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汊未穷源释义


【古】〔古文〕《唐韻》《集韻》公戸切《韻會》果五切《正韻》公土切,音鼓。《爾雅·釋詁》古,故也。《說文》从十,口。識前言者也。《徐鉉曰》十口所傳,是前言也。《玉篇》久也,始也。《書·堯典》曰若稽古帝堯。《詩·邶風》逝不古處。《前漢·藝文志》世歷三古。《孟康曰》伏羲上古,文王中古,孔子下古。又《禮·祭義》以祀天地、山川、社稷、先古。《註》先古,謂先祖也。又《周禮·冬官考工記》輪已庳,則於馬終古登阤也。《註》終古,猶言常也。又賁古,縣名。《前漢·地理志》益州郡賁古縣。又姓。《廣韻》周太王從邠適岐,稱古公,其後氏焉。

【汊】《集韻》《韻會》楚嫁切,音衩。水岐流也。《韓愈·曹成王》行跐川汊。又《韻會》鴈汊,地名。今遼東有三汊河。

【未】《唐韻》《集韻》《類篇》《韻會》《正韻》無沸切,音味。《說文》未,味也。六月,百果滋味已具,五行木老於未,象木重枝葉之形。《爾雅·釋天》太歲在未曰協洽。《禮·月令註》季夏者,斗建未之辰也。又《前漢·律歷志》昧薆於未。《釋名》未,昧也。日中則昃,向幽昧也。又《玉篇》未猶不也,未有不,卽有也。又未央,複姓。見《李淳風·乙巳占》。

【穷源】的发源处。唐薛能《黄河》诗:“人间无博望,谁復到穷源?”2.穷尽水流的源头。宋梅尧臣《入泽王河口》诗:“远水路已别,古汊未穷源。”3.亦作“穷原”。探寻事物的本原。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二:“读横渠诗,最爱其一篇云:‘学《易》穷源未到时,便将虚寂眇心思。’”清魏源《筹鹾篇》:“夫推其本以齐其末,君子穷原之学也。”孙中山《民族主义》第五讲:“像这样宗族中穷源极流的旧习惯,在中国有几千年,牢不可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