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下川原杳霭中释义


【高下】1.上和下;高和低。《老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国语·楚语上》:“地有高下,天有晦明。”宋叶梦得《怀西山》诗:“西山十亩强,高下略不齐。”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下:“若拘定枝枝节节都有高下大小一样,便非造化妙手矣。”2.指声音的高低。三国魏王弼《<周易>略例·明爻通变》:“同声相应,高下不必均也;同气相求,体质不必齐也。”《全唐诗》卷八六二载《灵响词》之一:“此响非俗响,心知是灵仙。不曾离耳里,高下如秋蝉。”明沉德符《敝帚轩剩语·李近楼琵琶》:“老稚高下,各各曲尽,又不杂一男音。”3.高处和低处。《

【川原】之源。《国语·周语下》:“且絶民用以实王府,犹塞川原而为潢污也,其竭也无日矣。”2.指江河。《汉书·沟洫志赞》:“中国川原以百数,莫著於四瀆,而河为宗。”3.河流与原野。唐陈子昂《晚次乐乡县》诗:“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唐杜甫《垂老别》诗:“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4.指原野。宋王安石《出郊》诗:“川原一片緑交加,深树冥冥不见花。”陈毅《过黄泛区书所见》诗:“三过黄泛区,走跄踉。川原水洗,城社荒落,满目凄凉。”

【中】〔古文〕《唐韻》陟弓切《集韻》《韻會》《正韻》陟隆切,音忠。《書·大禹謨》允執厥中。《周禮·地官·大司徒》以五禮防民僞,而敎之中。《左傳·成十三年》劉子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又《左傳·文元年》舉正於中,民則不惑。《註》舉中氣也。又司中,星名。在太微垣。《周禮·春官·大宗伯》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飌師雨師。又《前漢·律歷志》春爲陽中,萬物以生。秋爲隂中,萬物以成。又中央,四方之中也。《書·召誥》王來紹上帝,自服于土中。《註》洛爲天地之中。《張衡·東京賦》宅中圓大。又正也。《禮·儒行》儒有衣冠中。《周禮·秋官·司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