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此名迹释义


【合】《唐韻》閤切《集韻》《韻會》曷閤切《正韻》胡閣切,音盒。《說文》合口也。又《玉篇》同也。《易·乾卦》保合太和。《詩·小雅》妻子好合。又配也。《詩·大雅》天作之合。《前漢·貨殖傳》蘗麴鹽豉千合。《註》師古曰:蘗麴以斤石稱之,輕重齊則爲合。鹽豉以斗斛量之,多少等亦爲合。合者,相配耦之言耳。又會也。《禮·王制》不能五十里者,不合于天子。《註》合,會也。又聚也。《論語》始有曰:苟合矣。《註》合,聚也。又答也。《左傳·宣二年》旣合而來奔。《註》合,答也。又閉也。《前漢·兒寬傳》封禪告成,合祛于天地神明。《註》李奇曰

【此】《唐韻》《正韻》雌氏切《集韻》《韻會》淺氏切,音佌。《說文》止也。从止从匕。匕,相比次也。《徐曰》匕,近也。近在此也。《爾雅·釋詁疏》此者,彼之對。《詩·周頌》在彼無惡,在此無斁。《老子·道德經》去彼取此。又《六書故》此猶兹也,斯也。《大學》此謂知本。

【名迹】”。亦作“名跡”。亦作“名蹟”。1.声名与业绩。《汉书·张安世传》:“安世曰:‘明主在上,贤不肖较然,臣下自修而已,何知士而荐之?’其欲匿名迹远权势如此。”《穆天子传》卷三:“天子遂驱升于弇山,乃纪名迹于弇山之石。”唐元结《漫问相里黄州》诗:“志业岂不同,今已殊名跡。”唐韩愈《薛公墓志铭》:“尚书娶吴郡陆景融女,有子五人,皆有名蹟。”2.姓名与行迹。《后汉书·独行传·李业》:“隐藏山谷,絶匿名迹,终莽之世。”《三国志·魏志·郭嘉传》“郭嘉字奉孝”裴松之注引晋傅玄《傅子》:“﹝嘉﹞自弱冠匿名迹,密交结英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