斧斤日摧剥释义


【斧斤】亦作“斧釿”。1.泛指各种斧子。《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北齐刘昼《新论·言苑》:“倕无斧釿,不能善斵。”唐杜甫《枯棕》诗:“交横集斧斤,凋丧先蒲柳。”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不需梁柱之材,故斧斤不至。”瞿秋白《饿乡纪程》十六:“然而又未尝闻斧斤之声而有丝毫转侧。”《宋史·剧可久传》:“刑法者,御人之衔勒,救弊之斧斤。”2.以斧子修削。亦喻指过分雕琢。明李东阳《桂岩书院为戴给事铣题》诗:“妙质归陶冶,良材谢斧斤。”清唐孙华《闲居写怀》诗之七:“大巧谢雕琢,神运非

【日】〔古文〕《唐韻》《正韻》人質切《集韻》《韻會》入質切,音。《說文》實也。太陽之精不虧。《博雅》君象也。《釋名》日,實也,光明盛實也。《易·乾卦》與日月合其明。又《繫辭》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又《說卦》離爲火爲日。《周禮·天官·九註》日者天之明。《禮·祭義》日出於東。《史記·天官書註》日者,陽精之宗。《前漢·律歷志》日合於天統。《後漢·荀爽傳》在地爲火,在天爲日。《淮南子·天文訓》火氣之精者爲日。又《書·舜典》協時月正日。《傳》合四時之氣節,月之大小,日之甲乙,使齊一也。又《洪範》五紀,三曰日。《傳》紀一日

【摧剥】宋王安石《丙申八月作》诗:“秋风摧剥利如刀,漠漠昏烟玩日高。”明李东阳《<茶陵谭氏族谱>序》:“顾兵燹之摧剥,道途之遗失,或郡得一族焉,或族得一人焉。”明顾起元《客座赘语·三宜恤》:“假令摧剥富民,富者必贫,闔百千万室而皆赤贫,岂能常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