三年》君子大居正。又備也,足也。《易·乾·文言》各正性命。《書·君牙》咸以正罔缺。又《爾雅·釋詁》正,長也。《郭註》謂官長。《左傳·隱六年》翼九宗五正。《杜註》五正,五官之長。又《昭二十九年》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冥,土正曰后土。又官名。《禮·王制》史以獄成告於正。《鄭註》正,於周鄕師之屬,今漢有正平丞,秦所置。又朼載也。《周禮·夏

【繁富】繁多,丰富。三国魏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孔璋章表殊健,微为繁富。”晋左思《魏都赋》:“若此之属,繁富伙够,非可单究。”唐刘知几《史通·载言》:“至於《史》《汉》则不然,凡所包举,务存恢博,文辞入记,繁富为多。”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二:“朱君采蓀以其书来,乃知吉斋著述繁富。”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慈恩宗》:“《俱舍》和《摄论》的译本都由南方流传而北,它们体例比较严密,义理比较繁富。”2.富庶。《旧五代史·晋书·高祖纪一》:“时鄴都繁富为天下之冠,而土俗獷悍,民多争讼,帝令投函府门,一一览之。”清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