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外之谈释义


【格外】额外;另外。《南史·张绪传》:“元徽初,东宫官罢,选曹拟舍人王俭为格外记室。”宋岳飞《奏辞母亡格外赙赠及协办葬事札子》:“奉圣旨岳飞母身亡,已降指挥起復於格外,特赐银绢一千匹两,令户部支给。”沙汀《闯关》:“就这样吧。也格外找不出办法来了。”2.特别,异乎寻常。宋侯寘《风入松》词:“少年心醉杜韦娘,曾格外疎狂。”元耶律楚材《请容公和尚住竹林疏》:“我容公禪师一条生铁脊,两片点钢唇,参透济下,没把鼻禪説得格外无滋味话呵。”老舍《骆驼祥子》二:“自己的车,当然格外小心,可是他看看自己,再看看自己的车,就觉得有

【之】〔古文〕《唐韻》《正韻》止而切《集韻》《韻會》眞而切,音枝。《說文》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玉篇》是也,適也,往也。《禮·檀弓》延陵季子曰:若氣,則無不之也。又於也。《禮·大學》之其所親愛而辟焉。《註》之,適也。《朱傳》猶於也。又語助辭。《書·金縢》禮亦宜之。《禮·文王世子》秋冬亦如之。《正字通》凡之字,或句中,或語尾,或層出。如毛詩我之懷矣,共武之服,及女曰雞鳴章知子之來之,六句九之字,常華章左之左之,六句八之字,可以例推。又此也。《詩·周南》之子于歸。《註》之子,是子也。又變也。《

【谈】《唐韻》《集韻》《韻會》徒甘切《正韻》徒藍切,音郯。《說文》語也。《徐曰》談者,和懌而悅言之。《廣韻》談話,言論也。《公羊傳·閔二年》魯人至今以爲美談。《禮·儒行》言談者,仁之文也。《史記·滑稽傳》談言微中。《晉書·阮修傳》王衍當時談宗。又《玉篇》戲調也。《詩·小雅》不敢戲談。又手談。《續博物志》王中郞以圍碁爲坐隱,或亦謂之爲手談。又縣名。《南齊書·州郡志》談縣屬益州始康郡。又蠻州名。《唐書·地理志》嶺南道有談州。又姓。《蜀錄》漢有征東將軍談巴。又《正韻》亦作譚。詳譚字註。又《韻會小補》叶徒黃切,音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