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携堂印向并州释义


【还】《篇海類編》音浮。又音否。俗作還字,非。(還)《唐韻》戸關切《集韻》《韻會》《正韻》胡關切,音環。《說文》復也。《玉篇》反也。《詩·小雅》爾還而入,我心易也。還而不入,否難知也。《註》反也。又《正韻》退也,歸也。《儀禮·鄕飮酒禮》主人答拜還,賔拜辱。《註》還,猶退也。《前漢·高帝紀》還守豐。又《灌嬰傳》還定三秦。又顧也。《左傳·昭二十年》無所還忌。《註》還,猶顧也。又償也。《老子·道德經》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還。又大還、小還,日至之名。《淮南子·天文訓》日至于鳥次,是謂小還。至于女紀,是謂大

【携】俗攜字。(攜)《唐韻》戸圭切《集韻》懸圭切,音畦。《說文》提也。《六書故》縣持也。《書·立政》左右攜僕。《註》攜持僕御之人。《詩·大雅》如取如攜。《疏》物在地上,手舉攜之。《禮·曲禮》長者與之提攜,則兩手奉長者之手。《註》提攜,謂牽將行。又離也。《左傳·僖七年》招攜以禮。《周語》節度不攜。又連也。《前漢·天文志》杓攜龍角。《註》杓,斗柄也。又姓。見《姓苑》。或省作。俗作携擕,非。

【堂印】1.宰相居政事堂所用的官印。唐韩愈《次潼关上都统相公》诗:“暂辞堂印执兵权,尽管诸公破贼年。”唐王建《送裴相公上太原》诗:“还携堂印向并州,将相兼权是武侯。”参见“堂老”。2.骰子掷双重四称为堂印。唐韦绚《刘宾客嘉话录》:“饮酒家谓重四为堂印。”清郝懿行《证俗文·赌博》:“堂印者重四,四者緋也。”

【并州】禹治洪水,划分域内为九州。据《周礼》、《汉书·地理志上》记载,并州为九州之一。其地约当今河北保定和山西太原、大同一带地区。《周礼·夏官·职方氏》:“乃辨九州之国……正北曰并州,其山镇曰恒山。”