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遍地圆释义


【规模】摹”。亦作“规橅”。1.制度;程式。汉张衡《东京赋》:“是以西匠营宫,目翫阿房,规摹踰溢,不度不臧。”《魏书·地形志上》:“《夏书·禹贡》,周氏《职方》,中画九州,外薄四海,析其物土,制其疆域,此盖王者之规模也。”唐韦瓘《留题桂州碧浔亭》诗:“轮奂未成绳墨在,规模已壮閌閎高。”明归有光《题<洪武京城图志>后》:“信分裂偏安之跡,与混一全盛之规橅,逈别如此。”2.范围;场面;气势。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山谷下》:“如东坡、太白诗,虽规摹广大,学者难依,然读之使人敢道,澡雪滞思,无穷苦艰难之状,亦一助也。

【遍地】;到处。唐张说《岳州别梁六入朝》诗:“月餘遍地赏,心尽故人杯。”《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这座北京城,遍地是钱,就只没人去拣!”柳青《铜墙铁壁》第十三章:“一色穿黄军衣的队伍遍地都是,野战军已经下来了。”典

【圆】《唐韻》王權切《集韻》《韻會》《正韻》于權切,音員。與圜同。方之對也。《說文》圜,全也。《韻會》古方圓之圓皆作圜,今皆作圓。《易·繫辭》蓍之德圓而神,卦之德方以智。《管子·心術篇》能大圓者,體乎大方。《韓非子·飾邪篇》左手畫圓,右手畫方,不能兩全。《郭璞·江賦》圓淵九迴而懸騰。《註》峽江深急,激岸石而成圓流也。《元結·惡圓論歌》寧方爲皁,不圓爲卿。寧方爲汙辱,不圓爲顯榮。又圓夢,占夢以決吉凶也。《秦再思紀異錄》長安興義寺有圓夢堂,禪師智滿,圓夢獲驗,堂因以名。又與員同。《孟子》規矩方員之至也。《詩·商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