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躅追颛顼释义


【高躅】1.崇高的品行。《晋书·隐逸传赞》:“确乎羣士,超然絶俗,养粹巖阿,销声林曲。激贪止竞,永垂高躅。”唐颜真卿《临淮武穆王李公神道碑铭》:“体浑元之正性,秉弘毅之高躅。”明李东阳《送南京国子祭酒谢公诗序》:“其他名师硕士,踵高躅而延餘光者,盖亦多矣。”2.指有崇高品行的人。宋苏舜钦《送安素处士高文悦》诗:“近臣上荐书,天子渴高躅。”3.指归隐。唐卢纶《酬李端长安寓居偶咏见寄》:“唯当俟高躅,归止共抽簪。”《太平广记》卷七五引唐张读《宣室志·王先生》:“有弘农杨晦之,自长安东游吴楚。行至乌江,闻先主高躅,就门

【颛顼】帝王名。“五帝”之一,号高阳氏。相传为黄帝之孙、昌意之子,生于若水,居于帝丘。十岁佐少昊,十二岁而冠,二十登帝位。在位七十八年。《山海经·海内经》:“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韩流……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顓頊。”《淮南子·天文训》:“北方,水也,其帝顓頊,其佐玄冥,执权而治冬。”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瓠子河》:“河水旧东决,逕濮阳城东北,故衞也,帝顓頊之墟。昔顓頊自穷桑徙此,号曰商丘,或谓之帝丘。”参阅《大戴礼记·五帝德》、《史记·五帝本纪》。参见“五帝”。2.传说中国名。《山海经·大荒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