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相合封侯释义


【骨】《唐韻》《韻會》古忽切《集韻》吉忽切,音汨。《說文》肉之覈也。《釋名》骨,滑也。骨堅而滑也。《靈樞經》腎主骨,張筋化髓榦,以立身。《周禮·天官·疾醫》以酸養骨。《註》酸木味,木根立地中似骨。《疏》謂似人之骨立肉中者。《列子·天瑞篇》精神者,天之分。骨骸者,地之分。屬天,淸而散。屬地,濁而聚。又牲骨。《禮·祭統》凡爲俎者,以骨爲主。《儀禮·鄕射禮註》以骨名肉,骨貴也。又姓。《隋書·骨儀傳》骨儀,京兆長安人。又《唐書·東夷傳》新羅,其族名第一骨,第二骨,以自別。又苦骨,苦參別名。又多骨,白荳別名。見《本草綱目

【相合】1.彼此一致;相符。《后汉书·文苑传下·张升》:“升少好学,多关览,而任情不羈。其意相合者,则倾身结交,不问穷贱。”《醒世恒言·陆五汉硬留合色鞋》:“太守见説话与二人相合,已知是陆五汉所为。”沈从文《从文自传·辛亥革命的一课》:“听说衙门口有那么多人头,还有一大串人耳朵,正与我爸爸平时为我说到的杀长毛的故事相合。”2.会合;集中。《元典章·兵部三·站赤》:“不紧的使臣每教水路里相合回去。”

【封侯】封拜侯爵。《战国策·赵策二》:“贵戚父兄皆可以受封侯。”《史记·卫将军列传》:“人奴之生,得毋笞駡即足矣,安得封侯事乎?”《后汉书·班超传》:“祭酒,布衣诸生耳,而当封侯万里之外。”2.泛指显赫功名。唐王昌龄《闺怨》诗:“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宋陈师道《九月九日魏衍见过》诗:“一经从白首,万里有封侯。”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