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戈碍乡国释义


【干戈】干和戈是古代常用武器,因以“干戈”用作兵器的通称。《诗·周颂·时迈》:“戴戢干戈,载櫜弓矢。”汉桓宽《盐铁论·世务》:“兵设而不试,干戈闭藏而不用。”《说唐》第一回:“金鼓喧天,干戈耀日。”2.指战争。《史记·儒林列传序》:“然尚有干戈,平定四海,亦未暇遑庠序之事也。”晋葛洪《抱朴子·广譬》:“干戈兴则武夫奋,《韶》《夏》作则文儒起。”宋王安石《何处难忘酒》诗之一:“赋敛中原困,干戈四海愁。”清黄遵楷《<人境庐诗草>跋》:“今海内鼎沸,干戈云扰。”3.指兵士,武力。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孙武曰:

【碍】《正字通》俗礙字。(礙)《唐韻》五漑切《集韻》《韻會》牛代切,音硋。或作硋。通作閡。南史引浮屠書作。《說文》止也。又距也,妨也,阻也,也。《揚子·法言》聖人之治天下,礙諸以禮樂。又《集韻》魚其切,音疑。礙,靑石。又叶魚記切,音詣。《蘇轍·嶽下詩》山林無不容,疲苶坐自礙,自知俗緣深,畢老收闤闠。闠,求位切。zdic.net漢典

【乡国】。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吾已絶望,永辞万民,岂料再还,重復乡国。”唐张籍《送新罗使》诗:“悠悠到乡国,还望海西天。”《白雪遗音·马头调·昭君出塞》:“恼恨毛延寿,与你何仇将俺害,(到得此地来,)弄的俺抛离乡国。”2.家乡。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唐杜俨《客中作》诗:“容颜岁岁愁边改,乡国时时梦里还。”清顾炎武《吴兴行赠归高士祚明》:“三年干戈暗乡国,有兄不得归塋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